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关于画画的心得体会》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2 06:59

写作《关于画画的心得体会》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画画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的心得体会是关于绘画技巧、艺术感悟、创作过程还是绘画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明确主题有助于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和深度。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绘画背景和写作目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心得体会,包括绘画技巧、感悟、创作过程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心得体会的价值。
3. 语言表达: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同时,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保持文章的正式性。
4. 内容丰富:心得体会作文应包含丰富的内容,既要涉及绘画技巧,又要涵盖艺术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绘画技巧:介绍你在绘画过程中掌握的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分析这些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
b. 艺术感悟:阐述你在绘画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如对美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等。
c. 创作过程:描述你的创作过程,包括构思、草图、修改等环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d. 绘画带来的影响:谈谈绘画对你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学画三十多年的感悟

笔者学习国画三十多年,曾担任“中国画论坛”理论版版主,见识过不少水平或高或低的画家,自己也长期画画,得出几点感悟,不敢独占,这里分享给有缘的朋友。

1、工具要好。好纸好笔好墨才能画出好画。这一点早在学画时,我的老师曾晓浒先生就曾嘱咐过。《论语》里子贡问仁时,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想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让工具锋利。说明做任何事用好的工具非常重要。齐白石早年做木匠,他用的刨子如果不快,怎么加工木材?他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作画必定选择好的纸笔和墨来使用。石涛一代天才,也感叹笔墨纸张不称意就画不出好画,更何况普通人。

齐白石作品

现在许多人舍不得花钱或预算有限,不敢用好宣纸作画,一直用书画纸。用稻草做的书画纸和用檀皮做的宣纸有天壤之别,画出来的画怎么可能一样呢?因投机者肆意炒作宣纸,使宣纸的价格奇高。不但价格高,而且质量越来越差,连某些大品牌的宣纸质量也不容乐观。但对于书画家来说,即使贵,这个投资也是必须的。事实上,画画在古代,本就是王公贵族闲暇时用来消遣的事,是需要相当物质条件的。

2、必须立骨。骨从何来,来自用笔。笔立骨,墨生韵。气韵生动,全从笔墨中来。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最讲用笔。画家魏紫熙画泼墨山水,先用较干的笔墨勾出骨架,除非有意破墨,否则要等干后才加泼墨,这样骨力和韵味就都有了。张大千是先泼墨泼色,用碟子调好直接泼上去,有时要反复泼几次。等墨色干后再加勾勒,分出阴阳向背的不同。两种方法殊途同归,但无论怎样,都必须墨中有骨。

魏紫熙作品

3、保笔保墨。笔者最早从何海霞先生处得知。生宣纸有遇水即洇的特点,如果勾了线马上加墨或加染会使墨色渗开,线条就保不住了,画也失去了墨彩。为了保笔保墨,不要老在同一个地方加墨,画了前面的,换一个地方再画,或休息一下,等它干。否则不但原先好的笔墨保不住,还会使画糊掉,越是好纸越容易糊。等它干透再画,是为了让墨的颗粒充分吃进宣纸的纤维里。这个笔者原先吃过亏,眼看前面笔墨效果不错,结果趁湿一加墨色全跑了。笔者原来看曾晓浒老师在宾馆作画,边画边看电视,画完一点就停下来抽烟,看电视,不是一个劲地画个不停。所以一幅画常常画好多天,不像有的画家,一张画一下子就画好了,有的地方是要等它干后再画的。也有的画家用电熨斗使画面快速变干,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张大千作品

黄宾虹先生作画,在房中牵几根铁丝,上面挂满了画。他应该是几幅画交替进行,并不是把某幅画一口气画完了事。他那样的积墨山水,层层叠叠反复加,必须等干。否则一加就糊了,哪来那么厚重的效果?

4、上色有法。笔者原先只听老师说上色自然有上色之位。有的地方用色,有的地方不用色。因不明其中道理,常常上色即脏。后来看了北京画院陶一清先生的画论,才知是怎么回事。他说一幅画应提前考虑一下是画水墨还是设色,如果画水墨,就大胆上墨,画充分。如果设色,墨稿就要适可而止,不要画得太充分,画个八成就行,应留出上色的空间。如果墨稿画得太足,一上色,墨和色打架,画面必定脏乱不堪,达不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效果。

青绿山水上色一定要先上底色,以赭石或花青打底,不能直接加。有时为了避免上的颜色掩盖墨骨,还可以从画的反面上色。为了不使石青、石绿颜色太跳,还可以调入赭石或花青,也可以调入淡墨。不过要掌握这些技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黄宾虹作品

5、文化内涵。画山水画的人很多,但真正出名成家的很少。个中原因:一是各人天赋、悟性高低不同,这不能强求;二是有的人缺乏文化意识。满足于笔墨肤浅,一知半解。能画几笔就沾沾自喜了,却不知画国画是一项文化活动。一幅画要让人觉得有内涵,就应该有构思,有意境,要通过点景来增加内涵和意蕴。王维《山水诀》“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村庄著数树以成林”,“山崖合一水而瀑泻”。山随路转,水绕山流,要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效果。这是基本的要求,进一步要知晓山水画的更高要求,就是以有限表现无限,使观者回归心灵的宁静,舒缓现代人心灵的紧张。只有内涵丰富,气韵生动,格高品逸,才能成为好画。

