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读书笔记春联》,(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1 06:44

手把手教你写《读书笔记春联》,(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读书笔记春联作文:注意事项与创作指南
正文:
春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以其简洁、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而深受人们喜爱。将读书笔记与春联相结合,既能展现个人阅读的收获,又能增添节日气氛。以下是在创作读书笔记春联作文时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主题明确,寓意深刻
春联的主题通常围绕新春佳节、家庭幸福、学业进步等方面。在创作读书笔记春联时,应选择与读书、学习相关的主题,如“书香满室”、“智慧人生”等。同时,要确保春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
二、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春联的对仗要求严格,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在创作读书笔记春联时,要注意对仗工整,确保上下联的词性、意义相对应。此外,要注意韵律和谐,使春联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读书笔记春联的内容可以来源于个人阅读的经历、感悟,也可以是对书籍内容的提炼。在创作时,要尽量丰富内容,展现读书的收获。同时,要注重创意,运用新颖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春联更具吸引力。
四、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春联的文字要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

随笔||记忆中的春联

随笔||记忆中的春联

文/鞠学红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现在的春联多是印刷机印的,而五十多年前,我小的时候,农村老家的春联可都是手写的。进入腊月二十五,生产队就开始组织写春联了。

那时,俺村的文化人不多,能写毛笔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我清楚地记得,生产队会计刘金贵大叔算是我们村既有文化又会写毛笔字的人。我们队每家每户的春联都是金贵大叔写的。

写春联的地点就在生产队的场院屋子。到了写春联的日子,在生产队当保管员的我家二叔就和金贵大叔开始忙活了。二叔把那张放在窗户根底下,被烟火熏得乌黑的会计办公桌仔细擦干净,搬到场院屋子里的炕前边。这张桌子便成了写春联的专用桌。

写春联那几天,二叔会带我到场院屋子给金贵大叔帮忙,把每家每户送来的大红春联纸,用水果刀裁好、标记好。金贵大叔先要把墨汁烫好摇匀,倒进一个碗里,墨汁冒着袅袅热气。写字的时候,我给他压着纸。金贵大叔每写完一副,我就小心翼翼地把它平移到屋子空地上,等墨迹晾干后,我再和二叔把春联收起来。

金贵大叔写春联没有现成的文本,都是根据每家每户的生活光景,边写边想词,现想词现写。大门和屋门上的春联常常借用诗词里的句子,诸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等。有时,根据主人要求,也选用一些传统的春联,诸如:“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年年迎春春常在,岁岁祝福福满门”等等。横批一般是“幸福家庭”“喜气盈门”“阖家欢乐”“吉星高照”等等。春条也是多种多样:大门口正对面墙上或树上贴“出门见喜”,贴在炕头上的是“身体健康”,贴在箱子柜子上的是“衣服满箱”“黄金万两”,贴在粮囤上的是“五谷丰登”……见得多了,我也就跟着识了很多字,记住了许多词儿,有时我也会抢着说词,刘大叔跟着笔走龙蛇。

另外,要用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的红纸写很多“福”字和“酉”字。“酉”字用草书写成,其笔画是上面一短横,横的下面中央起笔,连续两次撇折,下方一折的末端笔锋向上轻挑,最后在中间折的两侧各点一点,“酉”字就写好了。我曾问金贵大叔“酉”字的含义,他说“酉”与“有”通假,就是富贵富足的意思。说得我似懂非懂。

我二叔不识字,当然也不懂什么是“通假”。但二叔说“酉”字能辟邪,他讲的关于“酉”字的传说,令我记忆尤深: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红眼绿指甲,满身黄毛,十分吓人。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年”就下山祸害人,专门吃五岁以下的小男孩。但“年”非常惧怕他的父亲“酉”,只要“酉”在“年”的身旁,“年”就不敢胡作非为。后来,人们就用红纸写出无数个“酉”字,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贴在大门外两侧的墙上,贴在家里的盆盆罐罐上,“年”就不敢进村了……

现在想来,家家户户贴那么多的“福”字与“酉”字,不正是寄托着人们对富贵和丰衣足食的期盼,对平安和幸福吉祥的向往吗?

