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7 22:4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火印》第一章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明确读书笔记的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还是为了分析作品,或者是为了分享给你的读者。
2. "整体把握作品背景": - 在写作之前,了解《火印》这本书的作者、创作背景、故事类型等基本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第一章的内容。
3. "仔细阅读第一章": - 仔细阅读第一章,把握故事的开端、人物、情节、主题等关键要素。
4. "提炼关键信息": - 在第一章中,提炼出关键的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为笔记提供具体内容。
5. "组织笔记结构": - 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笔记,如:开头、主体、结尾。 - 开头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作者、作品背景,以及第一章的主题。 - 主体部分可以按照以下方面展开: - 人物分析:分析第一章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 - 情节分析:梳理第一章的情节发展,分析其起承转合。 - 主题分析:探讨第一章所体现的主题思想,如成长、友情、爱情等。 - 写作手法:分析作者在第一章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讽刺等。 -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
近日,由北京7名中学生倡议发起的“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活动,已收到数百封全市中小学生发来的手写信件。北京日报小苗版与北京教育新闻中心、北京市教育融媒体中心联合进行搜集整理,精选出部分佳作呈现给读者。咫尺之书,纸短情长。
坡外坡
亲爱的爷爷:
展信安。
我们分别至今,已有一年之久。诚以此信表达想念。
由于父母的工作原因,我是您和奶奶带大的,在五环外的那片小小土地上,我度过了最纯真的童年时光。
在我的记忆里,您是个喜欢走在路上的人,总带着我南北东西地转,而我记忆最深的,是家后的小山坡。您总是把我背在背上,缓缓爬上山坡。幼时调皮,总伸手抓路边横生的枝叶,去覆您深陷温和的眼,每每换来一句“别捣蛋,小心摔了”才怏怏地收回双手,脚仍不安分地去踢两侧丛生的藤蔓。上山的路是那么的长,我伏在您坚硬温暖的背上抬头望,天是那么高,仰头时的四野皆蓝,让我好动的那颗心感受到了无穷碧落的广袤。
您带我四季不变地攀那座坡,春嗅杂草展新芽的芬香,夏乘树冠投来的荫蔽,秋拾酸枣劝斜阳,冬赏枯枝映残雪。我捕捉着四季与光影同在的风,感受那悄然流淌的时光……小小的土坡,我怎么也爬不完。
坡外还是坡,更高的坡,坡上有走运货绿皮车的铁轨。懂事了一点,我开始好奇这座坡。您摸着我的头,轻声告诉我,是奇遇和美好,还有闯荡的儿郎。温熏的夕阳给远天镀上一层寂青色的辉光,薄云聚合又分散,您说:“人总保有几分好奇,然后秉承这好奇,不断前行。”在沉静的秋日黄昏,我就那样立着,那是最幸福的时刻。天空很高,身后灯火遥远,身前是待征服的奥秘,我无比炙热纯粹。记忆里您的声音又响起:“每个人都有一架属于自己的轨。孩子,顺着它义无反顾地向前跑吧,每个人的目的地不同,没有谁能捎你一程,但你无需害怕,更不要彷徨,因为沿着它奔跑一定能到达梦想的远方。”
我于是开始跑了,沿着我的车轨。途经连绵起伏的山,又有奔腾不息的河,而您一路伴着我。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努力拼搏才能进取,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紫芝心、烟霞志;从“时穷节乃见——垂丹青”的天地正气,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悲哀叹惋,您带我学诗,教我读云锦书,行忠义道。又或者松尾芭蕉的生死之禅,又或者泰戈尔报黑暗社会以歌的乐观豁达,又或看到黛玉葬花时抚平我皱起的眉告诉我“颦儿才貌世应希”。您教我含英咀华,亦教我茹古涵今……
终于有一天,您踏上了远行之路。我只觉得恍惚,独自走向通往山坡的路。后来,绿皮车也停运了。再次登上那熟悉的、苇丛中的铁轨。坡外建了高铁,一盏盏路灯亮起……我忍不住放声大哭,沿着山坡的路奔跑起来,有什么东西顺着我的脸颊淌下,就像火车经过后的铁轨,温热的,轻轻颤动,在眼底腾起层层氤氲。
兔缺乌沉,一别如雨。如今,我盯着脚下那条恒久的轨,又想起了您,以及山坡还有小孩,好似千里面目。这封信永远送不到您手中,但我会带着这份回忆与想念,继续奔跑在自己的铁轨上。
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二(5)班 关昊洋
谢谢你,书先生
亲爱的书先生:
你好!
