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9 05: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战马的读后感200字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读后感的中心思想,即你对战马这本书或电影的哪些方面有深刻印象或感受。
2. "简洁表达":由于字数限制,语言要精炼,避免冗余和无关紧要的描述。
3. "重点突出":选择书中或电影中最打动你的情节、人物或主题进行评论,确保重点突出。
4. "个人感受":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和思考,写出你对战马所传达的情感、思想或价值观的理解。
5. "结构清晰":虽然字数有限,但也要注意作文的结构,如开头引入、中间主体和结尾总结。
6. "避免剧透":不要泄露书中的关键情节或电影的结局,以免影响他人的阅读或观影体验。
7. "语言风格":根据战马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可以是严肃的、抒情的或分析的。
8. "情感真挚":表达的情感要真挚,不要为了迎合某种风格而刻意做作。
以下是一个示例:
《战马》读后感
《战马》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影片中,马与人类之间的深厚情感令人动容。小乔与战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勇敢。电影不仅讲述了战争中的残酷,更强调了人性的光辉。我被这种跨越物种的情感所打动,
生平简介
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人。幼年遭弃被侨眷收养,侨居印尼。1929年底回国,1933年参加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1936年后半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奔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的军政训练班。
1937年抗战爆发后,她坚决要求上前线,先被派大同,后在今朔州市参与创建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方组织。1937年底,李林被任命为她亲手创建的晋绥第八抗日游击队队长。1938年春,担任八路军120师雁北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屡建战功。贺龙称她是“我们的女英雄”。1940年4月,日伪军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疯狂“围剿”,她为掩护我抗日队伍突围而不顾身孕率骑兵排勇猛冲杀,壮烈殉国,时年不满25岁。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李林说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写于1935年,李林的读书时代。
●“木兰替父赴战场,红妆挥戈胜儿郎。卫国何须分男女,誓以我血荐炎黄。”
——1935年,在上海爱国女中时,在一篇题为《读<木兰辞>有感》的作文中,李林表达了自己效法花木兰杀敌报国的决心。
●“如果我倒下了,你们要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
——1936年12月在北平为“七君子”事件游行时,作为队伍的总旗手的她说出此言。
●“当黄色的风沙吹起在沙滩上,我的战马快如飞,飞过山岳,飞过平川。风啊,我和你比一比;敌寇的血,染红了我的马蹄;敌寇的头,滚在我的脚底。”
——1937年,在训练游击队过程中,李林驯服了烈马菊花青后,写下即兴短诗《心爱的战马》。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81年前,她所做出的那个抉择。
那是1940年春,本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她腹中五个月的小生命,和这个季节孕育着的一切生命一样,勃勃萌动。这时,她未满25岁,第一次成为准妈妈,欣喜、期盼可想而知……
可现实的“春天”却并未到来,在当时她所在的晋绥边区,甚至更广阔的中华大地,都“春风刺骨”!
随着日伪军一次次的“大围剿”,4月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7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队伍突围,作为第11行政专员公署秘书主任的她,不顾怀有数月的身孕,率骑兵排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颔下而壮烈牺牲,也决绝带走了她未出生的孩子。
她,就是烈士李林!她,就是“我们的女英雄”!
81年后,当我们回顾那个春天的往事时,仍心有戚戚。为一个年将25岁如花生命的凋零悲恸,为一个蕴含希望胎儿的早夭遗憾,为一个遗孤永远无法成为母亲的梦碎心悸,更为祖国失去这样一位好女儿痛惜!
