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2 10:5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丁玲读书笔记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想从丁玲的作品中提取哪些观点或主题进行阐述。这有助于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理解丁玲的生平和作品背景:了解丁玲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她所创作的作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3. 选择合适的作品:丁玲的作品众多,可以从她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在挑选作品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文章的主题。
4. 突出丁玲的艺术特色:在作文中,要着重分析丁玲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人物塑造:分析丁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等。
b. 情节安排:分析丁玲作品的情节发展,探讨其起承转合、高潮迭起的特点。
c. 语言风格:分析丁玲作品的语言风格,探讨其简洁、朴实、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5. 结合现实意义:在分析丁玲作品的同时,要结合现实意义,探讨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6. 结构清晰: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1942年3月9日的延安《解放日报》第四版,刊登丁玲的随笔《“三八节”有感》。这篇文章,是3月7日应陈企霞的约稿赶写出来的;文稿末尾附注:“三八节清晨”。
丁玲是五四运动后走上文坛的新女性。她早期的代表性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母亲》,主要内容就是女性的社会身份和情感生活。在延安,她看到妇女参加革命后,因性别遇到的各种问题;碰巧延安刚发生几起离婚事件,女性的切身问题在革命队伍中引起轩然大波,而中国人又特别对男女之事感兴趣。因此,借三八妇女节,她“有感”于姐妹们的烦恼和现实处境,发表了一通情绪化的意见。
文章开头,她就发牢骚:“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在解放了的新女性丁玲眼里,“妇女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当因性别不同在争取一种貌似公平的社会地位时,其本身就暴露了不公平。这篇率真的随笔,直指刚刚出现的等级制,从女性的结婚、离婚、生育入题,尖刻地揭露批评特权,为她的姐妹们鸣不平。她提出的问题是,女性要结婚,结婚后要生小孩,但是,小孩由谁带呢?自己带,影响工作,成了“回到家庭的娜拉” ,“而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个星期可以有一天最卫生的交际舞”。高级领导干部的孩子有保姆,普通女干部只能自己生自己养。女人生的孩子的地位和待遇,是由男人——孩子爸爸的地位来决定的。
“有感”发表后,刺到被批评的少数,在延安引起很大的争论。因文章的片面性,当最高领导找她谈话后,丁玲曾作检讨,这篇文章也成为“问题作品”,作者不愿收入文集。1981年出版《生活•创作•修养》才编入,留下延安时期作家的一段“学案”。
《“三八节”有感》发表一个月后,周恩来建议重庆《新华日报》转载,但只转载文章后半部分,把揭露批评部分删去了。《新华日报》在编者按中说:“解放日报发表了丁玲同志的《“三八节”有感》一文,因限于篇幅不克全部转载,兹将她对姐妹们的希望转载本刊,以飨读者。”次年,周恩来回延安,告诉丁玲是邓颖超让删去批评部分的。李向东、王增如的《丁玲传》,专门有一节谈文章发表的前因后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读读。
明天是三八节,我学习周总理的作风,在《槐荫书话》转载文章的后半部分,祝贺读者姐妹们节日快乐!我转载这篇80年前发表的旧文,是感到丁玲对妇女提出的希望还没过时。
《“三八节”有感》节录
丁玲
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无节制的生活 有时会觉得浪漫,有诗意,可爱,然而对今天环境不适宜。没有一个人能比你自己还会爱你的生命些。没有什么东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只有它同你最亲近,好好注意它,爱护它。
第二、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取。所以必须每天都作点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读点书,都能有东西给别人,游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软,枯萎。
第三、用脑子。最好养成一种习惯。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每说一句话,每作一件事,最好想想这话是否正确?这事是否处理的得当,不违背自己作人的原则 ,是否自己可以负责。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后悔。这就是叫通过理性,这,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假如没有最大的决心,一定会在中途停歇下来。不悲苦,即堕落。而这种支持下去的力量却必须在“有恒”中来养成。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便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而这种抱负只有真正为人类,而非为己的人才会有。
《三八节有感》“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80年过去了,历史的烟尘早已淹没了当年丁玲笔下的女子们。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考据专家,当年的情形到底怎样,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单设一个节日,这个节日的所有者,应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了。
年年都有这一天。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延安虽说这两年不如前年热闹,但似乎总有几个人在那里忙着。而且一定有大会,有演说的,有通电,有文章发表。
