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小学生日记读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19 16: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学生日记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对日记内容的赞赏、批评,还是对作者情感的共鸣等。明确主题有助于作文条理清晰。
2. 结构完整:一篇好的读后感作文应该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日记的作者、内容以及自己的读后感;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3.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有理有据。可以结合日记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4. 情感真挚:读后感作文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语言通顺:作文要使用规范的汉语,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尽量避免口语化表达,使文章更具文采。
6. 举例恰当:在阐述观点时,要结合日记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举例要恰当,避免牵强附会。
7. 展开论述:在作文中,要对观点进行充分展开,使文章更具深度。可以运用对比、递进等手法,使论述更具层次感。
8. 遵循日记内容
小学生作文技巧——读后感写作法宝
读后感写作法宝说起写读后感,的确是一件令家长和孩子头疼的事。因为我们很难有创新。我小时候最喜欢写读后感,为什么呢?因为好写。拿着一本书,先写第一句: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然后翻开书前面或背后的内容简介开始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的故事。最后,一句话搞定:掩卷沉思,我深受感动……用这样的方法,我一个上午可以写五篇读后感呢!每次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他们都会哈哈大笑。我说你们别笑,尽管过去了几十年,我看到现在很多孩子写的读后感,跟我当年如出一辙,还是三段论,没什么长进。
那怎样才能写出不一样的读后感呢?
首先,孩子们得明白,读后感重在“感”,要重点写自己读后产生的感想、思考、评价以及联想到的事情,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独创。而文章的主要内容只需简要写出,无需长篇大论地引用摘录。如果用百分比来划分,“感”大概应占全文的七成,“读”最好不超过全文的三成。可是孩子写的读后感往往本末倒置,用很大篇幅来进行内容介绍,自己的感悟却一笔带过,完全背离了写读后感的初衷。
再则,“读”和“感”不能生硬地排列,很多孩子在写读后感时,总是先写书的主要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感想,连过渡语都是一样的:“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由地想到了……”这样的读后感缺乏新意。我们提倡“
读感结合”,交叉进行。怎么操作呢?可以在介绍了文章内容以后谈谈自己的感想,又在谈感想发议论的同时回到文中去印证。可以使用自然的过渡语,如:“文中讲了一个……故事(主要内容介绍)……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正如文中父亲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过渡方式,在具体行文时,小作者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使读和感自然过渡,紧密结合。
要把“感”写饱满、生动,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例。一篇读后感如果全是作者的抒情感慨,就会显得空洞。
事例来源很多,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举他人的故事,甚至动植物、自然现象都可以成为例证。还可以引用报刊、书籍、传统习俗、名人名言来举例。总之,读后感的事例,考的就是作者的旁征博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每个例子后面最好能做个小结,使之得到升华。比如在一篇关于母爱文章的读后感里,作者引用了沈石溪的作品《斑羚飞渡》作为其中一个事例,就可以这样作结:“由此看来,母爱、亲情、友情不仅在人的身上,在动物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有的孩子一心想着找更多的例子,却往往忽略了文章中的事件,其实,对文中的事件进行深入剖析体会,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题目,我建议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凸显主题,也更有气势。正标题揭示主旨,精炼有力,副标题很简单,就是在正标题下方打一破折号“读《……》有感”。如:
为生命而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坚持不懈的力量──读《从奴隶到将军》有感
读后感是一种特别的议论文,是看了一本书后发表的议论,自己的体悟就像论点,找的例子就像论据。对于小学生来讲,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练习慢慢积累经验,不要急于求成。有时候,只写一两段读后感悟,是一种好的方法,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片段攻克法。
比如,在课堂上分别给孩子读过《一片叶子落下来》这本书,让他们写一下几句感悟,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读后感,但有助于让孩子集中精力写下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
人生虽然短暂,时间不会随意停留,但却可以在这短短的、有限的人生里活出自己的精彩。岁月中有许多精彩,生命会不断轮回,或许你会在死亡时得到更多快乐。人的一生,或长久,或短暂,那又如何?珍惜每一天,做好你自己,让每一份每一秒都充实地度过,让生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定要经历的,因为,死亡本身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不要畏惧死亡,毁灭的尽头是创造,死亡的尽头是重生。既然,我们生时无法为自己欢呼,死时也不能为自己哭泣,那么,我们就要在自己活着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万物终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换句话说,是让生命去感受新的轮回。这些感悟来得真切,若加上一些实例,并对原作进行剖析,就能扩充为一篇较好的读后感了。
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说到的一些写读后感的方法:
● 读后感重在“感”,要占全文篇幅的70%左右。而且“读”和“感”要交叉进行,告别老套的三段论。● 读后感的例子来源很广,每个例子后面最好做一个小结,使其升华到主题层面。对文中事例的挖掘和剖析也是一种好的途径。● 题目最好采用正副标题。观后感写作法宝接下来,我们说说观后感怎么写?