但,一切选择,皆不偶然,正如李林。她的故事,还要从1915年11月那个冬天讲起,李林的生父母在她出生40多天后,就将其遗弃于福建漳州塔口庵,幸被侨眷领养,3岁后侨居印尼(荷属爪哇)10年,身受殖民统治压迫。
1929年底,经济危机袭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侨民遭遇疯狂排华,养父的商业也遭严重打击。14岁的李林,怀着对于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祖国的憧憬,随养母回到故乡,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并加入集美抗日救国会义勇队。
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席卷全国,这时李林抗日救国的热情迅速增长。到了1935年春,李林在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时,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当时才20岁的她就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1936年7月,李林为寻找职业革命家之路,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北平,入读北平民国学院政治系。这一时期,她一面从马列主义著作中吸吮营养,一面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同年12月12日,北平学联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李林被选任总旗手。当她的总红旗遭遇警察抢夺时,李林舍命护旗,头部被警棒打伤,鲜血洒在红旗上,最终保住了红旗。这时,她已经初具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气魄。
一个星期后,21岁的李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这一信仰的终生实践者。
年底,她奔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的军政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她和同道的女学员们,也成为抗战前夕在国统区公开武装起来的第一批女战士。
1937年,震惊华夏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李林的热血沸腾了,坚决要求到前线去工作。遂被派到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二出雁门关,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今朔州市平鲁区参与创建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方组织。到前线后,组织开办训练班,编写军事、政治教材,亲自授课,教育和武装青年……李林还利用工作余暇时间走村串户,拉起一支20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并被组织上任命为游击队的队长兼政治主任。
1938年春,当各个地方游击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20师雁北独立六支队时,李林随队担任了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屡建战功,威震晋绥。对于这位骁勇善战的女英雄,敌人又恨又怕,悬赏5000大洋捉拿李林,但老百姓用心掩护着她。两年后在晋西北人民代表大会上,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同年9月,晋绥边牺盟工作委员会成立,李林便被调任到边委工作,任宣传部部长,兼管地方武装,她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当时,敌人对晋绥边根据地进行第7次“围剿”,调集4000多名日伪军,把几十个村子团团包围,妄想困死和根除抗日武装。面对严峻形势,李林带领游击队发起了围魏救赵的奇袭岱岳之战,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李林威名再震,也越来越成为敌人的心头刺。尤其是日益巩固的洪涛山抗日根据地,正处在敌人战略地区的腹心地带。因此,敌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前来进攻。果真,更疯狂的“围剿”在第二年春天到来。
1940年4月,日伪军又调集1.2万兵力,分兵6路猛扑,对我根据地腹地发动第9次“围剿”,来势空前。
而这个时候的李林已经结婚并且怀孕,军队其他人让她在后方准备撤离,她坚决不肯,誓死要在战场上杀敌。
本文最前的那一幕出现了——4月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700余人被包围,情况十分紧急。李林不顾数月的身孕,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率骑兵排勇猛冲杀。
在后来的一些史料里,详细记录了那天发生的一切:为了掩护机关与群众团体突围,李林故意在马上站立,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的主力被她吸引过来,开始围追李林和她的战士们。机关和干训班的同志们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沿着右沟南岔疾走,翻过南山突围而去。
李林催马正往前赶,打到西短川村口,本来已经完成掩护任务并身处安全位置,但她担心我队伍突围状况,掉转马头,二次攻击,冲上郭家村背后的荫凉山。
这个时候,她的战马不幸中弹倒地,身边剩下的两个战士都已负伤多处,而她的腿部和胸部也多处负伤。日军从四面扑上来,围住她们嚎叫着要“抓活的”。李林和受伤的战士奋力拼战,冲向山顶的一座小庙。
最后,她把驳壳枪的子弹打光了,小手枪里也只剩下一发子弹。眼看日军越来越近,她见突围已不可能,坚决不当俘虏。于是,她用最后一颗子弹打进自己的颔下……
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而她腹中的孩子终未能看一眼这个世界、喊一声妈妈!
5月26日,中共中央妇委从延安发出哀悼李林烈士的唁电。延安《新中华报》《中国妇女》杂志,重庆《新华日报》,全国解放区和大后方的许多报刊,都发表了李林烈士的英雄事迹,悼念这位抗日女英烈。
其中,中共中央晋西北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在《悼李林同志》的社论中高度评价说:“有不少民族女英雄……但能指挥武装部队,领导工农群众与敌人冲锋陷阵、血肉相拼,一直坚持三年之久,创造了辉煌永远不可磨灭战绩的,恐怕只有李林同志了!”