这是我第一次与你用书信对话,虽然我们早已在书香满溢的文学世界中交流了无数次,但这次最为亲切。
小时候,你就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你平静地坐在书架上,沉默无言,波澜不惊,见证了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变为奋笔疾书的少年。转眼到了2020年,新冠病毒的肆虐使我们暂时告别诗情画意的远方,可我和你却更亲近了。翻开书页,清晰的字迹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映入眼帘。双手执卷,或立于风中,或倚在窗前,或独坐桌旁,静静地,静静地,我听到了你那动情的诉说。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你知道吗,疫情期间你就像是我的翅膀,带我游历名山大川,饱览各地风光。没去过泰山?不要紧,一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足矣;没游过西湖?没关系,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足矣;没到过塞外?没问题,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足矣……虽然无法亲临,但你却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离我那么近。你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足不出户便可游天下景,给了我一个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
你不仅带着我飞跃壮丽山河,还带我领略文人风骨。在你的指引下,我了解了辛弃疾的悲凉,欣赏了李白的浪漫,感受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更赞叹着苏轼的豪迈奔放。“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王昌龄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李后主感伤时如梦的低唱。你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给了我一个充满诗情的少年历程。
你适时地把科幻书籍推荐给我,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使我陶醉。《三体》是我读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我从来没想过文学作品中能融入如此宏大的想象,作者的思考深刻到令人惊叹。你让我渐渐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物理和天文,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流浪地球》里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就是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联想到这次疫情。是你教会我爱护自然、敬畏自然这人类永恒不变的课题,是你带给我理性的思考,给我的人生插上思辨的翅膀。
谢谢你,书先生,我的挚友。你送我的所有礼物都让我沉醉:深刻的历史书、理性的数学书、瑰丽的外国文学、神奇的自然科学……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我登向未来的天梯。谢谢你带我跨越古今,联通中外,让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世界的魅力。当然,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疫情过去,我一定会走出家门,走向世界,带着你给予的力量,向更广阔的远方迈进!
祝你成为更多青年的朋友!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初一(14)班 李泽霖
共勉
亲爱的学弟、学妹:
你们好!
首先,祝贺你们来到二十二中这个有爱的大家庭。在未来三年里,你们这拨优秀的同学,将在这个积极向上的集体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我相信接下来的时光会成为你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具有无限可能的难得经历。我很荣幸成为你们的学姐,并特别想和你们聊聊两个话题——梦想和感恩。
梦想,一个很奇怪的词,以“梦”开头,却要在现实完成。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梦想。在我看来,人不管失败了多少次,都不能丢了梦想二字。第一步,建立起你的“梦想体系”,不妨把它拆成一个个目标。其实很多人就失败在第一步:没有目标。生活没有盼头,学习不知道给谁学,这样积累下去,你永远不会成功。反而,有了目标的人,率先赢在了起跑线上。朝着终点冲,你终将实现梦想。第二步,怎么冲?如果把你的目标设立得比登天还难,我相信你很难坚持。但如果你每天做出一点改变,铁杵也会磨成针。关于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太多,而我认为最有效的两个字就是努力。努力的原因在于自己不够完美,它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成功没有捷径,如果有,那就是200%的努力。另外,我认为找一个好榜样也很重要。这个榜样可以是比你学习好的同学、你尊敬的老师……他们身上一定有值得你学习的良好品质。这三年一定是你完成第二步的重要阶段。
感恩,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感恩你所拥有的一切。就拿最近来说:感恩辛苦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从新冠病毒恶魔手中救回患者的生命;感恩初三奋斗的自己,没有努力,你不会加入这个优秀的集体;感恩父母,没有他们的支持,你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快乐……
以上这些话,不仅写给你们,也写给我自己。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都能共勉。
祝你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二(1)班 杨若琪
纸短情长
我最亲爱的挚友:
许久未见,请允许我于信首寒暄一二。近来学习生活可好?中考是否顺利?外出时是否防护得妥当?疫情虽然在好转,却仍不可掉以轻心。胜利越是触手可及,我们越不可松懈。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你人生中第一次大考,因疫情所致不得已而延期。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抗疫战士们一样,你们中高考考生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半年来,每当复习得倦了,你常常向我慨叹困难重重。我说,不如站在困难的另一面看:中考延期一个月,意味着复习时间多了一些、进步空间大了一些、未来的路宽了一些。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希望我的话能为你带去些许宽慰。
忆昔,我们的十年友谊,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我记得我们走过的繁华街道和寻常巷陌,记得我们看过的高山流水和万家灯火,忘不了我们在书吧一同学习、漫浸书香的午后,忘不了我们在公园奔跑到淋漓酣畅、又无意邂逅的日落。步入中学的迷茫、学习压力的骤增,或是生活中偶遇的惊喜、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开心,以及偶尔三言两语的小情绪,都有你听我倾诉。疫情肆虐的日子,我常幻想我们正对坐在书吧,分享着书中某段激动人心的故事,又或是在哪片绿荫下,欢笑、嬉闹、切磋……清醒时分,难免怅然。
我有些忧惧,那些属于我们的如花记忆会渐行渐远。也并非断了联络,只是网络传递讯息,总不如与你相见。于是,我无时不渴望疫情尽早烟消云散。当然,我坚信,十年光阴铸就的友谊,于疫情当下只会越炼越深,待到再次相见,心中一定是从未有过的惊喜。正因为有了短暂的别离,重逢的时光才弥足珍贵。
最情深,不过滚烫的亲笔书信。于我看,世间再无一种交流,较笔尖的文字更能触及心底的温软之处。想见你的心切无需字斟句酌,只是将思念诉诸笔尖任它涓涓流淌、肆意滋长。此间真挚,就让它在这样的文字情义里,安安静静,不声不响,纸短情长……
书信不竭,友谊不止!展信安,见字,如面。
祝
身心健康、学习顺利、前程辉煌!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高一(4)班 孙曼迪
隔空的思念
亲爱的高老师:
您好!
两个多月没见,非常想念您和同学们。虽然在家学习,我却总是想起坐在教室里读书的画面。
转眼间,我便要升入六年级了。妈妈提醒我暑假要做些准备,收拾收拾我的“小窝”,整理好书架,为未来的学习腾出一些空间。
当我从书架上拿出熟悉的语文课本,一课一课、一页一页地翻看时,那些我做的笔记、插图上的人物映入眼帘,我情不自禁地读起文章来。当我读到《枫桥夜泊》时,不由自主地大声朗读起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课堂,仿佛听到您对我们说,要带着对诗歌的理解、体会着诗人的情感大声地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当我收拾红皮《子集》时,想起每天早自习您带领我们诵读诗歌,您对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要利用好晨读时间,带着理解反复诵读,持之以恒,自然就积累下来了。在您的鼓励下,我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完成读书打卡,这也令居家学习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向您汇报一下:近段时间以来,我共读了30多本书,我认识了《林海雪原》里爱国爱民的战士们,认识了《青铜葵花》里好心善良的青铜一家,认识了《火印》里乐观坚韧的坡娃和倔强不屈的白马雪儿,认识了《三国演义》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虽然互联网架起一座桥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网课、诵读还在继续,但说心里话,我更喜欢坐在教室里听您讲课,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我和同学们能早日回到学校,回到您的身边,聆听您的教诲。
此致
敬礼
史家小学五(3)班 詹熙媛
致抗疫英雄张定宇
尊敬的张定宇院长:
您好!
我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一名中学生,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信,要诚挚地向您表达我的一份崇敬之情。
尊敬的张院长,请允许我还是以“张院长”称呼您,尽管从媒体新闻中得知您已就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但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张院长的英雄形象早已矗立在我的心中,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武汉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身在祖国首都的我也不例外。我从新闻中得知,您当时所在的金银潭医院率先开始收治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是您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克服困难,争分夺秒,顽强抗击,从死神手中抢救出很多重症患者的生命,直到迎来国家派来驰援的医疗队,为保卫武汉赢得了宝贵时间。令人难以想象,您竟是一名身患“渐冻症”的患者,看到关于您的报道,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原来,早在2018年10月,您就被确诊患上了这种病。作为一名医生,您知道这是一种绝症,至今无药可救;您也知道生命留给您的时间不多,您的双腿肌肉已经开始萎缩,全身在慢慢失去知觉。所以,您开始与时间赛跑,因为只有跑得更快,才能从来势汹汹的瘟神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在紧张抗疫的日子里,医护人员每天听到的都是您那无比急促的声音:“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
“渐冻症”给您的身体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您每天要接无数个电话,处理各种紧急突发状况,巡查一个一个重症病房……连续的疲劳让您那正在发生肌肉萎缩的双腿越来越不听使唤,您只能一瘸一拐,吃力地穿行在医院的各个病区。您的身体最需要的是休息,但是您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疾病给全院抗疫工作带来一丝一毫的影响,您选择向您的同事们暂时隐瞒自己的病情,并含泪请求党组织为您保守这个秘密。您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多个昼夜……
生命不仅有长度,更要有亮度。您燃放生命之光,点亮了病患的生命航程。请允许我表达对您的崇敬之情,虽然远隔千里,我还是要深深地向您鞠上一躬!
