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7 14: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雷雨》的300字读后感,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确定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个主题展开,比如人物性格、情节结构、社会背景、作者意图等。
2. "简介作品":简要介绍《雷雨》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出版时间、故事背景等,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深入分析":选择作品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如人物心理、情节发展、象征意义等。
4. "个人感受":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共鸣、疑惑、启发等。
5. "避免剧透":在分析时,避免泄露故事的关键情节,以免影响他人的阅读体验。
6. "语言精炼":由于字数限制,语言要精炼,避免冗长和重复。
7. "结构清晰":文章应有明确的起承转合,开头引出主题,中间深入分析,结尾总结观点。
8. "适当引用":在分析时,可以适当引用作品中的原文,但要确保引用准确,并注明出处。
9. "客观评价":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要保持客观,避免过于主观或情绪化。
10. "结尾呼应":结尾部分可以呼应开头,总结你的主要观点,或者提出对未来的思考。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雷雨
李伯伯(巴金本名李尧棠)是爸爸的一生挚友。
当年《雷雨》写完之后,爸爸把剧本给了他和巴金一起办《文学季刊》的好朋友。一年后,巴金在抽屉里看到《雷雨》的剧本,读后感动流泪,决定立刻发表出来,那是他们结缘的起点。还记得爸爸的话剧《家》完稿后有些忐忑不安,怕巴金不同意他的改编。而巴金读完后,却欣然肯定,这给了爸爸很大信心。从创作到演出,话剧《家》自始至终都获得巴金热情的支持。
上海徐汇区武康路113号现在是巴金故居纪念馆了。小时候,我曾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玩,草坪上有一架秋千,我坐上去荡呀荡呀,爸爸和李伯伯坐在宽大的廊子上谈天,妈妈和蕴珍阿姨在屋子里说话。到吃饭的时候,两家人就一起热热闹闹地去吃饭。
往昔热闹的光景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楼客厅里随意而安宁的陪伴。两个老人各自坐在沙发里,隔半天才说一句话。就像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中的台词所言:
“你既无青春也无老年,
而只像午后的一场睡眠,
把两者梦见。”
后来,我爸住院,恰好李伯伯也在住院,他们就各自在医院的电话间里通话。结果两个人还都听不清,在电话间里喊话:“我要去看你!你什么时候来?”更多的时候,两人是以书信交往,我爸不是一个有条理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马大哈,他自己的文字极少保存,但是他居然把李伯伯的信都有心地保存起来,可见何等珍惜。
我常想,他们那一代人的生命是有分量的。今天的人,或许包括我自己,都变轻了些。时代在变,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令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方便,甚至过于方便,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思念。而这种思念实际上缔造了很多伟大的作品,尤其是诗歌,而我们现在却很少再有这样的情感了。
我希望时光倒流,回到那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看你,那时候我还是孩子,那时候你们还年轻。
文:万方
图:巴金故居
编辑:孙彦扬(见习记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