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1 22: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大学·中庸》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的读后感要围绕什么主题展开。例如,你可以从《大学·中庸》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生哲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理解原著内容:在写作之前,要充分理解《大学·中庸》的内容,包括其核心思想、主要观点以及作者的观点立场。这样,才能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大学·中庸》的作者、成书背景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 正文:根据主题,结合原著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可以分几个小点进行论述,每个小点都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持。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 逻辑严密: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逻辑严密,观点鲜明。对于不同的观点,要有理有据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5.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词汇,尽量使用规范的书面语。
6. 举例说明:为了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现实生活中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三纲。大学的三纲是深层次的,非常高妙的,不可思议的把我们人世间运转这个伟大的秘密告诉我们,告诉我们怎样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怎样做到身心和乐,家庭和睦,世界和平,万物和合。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熹
孙中山先生说,《大学》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政治书。有一位民国的大师说,读懂读通大学的第一章,我们便通了人道。大学这一篇文章,他就是从三纲八目,把人世间所有的问题都给我们进行了梳理。
第一纲:明明德。爱是最大的德,真爱是明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的最大的德就是爱,就是这种仁爱,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一种慈悲,那么真爱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明德。其实爱对于父母而言就是孝,对朋友而言就是信,对于上级就是忠,对于长辈就是敬,所以爱就是天地最大的德。
爱是每一个人本自具足的,只不过是被贪欲和习性屏障了,变得很阴暗、,麻木不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要彰显这种被屏蔽掉的真爱。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阳明先生讲:满大街都是圣贤。毛主席讲:6亿神州尽尧舜。六祖慧能讲:何其自信,本自具足。佛陀讲: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些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这告诉我们,天地宇宙最大的规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本自具足,天地万物,本自具足。
人可以分为大人与小人。在中国儒家文化里面,讲君子小人,不是我们目前讲的小人。现在的小人讲的是坏人,讲的是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讲的君子与小人,是指一个人的格局,也就是讲一个人的良知被屏蔽的程度。大人,就是君子古圣先贤。大人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大人,就是在明明德,他在不断的彰显自己本自具足这种光辉的善心。小人下达君子上达,君子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地在成长自己,不断地在成为一个光明的人,而小人,他是听任自己的欲望与习性,再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厌恶,越来越愚痴,越来越贪婪,这就是君子与小人,大人与小人的差别。大学讲的是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并不是说大人才可以学,所有的人都可以来学习怎么做一个大人。
怎么来做一个大人?大学的三纲里讲得非常明白,首先要克制自己的贪欲,化掉自己的习性,然后彰显良知与光辉的善心,这样就能明明德。当明明德的时候,心中就拥有了慈悲的真爱。当拥有慈悲的真爱的时候,我们做什么呢?
第二纲:在亲民。亲民,简单地讲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亲近所有的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亲民。
如果立志做大人的话,人与人之间都可以相亲相爱,和和睦睦。所谓亲民,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民首先要对他人感兴趣,把他人放在心上。也就是说心中要有他人。当我们能够真正的看见他人、去倾听他人的时候,两颗心就交融了,就能真正领会到他人跟我们是一体的,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亲民就是要把屏障我们的那些欲望、习性全部拿掉,然后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第三纲:止于至善。当我们不断地去明明德,不断的去亲民,无我利他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光明。毋使一念不善存在我们心中,当我们心中有善的时候,就是天理。当我们心体光明,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抵达到了至善的状态,其实真正到了至善的时候,就是一种无善无恶的状态,他是自然为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面包含的秘诀就是要我们要做大人,做大人在于大格局,你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么宽阔的人生,就有多么宽阔的舞台,就有多么无悔的一生。
作者:李大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听音乐,有人喜欢运动健身,有人喜欢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就与书为伴,富润屋、德润身、书润心,读书给我启迪,伴我成长,成为我生活的重要部分。其中,《大学》这本书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首,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一起编为《四书章句集注》。从元代开始,朱熹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用书,从此,《大学》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深刻。《大学》系统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方法与政治理想及两者关系,对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就表明,大学的宗旨,在于使学习的人明白并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于亲近爱护人民,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人生在世,要以德为首、明德自律。《大学》的作者曾参是孔子的弟子,终其一生都非常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严守礼节。曾子七十一岁身患重病,一天晚上,他在身边人的提醒下意识到,身下铺着的华美的席子是鲁国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让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就去世了。一日三省吾身,至死不渝,曾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明明德”的含义。
而每次看到“亲民”两个字,都让我不禁想起党的好干部——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生前亲民爱民的感人事迹。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领导干部,凡是群众写给他的信,郑培民总是坚持自己拆看。下农村,郑培民要到农民家去,掀开锅盖,瞧瞧吃的什么饭;看看猪圈牛栏的家畜,撩开蚊帐,摸摸农民床上的被褥。郑培民还爱在农民家吃饭,筷子直奔油辣的农家菜,粗糙的饭食也嚼得津津有味。他下乡,在乡镇和农民家吃饭,一定会把饭钱交上,他说,"老百姓生活得不容易!"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郑培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亲民”二字的含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对领导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提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其中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至善境界,而修身是根本,是第一位的,至今仍振聋发聩。在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首先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的就是“严以修身”。
公生明,廉生威。修己以安百姓。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同志,就是一位严以修身、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他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便到血库要求献血。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无不潸然泪下。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是难以想象,却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洁白无瑕的高原丰碑!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许许多多优秀领导干部,为了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永远怀念他们。而腐败分子违法乱纪,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天怒人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中央重拳反腐,顺应时代要求,大快民心。
道德兴则国兴、家兴、业兴;道德不振,于国于家,于人于己都是灾难。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中国的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的维系,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的养成,同样都离不开良好的国民道德体系。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提倡“以德治国”,重建国民的道德体系,构筑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同时要认识到德治的局限性,提倡“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有效制约权力的负面效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道德中国,你我共建。既然古人都能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那么今天,作为检察队伍的青年人,更是不能放松思想道德培育。如果说儒家的政治理想、至善境界是治国平天下的话,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党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明确了这个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亲民爱民,爱岗敬业,为检察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无悔青春!
康德有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头顶灿烂的星空,表达的是对和谐的自然秩序的赞美。心中的道德法则令人敬畏,表达的是对人类道德的关怀。愿我们心中那盏道德明灯,永远照耀我们奋力前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