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3 02:59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观看八一阅兵心得体会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主题明确: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观看八一阅兵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完整: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八一阅兵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详细描述观看阅兵的所见所闻,以及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观看阅兵的收获和体会。
3. 内容充实:作文内容应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阅兵仪式的盛况:描述阅兵仪式的规模、气势、精彩瞬间等,展现我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威武之师形象。
b. 阅兵队伍的组成:介绍阅兵队伍中的各个兵种、装备、人员等,展现我国军队的多元化发展。
c. 阅兵背后的故事:讲述阅兵背后的历史、文化、科技等元素,加深对阅兵仪式的理解。
d. 观看阅兵的感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观看阅兵后的思考和感悟,如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等。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5. 视角独特:在描述观看阅兵的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个人经历、兴趣爱好、职业特点
□吴集凯
96年前,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南昌起义的历史与革命实践所孕育和累积的“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南昌起义部队中涌现出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其中元帅6位、大将3位、上将4位。6位元帅南昌起义时平均年龄仅为30岁,3位大将南昌起义时平均年龄仅为21岁,4位上将南昌起义平均年龄仅为23岁,这就是青年人的时代担当。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广大青年干部要从“八一精神”中感悟“青春担当”,以“忠诚之我”“为民之我”“斗争之我”奔赴新征程、实现新作为、扛起新担当。
感悟“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中的“忠诚之我”,坚定不移跟党走。“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南昌起义前夕,作为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人生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干事创业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忠诚信仰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实践,革命年代体现在“砍头不要紧”的坚贞不屈,新时代则表现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担当作为。青年干部作为强国复兴伟业的生力军,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对党忠诚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定盘星,将自己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在推进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绽放耀眼的光芒。
感悟“为民奋斗、百折不挠”中的“为民之我”,一心为民谋福祉。人民军队从南昌起义中创建而来,秉承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革命传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号,目的就是尝试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为人民谋利益。今天,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青年干部作为强国复兴伟业的主力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常念“民之所愿”、关注“民之所感”、笃行“民之所盼”,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感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中的“斗争之我”,锐意进取勇担当。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敢为人先”成为“八一精神”的显著特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历史经验。越是严峻斗争、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检验出一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成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中,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青年干部作为强国复兴伟业的先锋队,必须肩负起历史使命,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锻造斗争本领,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成为永铭史册的辉煌历史。从1933年起,8月1日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日。
回顾我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从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到人民解放军,名称虽然变过,但我军打江山、保社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人民军队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93周年之际,我们更应怀念并铭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军、建国和保卫国家斗争中的不朽贡献,同时也坚定的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然会坚定地继承和弘扬七种精神:
一是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精神。作为一名老兵,我始终认为,我们必须坚决听党指挥,牢记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初心,牢记保卫国家安全、领土主权完整的使命,这是我军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
二是发扬传统,弘扬历史的精神。九十多年来,我军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作风和红色基因,如爱国、爱民,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官兵一致。我永远记得那些打过仗的老首长爱兵如子的件件感人往事,也不时地激励着后人去继承并弘扬。
三是敢于打仗,必须打赢的精神。军队存在的意义就是保卫国家安全,就是打仗,就是打赢。当前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我军必须随时做好在南海、东海、台海、中印边境等多个战场的打仗准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军委一声令下,我军必定能够攻必克、战必胜!
四是全面发展,精心砺剑的精神。在和平时期,我军的任务就是进行打仗准备,就是搞好军队建设,形成多种形式的杀手锏手段和战场优势;搞好针对性训练,形成针对不同对手、在不同战场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打法和战法!
五是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祖国和人们需要的时候,人民子弟兵总会冲锋在前。回顾在抗洪强险、奋勇救火、地震灾害一线,总会看到官兵冲锋在前和不怕牺牲的身影,他们始终与人民共患难,战天斗地,谱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六是遵纪守法,斗争昂扬的精神。全军官兵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是什么职务,都会严格遵纪守法,牢记人民子弟兵的身份和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我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七是牢记首长,不忘战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亘古不破的现实。随着年龄增长和服役年限的流逝,不少首长退休了,不少战友转业了、复员了。希望现役的领导和战友不要忘记他们,逢年过节时一声问候,让5700多万昔日的老首长和战友们感到温暖。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战无不胜!
本文作者、火箭军退休研究员、核战略专家、导弹技术专家杨承军教授
本文系作者授权《祖国》杂志社祖国网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