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图》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8 06:47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图》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题目: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图注意事项
在撰写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图的作文时,以下事项应当特别注意:
1. "明确教学目标": - 在作文开头,清晰地阐述教学设计图的主要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2. "详细描述教学内容": - 详细列出教学设计图所涵盖的具体教学内容,如词汇、语法、句型等,确保读者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3. "教学步骤的合理性": - 逐步展示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和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步骤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4. "教学方法的选择": - 介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并说明选择这些方法的原因。
5. "教学资源的利用": - 描述如何利用教材、多媒体、教具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6. "学生参与度": -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教学评价": - 说明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及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8. "案例分析": - 结合具体案例,展示教学设计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9. "注意事项":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楼玉桃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广大英语教师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My Clothes为例,通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展示“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策略。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三者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教育部 2022)。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指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并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的有机统一,凸显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教学评价三者的融合,协同发挥育人功能。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评”设计理念,教师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单元主题,创设教学内容,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单元整体目标,根据单元不同语篇内容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标准。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My Clothes为例简单说明。

一、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一)组建单元整体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六要素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其中主题具有联结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教育部 2022)。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1. 根据语篇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My Clothes,由三个语篇构成:语篇1是谈论根据不同场合,合理地搭配服装;语篇2是谈论根据不同需求整理服装;语篇3是佐姆(Zoom)DIY改造旧衣服变成新衣服去参加化妆舞会。

2. 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提供语言学习策略机会

分析学情是确定学习起点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学生对于主题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语言水平和态度价值观(王蔷、刘莹、钱小芳,等 2023)。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归纳、总结、思考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用英语表达想法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面课时的学习,虽然学生已经知道生活中常见衣物的名称,并能用“This is ...;That is ...;These are ...;Those are ...”句型介绍物品的归属,但是运用得并不熟练。学生有一定的共情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可以适当提升人文情感。教师用不同的tips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阅读策略,提升其阅读能力。

3. 创立单元主题框架,实践单元育人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包含诸多要素,是一个育人的系统工程,该工程强调过程,凸显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并通过课堂活动得以落实,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王蔷、李亮 2019)。本单元的主题是 My Clothes,主要通过学习服装类名词进一步学习特殊疑问句和物主代词,同时学习一般疑问句和名词所有格的运用。本单元由三个子主题构成:了解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养成整理服装的习惯,培养DIY旧物改造的劳动观念。第一个子主题学习安排两个课时,第二个子主题学习安排三个课时,第三个子主题学习安排一个课时(见下图)。



在“了解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子主题学习中,学生在第一课时通过体育教师询问帽子和靴子物品归属的内容;在第二课时展示埃米(Amy)和萨拉(Sarah)购物的场景,并会用句型“I like that /those ... ”表达自己的服饰喜好。在“养成整理服装的习惯”子主题学习中,学生学习三个课时的教材语篇内容,即如何细心地整理服装,从而认识到学会自主整理的重要性。在“培养DIY旧物改造的劳动观念”子主题学习中,第六课时的故事语篇聚焦佐姆自己动手制作服装,培养旧物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三个子主题呈螺旋式上升,提升学生对自我管理的认知。

(二)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指学生参与单元学习活动后,运用结构化知识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获得预期学习结果(张宏丽 2023)。教师应“依据单元育人蓝图实施教学,构建由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使学生逐步建构起对单元主题的完整认知,促进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育部 2022)。教师应本着可持续性、可检测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基于发展核心素养制订各项目标。

单元目标如下:(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提问有关衣服的问题并能做出相应的;(2)学生能用“I like ...”句型表达自己喜欢的衣物和简单描述自己所喜爱衣物的性质;(3)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句型询问和衣服的归属;(4)学生能用表示颜色的词形容自己的衣物,运用正确的单复数句型描述衣物;(5)学生能在语境中理解生词pack和wait的意思,能简单地写出自己为夏令营整理衣

物的过程;(6)学生能读懂Story time趣味故事,同时能体验佐姆动手制作服装的成就感,培养旧物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单元目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简单的提问有关衣服的问题,到表达自己所喜欢的衣物和简单描述自己所喜爱衣物的性质,到自己为夏令营整理衣物的过程,再到体验佐姆动手制作服装的成就感,培养学生旧物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基于单元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教师要以目标为统领,在教学过程中边学边评、边评边教,突出教、学、评在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动态性和整合性(李亮 2018)。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教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例如,为了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问有关衣服的问题并能做出相应的,完成单元目标(1),教师设计了失物招领的对话活动。首先,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服装是谁的;其次,让学生说一说服装为什么放在桌子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对话表演中体验人物的情感,通过失物招领体会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的主题意义。

