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高中生国旗下讲话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8 09:14

高中生国旗下讲话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高中生国旗下讲话作文注意事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撰写高中生国旗下讲话作文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国旗下讲话是学校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是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以下是一些撰写国旗下讲话作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目的 在撰写国旗下讲话之前,首先要明确讲话的主题和目的。是传达学校的精神风貌,还是倡导某种社会风尚?是激励同学们学习,还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明确了主题和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语言。
2. 紧扣时事,贴近生活 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要紧扣时事,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可以选择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如环保、文明礼仪、学习态度等,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语言,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3.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一篇优秀的国旗下讲话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层次。通常可以按照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来组织。引言部分要简洁有力,引起听众的兴趣;主体部分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留下深刻印象。
4. 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在撰写国旗下讲话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富有感染力。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和生僻的词汇,以免影响听众的理解。

学期最后两周高中校长国旗下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新的一周开始了,这是开学后的第十九周了,也是本学期的倒数第五周,2019年的倒数第二周。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你已经是高三年级的高考生了,你已经是高二年级了,你的高一已经过半了,不知道同学们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感想,有紧迫感吗,有遗憾吗?高中阶段,摆在同学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连着高等学府,一条连着社会。回首,是悄然溜走的少年时光,向前,人生的画卷徐徐向你开启,等你描绘。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不想及早进入社会,我剑未佩好,怎入江湖?我想上大学,可我怕考不上,我太难了!一句“我太难了”道出了多少同学对学习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刘晓莉校长讲话中

说到这里,和同学们重温一部电影《阿甘正传》。阿甘应征入伍,在被人排挤的车上说感觉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知道将来会遇见谁。他们会问自己什么问题,其实这是他对自己入伍参军这一段人生旅程的迷茫,就像当下同学们对高中三年的迷茫,但阿甘说这条路已经踏上去了,只能往前走。就像妈妈说的,人生是一盒口味各异的巧克力,“参军”这一块儿巧克力是何种滋味,只有往前走,亲口尝了才知道。在军队生涯中,阿甘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走接下来的路,也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但他从来都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布巴成为朋友,答应布巴退伍后去拉巴特湾一起捕虾,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是他内心认同的一个想法。阿甘也不知道,他们会遭遇袭击,更不曾想过要成为战斗英雄,他只是在战争面前,遵循着内心要救回朋友的想法,救了一个又一个战友,最后却成为了英雄。

同学们,常说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对未来不知所措,其实迷茫才是人生的常态。但不管如何迷茫都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迷茫中丢失了方向,当你丢失了方向,丢失的不仅是前途还有你自己。阿甘在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也同样是迷茫无措的。上了大学的他也是如此,他的整个大学都是在迷茫中渡过的,他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意义在哪里。影片中的阿甘因为奔跑成为了橄榄球巨星,为了救朋友成为越战英雄,为了兑现承诺成了亿万富翁。每一次,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明确而坚定,即使别人说他傻,哪怕有人嘲笑他,他也坚定不移地做着他认为不是傻事的事。我们在前行的路上,或许会因为他人的眼光,因为父母的期待,因为生活所迫,因为工作学习的压力,因为诱惑太多等等各种理由,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最后这样的我们没有辜负其他任何人,却独独辜负了自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作一个优秀的自己的机会。

东城高中2019家长会座无虚席


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迷茫本是人生的常态,时光不会停留在原地等我们想好如何前行,所以即使在迷茫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不断进步的心态,人生的意义本就是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觅得的,爱情也好,成功也罢,没有哪一天会从天而降,我们只有迈开自己的脚步,走出去,才能在纷纷拢拢的尘世中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异国的阿甘在嘲讽中、在迷茫中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同样咱们身边的家民歌手大衣哥,也曾生活在村民的嘲讽中,也曾在紧迫的生活压力下迷茫过,但大衣哥朱之文和阿甘一样,即使在迷茫中仍然保持不断进步的心态,抱定目标,最终成为了优秀的自己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家喻户晓。他们的成功也同样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不是聪明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阿甘和朱之文都是一个外表憨厚,内心有底的人,这个底就是目标,就是信念,就是他人生的方向,同样他们也是能在迷茫中保持乐观的人。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说: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而悲观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千万要记住,一个人思考的角度,可以主宰你面对事情的态度。

2019家长会学生主持


同学们,高中阶段虽然在你人生漫长生涯中只有三年的时间,但这三年的时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的时期,因为你的年龄正接近成人,你的三观却是决定你人生高度的转折点和起始点,这个人生高度不仅仅是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有你的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因此,我在这里对同学们提醒一下:同学们,是时候改变你的状态了,每个人的未来都是迷茫的,谁也预测不到自己的未来,不要为无法预知的未来担忧,不要再消极了,赶快调整状态,积极面对当下,越热情越有希望,越努力越幸运。

一位上海校长的复学致辞:如果我们放弃奋斗,再年轻也成不了后浪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一段演讲让“后浪”这个词火了,针对它引发的一系列争议,也开始让我们思索,是什么让后浪成潮,又是什么让创造着我们的历史、现在和明天?今天上午,在上海复兴高级中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陈永平与复学后的全校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一起来看!

