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9 16:4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军营新变化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军营新变化展开,可以是从军营环境、管理制度、训练方式、装备设施等方面进行描述。
2.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军营新变化,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3.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示军营新变化的各个方面,如军营环境、管理制度、训练方式、装备设施等。同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这些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感悟。
4.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军营新变化描述得具体、真实。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准确、规范的军事术语; b. 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c. 避免使用口语、俚语等不规范的语言。
5.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军营新变化的看法和态度。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这些变化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等。
6. 逻辑清晰:文章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在阐述心得体会时,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7.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列兵授衔,谈谈新训收获授衔仪式上,新兵们互相佩戴军衔。梁如安摄
新兵参加军体运动会喜获冠军。梁如安摄
“现授予以下同志列兵军衔……”近日,第72集团军某新兵团组织新兵授衔仪式,新兵们完成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他们肩上增添的不只是“一道拐”,还有身为军人应当扛起的光荣使命。当军旅人生掀开新的一页,他们期待以热血为墨、以信念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这里,推荐4名新兵的新训感悟,从4个关键词中品读他们的成长故事。(刘华山、童祖静推荐)关键词①:好作风令行禁止走稳“第一步”■新兵 彭永生“嘟嘟嘟……”紧急集合哨声突然响起,我条件反射般翻身下床,手指熟练地穿梭在背包绳间,打好背囊和战友们冲下楼,快速整队。这一幕,与3个月前的我形成强烈反差。从那时状况百出的手忙脚乱,到如今一令一动的整齐划一,这些蜕变已经融入我的一言一行,在令行禁止中尽显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养成。还记得入营后第一次紧急集合,慌乱中我没来得及系好鞋带,和几名新战友跌跌撞撞冲下楼。班长盯着我狼狈的样子,大声问道:“战场上,敌人会等你系鞋带吗?”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军人作风的懵懂认知。那段日子,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射击瞄准时掌心的汗浸湿枪托,战术训练中手肘和膝盖磨破了皮……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曾经的“面包被”在我手中变得棱角分明,“令行禁止”4个字渐渐内化于心。今年新兵入营,恰逢新条令正式施行。干部骨干用新条令规正我们的“兵之初”,让我们尽快熟悉内务建设、纪律维护、队列生活等各类要求。过去喜欢赖床的我,如今听到起床号迅速起身;曾经丢三落四的习惯,也被物品摆放“三点一线”的严谨作风取代。我明白,好作风不仅是队列里的整齐划一,更是对训练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我期待在军营“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以更高标准培塑顽强作风、锤炼过硬本领。关键词②:好身体用意志扛起成长“重量”■新兵 尹齐尧最近,身边不少战友都在秀减重成果。和他们一样,经过新训的磨炼,我也像“变了个人”。不同的是,天生身材消瘦的我,通过“增肌”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入伍前,身高一米八的我,体重只有60公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我来到军营后有了切身体会。新兵连第一次摸底考核,我的3公里跑和单杠成绩都垫底。看着班长的黑脸,我意识到摆在面前只有一条路:增肌。“增肌”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并不是加饭量增体重那样简单,注重的是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同步提升。为了实现目标,我在加强营养补充的同时坚持加训加练,晚上熄灯后向班长申请加练半小时,饭前小练兵提前10分钟去练吊杠,手上的茧子长了一层又磨掉一层。渐渐地,我的身体壮实起来,随之而来的是训练成绩的提升,不仅单杠和3公里跑达到良好水平,仰卧卷腹更是突破100个。“当身体撑不住的时候,意志会带你突围。”新训期间,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新训结束前的一次小竞赛中,我以仰卧起坐145个的成绩登顶新兵连“龙虎榜”。下连之前,我的体重定格在68公斤。虽然“增肌”过程很难,但在一次次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中练就好身板,让我更有信心走好军旅路。