……
而今,她去世的荫凉山早竖起了“民族女英雄李林同志于1940年4月26日光荣牺牲之地”的石碑;朔州市平鲁区烈士陵园,也矗立起她跃马提枪、飒爽英姿的塑像;在上海爱国中学、厦门集美中学也都有李林烈士塑像和纪念碑。
历史不会忘记,即使时光已经走过了81载。而面对她当初抉择的不解,时间也终于给了我们答案!
相信此时,她一定在天堂里微笑注视着华夏大地,繁花似锦、江山秀丽,再没有倭寇战乱、再不需血染征衣,这盛世如你所愿,请君安息!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本文鸣谢: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宝国)
记者手记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句话:“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这些天,当我一遍遍温习李林的故事、书写李林的事迹、感受李林的人生时,这句话总会不自然地跳出来。
她是如此不幸,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遭遇过那样的经历、人生并未展开就匆匆凋谢;但她又是如此幸运,她真的从不曾被后世人忘记。她离开81年了,除了那些石碑、雕塑,还有影视剧、书籍中,总是有人不断在传颂着她的故事。
去年,我就曾两次与李林“相遇”,一次是审读一个名为《红色晋绥》的剧本,其中为她着墨不少;另一次是在单位组织的党员活动,参观当年山西牺盟会所在的国民师范学校旧址,观看她当年的事迹。在她去世后的这么多年,她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留存于后世间。
我想,没有比这样的“活着”更长久!
(责编:candy)
三角山哨所官兵举行升国旗仪式。 徐嘉宁摄
一年前,我到阿尔山看望大家,同志们在冰天雪地里守卫边疆的坚定决心和昂扬精神,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年来,同志们又取得了新进步,我感到很高兴。
——习近平
“希望同志们着力加强连队全面建设,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在边防落地生根,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三角山边防连荣誉室内,政治指导员窦虹杉正朗读着习近平主席给全连官兵的回信。
每年的1月26日,是连里的荣誉日,这一天全连官兵都会重走习主席视察路线、重温讲话嘱托、重读回信内容、开展大讨论……“每当新干部任职、新士兵下连,连队都会组织他们学习领会习主席在回信中的殷切期望和嘱托,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窦虹杉告诉记者。
修了巡逻路,装上热水器
“没想到下连队才一个多月,就赶上习主席视察,过了一年就读到了习主席给我们的回信,让我无比激动!”28岁的中士李长月说,2013年9月,为了圆自己的军旅梦,还是一名大二学生的他选择入伍。
“在习主席回信精神的鼓舞下,我决定扎根边关、安心边关、创业立功边关,在连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连为家、立志戍边,如今李长月已在边防一线坚守了近6年,与战友们一起,见证着连队一点一滴的变化。
得知习主席在2014年春节前夕视察连队,并于2015年2月16日给连队全体官兵回信,当时还在其他连队工作的窦虹杉无比羡慕:若能到这个连队工作,那该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
2016年7月某天,窦虹杉的愿望真的实现了。“我荣幸地被组织调整到三角山边防连担任指导员,那晚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觉!我重温了习主席视察连队时的重要指示和习主席给全连官兵回信的内容。”
“根据习主席的回信嘱托,加强连队全面建设一直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窦虹杉介绍,加强连队全面建设,包括抓好军事训练,严格行政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保卫工作,落实战备工作,管好用好装备,搞好后勤保障,密切内外关系,严格边境管控,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等9个方面。
“收到回信以来,我们坚持学习习主席回信精神,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建连育人。”窦虹杉说,连队党支部始终抓住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统一思想,第一时间学习党的精神,让党的声音离官兵更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年多来,连队后勤保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全年积雪期长达6个月,冬季气温经常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三角山边防连就驻扎在这片土地。“过去连队条件苦,哨所保暖差,室内室外一个样,喝的是浑浊的水,吃的是凉了的饭。”连队上士陈富军说。