(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同时“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全面、准确、灵活”(教育部 2022)。本单元采用课中评价、课后作业评价和单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将本单元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本单元以“写一写自己为夏令营整理衣物的过程”为主要任务,通过六个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装,养成整理服装的习惯,培养其DIY旧物改造的劳动观念。通过本单元的自评活动(见下表),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会自主整理的重要性。



自评表有必做和选做两个部分,除了必做的三个任务外,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他两个选做任务,提升自主管理能力。教师将“英语学习章”作为评价奖励,不同的任务领取不同的学习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自评活动。学生得到的英语学习章可换成学习卡,到学期末时可在三色卡超市兑换自己喜欢的礼品。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

课堂是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重要场所。以本单元第五课时为例,简单说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研读语篇,定位学习重点

本课时的子主题是“学习整理衣服”。语篇主要讲述在夏令营结束时,萨拉在收拾自己的衣物时发现床上的帽子不是自己的,她猜测是埃米的。教材通过萨拉细心地整理衣物,让学生认识到学会自主整理的重要性。本课时语篇以萨拉的日记为主,主要生词是pack和wait,学习重点是用“This is ...,These are ...,Is this ...”等句型询问和衣服的归属。

(二)基于学情,定位学习难点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思考及用英语表达想法的能力;知道生活中常见衣物的名称,并能用“This is ... That is ... These are ... Those are ...”句型介绍物品的归属,但是不熟练;有一定的共情能力。本课时学习难点是学生能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完成读后练习,并学会自主整理。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明确本课时目标和活动

“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教育部 2022)。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制订课时目标,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观察其预期学习结果是否达成。本课时目标如下:

目标 1:学生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读懂文本,并能按照意群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本;(学习理解)

目标 2:学生能够在语境中理解生词pack和wait的意思;(学习理解)

目标 3: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完成读后练习;(学习理解)

目标 4:学生能够在阅读埃米收拾衣物的拓展语篇后完成相应的练习;(应用实践)

目标 5:学生能够简单地写出自己为夏令营整理衣物的过程;(迁移创新)

目标 6:学生能够通过语篇学习学会自主整理。(迁移创新)

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通过“Match the clothes with the owner. Know the colorful activities in the summer camp.”让学生对夏令营有更深刻地了解,同时激起其对夏令营的向往之情,为后面的pack for the summer camp作铺垫。通过“Read and tick.” “Read,underline and choose.” “Listen and follow.”三个活动帮助学生读懂文本,达成课时目标1、2、3。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通过Amy packs clothes拓展文本阅读,为学生读后续写的练习作示范,达成课时目标4。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2—3件衣物简单地写一写整理的过程,随后通过完整的短文告诉他们课后如何对文章进行充实和完善,达成课时目标5、6。

(四)观察学习过程,实行课中课后多元评价

本课时活动中除了教师的口头评价外,教师还在活动推进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坚持评价的素养导向,有标准、有任务、有示范、有评价。

1. 学生自评

在Sarah pack clothes环节,教师设计了“Read and tick:What clothes are mentioned?”活动。在学生快速阅读并完成练习后,教师核对答案,让他们根据自评标准“每对一个,获得一颗星”完成自评。在Amy pack clothes环节,教师设计了“Read and fill:Read and help Amy finish clothes list.”活动。在学生完成后,教师核对答案并让他们根据自评标准“全对获得三颗星,选对3—4个获得两颗星,选对1—2个获得一颗星”完成自评。

2. 教师评价与生生互评

在We pack clothes环节,教师设计了“Draw,choose and write.”活动——Let students draw 2 or 3 cloth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 trip and write them down。教师呈现评价标准:书写正确三颗星,书写美观三颗星,书写规范三颗星。教师先评价一个学生作为示范,接着让同桌之间互评,将所得的星星涂上颜色,完成互评。

3. 延续课堂作业

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不仅强调目标导向、整体设计,而且强调反馈调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作业结果,发现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批改和辅导(王月芬 2021)。

在“Draw,choose and write.”活动后,教师设计了Know how to write it better环节,通过完整的短文呈现,告诉学生课后如何对文章进行充实和完善,让家庭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有效延续。教师的有效示范给学生提供了参考范文,有利于调动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升其作业的准确率,增强其英语自信心。

“教—学—评”一体化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必要途径。一线教师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和实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年级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活动,构建多元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促进其终身发展。

引用文献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亮. 2018.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以高中英语项目式教学为例 . 中小学教师培训,(10):62-66.

