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2 10:49
写作核心提示:
小学英语口语赛作文注意事项
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小学英语口语赛已成为检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下是一些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主题明确,内容丰富
1. 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使文章结构清晰。
2. 内容要丰富,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或者是对某一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二、语法正确,用词准确
1. 注意语法规则,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2. 用词要准确,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尽量使用简单、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句子结构多样化
1. 避免过多使用简单句,适当运用复合句、并列句等,使文章更具层次感。
2. 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流畅自然。
四、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1.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 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五、注意格式规范
1. 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主题。
2. 段落分明,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过渡。
3.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如逗号、句号、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申桂玲 马俊豪 王健
7月11日至12日,该校第三届“新星杯”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复赛火热开赛,2824名小学生齐聚14个考场,以流利的英语展现风采,上演了一场“高手过招 ‘语’你争锋的精彩对决。
细致筹备:从抽签到礼品,藏着学校的“用心”
“请各位评委老师开始抽签,确认考场信息。”复赛首日7时,42名评委通过抽签随机确定监考考场。同时,2824名学生按年级分组,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全程见证下抽取考号,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抽签共分14组,学校安排得很用心,能精准规避重复,这种严谨让我们家长特别认可。”三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举着手机记录全过程,语气里满是信赖。
赛场外,老师们举着赛场指引牌,带领学生整齐进入考场;赛场内,空调温度调至舒适区间,教室里电子屏两边比赛口号格外醒目。“提前三天就开始布置考场了,就想让孩子们放松发挥。”负责赛事组织的夏老师介绍。
更让孩子们惊喜的是,赛后的“专属礼物”——印着“英小伴”的定制笔袋。“这是学校专门定制的,比赛完送给我们,我觉得很实用。”三年级学生莉莉举着笔袋给妈妈看。“刚进考场时,她还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考完拿到笔袋立刻笑了,这小小的礼物很有意义。”
赛场内外:孩子们的自信,家长们的骄傲
尽管室外酷暑难耐,但14个考场内始终秩序井然。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自信地站在评委面前,有的用生动的语调讲述着自编的英语小故事,有的从容应答评委的即兴提问……展现出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Once upon a time……”透过考场玻璃窗,四年级学生悦悦正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述自编故事,手势随着情节起落;隔壁考场,朵朵面对评委“最喜欢的节日”的提问,眨着眼睛用英语细数“春节能收红包、看烟花”,逻辑清晰地让评委点头微笑。
“平时见人都躲的孩子,刚孩子从考场出来,居然告诉我,主动跟评委说‘Nice to meet you’!”五年级家长张女士说,“为了练口语,他每天对着镜子纠正发音,现在敢大方表达,比拿名次更让我骄傲。”她的话引发家长群共鸣:“我家孩子刚告诉我,还跟评委互动开玩笑呢”“听我孩子说,那个穿蓝裙子的小姑娘,演讲袁隆平的故事,太生动了”……赞叹声在校外候场区此起彼伏。
“本届学生的表现让人惊喜。”英语教研组朱老师说,“发音准确度、表达逻辑性都比往届提升明显,能看出日常教学中‘开口说’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晋级之后:690张决赛入场券,承载更多期待
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690名小学生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稳定的现场发挥成功晋级决赛,详细获奖名单在“周口新星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可查看。据了解,备受期待的决赛将于7月22日至24日拉开帷幕。与复赛相比,决赛不仅竞争更激烈,形式也将更加丰富——在原有个人展示的基础上,新增“话题演讲”和“思维扩展”环节,更考验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对孩子们来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成长的契机。”周口新星学校小学部王军丽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学校坚持举办口语大赛,核心并非追求名次,而是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平台。“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怯生生不敢开口,到如今能自信地用英语表达想法,甚至主动创新表达形式,这种蜕变正是我们坚持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据了解,作为英语分组阅读的开创者,周口新星学校近年来深耕教学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分级阅读+数智课堂+多维检测”为核心的特色教学模式。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学校已连续三年举办“新星杯”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初衷是打破“哑巴英语”的学习壁垒,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中建立自信。通过大赛搭建起“学用结合”的桥梁,将课堂上的分级阅读积累、数智课堂训练转化为敢于开口的表达能力,同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动英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的语言实践中感受英语的魅力,真正爱上说英语、会用英语。
比赛结束后,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走出校园,讨论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场盛夏里举行的英语口语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成长的见证——孩子们收获了勇气,家长们看到了蜕变,而学校的每一份用心,都在悄悄播撒着“爱表达、敢交流”的种子。让我们共同期待,7月22日至24日的决赛舞台上,这些英语小达人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近日,文县城区小学教育集团以"弘扬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成功举办英语口语比赛。活动吸引城区三所小学的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初赛与决赛两轮角逐,最终评选出18名获奖选手。比赛既为校园英语教育注入创新活力,也为学生搭建了语言能力与文化自信的展示平台,集团校三校校长共同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多维融合:从语言能力到文化传承
本次比赛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采用演讲、朗诵等多元化形式,鼓励学生在全英文表达中融入中国特色。参赛作品以红色文化精神、家乡风物、传统节日等为主题,如《The Tiger and the Fox 》《My Lovely Hometown—Wenxian 》等,既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更深化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一位决赛选手表示:"准备演讲时,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文县历史人文的资料,英语成了我宣传家乡的新工具。"教学相长:从'学生成长'到'教学任务链闭环'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教研组以学生演讲案例为"活教材",开展"逆向教研"。决赛中选手以"红色文化"为题的演讲,因逻辑清晰、情感真挚获得高分。教研组随即围绕该案例,分析其背后的教学设计逻辑:如何通过"材料收集—方法技巧—价值观传达"优化任务链闭环,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赛后集团校教研活动负责人表示:此类课例将成为今后集团校英语教研活动的重要资源。深度思考:语言教育如何回应时代命题这种教学实践引发了更深层的教育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育的目标已从单纯的语言技能转向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此次集团校比赛以"文化自信"为内核,探索了一条"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城关三小英语教研组长表示:"这种模式既避免了'哑巴英语'的弊端,又避免了文化失语的隐患,为县域小学英语教育提供了新方向。"来源:文县教育局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