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7 16:58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小学英语减负作文注意事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减轻学生负担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文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减负。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英语减负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1. 选题要贴近学生生活,避免过于复杂或抽象的主题,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
2.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提高作文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1. 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合理调整作文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千篇一律的作文。
三、注重写作过程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文。
2.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交流,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四、合理评价作文
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成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写作,不断提高。
五、加强家校合作
1.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与学校共同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
2.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与英语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六、提高
“双减”在行动系列报道
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小学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近日,上海市教委官网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冲上热搜,其中一系列“减负”条款,被家长称为“力度空前”,引发热议。
上海市教委随后解释,这些在近五年发布的年度课程计划中均有明确表述,并非今年的新规定,但是“小学期末不考英语”“严禁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或月考”等规定仍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家长群热度居高不下。
“我觉得考试、作业都是必要的,这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方式,而且年级越高学得越深,不然通过什么方式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绩呢?”南京市建邺区的一位家长王女士表示。
一部分家长看起来很轻松。从事家庭教育咨询的家长黄女士认为,“不管小学考不考英语,我们先把母语学扎实,包括诗歌、古文。再把地球村人必备的与世界对话的第二语言掌握。”家长袁女士表示,“教育是个性化的,确实不是一张试卷能够衡量的。”
“昨天孩子还正常上着网课,今天突然收到退费通知,全部立刻关停。”8月5日,南京一所民办小学的家长陶女士告诉记者,孩子暑假报名了某在线教育品牌的英语线上课程,据说是因为平台教育板块裁员,这个课程项目都关了,事情就是这么突然,好在已经收到平台退款,接下来就准备在家按部就班地自主学习。陶女士告诉记者,这次退费的经历,确实让她感受到国家“双减”政策的决心与力度。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每天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小学学期统考不超1次……江苏此前出台了系列政策和管理规定已有明确要求,这些规定,学校一直在坚持执行。”南外河西一附小校长祝瑞松认为,教育要坚持两个原则: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不能跟风、不能功利;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校不能做有违成长规律的事情,希望“双减”政策能够落地生根,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祝校长也关注到了上海的“减负”政策。“考试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比如英语学科,通过游戏、活动,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和词汇量,减少考试次数不代表教学质量会打折扣。家长不用焦虑。”祝校长也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呼吁家长与学校加强沟通和联动,除了学习成绩,更多要关注孩子的在校表现、学习习惯、与老师同学相处交流的能力等,也就是说更多关注孩子作为“人”的成长所需要具备的一些素质和品质。
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生态的改善,很重要的一环是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对家长来说,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焦虑,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相信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无论哪个学科,每个学科老师都在用心研究每节课,备课授课都有相应的标准。其次,家长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策划 王璟
来源: 扬子晚报
“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是新课程对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即中小学教学应该减负增效。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怎样才能实现减负增效呢?以下是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
同样的教材,不同教师的解读水平是不同的。要想给学生减负,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教师就必须自我加压,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巧妙设计知识点。
如在教学 What’s in/on...?There are...等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3个盒子,每个盒子分别标有 food/an animal/fruit, 用猜的游戏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类似这种“给”的方式,应该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语言交流的积极性,在大量的语言输出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他们潜在的语言机能,让学生在没有束缚的情境中大胆地进行语言交流,从而使得课堂灵动而高效。
众所周知,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对“新知”往往印象深刻,而对“旧知”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如果“新知”与“旧知”有类似之处,学生就更加容易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就不宜按部就班,而应注意归纳联系点。例如,鲁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的词汇都是动作性的,两个单元的句型也有异同点,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教,让学生先自己归纳跟动作有关的单词,再通过适当的动作表演,让学生乐于回忆。这样,经过知识点的结合运用,大部分学生就会获得清晰的认识和感知,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做主
笛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经验和能力都尚欠缺的小学生而言,除减少他们的作业负担外,关键是要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实践表明,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进程,并把培养学习兴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比较级时(牛津教材第二单元 C 部分),可以改变形式,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比赛拍成照片, 然后用不同的句型操练:Who runs faster than...?Who writes better, xx or xx?Do you jump farther than...?Does xx draw better than...?在贴近他们生活的素材中进行习得,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准确地使用句型。在活动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立完成。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时,可以尝试这样教学:
T:(站在一名女生旁)Excuse me,is that your pen?(问另一名学生)Is this her pen?
S:Yes,it’s her pen.
师板书:It’s her pen. It’s hers.
T:(师指室内的电视机问)Is this our TV?
S:Yes,It’s our TV.
师板书:It’s ours.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总结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练习——
A diary It’s his diary. It’s .
A bag It’s her bag. It’s .
A classroom It’s our classroom. It’s .
A pencil It’s your pencil. It’s .
A desk It’s their desk. It’s .
以上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和感知的基础上,亲历两种物主代词的转变,从而体现学生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过程,达到由激趣而增效的目的。
三、学习评价方式必须多元化
现代教育评价主张从每名学生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内在需求出发,将评价渗透到他们各自的学习生活中,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好、更远的目标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我曾经观摩过这样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关于“星期”的单词,执教者在施教过程中非常注重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教师在呈现这些生词后,为加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记忆,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比赛,每组分别以表示星期的词语命名;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教师就会写出该组星期词的一个字母,然后看哪一组先完成单词。这样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收获评价信息,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
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多元化的评价理念,也能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分层次设计。比如,每个单元 Let’s talk部分,对后进生而言,仿照书本模式即可;而对能力较高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在书本的基础上丰厚对话内容。对后进生的作业评价,宜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并尽可能使其形式丰富多彩,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总之,通过差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水平上获得提高,从而让学生从过多、过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在不断提升作业质量的同时,实现教学的减负增效。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张魏魏
编辑:冀春鑫
审核:白天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