颂祝福安!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初二(3)班 何君健
供图 视觉中国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7月15日—19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书博会展出文创产品与出版物40多万种,参展数量和规模创历届之最。以“致敬建党百年,阅享盛世书香”为主题,书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的16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书博会期间,相关活动也在现场举办。
第十三届“读者大会”举办
第十三届“读者大会”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以“书香齐鲁 礼赞百年”为主旨,通过主题演讲、名家访谈、经典诵读等表现形式,呈现全民阅读的新风尚。
“读者大会”是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指导下,中国出版集团倡导发起的全民阅读活动,旨在“读者至上、享受阅读”,自2008年在郑州第1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首次亮相以来,已连续举办13届。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一级巡视员、副局长董伊薇在致辞中指出,多年来读者大会在传播科学理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出版发行战线要切实发挥思想引领和文化支撑作用,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
读者大会
本届读者大会就百年伟业、文化兴邦、科技强国、少年启航等不同主题,与现场读者互动交流。
百年伟业板块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罗平汉,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铁流。罗平汉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优良传统”为题,带领大家重温了党的百年奋斗史诗,铁流结合他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靠山》,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历史故事,讲述了1921年至1949年尤其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的支前史。
文化兴邦板块了著名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阎崇年畅谈了经典诵读的意义,向青少年读者阐释如何读好书、选好书。叶小纲带来了他的最新音乐文学沉潜之作《素手烹茶》等,融合文学随笔、音乐、照片等不同形式,诠释了如何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科技强国板块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原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空军大校陈洪。欧阳自远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向大家描绘了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陈洪则强调了科技强国、科技兴军的重要性,讲述了张超、曹先健等舰载机飞行员舍身忘我的先进事迹。
少年启航板块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史雷。两位作家分别围绕各自的作品《没有街道的城市》《将军胡同》,讲述了故事创意的缘起、寓意等,并带领读者共同朗诵了经典少儿文学作品《火印》《将军胡同》中的选段。
本届“读者大会”期间,中国出版集团还向浪潮集团、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济南市市中区土屋村农家书屋、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等10家单位捐赠了50万码洋的图书。自“读者大会”举办以来,中国出版集团累计向举办地的儿童福利院、图书馆、农家书屋、大中小学、社区、部队等单位捐建了80余个“读者之家”,捐赠近30多万册精品图书。
“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揭晓
书博会期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30届书博会“十大读书人物”评选在山东济南揭晓。该活动自2012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九届,成为书博会的一大品牌活动。
重庆市大渡口区山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雪,贵州省安顺学院教师蔡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墨兰书社社长陈霞,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乡裕固族牧民安维智,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作家刘厦,浙江省舟山岛上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娜,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浪村村民沈延龙,山东省高密市经济开发区乡村教师李济远,四川米易县人、同济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彭超,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巴彦塔拉镇宝日勒岱嘎查村民韩吉日木吐,被评选为“十大读书人物”。
著名考古学家、坚守敦煌莫高窟多年,把一生都献给自己所热爱事业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当选为“致敬读书人物”。
十大读书人物
张炜作品对谈会举办
第30届全国书博会期间,多场图书对谈活动举办。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黑虎泉厅,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我与茅盾文学奖——张炜作品对谈会”,与读者一起翻越“高原”,走向“原野”,同作家张炜对话。
从《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一路走来,迄今为止,张炜的全部著作加起来已近两千万字。
张炜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着长达四十多年的历史渊源,近几年也与人文社的合作密切,如2016年7月长篇小说《独药师》问世,2019年推出了《古船》手稿本,2020年1月、7月我们又分别出版了非虚构《我的原野盛宴》和人物研究《斑斓志》。
去年出版的《我的原野盛宴》是张炜迄今为止惟一的非虚构作品。张炜称,这是他用最大的力气、最强的笔力、最浓烈的色彩、最投入的情感完成的作品。书中,他以孩童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幼年的童真生活写起,为读者还原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民间历史,描绘出一场“原野盛宴”,也以工细的笔触再现半个世纪前的滨海荒原,尽写野地悲欢、万物竞逐、神异纷呈的斑斓大地。
张炜作品对谈会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亮亮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