关键词③:好战友那双大手温暖“兵之初”■新兵 宋星洁刚入军营时,熄灯后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虽然身边战友都很友善,但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总感觉没有融入“大家庭”。战术训练场上,班长趴在铁丝网下,给我们讲解动作要领。“星洁,你再来试试。”我把钢盔扶正,扑下身子,忍着手肘与碎石摩擦的疼痛,努力向前爬。“成绩有进步,但发的护具怎么不戴?你看看,都磨破皮了。”班长卷起我的袖子,发现胳膊划开了几道口子。训练结束,他找来医药箱,动作轻缓地给我的伤口止血。新训结业考核,长距离徒步行军中穿插进行10余个课目。“星洁,我看好你,相信自己!”我想起班长前一晚的叮嘱,每一个课目都拼尽全力。天空下起绵绵细雨,让最后一段山路愈发难行。我的体力快达到极限,只觉得脖子被枪带勒得生疼,小腿像绑了沙袋抬不起来,视线变得有些模糊……忽然,一双大手扶住我。“前面就是终点了,冲起来!”班长用力一推,我顿时又充满力量,和战友们一起发起冲锋。新训结束,和班长告别时,我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这双粗壮的大手,温暖了我的“兵之初”。关键词④:好传统为血染战旗增光添彩■新兵 温家峰新兵入营,我第一次走进营区一个英雄连队荣誉室,除了满墙荣誉战旗带来的震撼,还有一种因年代久远产生的“距离感”:革命先辈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较量是那样遥远,我能像他们那样去战斗、去为战旗添彩吗?这个问号,在新训中渐渐被拉直。第一次参加战术基础动作训练,班长给大家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就一个猛扑钻进铁丝网,匍匐在泥水里进行示范。依令卧倒后,望着挂满倒刺的铁丝网,我还是心里直打鼓,小心翼翼摆动身体前行。“40秒38,不合格!”没等我起身,耳边就传来班长的声音。“再看我演示一遍!”班长快速穿过铁丝网,身后泥点飞溅。一次聊天中,我问班长:“班长,你动作那么快,不怕被铁丝网刮伤吗?”班长笑了笑,卷起袖子露出胳膊上几道新旧交织的疤痕:“当兵打仗,哪有不磕磕碰碰的?这点皮外伤算什么?咱们是军人,如果训练中都瞻前顾后、畏畏缩缩,怎么能练强打赢本领?上了战场又怎么敢往前冲?”这些道理,入伍前我曾听人说过,但直到穿上军装,直到跟着班长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直到在咬牙坚持中一次次突破身体和心理极限,我才更加明白,军人与苦累相伴、与艰险相随,为的就是淬炼敢打必胜的志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砥砺直面血与火、生与死的血性担当。下连前,上级组织我们前往一处红色场馆现地参观见学,一幅描绘惨烈战斗场景的画作吸引了我。先辈们弹尽粮绝,眼神却如燃烧的火焰,双手紧握上刺刀的步枪,准备与敌人最后一搏。那目光,仿佛穿透时空,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身上那股劲——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回想荣誉室里那些历经战火硝烟的战旗,我告诉自己:要像前辈们那样忠诚、担当、奋斗,让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战旗继续高高飘扬。(张宸铭、何飞、本报特约通讯员彭帝烁整理)制图:扈 硕(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
近日,火箭军某大队暖意浓浓,一场“我选择、我追求、我成长”主题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数名往届优秀直招军官代表走上前台,为刚迈入军营的战友,讲述扎根基层的故事,赢得热烈掌声。
火箭军某部邓参谋这几年一直在基层一线部队摸爬滚打,此次作为代表,讲述自己的成长心路。
4年前从地方大学毕业的他,立下“以专业之长献身国防”的誓言,成为火箭军首批直招军官,在这个大队开始集训,迈出自己的“军旅第一步”。
穿军装、叠军被、走队列……从大学校园走进军营,对每个直招军官来说,既是一种身份的转变,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初入军营的他,和许多人一样,因环境不适应而感到迷茫,因体能技能跟不上而感到恐慌。
“部队帮助我们找准军旅坐标,锚定奋斗方向。”邓参谋介绍说,正当自己彷徨迷茫的时候,从火箭军机关到集训大队,各级集智聚力统筹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围绕政治、军事、作风等方面拟制“能力套餐”,对他们进行素质强训。此外,大队还“八一勋章”获得者、“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一批先进典型与大家面对面交流,让大家加快实现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合格军官的转变。
强思想、强意志,练体能、练作风……集训结束时,邓参谋以所有课目全优的成绩,实现了军旅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基层是磨砺人、淬炼人的地方,同样也是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沃土。”邓参谋主动作为,努力学习管理带兵方法、锤炼导弹操作技能、提升指挥筹划能力,多次完成重要任务。
4年后的今天,胸戴二等功证章,再次回到“官之初”起步的地方,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邓参谋感慨万千。他的成长经历,也感染了台下一名名直招军官,激励大家转变角色、融入新环境,更加坚定投身军营、建功军营的理想信念。
这次走上前台交流的,有攀登科研高峰接连取得创新硕果的优秀科技干部,有播火育人被评为“优秀政治教员标兵”的连队指导员,还有扎根基层、精武强能的一线优秀带兵人……
一名刚从高校走进军营的直招军官说:“听了这些典型讲述的成长故事,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向他们学习,书写好自己的军旅答卷。”
“战友们,军营的舞台广阔无比,让我们尽情施展才干、实现抱负、建功立业……”在主题事迹报告会的尾声,优秀直招军官代表的寄语,赢得热烈掌声,激励着台下刚刚迈入军营的战友信心满怀地开启自己的军旅航程。
“张馨文!”
