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社区主任讲话稿》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0 23:29

写作《社区主任讲话稿》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社区主任讲话稿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讲话稿的主题,确保讲话内容围绕主题展开。社区主任的讲话通常涉及社区建设、居民生活、文化活动等方面。
2. 确定受众:了解听众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以便在讲话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讲话稿应该具备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讲话背景和目的;主体部分阐述讲话内容,包括观点、事实和数据等;结尾部分总结讲话要点,并提出希望或要求。
4. 语言简练:讲话稿的语言要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
5. 逻辑严密:讲话内容要具有逻辑性,观点之间要有明确的联系,使听众能够跟随你的思路。在阐述观点时,可以运用举例、对比、类比等手法,增强说服力。
6. 突出重点:在讲话稿中,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听众对关键信息印象深刻。可以通过加粗、斜体等方式,使重点内容更加醒目。
7. 体现情感:社区主任的讲话要富有感染力,体现对社区居民的关爱和关心。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运用情感表达,如感慨、

李永安:当好社区的暖心“掌舵人”

李永安为社区保洁员发放慰问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见习记者 陈墨怡 渭南日报 记者 杨欣

  7月9日早上7点,盈田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永安像往常一样,简单扒拉了几口饭就来到办公室梳理近期工作。

  天气炎热,社区的卫生整治刻不容缓,保洁员需要关怀慰问,还有几个项目手续要抓紧办理……还未来得及喝口水,李永安又匆匆出门,就这样开启了马不停蹄的一天。

  从青葱小伙到两鬓染霜,这个在临渭区杜桥街道盈田社区扎根了20余年的“兵书记”,始终像当年在军营站岗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

  一片“兵心”为乡亲

  1985年,21岁的李永安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土生土长的盈田村。一别4年,他发现家乡的变化并不大。

  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宛如一张白纸,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

  “回来了,以后干点啥,想好没有?”晚饭间,父亲问。

  “村里民兵营长不是空着吗?”李永安把筷子放在桌上,“我去。”

  李永安执行力强,脑子灵活,当兵的经历更是磨炼了他,那几年,村里的调解、治保,甚至会计工作,他都干得有声有色。

  1999年,在村民的一致推选下,李永安当选为盈田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这个扛过钢枪的汉子,又扛起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担。

  要改变村里的面貌,首先要凝聚人心,建强基层党组织。为了提升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李永安将军营中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工作中,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开展学习培训,同时,他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李永安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村民们连连点头:“有这样的领头人,我们对村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一个建议促发展

  2014年,盈田村由行政村改制为社区。

  彼时,渭南中心城区正不断构建新的发展布局。盈田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变——过去的“城市边沿村落”逐渐变成城中社区,融入了城市发展的壮阔版图。

  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盈田村的土地被城市建设征用。夜深人静,李永安独坐在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村民焦虑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李书记,没了地,我们靠什么吃饭?”

  那一晚,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到东方泛白,笔记本上“城市发展我发展,我向城市发展要效益”一行字被李永安写了数遍,一个反复琢磨的想法此刻在他心里变得无比坚定。

  建设部门征用土地时,李永安建议要为村组预留发展用地。这一关键决策让盈田社区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华丽转身——33个项目落地,集体年收入达到1600余万元。

  与此同时,一场户户创业、人人创业的热潮在盈田社区蓬勃兴起。在李永安的推动下,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成为社区居民的“必修课”,200余家餐饮、住宿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居民注册的小微企业公司更是逐年新增。

  一声承诺用心践行

  春去秋来,一晃20余载。2021年,李永安高票当选盈田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这些年,李永安为盈田社区办过的好事,他自己也数不清,他说,只要向群众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会兑现。

  但是居民不会忘记——他带领居民硬化道路、安装路灯、铺设排水管,让家家通上自来水和天然气;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制定“一约四会”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新风尚;他充分发挥“老兵调解”的作用,在社区成立了“矛盾调解小组”,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他还在社区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便利……

  如今的盈田社区环境整洁、宜居宜业,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61岁的李永安依然忙碌在社区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有人劝他该歇歇了,他却说:“歇啥?事多着呢,还得带着大家往前奔呐!”