第一:要有一个别样的开头开头有多关键我就不赘述了,可是很多孩子还在用“今天我们观看了……”这种老掉牙的开头,我建议大家最好告别这样的开头方式。可以尝试以下几类:
场景式开头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如“漫漫雪路,几个身影艰难地跋涉着……”,以此作为电影《攀登者》观后感的开头,就比较独特了。
期盼式开头比如,“我是冲着王菲那首歌去看这部电影的,没想到内容比歌声更精彩……”以此作为《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的开头,也更吸引人。再比如“上次看阅兵,我只有7岁,好多武器装备都看不懂。这几年,我看了不少介绍战争兵器的纪录片,就等着这次阅兵式转播,我好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
开头的方式还有很多,总之,告别老套,一下笔让人眼前一亮是关键。
第二:不求全,会选点无论是电影、演出还是阅兵式,面面俱到就是流水账,切不可贪心,抓核心镜头,或聚焦描写,或用独到眼光去解读。
就说聚焦描写吧,有一次,在课堂上观看芭蕾舞《胡桃夹子——糖梅仙子之舞》的一个片段,最终锁定描写其中较为困难的一段“舞蹈动作”。孩子们交出极为出色的答卷:
她交换足尖落进舞池,整个人好像一只小巧的银锤,轻轻的敲打一根根无形的琴弦,奏出八音盒一般的轻快乐音;她又像是一位林间仙子,落在一片秋天飘落的银杏叶上,缓缓飘落草地,绽开的舞裙仿佛盛开的花;她的动作那样轻,每一步都像踏进松软、洁白的云。她迈动舞步缓缓向后退去,扬起的指尖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每当她落回舞台,就仿佛着陆在一条柔软的轻纱上,又仿佛点在一片轻轻一碰就会破碎的枯树叶上。渐渐地,她越跳越快,好似在霜面上滑行,足尖与舞池摩擦出片片火花,将整个舞台都点燃的同时,也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如果我们在写舞剧、音乐剧的观后感时,来这么一段聚焦描写,文章岂不增色不少。
第三:“我”的参与最重要要记住,读者不想看乏味的转述。没有你的观点,你的情绪,你的讨论,观后感就不能称其为感。如何做,方法很多:
在文中加入和家人的讨论比如,在写国庆阅兵式观后感的时候,可以加入和妈妈的一段讨论:“妈妈,这是你们研究所研制的设备吗?好厉害呀……”
情感介入,回忆帮忙观影时,我们的情绪总会被撩拨起来,有些镜头会引发我们的共鸣,唤起一些回忆,你完全可以把这些独到的感受写进文章里,比如:看到这里, 我都为XX捏了把汗,当年我和爸妈去转山时,四千多米已经喘不过气了,他们居然能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攀登……
深度思考,角度新颖这一点非常考验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选点能力,比如写国庆阅兵和游行,很多孩子会表达赞颂,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你能有更特别的思考和感受,就显得不一样了,比如,这么大的阅兵式,能够把十几万人安顿得井井有条,幕后的组织者太牛了,他们怎么做到的呢?飞机喷出的七彩烟雾,对空气有没有污染呢?要是我来设计我们省的花车,我会加入哪些元素,有哪些不同的创意呢……
有故事,太难得如果恰好你的叔叔是这次阅兵式的参与者,或者某部电影的人物原型就是你认识的人,那一定要写出这个故事,要写你和这个故事这个人物交集的情感,那这篇文章的阅读价值就更大了。比如《中国机长》的原型就是我好友的同事,我曾听朋友讲过当时的情况,而且对飞行员这个职业也比较了解,我看到朋友因为长期夜飞,加之工作强度大,头发都快掉光了,非常心疼他们,如果让我来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我一定会加入这部分内容的。
以上,是读后感观后感的一些方法,大家一定阅读了不少书籍,也看了不少电影、电视节目,不妨用上这些法宝,试试能否写出不一样的读后感、观后感来。
小学生写日记并不简单,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写日记?
