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拒绝校园贷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0 08:44

推荐《拒绝校园贷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拒绝校园贷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拒绝校园贷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安排:一般来说,一篇心得体会作文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 - 引言:简要介绍校园贷的现状,引出自己拒绝校园贷的原因和心得。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拒绝校园贷的原因、过程和体会,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拒绝校园贷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示自己拒绝校园贷的心得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 校园贷的危害:阐述校园贷可能带来的风险,如高利率、不良贷款信息泄露等。 - 拒绝校园贷的原因:分析自己为什么拒绝校园贷,可以从个人价值观、家庭观念、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论述。 - 拒绝校园贷的过程:描述自己如何拒绝校园贷,包括面对诱惑时的坚定决心、采取的措施等。 - 拒绝校园贷的体会:总结自己在拒绝校园贷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如增强自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等。
4.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 -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

普法条漫——第四十九篇:拒绝“校园贷”,青春不负债

普法条漫


为了更好地向广大群众宣传民法典,华漕镇司法所联合法萌普法团队、法绘说画工作室,结合社会化普法力量,创新形式,围绕着民法典的亮点内容精心制作了民法典“法绘说画”系列。将民法典中生涩难懂的法条融入到身边的常见问题中,用漫画的形式让法律说话,直观生动,便于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一】

2018年,江夏某高校学生小杨在“梦想分期”借贷公司借款4000元,短短两个月,小杨的债务就变成了5万元。借贷公司的龚某、何某等人动用各种“软暴力”讨债,和小杨经历类似的受害者还有10余名。2019年11月12日,洪山区人民法院对龚某、何某等5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作出一审判决,5人被分别判处11个月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


【案例二】

2021年,上海某大学生刘某通过校园贷购买手机,因无力还款,被贷款代理人张某非法拘禁24小时,期间张某还盗窃了刘某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财物。张某通过虚假宣传诱骗多名学生贷款,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诱骗学生贷款并实施非法拘禁、盗窃等行为,涉嫌诈骗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


【案例三】

2024年,上海某大学生小安接到自称“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有8000元校园贷未还,需立即还款,否则影响征信。小安在诱导下通过多个APP贷款2万元并转账给对方,后发现被骗。


合法维权,乐享生活



在校大学生未完全步入社会,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也不具备相应的社会阅历,在不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的诱导下,容易误入歧途

什么是校园贷?校园贷是指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只需提供身份证和个人信息,通过审核和支付手续费就能申请的一种高利贷

不法分子承诺小额报酬吸引学生提供个人信息,诈骗贷款资金后逃逸,学生还需还贷。高薪招聘徇私舞弊,误导学生进入工作,提供高额付费岗前培训,实际上让学生陷入债务陷阱。或者利用学生虚荣心理,引导其超前消费并提供小额信贷,导致学生无法承担后续还款和支付高额利息压力。校园贷不仅会带来高利息造成沉重的还款负担,还可能被威胁人身安全。

青少年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识别不良校园贷款的手段和潜在风险,远离“非法校园贷”。如果不幸陷入校园贷陷阱,必须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供稿:华漕镇司法所

青春不负“债”,拒绝校园贷!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校园贷作为一种便捷的借贷方式,悄然在大学校园内蔓延。然而,这看似时尚便利的诱惑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和高昂的代价。



校园贷的危害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这些平台往往以“零门槛、无抵押、快速放款”为诱饵,吸引缺乏社会经验和金融知识的大学生。然而,一旦陷入校园贷陷阱,学生将面临以下危害:


高昂的利息负担

校园贷利息往往远高于银行正规贷款,年化利率常在15%以上,甚至超过国家规定的高利贷标准(年利率超过36%)。这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债务迅速膨胀,难以承受。


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若无法按时还款,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严重侵犯学生人身安全。


影响个人征信

逾期还款或无法还款行为将被记录在个人征信系统中,对学生未来求职、购房、购车等产生不良影响。


普法时刻

为遏制校园贷蔓延,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这意味着,任何超过国家规定利率的校园贷都是违法的,学生有权拒绝偿还超出部分的利息。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国家有关部门自2016年起就先后发布了多项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并明令禁止互联网借贷平台以任何形式向大学生贷款。



如何避免陷入校园贷陷阱

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克服虚荣、从众、攀比的心理,理性消费,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规划生活支出。

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了解校园贷的危害和法律法规,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借贷广告。

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关键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寻求正规渠道贷款

如确实需要贷款,应选择正规的银行机构或政府助学贷款项目,并仔细阅读贷款合同,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青春不应被债务所累

让我们共同拒绝校园贷

守护自己的光明未来


同时

也呼吁社会各界

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

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来源:平安昆明发布

责任编辑:史燕青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