潍坊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正光:乡村振兴要靠实干来实现

来源:【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9日讯四十亩“试验田”,闯出村庄致富路;两千亩“工业绿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昔日空巢村,今朝向往地。近日,由潍坊市委组织部主办的致敬身边榜样 建设更好潍坊-潍坊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典型事迹展播活动成功举行。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正光入选。

“当这个社区书记,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个官,你是群众的一员,老百姓喜欢你,愿意向你说诉求心愿,你才能有更多的目标和发展的路子。”刘正光如是说。

走进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100余套白墙蓝瓦的宜居楼宇,托起村民住有优居的幸福生活;2300平米的一站式医养中心,暖透每位老人的夕阳时光。步行即达的生态工业园区,串联起上班在园区,养老在社区的田园都市新图景,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愿景照进现实。

2000年刘正光接任书记时,这个村人均土地仅0.7亩,村民们虽能维持温饱,却依然致富无门。“当时国家政策也很好,所以我就感觉到农村,我们现在的出路是无工不富,我就想到了发展工业,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帮助。”刘正光说。

可刘正光的想法刚一提出来,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村民们认为他简直异想天开。动土地就是动村民的命根子,但这位退伍军人出身的当家人,偏要在不可能里闯出路,他白天跑部门做论证,夜晚挨家挨户做工作。“有十个八个的农民思想不通,我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我下保证,如果谁没有粮食吃了,我包着他们吃饱穿暖。”

当刘正光费尽周折说服村民,签下四十亩土地流转协议,新的“拦路虎”又横在眼前。“因为观念不允许,企业家在城里建工厂,在城边建工厂,那是高大上的事,到农村建厂好像觉得这个事无路可走了。我就到人家的办公室帮着人家,你比方说帮着人家搞搞卫生、抹抹桌子,虽然是小事,但是我想用这些小事去感动人家,我是诚心诚意的。”刘正光说。

“刘书记硬是把企业家磨了过来,调了地的村民到厂子打工。当时工资发到三四千块钱。”潍坊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党员李树臣说。

短短一年,村民们从拍桌子反对,变成了追着问政策。那片始于40亩的试验田,如今已蝶变为占地2000余亩的工业绿洲。

刘正光带领村民,规划建设了工业园,社区党委领办成立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了社区服务公司,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乔庄社区乡村振兴共富产业园里,产业园全部是高净值机械化生产大田,主要种植土豆、小葱、洋葱、大姜等农作物,年可收获各类作物2000万斤。产业园建立起“党组织+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农户”合作共赢机制,社区党委牵头流转闲置土地,保障产业园用地需求,建起蔬菜交易市场,发展高净值出口订单农业,使乔庄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蔬菜基地。社区党委领办的昆阳农业合作社为产业园提供农机设备。产业园实行订单模式,为百事集团、山东龙大集团提供高端作物,出口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同时,社区党委结合产业园用工需求,动员农户就地打工赚取薪金,为产业园提供耕种分拣、垃圾处理、卫生清洁等服务。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产业园年使用劳动力2.2万人次,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带动农户增收300余万元。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三方共赢。

“我从烟台毕业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现在在这家企业干一个管理岗位,附近企业也比较多,交通比较便利,找工作也比较好找。”潍坊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村民武耀文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刘正光坚持党建引领,做实股份合作改革,发展壮大“一园两社一司”,今年乔庄社区又有三个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各类企业已有35家。刘正光说这是未来几年5000多居民最厚实的发展底牌。

“一老一小”问题,始终是刘正光心头的牵挂。在刘正光的带领下,建设昆阳居聚合居住区和社区医养中心,提供“一站式”医养服务。昆阳馆已升级为社区综合文化中心,集老年食堂、宴会厅、农家书屋、科普馆、书画室于一体。在这里,村民白天可下棋、写字,晚上能跳舞健身,还自发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等文艺团体,每月一场演出、每年一届社区艺术节,让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社区连续5年实现常住人口净流入,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

刘正光还创新推出了“六会一体”村民自治模式,将党员、妇女、老干部等六类群体凝聚起来,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形成“治安联防、信访联控、矛盾联调”的良性格局。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头雁”刘正光的付出。作为1984年退役的老兵,他4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从村委委员到社区党委书记,始终以军人的担当和党员的初心,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他先后荣获“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85项荣誉称号。

“乡村振兴,要靠实干来实现。今后我一定在基层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继续用实干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刘正光的话语,道出了乔庄社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

在这片尽美故乡的热土上,刘正光传承“尽善尽美唯解放”的精神,秉持“沃土生金践初心”的信念,用创新实干书写乡村振兴传奇。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通讯员 张敏敏 潍坊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