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它地方的妇女幸福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嫉羡的说:“为什么小米把女同志吃得那么红胖?”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大的比例,却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然而延安的女同志却仍不能免除那种幸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最能作为有兴趣的问题被谈起。而且各种各样的女同志都可以得到她应得的诽议。这些责难似乎都是严重而确当的。
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她们不能同一个男同志比较接近,更不能同几个都接近。她们被画家们讽刺:“一个科长也嫁了么?”诗人们也说:“延安只有骑马的首长,没有艺术家的首长,艺术家在延安是找不到漂亮的情人的。”然而她们也在某种场合聆听着这样的训词:“他妈的,瞧不起我们老干部,说是土包子,要不是我们土包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但女人总是要结婚的。(不结婚更有罪恶,她将更多的被作为制造谣言的对象,永远被污蔑。)
不是骑马的就是穿草鞋的,不是艺术家就是总务科长。她们都得生小孩。小孩也有各自的命运:有的被细羊毛线和花绒布包着,抱在保姆的怀里,有的被没有洗净的布片包着,扔在床头啼哭,而妈妈和爸爸都在大嚼着孩子的津贴,(每月25元,价值二斤半猪肉)要是没有这笔津贴,也许他们根本就尝不到肉味。
然而女同志究竟应该嫁谁呢,事实是这样,被逼着带孩子的一定可以得到公开的讥讽:“回到家庭了的娜拉。”而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个星期可以有一天最卫生的交际舞。虽说在背地里也会有难比的诽语悄声的传播着,然而只要她走到那里,那里就会热闹,不管骑马的,穿草鞋的,总务科长,艺术家们的眼睛都会望着她。这同一切的理论都无关,同一切主义思想也无关,同一切开会演说也无关。然而这都是人人知道,人人不说,而且在做着的现实。离婚的问题也是一样。
大抵在结婚的时候,有三个条件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政治上纯洁不纯洁,二、年龄相貌差不多,三、彼此有无帮助。虽说这三十条件几乎是人人具备(公开的汉奸这里是没有的。而所谓帮助也可以说到鞋袜的缝补,甚至女性的安慰),但却一定堂皇的考虑到。而离婚的口实,一定是女同志的落后。
我是最以为一个女人自己不进步而还要拖住她的丈夫为可耻的,可是让我们看一看她们是如何落后的。她们在没有结婚前都抱着有凌云的志向,和刻苦的斗争生活,她们在生理的要求和“彼此帮助”的蜜语之下结婚了,于是她们被逼着做了操劳的回到家庭的娜拉。
她们也唯恐有“落后”的危险,她们四方奔走,厚颜的要求托儿所收留她们的孩子,要求刮子宫,宁肯受一切处分而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悄悄的去吃着坠胎的药。而她们听着这样的:“带孩子不是工作吗?你们只贪图舒服,好高骛远,你们到底做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政治工作?既然这样怕生孩子,生了又不肯负责,谁叫你们结婚呢?”于是她们不能免除“落后”的命运。
一个有了工作能力的女人,而还能牺牲自己的事业去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时候,未始不被人所歌颂,但在十多年之后,她必然也逃不出“落后”的悲剧。即使在今天以我一个女人去看,这些“落后”分子,也实在不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她们的皮肤在开始有折绉,头发在稀少,生活的疲惫夺取她们最后的一点爱娇。她们处于这样的悲运,似乎是很自然的,但在旧的社会里,她们或许会被称为可怜,薄命,然而在今天,却是自作孽、活该。不是听说法律上还在争论着离婚只须一方提出,或者必须双方同意的问题么?离婚大约多半都是男子提出的,假如是女人,那一定有更不道德的事,那完全该女人受诅咒。
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感情,(不管是升起的或沉落的,不管有幸与不幸,不管仍在孤苦奋斗或卷入庸俗,)这在对于来到延安的女同志说来更不冤枉,所以我是拿着很大的宽容来看一切被沦为女犯的人的。
而且我更希望男子们尤其是有地位的男子,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少发空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使理论与实际不脱节,在每个共产党员的修身上都对自己负责些就好了。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对女同志们,尤其是在延安的女同志有些小小的企望。而且勉励着自己。勉励着友好。
世界上从没有无能的人,有资格去获取一切的。所以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强己。我不必说大家都懂的。而且,一定在今天会有人演说的:“首先取得我们的政权”的大话,我只说作为一个阵线中的一员(无产阶级也好,抗战也好,妇女也好),每天所必须注意的事项。
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无节制的生活,有时会觉得浪漫,有诗意,可爱,然而对今天环境不适宜。没有一个人能比你自己还会爱你的生命些。没有什么东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只有它同你最亲近,好好注意它,爱护它。
第二、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取。所以必须每天都做点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读点书,都能有东西给别人,游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软,枯萎。
第三、用脑子。最好养好成一种习惯。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最好想想这话是否正确?这事是否处理的得当,不违背自己作人的原则,是否自己可以负责。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后悔。这就是叫通过理性,这,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假如没有最大的决心,一定会在中途停歇下来。不悲苦,即堕落。而这种支持下去的力量却必须在“有恒”中来养成。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便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而这种抱负只有真正为人类,而非为己的人才会有。
三八节清晨
附及:文章已经写完了,自己再重看一次,觉得关于企望的地方,还有很多意见,但为发稿时间有限,也不能整理了。不过又有这样的感觉,觉得有些话假如是一个首长在大会中说来,或许有人认为痛快。然而却写在一个女人的笔底下,是很可以取消的。但既然写了就仍旧给那些有同感的人看看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