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二年级数学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8 02:01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二年级数学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二年级数学读书笔记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在撰写二年级数学读书笔记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作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同时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要求:
1. "明确主题": - 确定读书笔记的主题,例如“学习加减法的乐趣”、“理解图形的奥秘”等。
2. "内容选择": - 选择书中你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或者最有启发性的内容进行记录。 - 避免过于复杂或超出二年级学生认知范围的内容。
3. "条理清晰": - 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如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重要性顺序。 - 使用标题和小标题来组织内容,使文章结构清晰。
4. "语言表达": -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或复杂的句子结构。 - 尽量使用第一人称,让读者感受到你的阅读体验。
5. "图文并茂": - 如果可能,加入一些插图或图表,如数学题的解答过程、图形的绘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 图文要与文字内容相呼应,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6. "重点突出": - 突出书中你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概念,可以用加粗、斜体等方式标出。 - 解释这些知识点或概念对你的帮助和启发。
7. "个人感悟

二年级数学学习笔记

二年级数学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学习重点

  • 用"正"字记录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个单位
  • 认识统计表: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
  • 解决问题:根据统计结果问题、做出判断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晴天12天,雨天8天,阴天10天。

  1. 完成统计表
  2. 这个月中哪种天气最多?
  3. 晴天比雨天多几天?

解答: 1.

天气

晴天

雨天

阴天

天数

12

8

10

  1. 晴天最多
  2. 12-8=4(天) 思路:先统计各类天气的天数,再进行比较和计算。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学习重点

  • 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
  • 除法的两种情况: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 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解答:12÷3=4(个) 思路:这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想口诀"三四十二"。

题目2:24本练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多少人? 解答:24÷4=6(人) 思路:这是求24里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学习重点

  •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 平移:物体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
  • 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转动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

  1. 电梯上下移动
  2. 风扇叶片转动
  3. 推拉窗户
  4. 钟表指针走动

解答

  1. 平移
  2. 旋转
  3. 平移
  4. 旋转 思路:平移是沿直线运动,旋转是绕点或轴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学习重点

  •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 解决实际问题:包含除和平均分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1:49个珠子,每7个穿一串,可以穿几串? 解答:49÷7=7(串) 思路:求49里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想口诀"七七四十九"。

题目2:有56本故事书,平均分给8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本? 解答:56÷8=7(本) 思路:把56平均分成8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想口诀"七八五十六"。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

  • 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往右计算
  • 两级运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带小括号的运算:先算括号里面的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1:计算32+15÷3 解答:32+15÷3=32+5=37 思路:先算除法15÷3=5,再算加法32+5=37。

题目2:计算(22+18)÷8 解答:(22+18)÷8=40÷8=5 思路:先算括号里的22+18=40,再算除法40÷8=5。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重点

  •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平均分时有剩余
  •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竖式计算:商、乘、减、比四步法
  • 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1: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解答:22÷4=5(条)……2(人),5+1=6(条) 思路:余下的2人还需要1条船,所以用"进一法",5+1=6条。

题目2:茵苗有10元钱,每个面包3元,茵苗最多能买几个面包? 解答:10÷3=3(个)……1(元),最多能买3个 思路:余下的1元不够再买1个面包,所以用"去尾法",最多买3个。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重点

  • 数的组成:认识个、十、百、千、万计数单位
  • 读数写数:从高位起,中间有0读一个,末尾有0不读
  • 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比最高位
  •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添上相同个数的0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1:比较3650和3560的大小 解答:3650 > 3560 思路: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千位都是3,百位6>5,所以3650大。

题目2:计算2000+500=? 3000-1000=? 解答:2000+500=2500,3000-1000=2000 思路:2个千加5个百是2500,3个千减1个千是2个千。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学习重点

  • 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
  • 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
  • 实际应用:根据物品选择合适的单位
  • 估计重量:结合生活经验估计物品重量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1:一个苹果约重200克,5个这样的苹果约重多少千克? 解答:200×5=1000(克)=1(千克) 思路:先计算5个苹果的总重量,再进行单位换算。

题目2:一瓶洗衣液重2千克,一袋洗衣粉重500克,洗衣液比洗衣粉重多少克? 解答:2千克=2000克,2000-500=1500(克) 思路:先统一单位,再进行减法计算。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学习重点

  • 简单推理: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
  • 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情况
  • 解决问题:运用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导图

例题解析

题目: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拿的是语文,小丽没拿数学,小刚拿的是什么书?

解答: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思路:小红拿了语文,剩下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小丽没拿数学,所以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小刚拿的就是数学。

数学老师太无私了,将小学数学二年级笔记整理出来了,收藏备用!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