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手把手教你写《观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3 04:57

手把手教你写《观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观最美教师心得体会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观最美教师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通常,一篇心得体会作文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 引言:简要介绍观最美教师的背景和原因。 - 主体:详细描述观最美教师的事迹、品质和对你产生的影响。 - 结尾:总结心得体会,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3. 内容丰富:在主体部分,要尽量丰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最美教师的事迹:描述最美教师在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如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等。 - 最美教师的品质:分析最美教师的优秀品质,如敬业、耐心、关爱等。 - 对你的影响:阐述最美教师的事迹和品质对你产生的积极影响,如激发学习热情、树立人生目标等。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注意语句通顺,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5. 情感真挚:在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时,要真挚感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最美教师|王春齐:以爱为翼,点亮学生英语学习之路

教育的力量,能让我们

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迷茫走向明确,

教育是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

——王春齐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

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帮助他们掌握终身受益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将语法、词汇融入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词典、阅读英文原著,学会独立获取知识。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与情感体验,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创造力。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与包容心态。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支持与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压力,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教育的意义在于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塔,教师的责任是用爱与智慧陪伴学生前行。我愿以耐心与热情,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1诙谐幽默,铸就高效课堂

课堂上,我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眼中的 “魔法师”。讲解语法时,我会用生动的类比,将复杂的时态比作生活的不同场景,学生们在欢笑中理解了知识。记得讲到 “定语从句” 时,我用班级里的学生举例,风趣地说:“就像我们班的某某,他总是笑眯眯的,逗得大家乐呵呵。这个‘笑眯眯的’就是定语从句,修饰小明。” 学生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原本晦涩的语法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王春齐老师魅力课堂

02认真仔细,助力学生成长

课后,我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每一本作业本上都留下我密密麻麻的批注。从语法错误到单词拼写的细微之处,我都一一指出,并给予鼓励和建议。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写出了特别优美的句子,我不仅在作业上给予高度评价,还在课堂上朗读,让这个学生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也激励了其他同学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王春齐老师课后辅导学生

03用心浇灌,呵护花朵开放

生活中,我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困难与成长。有学生因为家庭变故情绪低落,英语成绩下滑。我主动找他谈心,像朋友一样倾听他的烦恼,帮他申请学校的补助,并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辅导。渐渐地,他的笑容回归,成绩也有了起色。

王春齐老师和学生们

04团结共研,碰撞思想火花

办公室里,我常常与其他老师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教学方法和教育心得。我们一起研究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互相启发中共同成长。教育是一场爱与智慧的修行,我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爱为翼,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王春齐老师参加学科教研

05严慈相济,方能育才成器

我始终认为,“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蕴含着一定的道理,但并非绝对。严并非一味地严厉斥责与苛刻要求,爱也绝非无原则的溺爱与放任,真正的教育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在教学中,我将严格贯彻于对学习标准的把控。如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时,会明确标准并在检查时细致认真,不容丝毫敷衍。对于单词拼写、语法运用等细节,同样严格要求,确保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不仅是对学科知识负责,更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树立自律意识与规则意识。

同时,我也注重爱的融入。课堂上,我会以鼓励的眼神、温和的言语来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我愿意花费课余时间耐心辅导,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我深知,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他们才会在遇到挫折时,因这份爱而重拾信心,继续前行。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成长,而非单纯追求成绩。我既会用严格的标准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也会用爱去滋养他们的心灵。我相信,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助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王春齐老师备课中

【转载】师坛楷模|郝旭光:学生眼里自带光芒的好“园丁”




夏初时节,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校园南侧长长的铁栅栏围墙边,从里向外生长着无数艳丽的蔷薇花,它们在茂密的叶子衬托下,引人注目,远看像天上的繁星,近看每个花朵都像精致的小玫瑰花,让人感到美不胜收。因为采访国家教学名师,贸大惠园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郝旭光老师,记者走进了贸大的美丽校园。校园里许多好看的花卉树木以及绿草如茵的草坪不时吸引着记者的眼球,也让记者想到了“园丁”这个词。人们常把老师比喻为学生心灵的“园丁”,而记者所采访的郝旭光老师就是一位这样的“园丁”,而且还是一位自带光芒的“园丁”。





2023年11月4日,郝旭光在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大会上作学术演讲

恢复高考改变了人生命运


1961年4月,郝旭光出生于山东烟台牟平县的一个山村,父母是小学教师。他自幼聪明好学,痴迷读书,不到4岁时家长就让他上学了。虽然学校条件极差,但郝旭光就像是不被砾石压住的树苗,顽强地向上生长,在同学里出类拔萃。