各位“后浪”,你们好!

也许你们当中有些不一定认同我这个有点“调侃”味道的称谓。对于何冰老师哔哩哔哩网站的这个演讲,现在互联网上好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观后感。我不知道我们复兴的同学如何看待,关键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我是个“60后”,年龄也快到六十了。我出生在农村,我们这代人无法做到像《后浪》中所说的,有选择的权利和探索兴趣的机会。相反,我只有一条路学习再学习,我从浙江舟山的一个小岛来到大上海,付出了很多艰辛与努力。也许选择是很多人所在乎的,现实里,许多人包括我在内并没有选择的机会。

但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和平安宁、衣食无忧。没有人会否认人与人、代与代之间差异的存在。努力也许不能一夜暴富,呼风唤雨,但不意味着努力不能改变命运。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为你们年轻人构筑的上升通道足够多,可以读书到博士做科研,也可以做网商当主播,辛勤送快递也可以挣得比白领多。我刚刚提到的这些职业,无关于出身和学历的差异,他们中都有成功者。这些成功者都离不开一个本质:努力劳动。

同学们,我的理解,“后浪”顾名思义,它的内涵意象总体是澎湃的,是奋进的,但是,你不努力劳动,就可能成为被早早淘去的泥沙。我希望我们复兴的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劳动中,先成为一朵浪花,当我们手拉手在一起,我们就可能汇聚成浪,澎湃成潮。

我刚才提到了劳动,不知道大家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可能不少同学想到的是田头地间、工厂车间、建筑工地的忙碌操作、挥汗如雨,或许是拖地、洗碗、大扫除。其实劳动,不仅仅是指体力劳动,还包括了脑力劳动。每个时代都赋予了劳动不同的内容。传统的男耕女织是劳动,开山拓荒是劳动,车间、写字楼上班也是劳动,影视工作者拍电影,音乐家创作乐曲,网络直播带货,科学家在研制疫苗等等也都是劳动,甚至互联网时代还产生了数字劳动。

可能谈了这些,同学们心中会有一个疑问,人为什么要劳动?在我的理解中:

劳动,让我们能够直面生存挑战

从人类发展历史上看,这个观点是毫无疑问的。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物质生活非常富裕的今天,生存似乎是离我们很远的概念。但这次新冠疫情中,由于全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按下暂停键,不少行业遭遇重大危机,不少职业受到严重影响。

现在疫情高潮退去,各行各业正在复苏,但这次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我们生存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在大家都被禁足在家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我们离得开外卖员和快递员么?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保障了我们居家抗疫,他们靠自己的踏实劳动赢得了生存和尊重。

朋友圈还有人说,疫情当前,三类人职业“稳如泰山”:医生忙救人,老师当主播,律师救破产。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三大专业性职业。因为这些职业专业化程度高,是靠付出专业技术劳动来获得社会经济地位的。高校负责就业的朋友告诉我,今年就业形势很严峻,但师范类、医学类和技术研发类的就业依然坚挺。当社会发生危机时,我们才知道谁更有价值。

同学们已经在读高中,也正在进行生涯规划,大家可以好好想想,在这个充满着危机,也充满着机遇的未来,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存之问。要么像外卖小哥一样踏实地付出体力服务的劳动,要么像专业技术人员一样付出智慧的劳动。总之,要生存,我们就必须劳动。

劳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物质匮乏的过去,劳动是为了生存,生存就是吃的饱、穿的暖、有的住。但是社会进步,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活得更好。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家和我们全人类,都渴望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先说我们的家庭。我以前是不大做家务劳动的。这次疫情期间,居家为主,我看到了爱人做家务的繁琐和艰辛。有一段时间我一个人在家。过了几天,我就受不了了。到处都是乱糟糟。脚没处迈,东西没地方搁。我逼自己上阵,经过几个小时总算收拾停当。这个时候,我喘着气,流着汗,看着家中恢复整洁有序的样子,虽然身体累,但是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因为这是我的双手直接产生的结果,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双手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变化。从这天开始,我真正理解了,那些我们生活中的美好,都离不开生活的创造。

