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考研心得体会5000字》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9 13:14

如何写《考研心得体会5000字》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考研心得体会的50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题与立意
1.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考研经历,确保内容真实、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 确定一个明确的立意,如:考研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学习方法、备考技巧、心理调适等。
3. 避免泛泛而谈,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二、结构安排
1. 开头:简要介绍自己的考研背景,包括专业、目标院校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分类,详细描述考研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心路历程、学习方法等。
3.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考研的意义和价值,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三、内容要点
1. 考研动机:阐述自己选择考研的原因,如对专业的热爱、对未来的规划等。
2. 心路历程:描述考研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焦虑、迷茫、坚定等,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 学习方法:分享自己的备考经验,包括各科目的学习方法、时间安排、资料选择等。
4. 考研技巧:介绍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总结出的技巧,如如何高效利用资料、如何调整心态等。
5. 心理调适:分享自己在备考过程中如何调整心态,如与家人、朋友沟通、参加兴趣小组

341万考研大军“上岸”记:这些压抑、煎熬、成就,你也曾经历吗?

经济观察网记者 李静 实习记者 刘兰明天,341万考生将迎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12月15日,人民大学教学二楼三层一间教室内,来自于北京一所双非一本(非985、非211)学校的吕恩长正在进行最后冲刺。桌上的英语真题集已经被翻烂,他的目标很明确:人大国际关系学院。

这是吕恩长第二次考研历程。去年考研失败后的吕恩长曾经短暂有过一两次想要工作的念头,可是等他鼓起劲头跑过几次招聘会后,发现双非学校的标签始终无法让他在人才市场上拥有更多的竞争力,这让吕恩长重新审视考研以及报考学校。

吕恩长说,“如果这次考试不行,我会去再考第三次。”

根据教育部信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为341万人。相较于2019年290万人,增加了51万人,同比增长17.6%,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

这也意味着,有341万的“吕恩长们”即将步入今年研究生考场。跳出舒适区、站上更高平台,使自己看起来更具职场竞争力是其中多数人选择报考的理由。

“上岸”一词被他们用以形容考研成功,不仅是面对常年徘徊在30%的激烈报录比,同时这一堪比高考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对于多数考生而言,也是一次需要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以及不断打破,继而再重塑自我的艰难过程。

吕恩长说,跨过去的是“上岸”,没跨过去的,还在挣扎。

学霸“研友”

来自南昌大学法学院的梁安瑞是2020届应届毕业生,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张简笔画,一个小人沉浮在大浪中,手举一面三角小旗,上面用红笔加粗标注了“上岸”两个字。

法学专业本科生,考研或许不是必选,但法考一定是重要的行业敲门砖。今年刚过去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1月底公布了成绩,梁安瑞同样报名参加,但还差一点,考研紧接其后,他并没有太沮丧。

法考八门课和考研只重叠了五门,侧重点也不一样,精力不够的情况下,梁安瑞优先选择了考研,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法考,因为“考研意味着以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成功后还有时间接着准备法考”。

他觉得有书读更重要一些。

但很快,梁安瑞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考研的艰难性。

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律问题:“以前高考不学是有人推着你学,但是考研不一样。爱学学,不学拉倒,没有人强迫,需要更多的自律”,梁安瑞说。

为了强迫,梁安瑞选择了依靠他的学霸研友。起不来床的时候或者到点没有出现在自习室里,他的学霸研友都会定时给他打电话催他起床。偶尔遇到想偷懒的情况,也会被他的学霸研友回寝室前进行抽查。在梁安瑞眼里,研友更准确的称呼是“战友”。

每天7点出门,10点半回宿舍,一天学习时间长达12个小时,堪比高三,却更考验人的自觉与自律,因为没有人在后面用鞭子抽着你往前走了。“如果不自律不适合考研”,梁安瑞说。

另外一方面,还要消化掉所有考研中的情绪。即使后面不再需要研友的督促,梁安瑞依旧学得很崩溃,十月份刷真题的时候“被虐得死去又活来,天天想撕书。”材料被扔在地上又下不去手,到最后也只能是“算了算了,读书要紧”。

对面的女生走了

考研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紧张的呢?临近考试,西南大学的黄鑫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句话——是在吃完晚饭后发现两个月来坐在对面的女生不见了,并且东西都收走了时候。

紧张是临近考试普遍会遭遇的一场心理暗战。但这只是众多走在考研的道路上的人一种轻度的心理危机,而比这个更糟糕的——考与不考,放弃与不放弃。

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管理与开发专业的李明华最近感觉状态越来越不好:“前期太用力,后面就开始颓废了,每天都在放弃考研的边缘挣扎着。”

李明华是在奋力备考6个月后出现这一想法:“一个人学着学着就‘堕落’了”。9月底数学强化才进行到一半的李明华,就又开始焦虑10月份的真题。而从10月份到12月初,李明华也只刷了十几套题:“这个学期什么也没干,但是放弃考研又意味着陷入新一轮的焦虑。”

不想学,心烦、压抑,会在考前集中爆发。梁安瑞说,“考研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看得出来身边的朋友,一些已经放弃,一些还在假装”。

不同于梁安瑞的情绪性焦虑,已经有过一次考试的吕恩长,在去年失败后就开始流连在各大考研论坛上吸取经验:“一方面是抚平上一次考研失利的沮丧感,另一方面,也能藉由此探看别人考研的心得体会。”

“很多人失败都是败在了备考过程中的辛苦和心态上的折磨”,吕恩长说。

今年2月份,吕恩长已经列好了未来10个月的计划表。每天早上,7点起床背英语,重点在于句子口译和阅读。吃过早饭开始看两个小时考研视频,然后集中刷真题……一直到晚上11点,临近考研的这两个月,这一日程已经变成了每天6点起床,凌晨1点钟睡觉。

吕恩长认为,两年的考研经历,让他收获最多的是关于自律以及学习带来的成长和快乐。

就业?考研?