1977年秋,任联中校长的父亲兴奋地告诉家里人称国家要恢复高考。郝旭光听到后激动不已……当时还在读高二的郝旭光尝试地参加了那年冬天恢复的高考,而且竟然考上了(但没去就读),高中毕业时他再次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作为牟平县最偏远农村的学生竟然在全县4125名考生中成绩名列前茅。“当年高考,化学成绩99分,差一分没得满分,遗憾至今。我被录取到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粉末冶金专业,成为全县考入北京名校的少数考生之一。恢复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郝旭光感慨。

大学毕业后,郝旭光被分配到牟平县的一个工厂,但他觉得应该考研,将来做研究工作。为节省路上时间并有整段时间复习,他竟然连着半年在热处理车间上夜班(晚12点到晨8点),且从未请假,就连到烟台市报名、体检,也用夜班后的一天时间完成,当晚接着夜班,两夜一天只睡了4小时……

1983年郝旭光考到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系读硕士,成为牟平县考走的第一位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后,他重返北京,成为贸大的教师,从讲师、副教授,升为教授。虽已是教授,但“进士情结”强烈,于是2003年以总分第一(专业课98分)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后又完成了29万字的博士论文,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8年2月14日,郝旭光受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团拜会

喜欢当老师 享受在教学


“我喜欢当老师,享受在教学中。”郝旭光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从他讲课时两眼放光,充满激情,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深入浅出,能感到他对教学是多么热爱,又是多么的享受其中。

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到郝旭光不仅特别热爱教学,也特别受学生爱戴。在他看来,有“爱”的教学,才能激发人的善意,激活人的潜能。能感动学生的教学一定要能触碰学生的心灵,要给予所有不同学生同样的“爱心”和尊重。他说,“上课是工作,也是事业;需情怀,更需专业。教书育人是本分,更是传承、关爱、历史责任和信仰”。郝旭光从教39年,其间获得了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精品课程负责人、市教学名师奖、市十佳师德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他主讲的“组织行为学”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领导学”也成功上线。但他说,自己最欣慰的是被评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大学生最喜爱教师”,贸大学生这唯一一次自发组织经三轮投票后的结果,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给本科生授课期间,他每学期至少布置3次作业,每次至少50题(含简答),他每次亲自批改作业至少花12小时。最可贵的是,他坚持在期末考试后,对每个学生的卷面进行复盘并记录下来。

郝旭光认真教学,深受学生好评。新冠疫情前每学期至少2门课的学生评价得分排在学院前10%,每次下课时,学生们都主动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教过的学生对他十分爱戴,每当结课、教师节或毕业季,学生们或赠锦旗或送鲜花或写感恩卡。2019年底,MBA班结课时同学们赠他一幅装裱好的藏头诗书法作品《旭光昭曜 吾师真好》。2020年11月26日MBA班结课时,全班同学集体大声朗诵他们自己创作的七律诗词向他致谢!场面十分感人。2023年11月25日结课时,MBA班66位同学每人赠送了手写卡片,还赠送了赞美他的“十六字令”的名家书法作品。2024年12月1日两次庄重而又热烈的结课仪式,MBA班的同学大声朗诵他们创作的两首诗词,以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恩之情。

一位本科生在给郝旭光的明信片上写道:“……郝老师幽默的语言,接地气的例子也深深地吸引了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享受听课,每次课前都很高兴,上完课都超级激动,在老师这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教会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在老师的课堂上每分每秒都感受到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感受到老师付出的心血和对学生真切的关心。”

有同学在给郝旭光的邮件中说:“其他优秀的老师带我们走了一学期,您带我们走了一路人生。没有贬低其他老师的意思,只是觉得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研究、学识、人格魅力和教学之间的奥秘吧!”

因工作成绩出色,郝旭光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家重大活动。2015年9月3日,他受邀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阅兵大典;2018年2月14日,受邀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团拜会,有幸当面聆听习总书记的教诲;2019年10月1日,他再次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大典……

郝旭光非常重视上课,穿西装、打领带,一直是他上课的习惯,疫情时在家直播网课,也坚持着正装,他觉得这样穿戴是要表达一种尊重。

除了传授知识,郝旭光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旦有学生遇到问题,便尽量帮他们解决思想和学习方面的困难。新生研讨课上,郝旭光发现有位新生情绪低落,课后便主动关心他,得知父母离异使他倍感无助。于是,郝旭光多次单独抽时间与他沟通,帮他化解情绪困扰。

还有一次上课,郝旭光发现一名女博士生陈述时紧张得声音发抖。他便改变提问方式,巧妙地把话题引到她最熟悉的领域,使她圆满完成陈述任务。事后这个同学感慨,“若不是郝老师巧妙鼓励,我可能以后就当不了老师了”。

