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助残日 国旗下讲话》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8 12:59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助残日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助残日国旗下讲话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助残日的意义、目的以及如何关爱残疾人等内容展开。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助残日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阐述关爱残疾人、助残行动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呼吁或展望。
3. 语言表达:语言要简练、流畅,富有感染力。在表达观点时,要注重情感投入,让读者感受到关爱残疾人的真挚情感。
4.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充分阐述关爱残疾人、助残行动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残疾人的生存现状:介绍我国残疾人群体的规模、分布、生活状况等,使读者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b. 助残行动的意义:阐述关爱残疾人、助残行动对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c. 如何关爱残疾人:从政策、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提出关爱残疾人、助残行动的具体措施。
5. 事例佐证:在作文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关于残疾人、助残行动的感人故事或事例,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6.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倡导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积极参与

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写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

文/周南

自强筑梦,不负韶华;助残携手,情满人间。

2025年5月18日,第35个全国助残日如期而至,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这既是对广大残疾人自强坚韧精神的礼赞,也是对社会各界助残行动的号召。这一主题与两天前举行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紧密呼应,彰显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气象。在这一特殊时刻,我们既需要回顾那些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也要展望全社会共建包容性未来的可能。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广大残疾人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提出殷切希望。

表彰大会荟萃一堂,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他们是千千万万个自强奋进生命的缩影,是新时代扶残助残文明进步的写照,为社会各界树立了学习榜样,吹响了共同奋进的精神号角。

自强为志,他们无畏前行。

在赣鄱大地的褶皱深处,独臂村医陈桂平怀质朴“医”心,照亮乡村生命,29年间他为行医骑坏16辆自行车,骑行超过12万公里,累计接诊和救治20余万人次,为困难群众和孤残老人减免医药费超过3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60人,资助金额达15万余元;竞技场上,“90后”姑娘陈敏仪将命运的重弓拉满——十年淬炼,百步穿杨,4枚残奥会金牌和两次打破残奥会纪录,她是巴黎残奥会中国射箭项目首金获得者,她用坚韧和初心的箭穿透伤痛和坎坷的阴霾,射中梦想与荣耀的靶心,在国旗下闪闪发光;在渐冻的绝境中,蔡磊以冰封之躯点燃希望火种,搭建“渐愈互助之家”患者医疗大数据科研平台,建立中国第一个渐冻症病理科研基因样本库,用科研利剑在这片医学冻土上磨与凿,对宿命作出理性又庄严的反击……

这一串串数字和文字的平铺直叙背后,展现了残疾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力量,诠释了生命尊严在逆境中绽放的光芒——自强精神,正是无数残疾人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生命赞歌。

助残为责,你我共谱华章。

山城重庆,民警何巧让手语成为最温暖的警务语言:从用手语聊天到用手语普法,从“巧姐无声警务室”到“无声警务宣讲团”,在红岩精神的沃土上,她用指尖飞舞的“巧言巧语”搭建与聋人的沟通桥梁,用“将心比心”点亮特殊群体的法治之光;科技战线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鹏及其团队持续为心智障碍群体的诊断和康复保驾护航,无论是牵头成立成都市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打通孤独症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还是研发“无线脑功能评估与孤独症辅助诊断系统”,辅助诊断准确率超90%,都在传递科技助残的人文温度;圆通与中国残联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圆梦行动”助残项目,依托自身网络资源和产业优势,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截至2025年4月底,建成北京、浙江(萧山、桐庐)3个助残基地,打造近8000家“圆梦家园”快递助残驿站,累计帮助近2万名残疾人和家属就业创业……

从基层实践到科技向善,从康复医疗到平等就业,跨越行业的助残实践勾勒出新时代助残体系的特征:精细化服务替代粗放式帮扶,科技赋能开辟助残新路径,政企等多主体的社会协同正在释放乘数效应;亦在共同诉说:助残的内核不是俯身施予的怜悯,而是平行生长的看见,不是对缺陷的盲目补偿,而是对多元状态的接纳共融,是让残疾人从“受助者”转变为“建设者”,是构建更具生命力的共融生态——助残行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温暖底色。

面向未来,当凝聚团结伟力。

全国助残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面镜子,映照社会的文明高度。助残行动不仅在今天,更要在天天。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残疾人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自强脊梁撑开广阔天地,助残星火燃动万里山河。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为新的起点,我们呼吁更多人投身这场关乎尊严与希望的征程——进一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进一步凝聚团结奋进伟力,深化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平等融合就业、科技助残等现实议题的认知,将“残健融合”从理念共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共同绘就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共同创设更加平等、包容、和谐的共融社会。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童心向党,爱心助残!临沂南坊小学开展全国助残日主题教育

2022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2个全国助残日,临沂南坊小学组织开展了“童心向党,爱心助残”主题教育。

在周一线上升旗仪式上,少先队员代表在国旗下讲话中,向队员们发起了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倡议,号召队员们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关心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共享一片蓝天。各中队通过主题队会,引导队员认识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感受他们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唤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

“助残人人可为,爱心不分大小,点滴彰显真情。”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了队员们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相信队员们将会用温暖和热情助残扶残,为爱同行。

齐鲁壹点 通讯员 张蕾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