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4 05: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董存瑞的英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董存瑞的英雄事迹,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了解背景:在写作前,要充分了解董存瑞的生平事迹、所处时代背景以及英雄事迹的背景,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突出英雄品质:在作文中,要着重描写董存瑞的英雄品质,如勇敢、坚定、无私、忠诚等,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他的英雄形象。
4. 结合自身感悟:在作文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悟,谈谈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5. 结构清晰:作文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6.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准确、生动、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7. 引用事例:在作文中,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董存瑞的英雄品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8. 适当抒情:在作文中,可以适当运用抒情手法,表达自己对董存瑞的敬佩之情。
9. 避免空洞议论:在论述董存瑞的英雄事迹时,要避免空洞的议论,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述。
10. 注意篇幅:作文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800字左右为宜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院演出的《董存瑞》,是一部契合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所需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戏曲。董存瑞烈士英勇牺牲的动人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受众而言,对董存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概念化认识的层面上。基于此,有必要从感性角度通过舞台呈现来感染观众,于是,锡剧《董存瑞》应运而生。从实际舞台演出效果来看,该剧很好地承担了这一重任。
这是一部成功的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戏曲作品。剧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故事叙述中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剧作叙述董存瑞的事迹,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物塑造具有历史真实性。虽然关于董存瑞牺牲之前的具体事迹史料所载无多,但是剧作能够根据董存瑞生活、战斗的历史环境合理地补充董存瑞的成长经历,揭示了这一英雄人物敢于牺牲的内在逻辑,符合历史精神。如董存瑞在参加战斗的早期并无丰富的战斗经验,却有急于立功的个人表现主义倾向,这是绝大多数如他一样的年轻战士身上的普遍现象,写出这点也就写出了英雄人物的真实性,符合历史主义写法。二是,人物塑造体现崇高的人性美。董存瑞入伍前夕与姐姐一一惜别的情景描写十分感人。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男丁,董存瑞的入伍必然给这个原本就十分贫困的家庭带来更为严重的生存困难。姐姐在两难中选择对弟弟的支持,她对弟弟将来的走向枪林弹雨充满了担忧,更对弟弟当前的脚下无鞋心疼难忍。这场戏充分表现了董存瑞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的合理逻辑。家庭的支持,战友的帮助,造就了董存瑞的逐渐完美的革命情怀,也铸就了董存瑞最终在革命斗争需要的时刻临危不惧的革命斗志。与许多描写革命英雄人物故事的艺术作品忽视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不同,锡剧《董存瑞》重视主人公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奋勇争先到赴汤蹈火的人生历程。这是该剧成功的关键。
该剧的舞台呈现也是成功的。首先,表演方面。周东亮饰董存瑞,完美地呈现了梅花奖获得者表演水平和艺术魅力。其他演员,如张金华饰邵连长、汤达饰指导员、张远鸿饰程班长、董云华饰董姐、孙黎健饰董母、蒋高松饰朱正苗、沈冲饰吴福临、朱鹏饰马大力等,其表演功力都很好。现代戏表演最怕的是看不到艺术的传统性,只看到现代手段,甚至看到一些后现代的东西,《董存瑞》不是如此。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院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锡剧表演团体,有着很好的锡剧传统戏表演基础,他们在《董存瑞》这部现代戏的舞台上能够充分调动传统锡剧的表演程式、技艺,演员表演时的动作最大限度地使用锡剧传统身段,用传统戏曲的肢体语言讲述现代戏曲的故事内容。
其次,唱腔和音乐方面。该剧使用锡剧常用的唱腔乐段结构,唱腔设计与舞台情景变化、人物情绪表达、剧作主题表现统一。唱腔乐段都很流畅,乐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过渡很自然。该剧的音乐风格统一,尤其是场次间的过场曲与各场次内部的主旋律音乐的和谐性处理很好。特别指出的是其中的独唱乐段由该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季春艳演唱,亮丽的音色、动情的运嗓产生了优美而悲壮的艺术效果。
再次,舞美方面。该剧的舞美设计合理。由于战斗场面的需要,剧作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实景,但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精简。灯光调度使用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凸显人物造型。董存瑞凌晨辞别入伍时的灯光变化及其最后炸碉堡时的灯光烘托,配上充满饱和感的音响效果,给受众身临其境的历史真实感与艺术审美享受。
最后需要肯定的是,剧本编写的文学成就很不错。故事做到了起、承、转、合的发展变化。形象特征各各不一,具有个性,有很强的辨识度。剧本台词通俗而又有意蕴,特别那些大段落的唱词,很注意对仗使用与语气节奏的变化,如最后一场董存瑞牺牲前的唱词:“家乡树葱葱,溪泉水清清。姐弟手足情,年迈父母亲。多少代沉沉大山压山顶,多少家哀哀穷人难活命。为推翻灾难深重旧世界,先烈们前赴后继血流尽。终盼到,阴霾黑夜将消亡,晨曦黎明即来临。”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当然,锡剧《董存瑞》也有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如个别地方的唱词需要增加用韵的密度,以便于演员在唱念时更加合律上口,同时也可增加受众听觉上的悦耳感。另外,音响使用在整体上需要适当降低音量,因为作为战斗英雄故事剧,难免整场剧都会有大量的高分贝音响使用,这就容易造成受众听觉上的不适感。