王蔷,李亮. 2019. 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 . 课程·教材·教法,(5):114-120.

王蔷,刘莹,钱小芳,等. 2023. 义务教育英语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为例 . 基础教育课程,(6):45-47.

王月芬. 2021. 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 .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宏丽. 2023.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目标设计 .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1-5.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3年第17期)

英语教材大改版!0~12岁娃的英语学习路线图,这样规划才不踩坑!

文/花姐姐

说到英语,好多家长和孩子是苦不堪言。

在我做指导师这些年,接触的孩子来看,10个孩子7个怕;

按理说,英语是最简单的学科,背背就行,怎么就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英语教材越来越难

英语教材越来越原版化,越来越向英国为母语国家看齐。

首先,内容原版化,更注重用语言学知识、学文化、学思维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新教材的目录;

每个单元按照都是按照主题式(Topic-based)主题式教学设计,围绕主题问题(big question),将这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Part A, Part B, Part C。

我们就以这个版本的第一单元 (Unit 1)为例,展开讲一下;

第一单元主题Topic是“Making friends”交朋友,“主题问题”是“how do we make friend?”我们如何交朋友。

在该主题下设计了3个模块的内容:

Part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如何和朋友打招呼?

主要是通过听说练习,来学习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词汇和句式应用,属于交际应用类,学习的内容偏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


Part B:How can we be a good friend?我们如何当个好朋友?

这一模块融合了听说+阅读来学习”,怎么成为一个好朋友。

Part B 在语言能力要求上,从“听说”增加到“听说读”;

在内容上,从“学语言”升级到“用语言学知识”,不单单学习语言本身,而是用语言学知识、学文化、学思维。

类似于现在原版教材里流行的“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

这样的改变其实很好地解决了之前教材里,语言内容难度和孩子认知水平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就像是让3年级的孩子学习1、2、3、4、5,孩子们会觉得幼稚,提不起兴趣来。

这样的改版能与孩子的认知相匹配,让内容符合孩子的认知。

Part C在小学阶段标注的是【optional】选修,其中包含:

1.Project:Make a mindmap of making friends 项目式学习:制作思维导图"如何交朋友”。

2.Extended reading:My new friend Zoom 拓展阅读:我的新朋友Zoom


Project要求孩子们自己制作Mindmap思维导图来梳理和输出“what should friends do?”

Extended reading 拓展阅读描述了一个通过友善待人、互相分享、互相帮助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可以看到都注重语言学知识、学文化、学思维,倡导项目式学习,注重拓展阅读,这些一直是原版教材的核心特点;

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可以看到明显的“原版化”趋势。

同理,到第二单元“families家庭”也是类似的设计:

Part A偏重语言学习,学习家庭成员的表达;

Part B偏重用语言学知识、文化和思维——家庭结构有何不同,但即便不同家庭里的爱是共通的。

Part C是项目式学习和拓展阅读。

其次:加入了自然拼读的学习更细节与系统;

每个单元都设计了整页篇幅的自然拼读,从字母发音、到听音辩音、到chant、到CVC拼读再到单词拼写,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小学语文课本。

比如a在单词开头和单词中间,b在单词开头和单词末尾,让孩子在单词里充分感受每个字母的发音。


然后在单词里辩词字母音,听单词选出单词里包含的字母发音。


其实已经非常接近原版教材上的自拼练习了,可以对比一下剑桥大学出版的原版教材Power up 里的自拼练习。


接下来是CVC单词拼写练习和字母书写拼写练习,都可以看到自然拼读模块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细致和系统,学习占比有所增加。

这也展现了校内英语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用“自拼”学习迭代音标学习的趋势。

除此之外,为了达到语言应用提升、文化素养提升、思维提升的目标,新教材的词汇量和阅读量都了一定幅度增长。

比如三上旧版教材词汇量大约71个,新版教材增加到了106个,增长幅度高达50%。

02

为什么英语学习那么难?


