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9 00: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蓝和小黄》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故事内容:首先,要充分理解《小蓝和小黄》的故事内容,包括故事背景、主要角色、情节发展等。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 提炼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提炼故事中的主题,如友谊、成长、合作等。这些主题可以作为作文的核心,围绕它们展开论述。
3. 结合自身经历: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谈谈故事中的主题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这样可以使作文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4. 角色分析:对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进行分析,如小蓝和小黄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分析角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为自己的读后感提供依据。
5. 情感表达:在作文中,要真实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情感,如感动、喜悦、悲伤等。情感真挚的作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6.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结构清晰。
7.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故事内容,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
我家有两只鸟,一蓝一黄,都是虎皮鹦鹉。
如果有一个人,两次失去伴侣,还遭遇霸凌差点断了脚趾,那几乎算是多灾多难了。我家的小蓝,就是如此鸟生坎坷,让人唏嘘。
我在夏都小镇的集市上见到小蓝时,它还只有3个月,圆头圆脑,一双乌黑的眼睛,蹦蹦跳跳,会歪头定睛看人。当时我正好看了《所罗门王的指环》,为作者和小鸟的亲密情谊感动不已,就在一群鸟中选了它,又挑了只黄色的雌鸟。一蓝一黄,成双成对带回家。
小蓝小黄毕竟是一个笼子里养大的,青梅竹马、有商有量,时常看见它们紧紧挨着,喁喁私语。可好景不长,雌鸟小黄可能水土不服,没过几天突然倒下,再过了一天就离世了。三个月大的小蓝,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只能呆呆地站着,连最心爱的小米也忘了去吃。
我舍不得看小蓝难过,又去集市上买了一只黄色的小鸟。新来的小黄一跳进笼子,就受到了小蓝的“热烈欢迎”——站杆,我的!鸟食,我的!你,一边儿去。
好在,二代小黄是只好脾气的小鸟。有几次,它吃东西正起劲时,小蓝霸道挤过来,它就温顺地让开。
随着月龄增加,小蓝的“少年气”越盛。晚上忘了罩笼布,它会声色俱厉地鸣叫;早上它会连珠炮似的叫,催促着要去户外散心。有时雨天不得不整天待在室内,小蓝简直能骂上一天。小黄有时会轻轻地应和几声,似乎在劝它“别吵了”,但多数是劝不动的。
就这样,事事顺心的小蓝和万事不计较的小黄幸福地相处了两年。某天,换鸟食时,不知怎的,小黄突然飞了出去,站在附近的树篱上。小蓝在笼子里扑腾,大声地叫,一声一声。我第一次在小蓝的鸣叫中听出了慌张的滋味。可是,小黄没有回来。
失去了伴侣的小蓝,3岁的小蓝,突然有了成年人的沉稳。它似乎不再急躁了,吃吃睡睡,生活如常,就是安静了不少。我看着显得空旷的鸟笼,从淘宝又买了一只虎皮小黄。为了让笼子热闹一点,还买了一对牡丹鹦鹉幼鸟。没想到,新伙伴的到来,成了小蓝噩梦的开始。