好多听了郝旭光课的学生,毕业后一直和他保持联系。曾在大二的课堂上,郝旭光发现一位学生课上积极参与,课后请教,他来自农村,家境不太好,但天资聪慧,且非常刻苦,就更愿帮他。课程结束了,师生友谊继续。郝旭光鼓励他报考北京大学,但考研前他高烧39度,郝旭光知道后很焦急,设法关心、帮助他。后来,他以数学满分、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北大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有次上课恰逢感恩节,每个学生都向他赠送了感恩卡,有学生写道:“感谢郝老师,您的课堂,让我的生命充满阳光和彩虹。郝老师真诚的微笑,不经意间散发的积极态度和儒雅,感染着我们。感激您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一位学生期末在对老师的评价栏目中写道:“如果贸大有更多郝旭光老师这样的老师,清华、北大有什么好去的。”学生们课后说:“郝老师言传身教,养浩然正气,教堂堂正正做人,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只要是学生的事,郝老师都很有耐心。他会及时回复学生的邮件和微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会用专业、经验和个人体会,为学生解惑。平时课后,总有学生围着他谈课程、聊工作。近些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学生加课200余课时,每年至少义务开设1次90分钟以上的讲座。对这些付出,他毫不计较,反而非常享受教书育人的过程。

“同学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那就是我教书的动力,也是快乐的源泉。我运气特别好,兴趣和职业正好匹配上,所以不觉得累。”郝旭光的话真诚朴实。对于学生们说“郝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在学问渊博基础上发自内心的善良及包容”,郝旭光则表示,“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也是最准确的评价。”


2012年9月6日,作为唯一导师代表,郝旭光在贸大开学典礼上发言

科研成果丰硕 探索教学理论


郝旭光科研上主要研究证券市场和组织行为,并有突出成绩和高质量成果。他的专著《证券监管效果论》2019年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是证券监管效果论和平台型领导理论的提出者。他首次基于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方法,建立了监管失效原因模型;首次提出了判别证券监管效果的标准及监管效果指数;研究证券监管者行为偏差取得领先地位;系统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安全问题;曾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栏目开设股市心理学专栏;央视CCTV-2 曾就股市问题引用他的学术观点。

郝旭光早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已发表12篇学术论文,独立在顶刊《管理世界》发表首篇论文时年仅27岁。进贸大以来,他在《管理世界》(发表6篇文章)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3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教材22部(专著6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在《上海证券报》开投资心理学专栏,发表专业文章46篇。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指导本科生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

因热爱教学,他还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创新,发表了十余篇教学研究论文,提出了教师“追求卓越之道”和“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指导论文和社会服务的五位一体”的论点以及教学“六度”理论。他创新性地“让学术研究走进本科课堂”,对有难度的内容通过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更好地掌握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他用诗句表达了当老师的心得,那就是“学山有路勤为径,教海无涯爱做舟”。


探索规律 不断突破


虽满腹经纶,但郝旭光一直在探索和突破,不仅提出了“五位一体”新思想和教学“六度”的新理论,还提出,做高质量科研需“挖深井、滚雪球、追热点、守冷门、抓兴趣、扬优势、探边缘、寻前瞻及填空白”;学好数学的五字诀:“读(教材),背,做(大量的题),出(题难别人),讲(给自己和别人听)”;做学问要有几本经典“打底”。

郝旭光分享了他学习经典的方法:一定要大量精读有足够难度的经典,并提出精读经典的五重境界:读懂;记住;洞察作者文字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及深意,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作者自己可能都没发现的深意;最高境界是,我来写,该怎么写?有些经典,他已诵读千遍以上。他强调,学习经典和专业知识不是听相声、刷短视频,用休闲娱乐的方式可能学不会也记不住。而是要靠眼(认真读)、动手(写)、开口(讲、诵)、用脑(想)、走心(记)。

郝旭光认为,教师应有危机意识,他提出了教学的“灵魂之问”—-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课?当下学生的专注度受到碎片化的空前影响,教师的定位应是“思想者”或“教练”或二者有机结合才能适应并引领这种变化。

郝旭光坚持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国情怀、实践理性”的美德要求自己。为不断突破舒适区,挑战及完善自我,提高想象力,2017年他开始自学写诗,2020年开始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坚持每天读诵,并颇有感悟。郝旭光博闻强记,能脱口背诵大段经典名篇,而且富有创新思维,又有超强的数学功底加持,使得他的学术造诣非常深厚,加上他对诗词、心理学、文史哲等也有深入的研究,所以他在讲课时能旁征博引,深受学子们欢迎,成为贸大学生眼中的一位自带光芒的好“园丁”。






七绝·贺十二届青教赛开幕

文/郝旭光


金山学海渡清波,三尺平台晷似梭。

笔蘸东风书万里,大鹏击水贯长河。


(2021年5月13日,郝旭光应邀作为文科示范课点评专家,参加了北京市高校第十二届青教赛开幕式。)





——原文刊载于《中华英才》半月刊
2025年第12期

(来源:中华英才半月刊,作者:王玉君)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