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19 21:30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40读书笔记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40读书笔记作文时,以下事项应予以特别注意,以确保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一、选择合适的书籍 1. 选择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书籍,以便在阅读过程中保持热情和专注。 2. 针对作文主题,挑选与主题相关度高的书籍,确保笔记内容与作文要求相符。
二、阅读方法 1. 速读与精读相结合,既要了解书籍的整体框架,又要深入理解重点内容。 2. 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重要观点和自己的感悟。
三、笔记内容 1. 突出重点:在笔记中,重点记录书籍的核心观点、论证过程、人物形象等。 2. 理解与感悟:结合自身实际,阐述对书中观点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个人思考。 3. 结构清晰: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笔记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如:引言、主体、结论等。
四、写作技巧 1. 主题明确:作文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文章主旨。 2. 结构完整:遵循引言、主体、结论的写作顺序,使文章层次分明。 3. 语言表达:运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 4. 引用恰当: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书籍中的观点和事例,增强说服力。
五、注意事项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922
本篇读写的是第八十三回,第八十四回。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一个是“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都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一个是“弱者道之用”,“道之用”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用弱而不用强,就是因为“反者道之动”,用弱反而能强,反之,用强则反而变弱。第三点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的规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柔弱是“道”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关键。有形的万物生长运行都依据道而运行,但道却是无形虚空的,故而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一章中,老子重申了道与德的关系:道不仅是无形的,而且还是无言的、无为的,人们不能真正地认识它,人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道的德行而已。所以说,德是道的属性。
“反者道之动”。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其实这两种解释是相通的。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而我们周围的事物也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在发挥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顺其自然,任由一切事物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而决不强加干涉,也不强加自己的意志,而是留给万物自由的发展空间。
大道的德行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生长、发展和运行。一旦违背了道的德行,那就会被大道抛弃,这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大道孕育而生成的,这正好照应了老子《道经》开篇所提到的“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的孕育状态来源于无的混沌未开的状态,这正好照应了第一章中老子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道的德行指的就是无的状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