再说说我们的城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凌晨2点-5点的上海。当我们还在梦乡中,已经有人在奔忙。蔬菜供应的卡车进城把新鲜蔬菜送到社区菜场,清运车拉走垃圾,清洁工打扫着街道,维护工在高架、在地铁为新的一天交通运输做好安检,等待日出东方,城市开始喧闹而美好的一天。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劳动者们。

再说我们的国家。我们这代人,二十岁前没有走出过乡村,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过将来会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生活、工作。在十多年前也没有想到过,上海和北京这么远的两座城市,现在可以在一天打个来回。地球正在变小,很难想象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距离,难以想象的场景,很可能在明天变得水到渠成。以我现在的学识及能力,确实难以为你们规划未来的生活,但我至少要做到不囚禁自己的想象力,不轻易断言你们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

几代中国人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全体中国人的辛勤劳动。从各种给我们带来家庭生活便利的高科技小家电,到那些深层次改变我们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改变我们国家面貌的大国工程,劳动者是最大的贡献者。我们每一个人通过个人劳动为美好的生活添砖加瓦,我们汇聚在一起团队协作的集体劳动又创造出一个个宏伟的工程!这些都不是劳动的力量吗?可是,如果人人都不从事这样的劳动,那谁来建设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呢?

劳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盈

第一,劳动让我们有充实感。我身边有不少退休的朋友。在岗的时候忙忙碌碌,退休了还是闲不下来。我很好奇,他们很多人退休后找点活儿干,而且完全不是为了收入。我很好奇,退休了,好好休息不是很好么?我问过他们,你们为什么不休息,还要劳动?一个朋友说,“我也不能完全说清楚。但我一想到我还能劳动,我正活力四射地劳动着,心里就充满幸运感、充实感。”我想,劳动着,大概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生命在于动,活动、运动、劳动,总要动着,才会充盈。

第二,劳动让我们有价值感。劳动创造价值。只有在不断的劳动中,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短短数十载,怎样才能不为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而悔恨,那就是要创造价值。在劳动中,我们可以专注于一件事,为此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直到将它做好,当目标实现的时候,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就是劳动的意义。 这或许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劳动——为了实现人生价值,为建设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不虚度我们的一生!

第三,劳动让我们完善自我。 实际上,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是完善内心。劳动可以提升心性,磨砺人格。劳动,用更多的词汇描述它,可以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这几乎是用人的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

劳动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也要装在身体里,更要放在双手上,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高中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形态的劳动。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自己去发现,就需要付出劳动。就拿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来说,开头我提到后浪演讲,我们复兴的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有人会说,陈校长,我有自己的思考的。我每天在互联网阅读浩瀚如海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的加工中,我形成了自己对世界日益全面的理解。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步入人工智能社会,各种自媒体会发现用户兴趣点,自动为其信息需求画像,从而将更多同质化的内容精准投喂给受众,这叫“信息茧房”效应。传播学的研究已经表明,长期的信息投喂,使得个人和群体变得更加极化,疏远了与其他思想碰撞的机会,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毫无知觉地在被信息投喂造成的“信息茧房”失去自我的判断力。唯有在广泛接触社会、参与劳动中,你才能真正形成对你自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我们既要埋头读书,更要抬头看世界,还要躬身参与劳动。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走向生命的自我完善。

讲完劳动的意义,有人可能要问我,陈校长,我们每个人要如何劳动?我想最基本的就是爱岗敬业、踏实做事。未来走上社会,我们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千千万万种,每个人的任务和分工都不同,相同的是,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我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只有大家一起付出了劳动,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今天我们刚刚复学回到校园,可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积极践行劳动教育。很多劳动的细节应融入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现在防控疫情的事务任务重、责任大,我们都是高中生了,完全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一部分,协助一部分,完成一部分。文明用餐,餐具归位,垃圾入桶,卫生打扫等等,当然也要尊重同学和老师的劳动成果。

最后,再回到我最先提出来的话题,我不希望“前浪”还是“后浪”的话题,在我们复兴的师生中变成一种撕裂、对峙和各说各话,我们更需要彼此走进、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合作。

我们复兴人最需要的就是一起奋斗,如果我们放弃奋斗,再年轻也成不了后浪,再年长也成不了前浪。我们的上海滩,是长江、黄浦江汇入东海的地方,也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注定要浪起潮涌的地方。让我们复兴的师生们在踏实、勤勉又充满智慧、创造的劳动中,把前浪后浪汇聚成潮,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更加磅礴的力量!(陈永平,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校长)

《人民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永平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