牡丹鹦鹉结成了盟友,很快就和小蓝打了起来。鸟笼里不时响起叽叽喳喳的打斗声。以前嚣张的小蓝,成了吃瘪的那个,时时挨打。而三代小黄,是事不关己的性子,每次都躲得远远的。有一天,我看见小蓝羽毛凌乱,瑟瑟地躲在一角。每次它要换位置,都用嘴叼着笼子栏杆,慢慢地挪动。我碰碰它,它把脚伸出来给我看,上面全是血,连羽毛上也是血。
我无法时时刻刻干预鸟儿之间的战争,只能把牡丹鹦鹉送人。笼子里又只剩一只蓝鸟和一只黄鸟。
小蓝默默养了一阵子伤,断了的爪子再也长不出来了,只留下钝钝的伤口,是那段日子的记忆。有时,黄鸟凑过去想和它亲近,它也总是淡淡的。两只鸟,彼此距离远远的,看着不同的风景,像极了搭伙过日子、不得不凑合的两个人。只有一次,小黄跳出笼子时,小蓝发出久违的凄厉叫声,想把它唤回去。因为,那些离开笼子的鸟儿,最终都消失了。
鸟儿有没有智商?我想是有的。那些快乐和悲伤,那些失去的伙伴,都在这小小的脑袋中。人与人,构成社会;鸟与鸟,又何尝不是。
原标题:《任湘怡:小蓝与小黄》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王瑜明
来源:作者:任湘怡
我家有两只鸟,一蓝一黄,都是虎皮鹦鹉。
如果有一个人,两次失去伴侣,还遭遇霸凌差点断了脚趾,那几乎算是多灾多难了。我家的小蓝,就是如此鸟生坎坷,让人唏嘘。
我在夏都小镇的集市上见到小蓝时,它还只有3个月,圆头圆脑,一双乌黑的眼睛,蹦蹦跳跳,会歪头定睛看人。当时我正好看了《所罗门王的指环》,为作者和小鸟的亲密情谊感动不已,就在一群鸟中选了它,又挑了只黄色的雌鸟。一蓝一黄,成双成对带回家。
小蓝小黄毕竟是一个笼子里养大的,青梅竹马、有商有量,时常看见它们紧紧挨着,喁喁私语。可好景不长,雌鸟小黄可能水土不服,没过几天突然倒下,再过了一天就离世了。三个月大的小蓝,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只能呆呆地站着,连最心爱的小米也忘了去吃。
我舍不得看小蓝难过,又去集市上买了一只黄色的小鸟。新来的小黄一跳进笼子,就受到了小蓝的“热烈欢迎”——站杆,我的!鸟食,我的!你,一边儿去。
好在,二代小黄是只好脾气的小鸟。有几次,它吃东西正起劲时,小蓝霸道挤过来,它就温顺地让开。
随着月龄增加,小蓝的“少年气”越盛。晚上忘了罩笼布,它会声色俱厉地鸣叫;早上它会连珠炮似的叫,催促着要去户外散心。有时雨天不得不整天待在室内,小蓝简直能骂上一天。小黄有时会轻轻地应和几声,似乎在劝它“别吵了”,但多数是劝不动的。
就这样,事事顺心的小蓝和万事不计较的小黄幸福地相处了两年。某天,换鸟食时,不知怎的,小黄突然飞了出去,站在附近的树篱上。小蓝在笼子里扑腾,大声地叫,一声一声。我第一次在小蓝的鸣叫中听出了慌张的滋味。可是,小黄没有回来。
失去了伴侣的小蓝,3岁的小蓝,突然有了成年人的沉稳。它似乎不再急躁了,吃吃睡睡,生活如常,就是安静了不少。我看着显得空旷的鸟笼,从淘宝又买了一只虎皮小黄。为了让笼子热闹一点,还买了一对牡丹鹦鹉幼鸟。没想到,新伙伴的到来,成了小蓝噩梦的开始。
牡丹鹦鹉结成了盟友,很快就和小蓝打了起来。鸟笼里不时响起叽叽喳喳的打斗声。以前嚣张的小蓝,成了吃瘪的那个,时时挨打。而三代小黄,是事不关己的性子,每次都躲得远远的。有一天,我看见小蓝羽毛凌乱,瑟瑟地躲在一角。每次它要换位置,都用嘴叼着笼子栏杆,慢慢地挪动。我碰碰它,它把脚伸出来给我看,上面全是血,连羽毛上也是血。
我无法时时刻刻干预鸟儿之间的战争,只能把牡丹鹦鹉送人。笼子里又只剩一只蓝鸟和一只黄鸟。
小蓝默默养了一阵子伤,断了的爪子再也长不出来了,只留下钝钝的伤口,是那段日子的记忆。有时,黄鸟凑过去想和它亲近,它也总是淡淡的。两只鸟,彼此距离远远的,看着不同的风景,像极了搭伙过日子、不得不凑合的两个人。只有一次,小黄跳出笼子时,小蓝发出久违的凄厉叫声,想把它唤回去。因为,那些离开笼子的鸟儿,最终都消失了。
鸟儿有没有智商?我想是有的。那些快乐和悲伤,那些失去的伙伴,都在这小小的脑袋中。人与人,构成社会;鸟与鸟,又何尝不是。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