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0 05: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古井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 - 明确你的作文要围绕古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其文化意义、历史价值或者个人感悟。
2. 结构布局: - 开头:简要介绍古井的背景,如地理位置、历史年代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分几个部分详细阐述,可以包括: - 古井的历史故事:介绍古井的传说、历史变迁等。 - 古井的文化内涵:分析古井在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的意义。 - 古井的个人感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谈谈古井给你的启示或思考。 - 结尾:总结全文,强化主题,可以是对古井的赞美、对历史的感慨,或是对未来的展望。
3. 内容充实: - 研究资料:查阅相关资料,如历史文献、文学作品、旅游指南等,丰富作文内容。 - 引用恰当:在作文中适当引用古井相关的诗词、名言或故事,增强说服力和文化底蕴。 - 结合实际:如果有机会亲身参观古井,可以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经历,增加作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4. 语言表达: - 文字规范:注意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024年古井贡酒白酒收入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28.65亿,成为第六家白酒收入超过200亿的白酒(上市)公司。
古井贡酒突破200亿最大的贡献者是年份原浆系列,2024年收入达到180.86亿,即将成为200亿大系列。
2024年年份原浆系列销量7.1万吨,均价17.82万元每吨,每瓶均价约84元。
公司没有披露年份原浆系列的具体结构,但从销量和均价看,年份原浆的塔基是百元价位的产品——献礼版和古5,公司的腰部产品300元价格带的古8,塔尖是600元价格带的古20,产品价格呈三角形。
从这个角度看,古井贡酒目前是一家中档型的白酒公司。
这与我们之前关注的几家白酒公司还是有较大差别。
从年份原浆的崛起,也可以看出海之蓝的没落,古井贡酒的大本营是安徽市场,安徽又是洋河的重要市场之一,同样在洋河的大本营江苏,也是古井重点开拓的市场,年份原浆系列2019年收入73亿,2024年是180亿,涨了100亿,其实就变相吃掉了海之蓝的一些份额。
又回到那句话,你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从区域角度,古井贡酒只划分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国际四个市场,其中国际收入微乎其微,收入规模最大的是华中市场,2024年达到201.51亿,但是不知道它这个华中市场包含哪几个省份。
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中提到,省内省外比例达到6比4,按此计算,省内137亿,省外91.5亿,这样看,这几年古井省外发展的也很好。
另外古井贡酒还有两个数据比较引人注意,一个是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是61.82亿,销售费用率是26.22%,与同档公司相比(汾泸洋),无论是绝对值还是费率都是最高的。
另一个数据是应收款项融资,2024年是28.67亿,占总资产7.32%,这里面是银行承兑汇票,质量相当高,但是白酒的商业模式是收经销商的合同负债,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比较少,在同档里,古井贡酒的应收款项融资比较多。
这两个数据说明,古井贡酒为了获得更大的规模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要么销售费用多,要么给经销商一定的账期。
这个事情当然可以两方面看,一方面是公司在建立品牌和培养渠道方面投入很大,这会带来长期回报;另一方面,公司的实力与头部公司有一定差距,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以上就是我对古井贡酒最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会深入了解古井的经营策略,并与其他白酒公司比较。
风投提示:本文仅是作者学习之用,文章可能存在很多错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
2025年第17篇研究笔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有时走远了,走得久了,就要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想想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而前进,给自己再出发的勇气与希望——写在本篇前
之前一直想写写关于一些儿时的人事景物情,三三两两集成几篇,给自己留以美好回忆。上篇写到冬季印象的田野,老家田野里有很多我们儿时三五伙伴常去的大本营,古井老树就是我们夏天常去的地方之一。之前村里庄稼浇水都是靠村里自打的井,这口井就在村里成片麦田南边的位置,几片地靠此井浇水,井口不大,记得直径也就两米许,站旁边能看到水,不知几许;井口由石碑砌得方正,这几块石碑年代也不详,年代应该久远。井旁有个小屋,我们叫做机井屋,用于存放电闸等工具,低低矮矮的屋脊,一个小木门,古朴简单,像是古代的小草房;井口出来就是修好的水泥水渠,蜿蜒延伸到各片麦田的沟里,高度距地一米许,夏天野草逐水而生而盛,对于儿时的我们,想上去玩得拽着周边的草木才能上去,这里也是蛐蛐、蚂蚱、飞蝗等小虫子群居的地方,我们常在这里捉来玩。井旁有棵大柳树,并不粗壮,但高大蓬勃,树干暗灰粗糙,像老人饱经风霜霜爬满皱纹的手背;在村口南边老远就能看到这树,它如迎客松一般,欢迎人们的到来,春秋冬季,田野里无高大作物,这树赫然矗立,如同丰碑;尤其到夏天此树郁郁葱葱,柳叶团簇,像撑开的一把大伞,开枝散叶,覆盖着井的周边,给这里带来阴凉;很多叫不出名的鸟儿也在这里嬉戏停留,周边散落几棵白杨,看样子也得几十年了。树就长在井边,树根盘枝错节地生在井内的石块里,一直伸到井底。这口古井以水滋润着老树,而老树给古井保持水土,支撑地面,他们相辅相成,相濡以沫,几十年地走下去。夏天是这里最好的时节,野花峥嵘,水草茂盛,虫鸣鸟叫,雨水丰而井水足,水也清澈,老树也迎来最茂盛的时节,愈发挺拔枝叶茂密,真是团团如盖,送来烈日下的凉爽。那时下地劳作的人给庄稼浇水,累了坐在树下乘凉,渴了喝点井水,也算对劳累身体的慰藉;有时还会在那里戴着草帽小憩会儿,听着虫鸣鸟叫也能休息一会儿。对于当时我们孩子来讲,这里是下午放学、暑假常来的地方,我们三五成群徒步来这里,背着背包,呼朋唤友,捉虫子,洗把脸,在水渠边看书,聊天打闹,"远行”回来歇脚乘凉,一直等到太阳下山回家吃晚饭,俨然我们儿时的天堂……绿树成荫,蝉鸣虫歌,习习凉风,清凉流水,成为儿时美好的回忆。那时没有繁重作业,没有手机电脑,没有成年人的欲望烦恼纷扰,是我们三五伙伴小学共同记忆的美好时光。后来听说井水少了树也伐了几棵,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此井此树现在如何,希望有机会回去再能去那里转转看看。(原创作品,持续更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