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3 10: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藏獒的读后感,字数要求为400字,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读后感主题,是围绕藏獒的忠诚、勇敢、智慧等方面展开,还是从藏獒的生活习性、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所读作品,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思考。
3.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藏獒的特点:描述藏獒的外貌、性格、生活习性等,突出其独特之处。 b. 藏獒的象征意义:探讨藏獒在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象征意义,如忠诚、勇敢、团结等。 c. 藏獒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藏獒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如藏獒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藏獒对人类情感的影响等。 d. 个人感悟: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谈谈你对藏獒的理解和认识。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词汇丰富:使用恰当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b. 句子通顺: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 c
之前读杨志军的《藏獒》,就引发了很多思考,这次读他的新作《巴颜喀拉山的孩子》更有刮目相看的感受。这是一本非常具有艺术张力的小说,内容非常具有吸引力,我读的时候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评论家身份。该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且深邃,鲜活地写出了藏族牧民对草原真挚的情感、对信念和价值观的守护,展现了牧民从传统草原生活向现代城市生活转型过程中价值观上的冲突,以及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建设。可以说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
说到藏文化,必然是丰富的。首先“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丰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冲突,更感受到传统的力量。现代性中有袪魅的倾向,但是和现代性相对的草原游牧民族是附魅的,比如,奶奶和动物“扎西”们亲密的关系——守护着藏獒卓玛的尸体不让别的动物吃掉,还有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发人深思的。阿爸说过一句话:“我不如卓玛”,而卓玛是一只藏獒。“我”在过着到了城里之后的生活时说:“我们抛弃了草原,但她却没有。”这里“她”也是指卓玛,也就是藏獒。“她不想抛弃我们,也不想抛弃公獒鲁噶,她在城市和草原之间把自己跑死了。”这都是震撼人心的笔墨,深刻地写出了人类在现代性之前的那种困境和悖论。另外,《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的文学表现十分含蓄。比如,写到“我”一家和央金阿妈聚了以后又分开,分手之后,作者不写人与人之间有多留恋,而是写公獒鲁噶对卓玛的那种留恋。其实,这是明写动物之举,暗写人之深情,这些含蓄的笔墨尤其让人感动。
《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在故事情节上具有匠心独运的巧妙设计。文中在一开始设置的伏线是寻找珍宝的情节,然后就引出了仁青岗的车祸事件,并把好多事情穿起来了,比如说奶奶撒盐。我们从书中知道,撒盐是路陡路滑,但最根本原因则把德吉的身世也交代出来了,表现出主题传达上的功能性。德吉到了城里后,他知道了钱的重要性,于是进一步去寻找珍宝,最后由活佛把这个扣解开了。我觉得这个设计见证了德吉转变性的成长,这种情节就是功能性的,展现了儿童文学中的成长主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的语言。好的儿童小说,一定会重视对话、写好对话。杨志军写的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显然不是汉人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比如拉姆姐姐问:“你家的草场好吗?牲畜好吗?你的胃口好吗?”拉巴哥哥:“草场好不好,你看得见。牲畜好不好,你得去问牲畜。我的胃口好不好,你得去问我家的老母牛,‘你那白花花的奶,是牛犊子喝得多,还是贪嘴的拉巴喝得多?’”文中的对话都是这种含蓄又委婉的形象化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是藏族文化的、藏民的。还有文中的歌词,既表现了能歌的藏族牧民本来的表达样式,又承担着一部分叙事的功能,是非常好的文学表现。乔纳森·卡勒曾说,文学就是语言的突出,读文学的时候就好像突然被戳了一下:嘿,我是语言。这本小说的语言也是会戳我们一下的。作为小说来说,语言要是没有这样的力量的话,整个的艺术就可能会大打折扣。
