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2 1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麦凯读后感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了解麦凯及其作品": - 在开始写作之前,确保你对麦凯的背景、主要作品及其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有足够的了解。 - 阅读麦凯的代表作,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和写作手法。
2.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 - 确定你写作读后感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分析、分享感受还是探讨作品的社会意义。
3. "组织文章结构": - 开头:简要介绍麦凯及其作品,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详细阐述你的读后感,包括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对主题的解读、对写作手法的评价等。 - 结尾:总结你的观点,给出个人评价或对读者的建议。
4. "注意以下几点":
- "客观性":尽量客观地评价作品,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 "深度":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展示你的思考深度。 - "逻辑性":保持文章结构的清晰,论证过程要有逻辑性。 - "个性化":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使读后感具有个性化特点。
5. "语言表达":
- "准确性":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 - "生动性":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
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读书是与名家相遇,体悟教育经验;是与同行对话,分享教育心得。
由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的2019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征文暨书目征集活动从30余家出版社征集了近300本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供教师们参考阅读。
在此,欢迎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并将自己的读后感和联系方式发送给我们(邮箱:shuqiyuedu@126.com),对于优秀作品将会有好礼相送!
第一批书目推送后反响很好,今天,小编再为大家送上第二批阅读推荐书目,赶紧来看一看吧!其他书目近期将会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教育理论类
1.《未来的学校——基础教育革新建议》,【法】让-米歇尔•布朗盖(Jean-Michel Blanquer)著,刘敏、张自然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2.《教学伦理(第五版)》,【美】 肯尼斯•A•斯特赖克.【美】乔纳斯•F•索尔蒂斯著,黄向阳、余秀兰、王丽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
3.《核心素养十讲》,钟启泉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4.《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陈子季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5.《高瞻课程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丛书》,【美】安·S.爱泼斯坦著,霍力岩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6.《解码青春期》,【美】乔希•西普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青豆书坊)
7.《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王策三新世纪教育文存》,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8.《儿童研究:世纪的回眸与展望》,方明生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9.《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多学科视角》,童世骏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10.《慕课和全球开放教育》,【美】Curtis J.Bonk等著,焦建利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教师专业成长类
11.《从整本书精读到群书阅读》,吉忠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12.《未来课程想象力》,徐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13.《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于伟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14.《做更好的教师:教育怎样发挥作用》,【美】伊丽莎白·格林著,李晨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
15.《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陈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16.《课堂提问能力实训》,韩琴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17.《思维影响教育——给教师88个批判式思考》,徐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18.《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房超平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19.《互动教学能力实训》,李高峰、刘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20.《韩兴娥与课内海量阅读》,韩兴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21.《让教育更加尊重生命——姚跃林教育演讲录》,姚跃林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22.《北京四中人文游学课》,于鸿雁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23.《微课程导论》,余宏亮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24.《李镇西教育知行录》,李镇西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25.《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修订本)》,李茂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26.《中国当代民办教育家丛书·蒲邦顺办学思想和实践》,吴霓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27.《语文教学情道术》,程良焱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28.《师道》,李枝桃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29.《小学数学“通融课堂”的教学实践》,许贻亮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30.《文化统整与校本课程开发》,鲍道宏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31.