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1 08: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纪晓岚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纪晓岚的背景": - 在写作前,要了解纪晓岚的基本信息,如他的生平、时代背景、主要成就等,这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
2. "明确读后感的核心观点": - 在写作之前,明确你的读后感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这可能是对纪晓岚的文学成就的评价,或是他对社会、文化的贡献。
3. "选择合适的篇目": - 根据你的读后感核心观点,选择合适的纪晓岚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是他的小说、散文、诗词等。
4. "深入分析作品": - 对所选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
5. "结合时代背景": - 将纪晓岚的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探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6. "提出自己的见解": - 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不要只是简单地复述别人的观点。
7. "注意结构安排": - 读后感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纪晓岚及其作品,引出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部分是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分段论述,每段围绕一个主题
读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有感
作者 : 李府钟
《阅微草堂笔记》,是大才子纪晓岚晚年十年心血的结晶。
此书通过人怪励志故事,描摹出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
1、恶吏,贪腐暴虐,收刮民财,草菅人命;
2、庸吏,昏聩无能,尸位素餐,白吃干饭瞎混;
3、良吏,清正廉洁,赈灾
济困,为民请命。
4、塑造读书人的明理形象,如许南金一身胆气,遇鬼怪镇定自若,正所谓邪不压正。
5、写迂腐书生时,部分故事讽刺了死读经书,不通世务的学究,
凸显了纪昀批判空谈的理性。
6、对平民与侠义者的描写:
如史某曾为盗匪,后来改过自新;
仗义疏财救村民全家,拒色报恩;
终因善举在火灾中获救,体现了好人就有好报的果因。
7、刻画小人物故事:
如卖妻偿债的农民、赌徒之类等;
对底层民众的苦难描写,通过其传递伦理劝诫,
来转动命运的齿轮。
8、将狐鬼形象,人性化的超自然存在,
善狐,多数知道感恩;
守礼重义,助人迷途知返,以避祸临。
9、恶鬼: 如许南金故事中的“大脸鬼”,
但常被正气或智慧化解,只有极少数作崇害人。
10、齐大 虽为强盗却讲节操,如劫富济贫,重诺守信。
盗亦有道,可见不一样文笔的纪昀。
11、妓女术士等,通过言行揭露社会虚伪,
传递行业虽贱,而尚留一颗洁净之心。
纪昀笔下的人物:
如良吏、恶吏,即有鲜明的道德标签;
也有亦正亦邪如史某、齐大等复杂人性。
通过狐鬼拟人化,和市井百态的纪录,
构建了一幅融合儒家的伦理思想,来对社会进行批判批评。
画出了一幅清代的众生相,
写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正视听。
众所周知,乾隆帝一朝有两大宠臣,一个是协办大学士纪晓岚,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和珅,他们二人可谓是欢喜冤家,为后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众所周知,纪晓岚和和珅两个宠臣在乾隆一朝受尽殊荣,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帝即位之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想必许多读者都知道,乾隆帝驾崩后仅十三天,嘉庆帝就将和珅问罪抄家,后者最终自尽家中。那么,纪晓岚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纪晓岚、和珅剧照
需要指出的是,汉族出生的纪晓岚和满族勋贵和珅不同,他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出现在乾隆皇帝的视线之中的。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纪晓岚高中甲戌科进士,从此走向仕途。事实上,他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多次夺得乡试第一名,然而才华横溢的他屡屡被挡在进士门槛之外。直到31岁时才进士及第。由于位列二甲第四名,纪晓岚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职,负责书籍的编修工作,此后多年间,他一直担任国家书籍修纂工作,直至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被任命为福建提督学政。
▲翰林院遗址近照
此后他又被擢升为贵州都匀知府,侍读学士,对这个才学出众的官员,乾隆帝很是上心,曾说他“学问优胜”。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时任两淮盐政的卢见曾因贪污被革职,身为姻亲的纪晓岚曾向前者通风报信,于是纪晓岚获罪,被流放到乌鲁木齐。本来纪晓岚的仕途就此走向终点,可此时乾隆皇帝正在修纂《四库全书》,这本书囊括当时及历史上所有的文史百科,所著量巨大,该书的总裁官是已经74岁的大学士刘统勋。由于年事已高,他向乾隆大力推荐了才学渊博的纪晓岚,纪晓岚因此免罪,回到京城担任该书的总编纂。历经寒暑十年光阴,纪晓岚终于将这本内容浩大的书籍编纂而成,乾隆帝对此甚为满意。
▲纪晓岚剧照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日子里,纪晓岚历任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成为当时朝廷上的重要人物。才华横溢的纪晓岚并不是个书呆子,他为人风趣幽默,甚得乾隆的宠爱,由于编书有功,乾隆帝特赐他可以在紫禁城里骑马,可谓荣宠之极。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乾隆帝有感执政时间已过半百,且王朝在自己的治理下越发欣欣向荣,于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千叟宴”。参加宴会中,最长寿的是一位141岁的老翁,乾隆帝开心出联:“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众臣都知纪晓岚对对子十分厉害,纷纷要求他对下联,纪晓岚也不推辞,平淡对曰:“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花甲代指60岁,古稀即70岁,两人的对子严丝合缝,正好对的是141岁。
▲太和殿近照
不过,纪晓岚终乾隆一朝并没有足够的政治舞台,乾隆帝只是看中其文采,并没有太过重用他。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为执政时期不超过祖父康熙皇帝,于是准备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可乾隆禅位却不想退权,和珅知晓后,立即向乾隆出了个主意,即退位不退大宝。所谓“大宝”,就是玉玺,这可是皇权的象征。当禅位大典开始时,纪晓岚等人才知道此事,哪有皇帝登基却没有玉玺的呢?于是典礼的主持官纪晓岚和宰相刘墉立即前往乾隆宫中,劝说他拿出玉玺,以完成新旧皇帝权力交接仪式。
▲嘉庆帝画像
不过,嘉庆帝即使拿到玉玺后,也没能亲政,直至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后,他才真正掌握军政大权。早就对和珅极为不满的嘉庆帝立即下诏,罗列了和珅的20多条大罪,并将其抄家。而对于纪晓岚,这个本就德高望重的当世大儒,嘉庆帝敬重的同时,也并没有重用他,只是给他加了太子少保的虚衔,调到内阁任协办大学士。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82岁的纪晓岚走完了他的一生,嘉庆帝为其上谥“文达”,肯定了他的能力和学问。
参考资料:
《清史列传·卷三十五·和珅传》《清史稿·纪昀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