为什么选择考研?梁安瑞说:“一方面是就业压力,现在很多政法口岗位要求研究生学历;一方面是朋辈压力,大学中的好朋友大多选择考研,法学本科生直接工作的太少了,大多数不是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是考研。”

作为与就业休戚相关的一种学历考试,尽管考研过程需要面对众多的考验,但在就业端发生潜在变化时,这一富有增加竞争性的考试仍然是目前跃升阶层、实现学历保值增值的重要砝码。

根据智联招聘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对于就业市场总体判断是景气指数环比上升,同比下降,就业市场低位运行。职场上压力的传导,使职场人越来越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考研的原因中因“职业发展需要”选择考研的人不在少数,这也间接推动了研究生报名的增长。

另外读研需要花费三年的时间,使其也被认作是目前“慢就业”心态下一座避风港。《智联招聘2019年大学生求职指南》,8.00%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较去年同期上升1.01个百分点,面对就业的压力,毕业生普遍将“考研”作为了入职前的缓冲期。

吕恩长说,“读研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就业竞争下的一个必然选择。面对周围同学都在考研,不管你喜不喜欢读书,想不想做研究,它都被当作了一个前提条件,你无法去逃避。“

当然,更为重要的考量体现在薪资待遇上。在他看来,整体经济不太乐观的时候,本科生直接就业在薪资方面的涨幅并不大,与读研三年相比,还是硕士在起薪与后期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北控清洁能源集团人力资源部高级招聘经理王茜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薪资方面,每个企业可能会略有不同,与本科生相比,两者起薪差距应该在12%左右。

王茜所在的企业研究生学历占比已经达到40%以上,主要集中在技术、财务、风控、审计以及包括职能部门的人力等岗位。在具体筛选过程中选择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她认为与所在的企业有关。“如果传统行业更关注于个人的快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提高的是学生的深入能力,本科阶段更多作为一个普及阶段;如果是互联网企业,可能更关注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在学历要求并不会设置很高的门槛。”

但眼前,对于梁安瑞、吕恩长在内的多数考研生们能否顺利上岸才是更为迫切的事情,如果不能又该怎么办?

梁安瑞说,他接受不了如果考研失败,自己在家二战,他说,如果万一没成功,可能会考虑先找工作再进行法考。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明华则更为彻底干脆,如果失败,他会选择明年的春季招聘会:“毕竟考研从来不是唯一选项,谁在长跑中笑到最后,才是人生的赢家。”

而对于吕恩长而言,这个问题显然更为艰难。

(文中吕恩长、黄鑫、李明华系化名)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53QSSBFI】获取授权信息。

我眼中的考研

我给这考研所有的系列文章,起了一个名字——考研札记。札记,意为读书时的摘记和心得。考研,既是一个拼脑力智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消耗体力的过程,你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保证自己在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中以高效率完成一天的任务,不同的人群会遇见不同的情况,有些人认为单词的识记格外困难,但有些人却觉得英语阅读的累积是一个漫长且格外痛苦的过程。所以在考研的漫漫长路上,你需要寻找一个其他的分散点去降低你的注意力,让你有足够的意志力支撑你走下去。

——考研的初心

我不知道别人考研的初心是什么,于我而言,我考研的初心只有一个: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以研究生为跳板,改变我高考的颓势,弥补我心中高考时的遗憾。

将时间调回到2020年,那一年,疫情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态势和速度席卷了全球,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我们的课程形式从线下授课转成了线上网课,线上课程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对自己的自控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自律永远是一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绕过的话题,在后来对于几次考试的复盘中,我都觉得自己缺少了对于时间的把控,自律的程度不够,就会让自己无法在各种作业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这个问题,我直到考研二战结束,也没能很好的解决。

除了有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不满,希望能在考研中有所弥补,还有也是希望对自己形成一个磨炼。事实证明,我确实也从考研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我一直坚信一句话,厚度才能决定高度,任何一件事情想要做成,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完成之前从未做到的事。厚度达不到,即使是再天赋异禀的人,也无法做到一步登天。

同时,我也想考验自己,想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当自己竭尽全力,是不是能做到成为心目中最好的自己。

——关于成熟

现在的我再回想起两年的备考时光,除了有对自己当时迷惘的自己的气愤,有对两年时间流逝的痛苦,但也对自己的成熟和成长感到欣慰。

以前我总是会问起自己一句话:如果这样做,会不会能再做的好一点,可是回过头想想,真的能做的好吗?生活从来就没有如果,当你回想起那些不甘的瞬间,发出如果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也是你不成熟的体现。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是成熟的体现和标志。这也是自信的彰显,自信的人会直面自己的不足,无论是心理上或是生理上的缺点,不自信的人会用大声叫喊和各种言语,掩盖自己内心的虚荣。怎么去面对自己的不足,敢不敢去面对自己的不足,是每一个人更是我必须成长的课题。

考研是我的志向,是我为之付出了两年时光的事物,纵使我没能完成这项在我心目中很神圣的任务,我也从这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的我们以书本为师,长大的我们,当以天下为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从来不以书桌前的两年时光为耻,反倒以他为荣,即使我整日埋在书中,我也从未做一个“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文艺女青年”,相反,我学到的比我以往的校园时光还要多。校园时光,让我成长的是身体、是学识,这两年的时光,让我成长的是见识、是眼光,更是心智。

永远都有一颗向往胜利的心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