《多维互动式课堂管理:50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助你事半功倍》,【美】塞丽娜·帕里泽著,窦钰婷、王瑜、刘白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32.《每个孩子都会闪亮——华德福教育的本土化尝试》,吴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33.《选课走班100问》,王春易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34.《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美】约翰·斯宾塞.A.J.朱利安尼著,王頔、董洪远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35.《点燃教师,照亮教育:学校生长日志》,刘艳萍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36.《让樱花绽放英华:一所老旧小区的传统学校如何特色办学、成长发展的深层细节》,郭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37.《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理论与技巧》,童喜喜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38.《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通往卓越教育的路径》,【美】马文·柯林斯.希维娅·塔玛金著,刘琳红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39.《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余映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40.《王牌教学法:罗恩·克拉克学校的创意课堂》,【美】韦德·金.霍普·金著,彭相珍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41.《老师怎么教,学生才能记得住》,【美】玛丽莉·斯普伦格著,韩小宁、刘白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42.《教师应该知道的事》,张丽钧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43.《走进教师阅读》,刘波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教育心理类
44.《走出原生家庭创伤》,朵拉陈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45.《儿童发展》,王争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46.《青春期:青少年的教育、养成和健康》,【美】斯坦利.霍尔(G. Stanley Hall)著,凌春秀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47.《自尊(原书第4版)》,【美】马修·麦凯(Matthew McKay)、帕特里克·范宁(Patrick Fanning)著,马伊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48.《教育心理学(第10版,中译版)》,【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49.《追求学习结果的88个经典教学设计》,【美】艾莱克斯·卢蒂文、艾米·斯瓦尔著,田丽、王淑花、张黎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50.《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美】卡伦·霍妮著,方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51.《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第二版)》,任俊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万千教育)
学前教育类
5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与应用(第三版)》,【英】盖伊•罗伯特-赫尔姆斯著,孙爱琴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53.《支架儿童的主动探究——STEM与个别化学习》,汪秀宏、王微丽、霍力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54.《幼儿教师教育技能10项修炼》,吴振东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55.《幼儿园探究性环境创设——让孩子成为热情主动的学习者(全彩)》,【美】Susan Stacey著,康丹、陈恺丹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万千教育)
56.《365个科学游戏•操作篇》,【美】伊丽莎白·舍伍德等著,马杨译,九州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57.《小脑袋,大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全彩)》,【美】Janis Strasser等著,孟晨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万千教育)
综合类
58.《小学生独立成长•桥梁书》,张笑成著,万可欣绘,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59.《写给未来的自己》,刁克利、高秀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60.《秘书工作手记2:怎样写出好公文(新时代·职场新技能)》,像玉的石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61.《忠信教育法》,高震东著,朱永新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62.《喜阅读出好孩子》,童喜喜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63.《坚毅:培养热情、毅力和设立目标的实用方法》,【美】卡洛琳·亚当斯·米勒著,王正林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64.《S2B崛起:新零售爆发(新时代·营销新理念)》,尹佳晨、关东华、郑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65.《丁丁老师创意作文课:教你写出会思考的作文》,丁丁老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66.《亲近孔子》,苗德乾(庞公闲士)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67.《小趋势》,【美】马克·佩恩、E.金尼·扎莱纳著,刘庸安、贺和风、周艳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青豆书坊)
68.《大话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底层架构原理极限剖析》,冬瓜哥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69.《好奇孩子的科学书》,【美】雅希雅·西特伦著,姜桂梅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青豆书坊)
70.《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英】安娜·威廉姆森、瑞塔·纽厄尔著,【美】贝丝·伊万丝绘,高源译,北京日报出版社2019年出版
人文类
71.《养家之人》,【加】黛博拉·艾里斯著,黄静雅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72.《冈田淳幻想小说系列(全五册)》,【日】冈田淳著,【日】太田大八绘,叶韦利译,九州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73.《百幅名画欣赏》,陈铁梅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74.《信仰的动力》,【美】保罗·蒂利希著,钱雪松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万千教育)
75.《阅微草堂笔记》,纪昀著,沈凊山注,崇文书局有限公司2018年7月出版