何海霞作品

6、高度意识。最近看了一个上海画家的画集后,对这方面感触尤深。本来一个画院画家,应该画什么都是一流的。可是很遗憾,树(古人说看画先看树)画得很随意,几棵松树都没有画好,山没有皴法,只有空洞的泼墨。勾勒的线条也不扎实,舟船、房屋用笔漂浮,题款书法更是惨不忍睹,画题也看不出什么文化。一个画家哪方面的修养缺乏,哪方面就没有高度。画的高度是整体而言的,而整体又是由多方面修养组成的。

李可染先生强调画画要有攻关精神。他说,画家有什么画不好很正常,只要肯攻关,总可以攻下来的。譬如点景人物画不好,花几个月练习,最终肯定可以画好。至于树,通过临摹、写生完全可以提高技艺。但为什么有的人不肯下功夫,却让自己长期乱画?陆俨少先生说,自己常常有意在某个地方画上几棵有难度的树,好让观者感受到画家的用心和功力。

有的人一味放任自己,认为这个差一点没关系,那个差一点也无妨,结果一生过去,什么都没有过关,画一直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陆俨少作品

其实改变的方法很简单。黄宾虹先生九十岁,还制订了一个“画学日课”的计划。我们也可以像黄宾虹先生一样,强制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攻克某一个难题。树没有画好,就用几个月去临摹古人或今人画得好的树,同时安排时间去附近写生,直到把树画好为止。书法蹩脚,就每天固定时间来练习书法,雷打不动。题款不行,就规定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古人诗集。时间一长,修养提高,就可以用古人的诗或自己的诗来题画了。

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一旦动手去做,就会有进步。然后回头一看,就会觉得这个事其实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学习国画有感

文图 | 侯炳光

2020年末,根据系统内政策规定,我调研员,腾出岗位让给年轻人锻炼成长。我把转岗比喻为飞机着陆,但仍在滑行,尚未进入停机坪。虽然负责一项具体工作,但较之以前轻松多了,有许多空闲时间,我便报了大鹏教育国画学院学习国画,开启了新的人生。

我报的五合一课程,即:国画入门模块、花鸟专项模块、山水专项模块、人物专项模块、名家临摹模块。这五项学完之后步入最后写生模块,目前正在学习名家临摹。从今年1月6日开课,到目前已学习11个半月,有些许进步、些许成就、些许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生活充实,培养了个人爱好。

每天上午、下午、晚上有体验课,周一、三、五晚上正式课。每节课跟老师学画画的习作作为作业上交,老师给予点评。正式课还有回放,即能弥补因有事耽误的课程,又能复习巩固。老师的点评使自己看到有哪些进步、有哪些不足。近一年来,推掉了许多应酬,白天有时间就学画画、学习画理画论,每天晚上跟课学习,周六周日放弃休息在学画,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忘我学习,习作500余幅。从老师的点评中,从朋友的评价中,从自我的欣赏中,我感觉到了进步与成长。心情是愉悦的,兴趣是浓厚的,生活是充实的,感觉时间过得真快。我爱上了国画,我为自己培养这个爱好而由衷地高兴。尽管周边同事和朋友对我有些期许,但我自己定位明确,就是为将来退休找一乐,培养一个爱好,不期望成为什么名家,快乐自己、愉悦他人足矣。

二、领悟国画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国画能够体现独具特色的形式魅力。笔墨是国画的精髓, 通过浓淡、干湿、疏密表现出节奏感和气韵感。书画印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绘画效果,使得画面更有思想性和美感。毛笔和宣纸是国画最具魅力所在,使国画独立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出独特的形式魅力。国画融入了儒、释、道文化精髓,尤其是道家文化中大朴、简约、清静、无为贯穿于中国画发展始终。这种纯粹的中国本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与奥妙的文化魅力。国画以形写神、重在写神。既描绘传达人的气质、气息、本质及神韵,又通过画面的整体效果,体现作者创作以及审美体验中的精气神,使人们向往潇洒不拘、 高远放达的悠闲生活,崇尚贴近自然的清野闲趣。在生活中,丰富了情趣与情感的内涵,不贪物欲、重在精神、 勤力勉学、神姿高彻、风骨清雅,体现了传统的文化魅力。置身其中,也算是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了绵薄之力。

三、陶冶个人情操,修身养性。

学习国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既是锻炼身体的一种良好方式,又是锻炼心性、凝练心境、提炼静气凝神的有效途径,还是愉悦心情、培养耐心和坚定意志的渠道,同时有益于自己提升文化素养、提升创作和审美能力。通过学国画,急躁情绪渐消,逐步进入心平、气和、神安的状态。

四、自娱自乐、与众同乐。

每完成一幅作品,不论有多少瑕疵,多少不足,自己都有一份成就感,从购买笔墨纸砚、颜料以及其他辅助工具,到学习、画画、落款用印的整个过程,心情是愉悦的,尤其是较为满意的作品,更是感觉好极了。我将习作进行编号,注上日期和序号,将拍照的相册分成花鸟、山水、人物专项文件夹。空闲时经常翻阅欣赏,脑中装着国画,不再计较其他得失,不再操心其他杂七杂八,开心地活着,高兴地学着,快乐地画着,慢慢地进步着,这种自娱自乐之美只有自己体会的更深更透彻。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分享部分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鼓励和点赞,更开心。有些习作已经被同事朋友要走,有的已装裱挂在墙上,被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欣赏 ,心里感到十分舒坦。同时以笔会友交友,互评互赏,相互促进,感觉既美好又有意义。快乐自己、愉悦他人,我感到生活充满阳光,人生富有价值。

也许不远的将来,就像加入山东散文学会一样加入绘画组织,向更多的高手老师学习,更好地创作佳品供大家欣赏。

作者简介:侯炳光,男,国有银行调研员。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