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2 15:4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初识》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选择一个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主题的标题,如《《初识》读书笔记》。
2. 引入:在开头部分,简要介绍《初识》这本书的作者、背景以及自己的阅读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
3. 概述内容:对《初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包括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等,使读者对这本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感悟和体会。以下是一些具体要点:
a. 人物分析: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简要分析,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道德品质等。
b. 情节解读:对书中的关键情节进行解读,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情节展现主题,以及情节对人物成长的影响。
c. 主题探讨:探讨《初识》这本书所表达的主题,如成长、爱情、友谊、人生观等,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5. 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适当引用书中的具体事例,以增强说服力。
6.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7.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8. 结尾:在
我猜想,再次手捧着《简爱》,一定把不少人儿带回到一段青葱而美好的往事之中,包括我。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买课外书,所以在中考之前,只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和《杨家将》。考入中专以后,从没去过书店的我,突然间看到学校图书馆里琳琅满目,品类繁多的图书,感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有如饥似渴阅读的欲望,一下子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了,所以总是很茫然的选择。
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英国文学,读的数量比较多的是被称为圣母芭芭拉的英国作家芭芭拉·卡德兰Cartland,Barbara的作品。她的小说一般都篇幅不大,通俗罗曼史较多,内容几乎都是贵族青年爱上了出身低微或处境困难的弱女子,他不看重金钱、地位等物质世界,而只追求纯洁的爱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精神世界。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卡德兰迷”——百读不厌。
之后,在“卡德兰”的熏陶下,去图书馆借阅了《简爱》。通过对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了解以及对作品的赏读,初识了经典的魅力。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在这一刻以某种方式撞击了你的心灵,然后,不可复制。所以,过往所阅读过的很多书目,已渐渐模糊了记忆,而《简爱》的印记尤其深刻。
时过二十多年,再次阅读,依然如往般痴迷。《简爱》所表现的自强自尊自爱,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敢于追求有意义而完整的爱情的主题思想,是最积极的倡导。
好的作品离不开现实生活,好的人物离不开人的思想。这部半自传式小说,依托的是作者巧妙的构思,展现的是一幅幅细腻的画面,烘托的是一个个活灵活现而清晰的人物。
喜欢《红楼梦》的人,必有游历大观园的雅兴,即便知道那只不过是曹雪芹笔下的太虚幻境;钟情于李白诗歌的人,必有身临天姥山的强烈愿望,即便知道那只不过是谪仙人的一丝残梦;而对于迷恋《纳兰词》的我,多么想漫步于词人用文字搭建的渌水亭边,沐浴在那漫天感伤的词“雨”,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那如落花般凄美的词章。
初见纳兰容若之名,乃是在梁羽生先生的《七剑下天山》,小说中的纳兰容若是位“手摇纨扇,儒冠素服,飘飘若仙,玉树临风”带有忧郁情怀的少年公子。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容若虽然是开在明珠相府的“人间富贵花”,为什么却愿做一片“冷处偏佳,别有根芽”、随风漂泊的雪花呢?纳兰容若早期接受的儒学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是其心灵苦闷的根源,而当侍卫的扈从生涯却煎熬着他的心灵,父子间的志向不同,更是让他苦上加苦。再加上他自幼身患寒疾,这种病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这样他的性格中就平添了几分多愁善感。
泡上一壶“岩骨茶香”的东水山茶,燃起一炉檀香,我手中捧着一卷《饮水词》。袅袅升腾的香烟中,仿佛有一位高贵而眉宇间略带忧郁的风度翩翩才子向我走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声音幽怨,如泣如诉,充满了无奈与叹惜之情。
无独有偶,同为纳兰容若悼亡词的代表作《金缕曲》,一字一咽,血泪交溢,语痴入骨。不仅极哀怨之致,也显示了词人的情真意切,以上两首词可以直追苏东坡的《江城子·记梦》。
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生为情所困,终身未能畅心如意。他一生中有过婚恋的女人共有五位:一棵开在深宫的紫色丁香——初恋情人表妹“谢娘”;一株灿烂而短暂的合欢花——元配夫人卢氏;两把秋天的扇子——官氏与颜氏;江南盛开的空谷幽兰——红颜知己沈婉。五位女子,在他的词中或喜或悲,若痴若醉,若即若。叹也好,泪也罢,都无非是一个“爱”字在作怪。
如果说李煜的词就像国画中简练放纵的写意笔法,只寥寥几笔便形神兼备。那么纳兰词便如精勾细描的工笔画,一丝不苟,曲尽其妙。我爱苏轼词的豪迈旷达;爱晏几道词的浓挚深婉;但我更爱纳兰词,因为它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刚柔并济,形神兼备。与晏几道的《小山词》相比,《纳兰词》的内容则更加丰富,既有婉丽清凄的爱情词,缠绵悱恻的悼亡词,又有雄浑苍凉的边塞词和寄托深远的咏物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的348首词中,我最喜欢的是这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而“人生若只如初见”又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虽然是整首词里最平淡的一句,但它却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这一句让我有“返朴归真”的感觉,又似佛家所说的“刹那便是永恒”意境。邂逅意中人的惬意,如诗似梦,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佳人的一颦一蹙,一言一笑,犹如吹面而来的杨柳风,沐浴爱河的清波。心中那只不安份的小梅花鹿,似一团慢慢升腾的火焰,燃起了那无边无际的憧憬。初识是一种美好的时光,然而相处久了就会产生矛盾,当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时,什么“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举案齐眉,只不过是空话一句。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当爱情渐行渐远,蓦然回首,人面已经不知何处去了,只留下红泪轻浥的桃花。爱情也好,友情也罢,如果能保持始终如一,生死不渝,那该多美好啊!
同为清初三大词人,陈维崧提倡“豪放”,朱彝尊追求“清雅”,而纳兰容若却独创“主情”的独特艺术观念。纳兰词的最大魅力在于“感情真率”,《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上片写塞外行军的奇特风景,下片抒发刻骨的思乡之情,酣畅淋漓,不假雕饰,浑然天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为纳兰词中经典当中的经典,更是集中体现了纳兰词的四个特点:真情、自然、追忆和伤心。
茶已淡,香将尽,而纳兰容若你的影子在我脑海中竟挥之不去: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的无奈,“我是人间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的惆怅,“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的哀怨。读着这些凄美的词,让我感动,心痛,不忍卒读。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不知何时,我已“泪湿春衫袖”。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