最后,谈一下《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的叙述视角。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进行讲述的。将第一人称设定为孩子,好处就是时时提醒作家不能脱离孩子的感受。陈伯吹当年说,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耳朵去听,还要用孩子的心思去想,这样有助于保证小说的儿童文学的性质。但这种叙述视角的难度受到人物表现的局限,把叙述的人物设定得越小,局限性就越大。这是一部有这样重大的主题,有这种深邃的思想,而且表现着这么一种独特文化的小说,难度是比较大的。从这部小说的表现来看,绝大部分都处理得非常好。但全书写到最后才明确地出现了“十年之后”这样的交代,我觉得最好用双重视角,即童年的“我”的视角与成年的“我”的视角两者交替,或者融合着使用。这就需要在前边一开头,或者是在前部就出现“十年后我从大学毕业”这一信息,读者就得到一种心理暗示,知道这个“我”很可能既是童年的“我”,又是成年以后那个“我”。这样处理,小说所表现的东西就可以很深邃,艺术表现的空间就可以更大。(朱自强)
徐教授正之兄深得庄学堂奥,撰论文《大而美——庄周的文化品格》,条分缕析,深入浅出,读之如啖橄榄,回味悠长。在下不才,亦撰随感若干,附骥于后,承教大方。
断舍离
扶桑国流行“断舍离”,传入东土后响应者众。
其实庄周乃其先祖,亦即“虚室生白”也。心,只有澄净空明、了无杂念,才能照进阳光,才能接纳万物,才能感应“天道”。一间屋子,东西满满、负累重重,就会阻塞昏暗,而把无用之物搬走,立刻就会明媚敞亮。万物莫不如此,定期清理,吐故纳新,抛掉既有负担,身心为之一空,方能“生白”也。
欢乐颂
庄子丧妻,鼓盆而歌,惠施不解。其实,这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吾师王大海,生前酷爱贝多芬,留遗嘱曰:死后丧仪要播放《欢乐颂》。殡仪馆未有此类音碟,家属乃自备。煌煌仪典中,从未见过如此独树一帜者。
舐而优
曹商因悦秦王而得百乘,庄周极为鄙夷,谓之“舐痔”。曹商辩曰:秦国强大,俯首称臣者众,门口排着长队,皆以“舐”为荣。“舐”而优则仕,“痔”少而“舐”多,我亲见有人为争“舐”而大打出手、头破血流。不“舐”则被弃若敝履,胡不“舐”!
世风如此,庄周默然。
射箭王
吴王喜射,然屡射不准。属下有好事者,媚曰:大王准头真硬,射到哪里都是十环。吴王不解,试射之。属下连忙奔去,围绕箭镞画出靶环,果真十环。
吴王大悦,从此走到何处射到何处,属下跟着先射后画,皆为十环。未几,吴王被联合国授予“宇宙连环射箭王”。属下被提拔为宇宙射箭协会秘书长云。
流行款
庄周见魏王,着麻布衣且补丁连缀,腰束一麻绳,虽“衣弊履穿”而风度翩然。魏国朝野听说宋国来一模特,带来最新流行趋势——麻衣补丁,无不追慕。一时间,王公贵族纷纷弃绫罗而换鹄衣,且以补丁越多越时髦。宋国积压麻布一销而空矣。
不御风
列子善御风而行,盖因他的座驾是“沃尔沃”也,车速极快,无人可敌。某日,一跑车追超上来,列子不悦,加大油门,一闪而过,把它远远甩到后面。又一日,一车赶超,列子大怒,狂加油门,座驾不进反退。经鉴定,加的是劣质汽油。又数日,汽油接连涨价,列子已开不起车,遂弃之。如今已成烂铁耳。
防盗术
某市长,吸取《庄子》中“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的教训,将钱物锁好分放在十个情人处。一处被盗,九处完好;两处被盗,八处完好。自古云,盗亦有道。江洋大盗张二狗、刘三斤达成共识,每次只偷一到两处,待市长补充供给;再盗另外一至两处,绝不竭泽而渔。如此,市长与大盗安然相处云。
不当官
孔子问颜回:回,你为何不去当官?颜曰:回在城外有五十亩薄田,够喝稀饭了;城内还有十亩地,可种些桑麻,衣衫不愁了;还能跟老师谈天论道,予愿足矣。
孔老师听后大叫:咄!好一个胸无大志的小子,你不当官,当老师的逢年过年就没人送厚礼,众多弟子就无法衬托老师的伟岸形象,就没人给老师张罗从教五十年隆重庆典,《剑桥名人词典》就不会有老师一席之地,如何“徒贵而师荣”?这是小事吗!
颜回羞愧,立时退下,遂发愤报考公务员。
相狗术
徐无鬼善相狗,众多贵妇人纷纷抱狗前来。见一田园犬,徐无鬼曰:此狗只会吃饱不饥,与猫无异。妇沮丧而走。又一京巴,徐无鬼曰:此狗眼神明亮、矫矫不凡,有中狗之质。徐无鬼得赏银若干。有一贵妇,牵一藏獒,徐无鬼曰:此狗身材硕大、体肥毛亮,它都不知道自己是条狗,还以为它就是你老公呢!徐无鬼因得一大别墅。
善治市
《庄子》有“马蹄”篇,其中的伯乐以善治马著称,对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马因而死伤大半。今有某海外博士,云“我善治市”,某市求贤若渴,遂委以重任。其采取“拆之扒之,迁之移之,平之卖之,盖之隆之”之术,一时间市民皆流离失所、迁至郊外,市内皆高楼林立、房价高昂。市民无力承受,皆在立交桥下搭窝棚、枯水井内凿地室。城市遂被授予“鬼城”称号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