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8 08: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从战争到战争》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作品背景:《从战争到战争》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它属于哪个时期?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明确读后感主题: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例如:对战争的理解、人性的探讨、对和平的渴望等。
3. 概括作品内容:在作文开头,简要概括《从战争到战争》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让读者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 分析作品主题: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如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等。
5. 表达个人观点:在分析作品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谈谈对战争、和平、人性等方面的看法。
6. 举例论证:在论述观点时,可以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或人物,进行举例论证,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7. 情感真挚:读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要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思考。
8. 结构清晰:作文要有明确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读后感主题;主体部分分析作品主题,表达个人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9.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
越南战争中的美军炮兵阵地
北越人民军在越南战争中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釜底抽薪是我国古代“三十六计”中的一条经典谋略,“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也”。该谋略意指无法打败强大的敌人,就要设法消除其所凭借的力量,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
军队作战离不开兵员、粮弹和油料等诸多保障。拿破仑曾说,“整个战争艺术的奥秘,就是使你自己成为交通线的主人”。刘伯承元帅论述得更为直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避强击弱、断敌补给、毁敌辎重,历来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途径。然而,越南战争中,北越人民军组织了一次伏击美军运输队的作战行动,想要对美军釜底抽薪,结果却误入美军圈套,惨遭失败。
1966年,北越人民军第272团得到情报:7月9日,美军一支运输队将由安综出发,前往明盛,护运兵力很少。机会难得,北越军决心打一场伏击,第272团全部出动,力求速战速决。
当日11时,美军运输车队缓缓驶进北越军伏击圈。车上的美军士兵斜挎着枪,有的嚼着口香糖,有的在吹口哨,还不时发出肆无忌惮的大笑。散漫悠闲的美军令北越军更加自信,敌人骄横无备,必败无疑。伏击战斗按计划打响,出乎意料的是,遭到伏击的美军运输队非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像经过演练一样沉着应战,战斗技能娴熟,相互配合默契,而且兵力越打越多,10分钟后,已经有一个步兵连和两个装甲骑兵连投入战斗。接着,不知从何处飞来显然是经过事先精确测定的炮弹,地面美军还得到战机近距离空中支援。北越军到嘴的“肥肉”,转眼就变成啃不动的“硬骨头”,令其大惑不解。
苦战两个小时后,北越军决定撤出战斗,却猛然发现,周边道路都被美军航空兵和炮兵的火力严密封锁,而且美军迅速空运来3个步兵营在外围完成反包围。北越军无路可退,只好就地死守,战至次日黄昏,幸存北越军才借助雾气掩护,钻密林、绕山沟,侥幸逃出生天。
事实上,这是一场美军有预谋的反伏击战。战前,美军发现越军第272团活动积极,严重威胁己方补给线,于是以运输车队为诱饵,精心策划了代号为“埃尔帕素”的欺骗计划,故意泄露车队行动时间、路线,在沿途5个可能设伏的地点部署兵力、火力,设下圈套。越军歼敌心切,贸然出动落入陷阱,损失惨重。
自孙子提出“兵者诡道”的思想以来,2500多年来,战场上充满诡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纷繁复杂。列宁说,“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对抗双方都追求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因而都会人为制造许多假象,示形动敌、蒙蔽对手。真实的企图与暴露的行动往往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弱军对抗强敌,应汲取类似北越军此次伏击失败的教训,既要千方百计避免不利态势下的决战,也要敢于和善于捕捉战机战胜敌人。釜底抽薪、避实击虚,是以弱胜强的破敌之道,但首先要通过可靠的情报、周密的侦察和严谨的分析,准确判断敌人的企图和强弱,否则就成了一厢情愿,有可能设伏反中伏,主动变被动,落入敌人精心布下的圈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