“到!”
一个普通周末,火箭军某大队组织晚点名。这次,直招军官张馨文答到的声音,特别洪亮有力。
“从这一声答‘到’来看,她越来越有兵样了。”对于张馨文一点一滴的变化,她所在的九班班长孙佳琳,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刚刚入营的时候,这个来自江南水乡的姑娘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特别是每次集体点名答到的声音,声量很小。
大队第一次组织队列会操,九班被抽点代表连队第一个上场。还未上场前,孙佳琳就觉察到了张馨文的紧张与不安。没想到一开始的“报数”环节,张馨文就冒了泡,整个人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会操结束回到班里,还没等孙佳琳开口讲评,张馨文觉得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先哭出了声。
谈及此事,该大队领导坦言,其实不少直招军官和张馨文一样,从知识的“象牙塔”进入军营“大熔炉”,紧张的一日生活、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容易出现一些短暂的“水土不服”。
“我们一直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帮助这些高学历人才尽快融入部队、顺利实现转变。”该大队领导说,最根本的一条是——思想“入列”,扣好第一粒扣子。
他们结合直招军官思想实际,设置多个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清职责使命、岗位素质标准、作风纪律要求,不断强化身份认同、职业认同。
“每一次教育活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洗礼。”谈起自己的心路历程,张馨文有些激动。走进董存瑞纪念馆、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她被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系统学习火箭军部队的历史,她对战略导弹部队的使命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光荣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了促进直招军官思想转变,该大队还注重发挥带兵骨干的引导作用,组织入营“五个一”暖心活动、举办“执剑东风”等主题晚会,助力直招军官顺利实现转变。
又是一个普通的训练日,空旷的队列训练场上,张馨文的队列动作整齐标准,干脆利落。“性格活泼了,训练成绩也上来了。”谈起这些,孙佳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日落西山,红霞满天。结束一天紧张的训练,直招军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铿锵前行,嘹亮的军歌声响彻训练场。
舍弃“光环”,像普通战士一样去淬火成钢刚来到大队没多久,几名一同来到部队的直招军官聚在一起,博士陈畅忍不住吐槽:“我可能天生就不是当兵的料,一直适应不了这里。”
来到部队后,陈畅接连遇到“不顺”,尤其是紧急集合。入营后,全连拉了几次紧急集合,他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到。
这天晚上,熄灯后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哨音,紧急集合再次拉响。
从梦乡中醒来的陈畅从床上跳了下来。帽子、腰带、水壶、挎包……黑夜中,陈畅手忙脚乱穿戴好装具。和这些相比,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打背包。“三横压两竖、三横压两竖……”他心里反复默念着班长演示教学时讲的要领,可因为过于慌乱,尝试了几遍都未能成功。眼瞅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他索性抱着被子匆匆赶去集合。
不出意料,陈畅再次成了全连最后一名。用他的话说,简直就是“有生以来最狼狈的一次”。
“我是不是不该来到部队?”辗转难眠之后,陈畅找到带自己的王班长直言,自己从上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大家眼里的“学霸”,一路顶着“光环”在前进,没想到一到军营自己竟然成了“垫底的”。这样的现实落差,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对此,王班长心里也有苦恼——这批直招军官中的3名博士,都被分到自己所带的班。“陈畅他们拥有高学历,也有较好的能力基础,刚开始参训热情都挺高,但也存在‘眼高手低’等现象。”王班长拿着几页成绩单说,“第一次考核,班里的3名博士军事训练成绩都比较靠后。”
“博士硕士,首先当好一名战士。一名军人要是连忧患意识和备战意识都没有,那是不合格的。如果战争发生在今晚……”又是一次紧急集合,听着大队领导的讲评,站在队伍最后一排的陈畅,脸上火辣辣的。