校内教材在“原版化”,中高考考试也在“原版化”,更倾向语言学习,而不是学习语言,也就是说,在孩子开始上英语课的时候,默认孩子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那么,既然是语言学习,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那么,语言的规律是什么呢?

听、说、读、写


但现在还在进入学校就直接开始读和写,也就是说跳过了听、说部分。

没有听说,直接进入到读,违背语言学习规律,英语就自然很难学好。

这也是为什么英语变成那么难的原因。

不是孩子笨。

但我们也不能把责任全推脱到学校。

随着全球化,我们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过去,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只要把西方先进的技术拿过来就行,不需要我们交流,能看懂别人的论文就行。

但如今,我们基本追上西方技术,甚至在有些地方要领先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仅要能看懂别人的论文,还要能和西方人合作交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是“哑巴英语”,而是要能听或说。

所以,才有教材的改革,才有中高考改革。

我们可以看看2023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蓝思值。


还有中考改革:


都非常清晰的呈现了这一点。

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学英语呢?

03

英语学习在家庭教育


我们需要孩子能听会说还能写。

但学校课时只有那么多,而且要学校拿出很多的时间给到孩子也不现实。


怎么办?

只能是家庭。

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英语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大量的听。

具体该怎么做呢?

0-3岁:原版启蒙

在这个阶段大量磨耳朵,儿歌、动画、绘本共读、亲子口语,让孩子大量听,为后期的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地基。

在这个阶段,我们研发了,帮助孩子更有规划的进行听力口语的启蒙。


3-8岁:阅读入门

对应幼儿园到小学3年级。

需要用到的主要学习工具是【分级读物】+【原版教材】。

学习目标:

  • 超牛娃:PET
  • 牛娃:KET
  • 快娃:剑少3
  • 普娃:剑少2

到了系统入门阶段,只磨耳朵就不够了,还加入分级阅读和原版教材的学习。

“分级阅读”在这个阶段主要用于听读练习+词汇积累;

而一套系统的“原版教材”通常包含“听说读写”4个模块的内容设计,学的内容比较均衡,在初阶也会融入phonics自拼拼读学习内容,可以比较系统均衡地提升英语能力。

在时间分配上可以参考【分级阅读50%➕原版教材50%】比例安排。

通常年龄越小,在分级阅读上可以花的时间比例高一些。

根据大家在这个阶段投入的学习时间多少和学习内容安排,坚持学习的孩子可以达到剑少2——KET之间的英语能力水平。

在这个阶段,我们研发了红火箭分级阅读陪跑营,学完孩子能达到1700+左右词汇,顺利进入教材的学习。


同时还研发了的牛津自然拼读课程,让孩子从学习阅读到阅读学习。


同时还配套2000+的泛听资源,帮助孩子巩固听力。



8-12岁 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大致对应三年级+到小学毕业阶段。

需要用到的主要学习工具还是【分级读物】+【原版教材】

学习目标:

  • 超牛娃:FCE
  • 牛娃:PET
  • 普娃:KET

到了系统进阶阶段,原版教材的学习比重就要占到大头,着重跟着一套系统教材全面学习,分级阅读用于阅读补充,大致分配比例是【分级阅读20%+原版教材80%】。

坚持学习下来,这个阶段孩子可以达到KET——PET间的英语能力水平。

12岁+:能力拔高

12岁之后升入初中,可利用的时间就比较少了,这个阶段可以不继续刷分级,但需要保持一定的英文阅读输入来保持语感和继续积累词汇应对高考。

有出国规划的家庭,可以继续朝着FCE(大致对应雅思6分)冲刺,需要花更多时间继续学习原版教材。

整体规划下来,你会发现在小学阶段拿下PET并不是牛娃专属,它没有那么难,本质上还是一个信息差和认知差的问题。

只要规划到位,执行到位,完全可以用3~6年时间无痛拿下PET。

能拿下PET,不管教材如何改版,相信孩子都能轻松应对。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理论很少,但我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呢?

为此,我们还配备了365英语陪跑打卡营,帮助大家坚持下去,让孩子无痛学英语。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