在我们老家,贴春联的时间也有讲究,要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中午十二点前将春联贴好。于是,每年的除夕中午十二点后,走在村子的大街小巷里,家家户户大门上的大红春联令人目不暇接,门楣上五颜六色的“过门钱”迎风招展,唰唰作响——新的一年就要到了……

作者简介:鞠学红,男,教师,教授。作品散见于《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红十字》《学习强国》《教师报》《天津散文·微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国际诗歌网》《长江文学网》《中国乡村》《齐鲁文学》《牡丹晚报》《潍坊晚报》《潍坊广播电视报》《胶东散文微刊》《潍坊日报·今日潍城》《乡村》等报刊和网络平台。

壹点号 学红随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散文.随笔】春联旧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直觉得王安石的《元日》是他最接地气的一首诗。除夕喜庆,春联盛事被他写尽了。


我们家乡也是很注重春联的。春联一贴,年味就浓了。


从记事起,每到腊月,便有一位老先生,挑着货郎担子,担子里放着红纸、写好的春联以及笔墨,晃晃悠悠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进出于村庄农户间。那时,乡下极少有读书人,能写一手好字的就更少了。先生每到一家,总会按照这一家的实际情况,配好各式春联。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大门联往往与读书有关;有做小生意的,会选用祝福发财联;娶了新媳妇的,盖了新房的,都会留下应时应景的春联。除了对联,大门两边的墙上分别贴“童言不忌、出方大利”,灶台上贴“水火平安”,猪圈外贴“槽头兴旺”,鸡圈门上贴“鸡鸭成群”等等。

也有少数人家自己写春联。春联内容当然是自己编的,寄托着对来年的美好愿望。有一年,对面邻居家猪圈门上贴的是:我家肥猪肥又大,个个都长八百斤。这副“奇联”一时传为笑柄。其实,我倒是觉得没有什么,在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月,这不正是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吗?


我自小就喜欢写毛笔字。上了初中以后,父亲就鼓励我给自家写春联。写春联那天,父亲啥也不干,专门给我牵纸。内容是我和父亲结合过去老先生写春联的内容现编的,写的啥现在不记得了。几副春联写了大半天。快结束时,前院孤寡老人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红纸让我帮他也写一副。写的内容倒是记得: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后来年年给老人写春联,都是这个内容。



不知咋地,我写春联的事就传开了,一些邻居开始请我写春联。先和父母说好,再请我。“不会写”、“写得不好”,如此这般谦虚之后,扭扭捏捏地拿着工具随着主人去了。写春联是很郑重的事。邻居一般都是首先把红纸、墨水买好,把八仙桌抹干净,把炭火烧得旺旺的,能提供的条件尽量提供。中午还烧很多好吃的。我一直怀疑,邻居们让我写春联是假,请我吃饭才是目的。因为请我写春联的代价远远超出了买春联的。


自此以后,老先生再也不到我们生产队卖春联了。现在老先生去世好多年了,我依然觉得当年挡了他的财路,亏欠了他。


我们家曾出过一副“名联”。那年写春联,父亲说,要结合实际,来点新的,写出水平。堂屋的,房屋的都编好了,临到编厨房联时难住了。父亲好客,家里经常来人。家里穷,缺油断盐的日子多,又好面子,每每此时,母亲就偷偷从厨房后门溜出去找邻居借米借油借盐。结合这种情况,我灵机一动,想了一幅对联:前门留客,后门借米。父亲一听,不错,太符合我家实际了。细细一想,总觉得不太妥当,似乎有拒客的味道。想了半天,父亲改为“前门留客,后门进宝”。妙啊!一致通过。随后是两边配对及横批。配对:前门留客客您坐,后门进宝宝自来;横批:客来宝进。


对联贴出,正月里来拜年的客人,无不拍手称妙。于是这副对联出名了!


工作以后,每年仍旧写春联,只是不再给别人写了。买了《对联大全》,不再自己编春联了。因为感念社会,感恩国家,内容多为“党恩浩荡”、“国富民强”之类的。


现在,大街上卖春联的比比皆是,绝大部分是机制的。内容繁多、字体漂亮、印刷精美,贴上后金碧辉煌的。


可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那就是传统和文化吧。


作者:杨兆宏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