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9 15:29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读书笔记白杨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关于读书笔记白杨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1. 确定主题: - 明确作文的核心主题,是围绕白杨树的特点、象征意义,还是结合读书笔记的个人感悟。 - 主题应具有深度和广度,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2. 结构安排: - 开头:简洁有力地引入主题,可以用白杨树的形象比喻或直接点明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 主体:分为几个部分,如白杨树的描述、象征意义、个人感悟等。 - 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强化主题,可以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或行动号召。
3. 内容充实: - 详细描述白杨树的外貌特征,如树干、枝叶、花朵等,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白杨树的形象。 - 结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如坚韧、正直、顽强等,阐述其与读书笔记之间的联系。 - 结合个人读书笔记的经历,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体现读书笔记的价值。
4. 语言表达: -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白杨树的形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注意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1896—1981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课文主旨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勾画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突出了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及其所具有的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给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
结构梳理
课文笔记
课后题答案
课后题答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