76.《愤怒的笑声》,劳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77.《我记得,亲爱的,记得……叶赛宁诗选》,【俄】叶赛宁著,顾蕴璞译,崇文书局有限公司2019年5月出版
78.《丰子恺漫画古诗文》,丰子恺绘,常迎春评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青豆书坊)
79.《一个人的合唱》,劳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80.《爱的极简法则》,【英】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著,李晓晔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81.《福建历代名篇选读(诗词卷)》,郭丹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青少年阅读类
82.《余光中散文精选 青少版》,余光中著,崇文书局有限公司2019年5月出版
83.《学会思考:会思考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洪兰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84.《我的第一本亲子思维导图》,栗米著,糯米绘,台海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85.《DK儿童STEM创新思维培养 图解数学》,英国DK公司编著,库柏特科技赵昊翔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86.《联想记单词》,陈善珠著/绘,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3月出版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2022年的第一个周末,北美票房延续了去年年底的趋势,即《蜘蛛侠:英雄无归》一枝独秀的局面。另一方面,已经从院线下档的《不要抬头》因为电影人和影评人的口水战,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冲奥”作品未现大规模上映
《蜘蛛侠:英雄无归》在周末三天拿到5270万美元,其北美地区票房累计已至6.1亿美元,超越总票房6.08亿美元的《超人总动员2》,跻身北美影史票房十大行列。同时,该片的全球票房也已达13.7亿美元,排名史上第十二强。考虑到不仅是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没有新片上映,而且在1月底《暗夜博士:莫比亚斯》上映之前,整个北美影市都没有什么大片公映——仅有1月14日上映的《惊声尖叫5》或许尚可一战,因此“小蜘蛛”在历史票房榜单上继续往上爬升,肯定不是问题。
《惊声尖叫5》海报
在过往几年,每年这个时段一般都会看到多部志在冲击奥斯卡奖的文艺片开始大规模上映,以聚集人气和口碑。然而,到了这个颁奖季,由于此类作品的目标观众尚未重回影院的关系,各大片商也都暂时搁置或缩减了旗下新片的发行计划。
《麦克白的悲剧》海报
比如,由乔尔·科恩执导、丹泽尔·华盛顿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主演的《麦克白的悲剧》,目前仅在全美二百家影院上映。该片由苹果影业投资,A24公司负责院线发行,线上部分则由苹果自己操作,1月14日才会上线。但按照苹果、Netflix和亚马逊这几家流媒体公司的一贯做法,其影院票房并不对外公开,因此业界对于该片究竟受不受观众欢迎,本身也是一头雾水。
此外,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新作《平行母亲》由索尼影业负责北美发行,目前仅在全美三家影院能看到。还有代表日本参加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竞逐的《驾驶我的车》,明明已拿到不少奖项,在北美市场积聚了不少人气和话题性,但发行方雅努斯影业(Janus Films)依然小心翼翼,只安排该片在全美16家影院上映。A24公司的《呼朋引伴》和探照灯影业的《法兰西特派》等作品,目前也都只有几十家美国影院在放映。
影评人批评《不要抬头》创作者自以为是
对比院线里的“冲奥”作品,过去这一周里,在美国社交网络上热度最高的电影却是已在影院下档的《不要抬头》。该片由Netflix负责发行,2021年12月10日开始在美国少数影院上映,随后在12月24日登陆网络平台,并且连续数日霸占Netflix电影点播榜头名的位置。
《不要抬头》海报
《不要抬头》由亚当·麦凯自编自导,讲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两位科学家意外发现一颗彗星即将于半年后撞击地球,给人类家园带来灭顶之灾的故事。但是,面对他们的提醒,上至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美国总统,下至包括女科学家父母在内的普通民众,全都抱之以不以为意的麻木态度。更有甚者,还有由马克·里朗斯饰演的科技巨擘试图火中取栗,借人类危机中饱私囊。
整部影片走的是黑色喜剧路线,对美国社会上上下下均加以冷嘲热讽。而按照亚当·麦凯以及另一位联合编剧大卫·西洛塔的说法,片中的死亡彗星,隐喻的显然是“迫在眉睫的全球变暖危机”,他们有感于政府和媒体面对气候危机的麻木不仁,决心拍摄这么一部影片以警醒世人。
《不要抬头》在“烂番茄”上仅有56%的影评人好评度
目前,《不要抬头》已获得六项美国评论家选择奖提名和四项金球奖提名,同时还是美国电影学院(AFI)和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各自评选出的2021年年度十大佳片之一。然而,似乎与之相悖的是,该片在影评收集网站“烂番茄”上仅有56%的专业影评人好评度——229位职业影评人中有差不多一半给该片打了低分。而在另一家入会门槛更高一些的影评综合网站“元评论”(Metacritic)上,46位资深影评人里也有差不多一半并不怎么欣赏这部作品。反而倒是普通观众,相对来说普遍更喜欢《不要抬头》,该片目前无论在IMDb网站还是国内的“豆瓣网”上,观众打分都在七分以上。
显然,《不要抬头》在美国影评人中间引出了截然相反的两极分化看法。喜欢它的人,为其贴上了“属于我们时代的《奇爱博士》”这样的标签,甚至预测该片有望在颁奖季的下半程乃至最后的奥斯卡奖上大有作为。
另一边,反感它的人主要批评的则是影片高高在上的态度,《好莱坞记者》、《综艺》和《卫报》三家媒体的影评人都持这一态度,认为诸如气候变暖这样的科学问题,讨论起来其实非常复杂,牵涉方方面面,但影片却将其简化成了一个大诘问:科学家说的话,你信还是不信?因此显得过于武断专横,反而失去了科学研究应有的严谨态度。在他们看来,导演麦凯和编剧西洛塔显然自视甚高,自以为是地将观众当作不了解气候危机的白痴,所以才会想到要用这种荒诞性的寓言方式来传递上述信息。因此,影片才会呈现出除了几位科学家主人公外,几乎再无一人预见到彗星来袭的迫切危机,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普通人还是本应担负社会责任的政客和媒体,尽数被刻画成了一帮蠢人和白痴。
《不要抬头》剧照
眼看正反双方越辩越激烈,导演麦凯和编剧西洛塔也加入战局。记者出身的大卫·西洛塔是美国西北大学政治系毕业的高材生,几年前做过志在竞选美国总统的伯尼·桑德斯的首席文胆,思想相当左倾,他的妻子还是民主党在科罗拉多州的众议员。
针对批评这部电影的那些影评人的论调,西洛塔在去年12月26日回击说:“一部关于气候的电影在全球最大流媒体平台上成了关注度第一高的作品。如果你不觉得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那我只能说,你和这部电影里的人物没什么区别。”
三天之后,导演麦凯也在其社交媒体上讥笑说,那些对于气候危机毫无焦虑感的人,其实压根就不该费时间来讨论这部电影,根本连看都不必看,因为“那就像是机器人在看爱情片,‘他们干嘛要脸贴脸啊?’机器人一定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不出意外,两人的发言很快招来更多批评的声音。就连向来立场左倾的线上新闻媒体“每日野兽”(The Daily Beast)的影评人金达尔·库宁汉(Kyndall Cunningham)也反驳说,这么一部耗费7500万美元拍摄的Netflix作品,制作过程中肯定产生了大量碳排放,给全球变暖“做了贡献”,然后导演竟然还要按照你看完之后喜不喜欢他这部电影来评判你懂不懂什么叫做环保,这本身就荒谬透顶。而且明明就是电影本身拍得一般,导演却非要高举环保正义大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评所有批评他作品的影评人,更是显得毫无道理。
而身在纽约的影评人查尔斯·布拉梅斯克(Charles Bramesco)也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想要说服他人就重要议题改变想法的时候,说服的方式往往和说服的内容一样重要。如果只是用攻击对方,不尊重对方或者看不起对方的方式来说服人家,结果只会导致目标人群对你的说辞彻底充耳不闻,到了这个时候,哪怕你讲的内容再有道理,也都没用了。”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