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3 16:16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关于爬山读书笔记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关于爬山读书笔记的作文时,以下事项应予以注意,以确保作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一、选题与立意
1. 选择有意义的爬山经历:挑选那些具有深刻内涵和启发性的爬山经历,如攀登高峰、徒步穿越等,以便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2. 确定立意:根据爬山经历,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如挑战自我、团结协作、热爱大自然等,使作文具有明确的方向。
二、结构安排
1. 开头:简洁明了地介绍爬山背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吸引读者兴趣。
2. 主体部分: a. 描述爬山过程:详细描绘爬山过程中的景色、人物、事件等,使读者身临其境。 b. 读书感悟:结合爬山经历,阐述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如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认识。 c. 总结升华:对爬山经历和读书感悟进行总结,提炼出深刻的道理,升华主题。
3. 结尾:回顾全文,再次强调爬山经历和读书感悟的重要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语言表达
1. 运用丰富的词汇:在描述爬山过程和读书感悟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2.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
文丨李汉军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对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红军爬雪山、智取威虎山等故事印象深刻,想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山,感受山。
而现在想一想,这些年,我也登了不少的山了,尤其是干林业工作时,围着湘潭市辖区内的山在转。湘潭县的昌山、晓霞山、乌石峰、金霞山,湘乡的褒忠山、九峰山、东台山,韶山的韶峰,雨湖区的仙女山,经常去的昭山等等,算了一下,也有两位数以上了。省内的其他市和外省的山也去了不少。登上泰山之巅,二度览黄山之奇,看长白山的白雪皑皑,在祖国的屋脊西藏看低垂的白云……登山的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
登不同的山,感觉是不同的。王安石曾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考验的是登山者的意志,告诉人们:想要看到更好的风景,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登上高山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杜甫登上泰山时,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感受的是一种境界;苏轼登庐山时,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的是一种哲理;而少年毛泽东在东山学校求学时,利用假日去爬东台山,在凤凰亭下远眺天宇,“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展示的是一种追求。
我每次登岳麓山,都忘不了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是非审之於己,毁誉听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所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悠归。"这幅对联为清乾隆时期岳麓书院山长旷敏本撰写,让我感觉到,知识分子的情怀和责任,并不隔阻于不同的年代。究其原因,我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然吧。
我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去济南南部山区爬山,我们所爬的山大多是没有开发的所谓野山。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上次走过的线路,过了一年半载再走,却找不到了,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比如上一个冬天走的路,来年夏天再走,可能就不见了,因为这样的山间小路本来就几乎没有人走,随着夏季山上植被生长,曾经走过的路被掩盖了。但是,如果一直有人走,那么,无论季节如何变换,人们一定会看到路的。
这让我想起孟子所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意思是山坡上的小路很窄,专心致志地去走,然后便变成路,如果隔了段时间不去走,就又会被茅草塞住。
由此,我又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很多时候,要想做好一件事,除了满足基本的条件,更需要做事的人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久久为功方能心想事成。如果做什么事浅尝辄止,缺少锲而不舍的精神,那最终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
做事是这样,做人也同样如此。
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得不断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从各方面加强修炼,思想上不能朝三暮四,做法上不能一曝十寒。
如果能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那么路永远都在!
图文|褚延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