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3 12:44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春节后上班讲话要点及注意事项
正文:
春节过后,各行各业陆续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新的一年工作即将展开。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领导或管理层进行春节后上班讲话,不仅能够鼓舞士气,还能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以下是一些关于春节后上班讲话应注意的事项:
一、讲话内容
1. 感恩与肯定:首先,对员工在春节期间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
2. 工作总结:简要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存在的问题。
3. 工作展望: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对新的一年工作进行展望,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4. 团队建设: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鼓励员工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5. 个人成长:关注员工个人发展,提供培训、晋升等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讲话方式
1. 语言表达:讲话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
2. 语速与语调:保持适中的语速,语调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3. 互动交流:在讲话过程中,适当与员工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4. 面部表情:保持微笑,展现自信和亲和力。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负面情绪:讲话内容要积极向上,避免提及负面情绪,以免影响员工士气。
2
热热闹闹的春节就这么过去了,在外工作的人也陆陆续续地回到工作岗位上,农村老家有恢复了平常的冷清。
回想起一家子团圆的年夜饭,仿佛还在昨天。
正所谓,在农村老家,前脚还热热闹闹的,后脚就变得冷冷清清。
对于那些各奔东西、在外谋生的人和在老家孤独的老人来说,春节何尝不是如同做了一场团圆热闹的梦。
古代大文豪苏轼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夫妻尚且不能久伴,更何况亲人亲戚呢,亲人相聚一堂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才是首位,为了谋生,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工作挣钱养家。
正所谓,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01对于那些在外工作的人和在家孤独的老人来说,春节就如同做了一场团圆梦
年虽然过去了,但是脑袋里依然回想着过年前,返乡高峰时高速公路上那长长的车龙,朝着故乡(家)的方向,那么再堵再慢也无法阻挡人们回家团圆的心。
而年后,看着那长长的返程车龙,朝着工作的方向,后面是心中依依不舍的家乡和孩子、亲人。
春节已过,短暂的团圆,短暂的热闹,仿佛就在昨天。
而对于家乡里的孤独的老人来说,何尝不是这样。
春节就如同做了一场团圆热闹的梦,前脚家人还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地吃着团圆饭,响着炮竹,看着烟花,嗑着瓜子,聊着天,大家开开心心的;后脚就变得冷冷清清,只有美好的回忆印刻在脑子里。
其实,年轻人何尝不想在家里陪着老人和孩子?但生活不允许,生活不单单需要情感,更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活在世俗中,更需要的是物质条件。
02年轻人何尝不想在家乡陪伴老人和孩子,可是生活更需要物质
正所谓,家乡容下肉身,他乡容下灵魂;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
在老家,工作机会少,除了老人、孩子,还有常年在老家务农、工作的人,年轻人一般都是出去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了。
谁都不想背井离乡,只是生活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年轻人要养家糊口,只能到经济更发达的地方工作,这样工作机会才更多,也更稳定,挣钱也更多。
家人聚在一起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更需要物质条件。
其实,很多人都很佩服和羡慕那些不需要到外地工作在家乡工作就能养家糊口的人,他们才是真正地做到了生活和陪伴老人、孩子两不误。
不过,我们相信,农村老家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很多人在家乡就能就业,既能工作生活,又能陪伴家人和孩子,这是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
写到最后:
为了生活、工作和养家糊口,很多人背井离乡。对于那些各奔前程、在外打拼的人和老家里孤独的老人来说,春节就像做了一场团圆热闹的梦。
其实,他乡也好,故乡也好,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家人健康快乐才是最好的。
最后一句,说实在的,现在出行方便,不一定要等到过年才想到和家人团聚,有空就可以多陪伴家人和孩子。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我们的餐厅总会让海外同行惊讶”——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谈本土焕新之路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袁睿、黄安琪