谈到这几年来生活条件的改善,老陈笑着说,如今,连队打了深水井、装了净水设备、安装了热水器,哨所加固了保温层,新建了厨房、卫生间和浴室,电脑、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执勤点间的边防巡逻路垫上了风化砂,路更好走了;在哨所能吃到热乎饭,巡逻戍边也更有劲了。
让强军目标在连队落地生根
“嘟、嘟、嘟……”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三角山哨所官兵迅速穿戴战斗装具,领取武器装备,进入自卫工事,处置了一次“突发情况”。
记者在连队采访时,陆军等级评定考核正自上而下开展。哨所官兵结合等级评定前期训练成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并组织了这次演练。演练后,哨长陈志明详细地分析了之前预案中处置不实不细的内容,与战友一起研判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操作性更强的预案。
“习主席在回信中指出‘推动强军目标在连队、在边防落地生根’,这要求我们从思想到行动都要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枕戈待旦,绷紧练兵备战之弦。这次考核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在训练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提升了战斗力。”陈志明说。
今年1月4日,习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连队官兵立刻投入到如火如荼的训练中。那天,气温低至零下42摄氏度,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全连官兵不畏严寒,全装进行5公里越野。这样的训练,既是体能的比拼,更是意志品质的考验。记者在连队采访时,正赶上一场大雪,但连队的体能考核照常进行。
“以往像这样的极寒天气,基本上是在室内组织教育,新的训练大纲颁布后,在习主席回信精神的鼓舞下,官兵们练兵热情空前高涨,不断增大训练强度。”连长王禹博说,连队加强夜间和雪雾条件下的应急处突实战化演练,越是天冷雪大,越要拉到野外磨练官兵意志、体质,增强官兵在恶劣条件下的战斗力。
去年,为检验练兵备战成果,该旅举行了一次岗位技能比武。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极限体能课目比拼中,官兵们汗流浃背。赛程过半,三角山边防连某班班长杨洪体能已经透支。“杨洪!拼一把,相信自己!我们是习主席曾经视察、回信过的连队的兵!”杨洪在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坚持向前冲。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他带领队友获得边防连队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边关有我,请习主席放心
“茫茫的雪原,洒满了春光,骑上战马巡逻在北疆。哈拉哈河举起了哈达,主席来到我身旁……”3月底,阿尔山地区还是寒风呼啸、冰雪覆盖。全副武装的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三角山边防连执勤官兵,身骑战马、迎着寒风在边境线上巡逻。昂扬的歌声,每天都在祖国北疆的巡逻线上唱响。
“每次唱起这首歌,习主席在回信中的殷切嘱托,便会浮现在我们脑海,激励着我们铁心向党、忠心报国、诚心为民、安心戍边!”连队官兵表示,一首歌,唱出了“北疆卫士”的守土心声。
怎样有效提升保卫边疆的能力?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连队官兵给出了答案——科技控边!
凌晨两点,三角山区域漆黑一片。连队监控室内,值班员刘俊心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突然,警报骤响,一个未知物体被红外摄像头捕捉,位移方向清晰可见。刘俊心迅速拿起对讲机,将情况通报给在外执行潜伏任务的执勤组长,通知其位置。没过多久,执勤组传回消息,原来是几只野鹿出没,虚惊一场。“实现‘科技控边’之后,边境地区有一点风吹草动,红外摄像头‘电子哨兵’都能自动监测到。”刘俊心说。
“习主席在回信中提到守卫边疆的坚定决心和昂扬精神,我们体会最深。天寒地冻的风雪巡逻路上,只要是向着界碑前进,我就浑身充满力量。”杨洪说。一次巡逻时,连队官兵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踏着没膝的积雪,每前进一步都像是在雪海“游泳”,一个不小心,整个人就跌入冰窟。他们几乎是爬着到达界碑的。
“界碑在我面前,人民在我身后,祖国在我心中,责任在我肩上。请习主席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边关有我,祖国安宁!”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全连官兵在庄严的界碑前许下诺言。这一诺言,已经实实在在内化为连队的精神力量,融入官兵的血液中。
《 人民日报 》( 2019年08月06日 01 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