总体来说,锡剧《董存瑞》是一部成功的新编戏曲作品。从锡剧长期演出优美风格的剧种发展历史看,《董存瑞》这种符合历史主义的具有壮美风格的新编锡剧的创作之路是值得肯定的。
孙书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来源:紫牛新闻
作为英雄传人,每年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祭奠我们的老班长董存瑞,董存瑞精神也深深的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我新兵刚刚入营时是我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刷新我对“英雄”二字的认知。英雄,其实并不是那些能力超强或是看淡生死之人,真正的英雄,就是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勇于挺身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亲人,也有自己的牵挂,只是在那个瞬间,他们找到了比生命更加重要的理由。
那个年代里,像董存瑞一样的烈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而舍生忘死,英雄们脑海中也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了新中国。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烈士们的精神我们要永远传承下去,这才是对英雄最好的慰藉。
和平年代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仍然在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那名举起炸药包的战士,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那句“为了新中国,前进!”也将会继续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某炮兵旅中尉:王梓名《南岛风云》观后感《南岛风云》讲述的是1943年,海南岛被日寇侵占,中国共产党在当地领导的人民武装部队,展开了反“扫荡”的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影片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司务长的牺牲,给符若华带来了极大的悲痛。这时,指导员来鼓励她、安慰她,要她鼓起更大的勇气来,去战胜今后更大的困难。符若华擦掉了眼泪,辛勤地为伤员治伤,坚持斗争。符若华所展现的精神是当时革命英雄鲜明的写照,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祖国能够和平,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这段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着新的使命任务,越是布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也越是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我们一定会继续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某特战旅中尉:王 毅《燎 原》观后感“上顶天,下立地”就是工人。在观看电影《燎原》后,激起了我对旧社会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悲凉遭遇的同情。
影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名煤矿工人衣衫褴褛、汗如雨下,在黯淡无光的矿洞里机械式挥动矿镐的情形。影片中主要讲述了赣西煤矿工人在血腥的镇压下忍气吞声,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直到青年雷焕觉的出现,给工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的曙光。根据党的指示,青年雷焕觉兴办夜校,领导工人团结一致反抗剥削压迫,最终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取得了胜利罢工。
通过影片,我清醒地认识到旧社会的残酷和党组织的伟大。在艰难困苦的旧社会是党带给人们胜利的曙光;在经济落后的发展时期是党引领我们走向繁荣;在开拓进取的新时期是党带领我们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坚持不懈的奋斗!我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为祖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接续奋斗,做新时代优秀军人!
——某工化旅上等兵:石诗雨《百色起义》观后感影片讲述了军阀混乱、内忧外患的艰难岁月,年仅25岁的邓小平在硝烟战火中,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广西进行革命。在风云突变、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他雄展大才,亲自领导抗战,创造了宝贵经验的故事。
影片让我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引领和担当,更看到了百色的革命英烈为中华民族崛起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我坚信:在红旗中的镰刀斧头,是我们信仰的源泉。
美丽鲜花今敬献,犹当奋力举红旗。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要不忘初心,传承好红色基因,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
——某合成旅上等兵:肖文仲《羊城暗哨》观后感影片主要讲述了公安王练奉命顶替特务209号,打入敌特内部调查其行动计划并协助公安干警将敌人一网打尽的故事。据了解,该片是根据两个真实的案例改编,由著名作家陈残云将两个案件综合到一起。
整个影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片中最让我受触动的就是“珠海号”巨轮在大海上前行时,船内定时炸弹的倒计时声令人窒息,在千钧一发之际,身为共产党员的王练奋不顾身抓起炸弹,冲上甲板,扔向大海,而炸弹在刚接触到海面的那一刻便爆炸了,若是再晚一两秒,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部影片让我懂得了,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信念坚定、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作为新时代军人,我要像王练一样,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某合成旅中士:张建亮主 管: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主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来 源:北 疆 卫 士 号
总 监:杨军舰
总 编 审:张 胜
总 编:杨再新
责 编:刘成祥
值班编辑:李宣睿
编 辑:常桂苹 高 鑫
邮 箱:bjwsh_78@163.com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