写日记,对孩子来说,是引发其写作兴趣的一种极好的练笔方式。通过写日记,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训练观察力、想象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锻炼孩子的品质、恒心和耐性。能帮助孩子完成写作材料和语言词汇的储备。
那么,做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指导孩子写好日记呢?
01 明白目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先应该让孩子明确写作的目的,让孩子明白写日记的好处:可以表达心声,抒发情感,培养观察力,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等。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写日记。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写进日记里。对孩子日记的要求不要过高,鼓励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有能连贯地把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不要求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题目,不强求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
让孩子觉得日记好写,写日记是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生活,动脑筋分析事物。有了生活的源泉,孩子就能做到言之有物、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文有所创了。
02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开始要求低,渐渐的在数字上,立意上,语言上,语句上不断提高标准。最后,限定时间写日记,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日记。使写的日记由数的变化发展到质的飞跃。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其更大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说自己想说的话,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写多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孩子写好日记。同时,也为将来孩子能学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种常见日记写法
日记一般分成生活日记、观察日记 、随感日记三种。
生活日记就是要真实记录一天的生活;观察日记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侧面,通过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把它记下来;随感日记主要是就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想。
其实说白了,日记可以是叙事作文、写景状物作文、说明文、议论文,有时候也可以是游记作文、读后感或观后感作文。
所以不用发愁写日记,想写出精彩的日记,一起往下看吧。
生活日记怎么写
生活日记,就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等情况有选择地记录下来。要写好生活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内容要真实
生活日记是自己经历的真实记录,而且要给自己看的,内容真实才有记录的价值。
生活是七彩的,它多姿多彩地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学校、家庭、社会,都会有时代的浪花飞溅。只要我们能自觉地去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你就会发现一个“宝藏”,就会有源源而来、取之不尽的真实材料。
事情要有意义
有的同学说,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中亲身经历的,或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记下来,记得越多越详越好。
如有个同学写正月初一的日记,把这一天当中所有的事都记下来:早晨起床吃饺子,然后给陈老师拜年,到学校参加活动,中午到外婆家吃饭,下午和表弟一起上街,晚上回家看电视,临睡前写日记……简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成了典型的流水帐。
日记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同学们不可能把一天中的大事、小事件件都写进去。一般要选择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一两件事记下来,其他的不写或略写。
语言要简明、通顺
写生活日记,内容可长可短,但语言必须通顺明白。
可以给日记加个题目
日记,一般不需要写题目。有的同学为了提高概括能力,给自己的每篇日记都加题目。
怎样的题目才是好题目呢?
一是题目要准确,能准确表达日记的思想内容,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二是题目要新颖;三是题目要简洁。题目不能太长,几个字就能提挈全文。
观察日记怎么写
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侧面,通过有目的地,细致地观察,把它记下来。可以写零碎的片断,不必讲究文章结构;也可以写得比较完整,类似一篇记叙文。
经常写观察日记,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日记最适宜小学生。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目的要明确。
有多种多样的目的,或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或为了进行科学实验;或为了弄清楚某种“奥秘”……只有目的明确,观察才有方向,才有重点。就是观察同一对象,由于目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就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观察要全面细致。
就是要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观察清楚、细致,就是要求观察深入、彻底,抓事物的特点、规律和本质。
观察要持之以恒。
观察事物难于一次完成,需要反复进行。这就需要同学们有恒心。
观察日记的语言要准确。
观察日记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要求使用语言要准确,不能用“大概”“差不多”这类似是而非的词语。
随感日记怎么写
这种日记主要是就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想。日记中以议论为主,叙述是为了议论,有时整篇日记都是写自己的感受。
要写好随感日记,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点要写“感”。
随感,就是在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看了一部电影,经历了某一件事后,自己的感想。因此重点应该放在“感”字上。至于书本内容,电影情节,事情经过,都不能作为重点来叙述。
写“感”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写随感日记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空发议论,只有联系自己的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写“感”要实事求是。
有的同学写“感”,喜欢用表决心或空喊口号的形式来代替“感”,而且还脱离实际,任意拔高要求。这样的随感看了很别扭,显得不真实。
其实“感”不在高,而在“真”。有什么想法,就写什么感受,即使是一些暂时想不通的问题,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