“做中国市场,让我有一种很大的荣誉感,因为每次对外交流,我们的餐厅总会让海外同行惊讶。”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正在进行,其间,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起这一洋快餐加速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历程,眼中闪烁着自豪。
这是7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拍摄的麦当劳展台。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
走进第三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摆满汉堡、薯条的麦当劳展位人气爆棚,很多观众感叹“好欢乐”“小时候记忆被唤醒”的同时,更直呼“意想不到”“原来它们的食材很多都来自中国农场”。
作为“链主”企业,张家茵此行携手肉类、乳品、酱料、土豆、物流等11家“麦链”上下游的供应商伙伴,联合搭建展台、首次“同框”互动,并做出“深化协作共赢”“建设数智链条”等承诺。
1990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内地,在深圳开设第一家门店。如今,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数量已超7000家,员工人数逾20万,2024年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
7月19日,观众在第三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麦当劳展台内参与抽奖互动。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在“扎根中国 麦链全球”理念指引下,麦当劳中国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发展,大力支持土豆、鸡肉、蔬菜等产业链成长。2024年供应链采购量近80万吨,涵盖400多种食材和原材料。今年5月,麦当劳中国还宣布启动建设供应链浙江智慧产业园。
…………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9年前的一个决定。
“2016年,时任麦当劳全球CEO飞到上海,告诉我麦当劳希望在中国找到一个核心战略伙伴作为主要股东。”张家茵回忆说,当时中国内地有麦当劳餐厅2000多家,员工数量约12万人,“说实话,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2017年,麦当劳中国完成股权变更,开启了本土化经营的“金拱门”时代,中信成为控股股东。
一个知名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7年后“转身”变为本土企业,原因是什么?
7月17日,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在第三届链博会参加“麦链”主题活动。(麦当劳中国供图)
亲历转型全过程的张家茵感触良多。“中国市场庞大而特别。”她引用当年麦当劳全球CEO的话解释转型初衷,“我们希望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好,所以决定做出改变。”
与中国“绑定”,意味着什么?
在她看来,可以归纳成三大关键词——“中国团队”“中国速度”“中国温度”。
“麦当劳中国的管理层、团队、供应商服务甚至董事会都已高度本土化。”张家茵介绍,因为了解中国市场,从决策规划到执行落地,有速度见效果。她以开店举例,“2017年,我们才2000多家店,现在已经达到7000多家,8年翻三倍,预计今年新开1000家餐厅。”
张家茵说:“转型六个月内,麦当劳中国就从‘零’起步,开发出面向消费者的APP和小程序,如今已构建起拥有3亿注册会员的庞大数字生态。自主研发的智能取餐柜、手机点完餐不用停车就能取餐的得来速餐厅,不仅给国内消费者带来很大便利,甚至引发国外同行前来学习‘取经’。”
从麦辣鸡翅、板烧鸡腿堡等本土研发产品,到与米哈游开展跨界联动,再到春节期间皮影戏传统非遗合作,富有“中国温度”的麦当劳中国正在不断焕发新意。
本土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动力又是什么?
“对中国经济强大潜力和活力的信心。”张家茵坚定地说,“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供应链体系成熟、消费市场广阔、人才储备丰厚等等,这些构成了麦当劳中国本地化升级的底气。”
链博会期间,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一家麦当劳餐厅的餐饮,包含了来自100多个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以汉堡为例,它的面包、生菜来自北京,酱料来自河北,而安格斯牛肉则来自澳大利亚或者新西兰。
张家茵说,一直以来,由全球系统供应商和本土行业领军企业组成的多元化供应商生态为麦当劳提供关键食材、包装材料和物流服务。如今,中国强大供应链体系也为麦当劳的本土化以及溢出海外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麦当劳中国90%的食材和原材料已实现本土供应。
“麦当劳的全球管理经验及标准,还能帮助供应商伙伴提升能力建设,为他们创造‘走出去’的发展可能和机遇。”张家茵说,例如,中国供应商生产的派和麦满分英式松饼,已出口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市场的麦当劳餐厅。近两年,麦当劳中国供应网络每年向海外市场出口约8000吨薯条。
亲历深度融入中国市场的变化,对于其他考虑扎根中国的跨国企业,张家茵直言:“我会大力说服他们尽快尝试更加本土化的经营方式,想赢得中国市场,就要让中国市场主导决策。”
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麦当劳中国正计划将中国内地餐厅数扩张到1万家,“我们很有信心!”她说。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