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0 16:32

如何写《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了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在转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了解学困生的具体情况
1. 分析学困生的学习背景,包括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 2. 评估学困生的英语基础,找出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3. 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1. 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歌曲等,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 适当降低学习难度,逐步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
三、关注学困生的情感需求
1. 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2. 及时发现学困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培养学困生的团队精神,鼓励他们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困生转化
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困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2. 鼓励家长参与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关注

【拓展资源】杨春芸: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再探

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再探

杨春芸(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摘 要: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家庭教育缺失和社会环境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淡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借助家庭力量,做好转化工作;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技巧,培养良好习惯。通过小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够帮助小学英语学困生走出学习低谷。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基础教育论坛》杂志主要读者对象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行政管理者。按照“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基础教育规律,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基础教育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交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的经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索基础教育特点和规律。

《基础教育论坛》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60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1-1565/G4

投稿邮箱:jcjylt@126.com

欢迎投稿!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对于许多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中,除了有学优生的存在,也会有学困生的存在。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转化?

首先,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数学教师,要保护好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一定要注意难易度,不要让他们去做无法完成的作业。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困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学困生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一个能激励学困生的评价机制。评价中,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学困生个体的思考变化发展,要减少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积极倡导学困生自我的纵向比较。教师要经常利用一切机会,给学困生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问题的、板演、学习讨论时提出的疑问等,对于学困生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及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其次,合作自主学习,营造有利于“学困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课堂上,学生组成“四人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后由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言,无论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挑选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并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学困生的“小老师”。小老师负责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辅导、检查作业并帮助订正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先对个别听力差的学生提出要求,实际是让“小老师”明确一下自己应该帮到什么程度。老师布置完小组讨论,“小老师”先向学困生说明要求,接着帮助学困生和大家一起讨论。小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面向学困生,用体态语言结合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讨论。讨论时,要帮助学困生处理每道讨论题,提醒学困生讨论什么,注意别人怎么说。当学困生听不明白时,“小老师”要及时讲解。练习时,“小老师”要负责检查并及时纠正,让学困生逐渐意识到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并掌握学习方法。我还在学习园地开辟“奋斗者足迹”专栏,用于展示那些进步较快的学困生的数学作业、试卷等。

最后,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概念理解不充分、基本技能掌握较差、思维分析能力较弱。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概念,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一是要指导学困生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包括几个方面:

注重学困生的预习。教师在预习之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困生结合提纲读书,增强预习的目的性。读书时要想思路,标疑点。

课中导读。要求学困生精读课本,读练结合。读的内容有读定义,要抓住重点词语,弄清定义中的条件,并与临近概念对比,从而掌握概念实质;读公式。抓住公式的结构特征,辨析公式成立的条件,既要考虑公式的正向运用,又要重视公式的逆向运用及变式运用,还要思考公式中字母的表示意义;读例题的解答过程。要透过例题的解答过程领悟解题的思维过程,以及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法上的独到之处。

课后复读,要求学困生泛读课本,读思结合。通过再次读书,解决疑难问题,并进一步归纳梳理数学知识,形成系统性,便于学困生消化、吸收。

二是要指导学困生勤于积累数学“知识点”。学困生每学完一个单元后,要及时小结,并整理积累一些数学知识,为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转化策略,充分调动“学困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能使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0月14日第5版

作者:区树明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