“其实,不单是陈畅这几名博士遇到这些问题,这些高学历的直招军官,人人都面临挑战。”该大队领导说,从近年来直招军官的学历层次来看,博士、硕士逐渐增多,他们想在部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过往经历带来的优越感,让他们又“放不下身段”“扑不下身子”。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集训中,该大队坚持思想教育与军事训练相融并进,把直招军官军人意识、战斗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舍弃“光环”,像普通战士一样去淬火成钢。王班长说,抛开学历“光环”的博士硕士直招军官,严格进行训练,在摸爬滚打中提高了军事基本技能,也锻造了军人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
同时,该大队安排一些有过服役经历的直招军官,与博士硕士结成帮带对子,通过日常帮带、补差强能帮助其逐步提升综合素质。
与陈畅同在一个排的战友高飞飞,曾在火箭军某部服役,他和陈畅结成了对子。平时训练,高飞飞帮助陈畅补齐短板的同时,也分享自己“兵之初”的成长故事,使陈畅深受触动,学习训练热情也进一步焕发。
渐渐地,陈畅身上的兵味愈发浓厚,军事训练成绩稳步提升。在阶段性体能摸底测试中,陈畅不仅被评为“进步之星”,还助力全班在“十面红旗”评比中脱颖而出,首次获得“军事训练优秀班”。
人人有成长规划,个个有奋斗目标“在上周的任职能力培养训练中,你的政策法规制度考核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但根据你任职的岗位来看,还需要你在组训施教、管理带兵等方面多下功夫……”一天晚上,开完连务会后,该大队一连胡连长结合直招军官山春才的上周现实表现,对他的成长档案进行如实填写,进一步帮助他明确自身定位、明晰成长规划。
“让‘学位’对接‘战位’,把高学历转化为高能力,对于部队来说,是个大课题,对于每名直招军官来说,也并非易事。”胡连长介绍说,他们给每名直招军官建立成长档案,就是想给直招军官的成长指引一条更好的路径,引导直招军官提升岗位任职综合素养、坚定岗位成才理念、强化胜任本职信心。
打开直招军官的成长档案,只见个人信息表、阶段性评价鉴定等内容一应俱全,不仅涵盖了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兴趣爱好,还紧贴火箭军基层部队岗位特点、第一任职需求,详细记录并分析了他们的“成长曲线”,实时制订完善岗位目标以及实用可行的成长规划。
直招军官严致远和张海石,大学期间是同班同学,集训期间又成了并肩战斗的同班战友,不久后还将被分配到同一个单位任职排长,两人都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人人有成长规划,个个有奋斗目标。带他们的郭班长,来自一个导弹旅的发射分队,是一名优秀的导弹号手。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引导直招军官成长成才,并给他们量身打造了任职能力培养的“套餐”。同时,鼓励直招军官开展“挑应战”活动,比一比谁的专业学习成绩考得高、比一比谁的作风素养更过硬,让大家在互相比拼中实现共同进步。
“乐焰辉、尹东、何贤达等先进典型与我们面对面分享成长心得,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基层部队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更坚定了自己建功军营的信心。”严致远和张海石说,那天参加完分享活动,他俩决定展开一次“挑应战”,看谁先能适应基层部队环境、谁先能成为一名发射架架长……
“号手就位!”集训结束前,直招军官们观摩一场模拟发射训练。
高高的发射架下,一群导弹精兵正在娴熟操作。导弹昂首问天、直刺苍穹,也让一名名直招军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相信不久后,他们的身影也会出现在山野密林、出现在高原戈壁,成为托举大国长剑腾飞的有生力量。
精心培育助力直招军官成长成才■张双华“刚参加工作的干部就像小树一样,需要精心浇灌、修枝剪叶。只有基础夯实了,他们才能茁壮成长。”对于从“象牙塔”来到“大熔炉”的直招军官而言,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军人、合格军官的转变,需要靠日复一日地浇灌滋养,才能实现茁壮成长。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初入军营的直招军官,好比未经风雨的小树。入伍集训是培塑直招军官的关键时期,扣好第一粒扣子才能厚植底色初心,迈好军旅第一步方能行稳致远。要狠抓教育熏陶、行为感召,及时为他们培土、浇水、施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有效塑忠诚之心、塑英勇之气、塑成才之志。
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直招军官想成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既要“根”往深处扎、人往基层走,从基层热土中汲取养分,同时也要及时“修枝剪叶”,在军营茁壮成长。
直招军官理想抱负远大,但也容易因一时受挫而产生心理落差。各级要坚持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军事训练相融并进,想方设法为直招军官提供健康成长的土壤、历练本领的环境、施展抱负的舞台,帮助他们强化好军事素养、规划好军旅人生、设计好成才路径,顺利度过入门期、适应期和发展期,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来源:解放军报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