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7 15:27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关于读懂孩子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在我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读懂孩子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关于读懂孩子的书籍层出不穷,读后感作文也随之涌现。然而,如何写出一篇有深度、有温度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深入理解书中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对书籍中的观点有深入的理解。在写读后感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对书中提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作文中体现出自己对书中观点的认同或批判。
二、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论述
在写读后感时,要将书中观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环境、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入手,展开论述。这样,既能使作文更具真实感,又能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三、注重情感表达,展现真挚情感
读懂孩子,离不开情感的投入。在写读后感时,要注重情感表达,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动、感慨、感悟等真挚情感融入作文中。这样,才能使作文更具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一篇好的读后感作文,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力。在论述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举例、对比、分析等手法,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同时,要避免空泛的议论,力求用
——写给青春期儿子的信
做妈妈,我是第一次。教孩子,我也在学习。记得你刚出生时,白净、软糯。那时,生怕哪个不小心,就划破了你的皮肤,小心翼翼地呵护你成长。随日月更替,拉着你的小手,走过一程又一程。从咿呀学语到幼儿园、小学,再到读初中的你,一直都是妈妈的骄傲,妈妈对你也寄予了厚望。然而,那个被托举成一米七几的大块头儿开始叛逆了,如疾风骤雨,猝不及防,妈妈一时有点喘不过气,也知道这是青春期,但仍不知所措。自此,有关青春期的文字或视频都会认真地阅读、观看。不系统且片面的知识获取,常常让我凭自己的领悟来解读青春期的你。直到读了《读懂孩子》(12—18岁)这本书,才意识到妈妈也要转换角色了。父母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者,要学会倾听、信任并接纳现在的你,要成为你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小树不能靠大树太近,才能感受阳光、呼吸空气。虽然要独自抵挡风雨,却更易长成参天大树。保持适当的距离,给你探索自我的空间,但年华似水,你要学会珍惜。你要知道,有些错误可以累积成经验,但有些错误却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脑发育的不平衡,使你情绪多变、易冲动、爱冒险,自控力差,这恰恰是你大脑迅速发展的体现。这个时期的你反应速度加快,接受新知识更容易,记忆力也最好,“正是男儿读书时”,要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大好光阴,不负韶华。处于青春期的你,时而让人觉得你是个“小大人”,时而又让人觉得你仍旧是那个“小屁孩”。你喜欢交朋友,与朋友的关系也更为密切。说实话,妈妈是有些小醋意的,可转念一想,这正是你成长的标志。真诚和友善是获得朋友的良好品质;懂得换位思考,积极主动交流,理智处理朋友间的矛盾,是友谊长久的法宝。不高人一等,不低人一头,有底线、有原则,不盲目服从,做真实的自己尤为重要。处于自我同一性构建阶段的你,有喜欢的偶像,甚至有喜欢的异性朋友,这都是正常现象。合理、适度地追星,有底线地与异性朋友交往,放宽眼界,着眼未来。你们这一代,何其有幸!生活在国富民强的新中国,丰衣足食,见多识广,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娱乐和社交方式也都与过往时代大相径庭。铺天盖地的信息应接不暇,能够感受到其中给你带来的快乐,也能感受到你有困惑、迷茫的时候。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且不说心智尚不成熟的你分不清好坏,就算历经世事的成年人栽跟头的,都不在少数。既然这么复杂,那么就找一种更能使自己健康成长的介质——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让你在阅读中有反思的空间,拓展你无限的可能。这是电视和网络都不能给予你的宝贵财富。若时间充足,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与其说这是一篇读后感,不如说这是妈妈写给青春期儿子的一封信。虽然你现在情绪反应依然不稳定,易怒,且表现出不那么爱学习,但妈妈仍然对你寄予厚望。现在的厚望与之前有所不同,它更具体,更容易达成,希望你有担当、有爱心,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被困难所吓倒,对自己有要求,并且能为之付出努力。今天看了一本周鼎文先生写的《读懂孩子》,文中从家庭的序位,夫妻的关系,生命的需求几大块去剖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行为问题和疾病,都与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有着深层的关系。这也验证了家庭是养料,父母是根茎,孩子是枝叶。养料充足,根茎紧密,枝叶才能茂盛。如果只是一味的去修剪枝叶,不施肥,不浇水,根茎不深入泥土中去吸收养料,枝叶就会枯萎。只有从根源去解决问题,才会事倍功半。父母改了,孩子才会变,组合起来才是改变!
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发现,被看见,被尊重,被爱有归属感。文中说到“盲目的爱与成熟的爱”。盲目的爱就是错爱,也是一种慢性的毒药,会把孩子慢慢的扼杀掉。像中国第一懒人杨锁就是父母盲目的宠爱,最终造成他年纪轻轻就被自己的懒饿死了。成熟的爱,有分寸,不控制,不包办,懂得生命的需求,让孩子去试错,去锻炼,去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感!
文中不但有启发人思考的问题,还有一个个的案例,让人在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会去代入。像说到离异家庭,双方为了争夺孩子的爱,会故意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来博得孩子的关注与爱。可却不知,自己却把孩子完整的人格和安全感破坏了。我以前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觉得都是对方的错,就经常在孩子的面前去控诉他爸爸的不是,像个怨妇一样。本想让孩子更加的去体谅自己,让他跟自己好好的生活,不再去想他爸爸。可我们却忘了,爸爸在孩子面前代表的是力量是榜样,他身上也流淌着他爸爸的血液,他有一半也属于他爸爸的,我们把他的力量破坏了,也把他的另外一半给否认了,他怎么能快乐阳光的长大呢。他的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后面自己经过学习,明白了大人的错,不能让孩子来给自己买单承受。当我真诚的和孩子道了歉,说:“妈妈对不起他,不应该在他面前说爸爸的坏话,爸爸也是很爱你的,你是爸爸留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孩子听了,愣住了,眼睛亮了,那晚我们聊了很多,后面老师也说孩子的状态好了很多。
面对,反省,宽容,放下,把生活遇到所有的事情都当做最好的礼物去接纳,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