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4 09:01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读书笔记营销作文时注意事项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笔记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和分享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读书笔记转化为营销作文,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还能吸引更多读者。以下是在撰写读书笔记营销作文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选题精准,定位明确
1. 选择具有吸引力的书籍:挑选那些在市场上受欢迎、口碑良好的书籍,以提高作文的吸引力。
2. 明确作文主题:围绕书籍的核心内容,提炼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1. 开篇吸引人:用简短有力的语言概括书籍的核心观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正文层次分明:将读书笔记分为几个部分,如书籍背景、作者简介、核心观点、个人感悟等,使文章结构清晰。
3. 结尾总结升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出书籍带给自己的启示和感悟,提升作文的深度。
三、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1. 运用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
2. 个性化表达: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观点,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四、案例分析,增强说服力
1. 引用经典案例:在作文中引用书籍中的经典案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 结合实际
对书店来说,暑期历来都是零售市场的重中之重。每年暑假,全国实体书店都会迎来一个销售高峰,月销售通常会比平时增加许多。今年的暑期更加重要。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必将逐步恢复,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激发读者的消费信心,让读者走进书店。
为此,实体书店纷纷发力暑期营销,一方面引进丰富的图书和多元产品,用产品吸引读者;另一方面加大活动力度,用活动吸引读者;同时,营造卖场干净放心的安全环境,用舒适的环境吸引读者。此外,书店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用服务感受和体验吸引读者。
稳中求变 6类活动打开暑期市场
暑期营销除了优惠促销之外,更多是要为读者提供具有体验感的活动,毕竟相比线上,实体书店不具价格优势,而且低价导致的低利润是一个恶性循环。今年暑期,书店主要通过摆摊、空间增值、职业体验、读书会、赛事、分享会6类活动来打开图书市场。
01
摆摊:搭上地摊经济顺风车
地摊经济在全国各地火热起来,一定程度上是迎合了人们在防疫期间被压抑的消费愿望;这种十分接地气儿的交易形式,由于位于户外也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不少书店都搭上了这一顺风车,纷纷开始摆摊售书。
据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锋介绍,为了应对疫情对实体书店影响,公司结合实际开展多种类型营销活动,比如夜市销售,从2020年6月6日至暑期结束,每天17时~21时在重庆路步行街、芙蓉路图书市场以地摊形式陆续启动;再如暑期巡展,从6月20日开始至暑期结束,在长春市各大商圈以打折让利的形式在白天开展暑期巡展。暑假期间,皖新传媒各门店也将持续开展“地摊售书”活动。据太原市新华书店业务营销部经理姜月玲介绍,除了在店内有针对性地进行打折、买赠等促销活动外,也将通过摆摊设点等活动推动全民阅读。
02
空间增值:开发书店多功能空间属性
书店在读者心中的价值,不再仅仅是买书的地方,还可能是咖啡馆、图书馆、展览馆等等。开发书店多功能空间的属性,无论对于引流还是营收都十分有益。比如湖北随州书城,在今年暑期通过打造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阅读学习的场所;同时针对会员加大折扣、满减等优惠力度,联合场内外所有商家和培训班,相互引流。内蒙古新华书店创新营销方式,既满足读者需求,又增加书店收入。据内蒙古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英春介绍,一是开办新华综合素质成长基地,开展书法、美术特色训练营试听公开课;二是携手普罗米教育,开展“我的户外语文课:魔法书店之寻宝记”活动;三是为各个幼儿园、中小学提供“毕业主题”专场活动定制策划服务。这一系列举措,给读者以全新的观感和互补性的消费体验,开拓了图书营销的新思路。
03
职业体验:增强小读者社会实践感
暑假,学生从繁重的课程学习中解放出来,时间相对充裕,有了课外阅读的条件。因此,学生一直都是暑期销售高峰的消费主力军。针对这一读者群体,很多书店开展了职业体验活动。比如重庆新华传媒有限公司策划了“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联合当地博物馆、景区或美术馆等机构共同开展,既可让读者体验讲解员的职业工作,丰富社会实践,又能丰富相关知识,培养文化内涵。皖新传媒各地门店每年暑期都会针对小读者开展互动活动,如“姐姐讲故事”“亲子活动”“小小图书管理员”等等,小读者每到周末便会由家长带到书店,在书店员工的带领下讲故事、涂鸦,边看边学边玩,这些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此外,内蒙古新华书店将在暑期开展第二届小小讲解员大赛、第七届新华书店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等。
内蒙古首届小小讲解员大赛
04
读书会:打响文化交流社区品牌
读书会的作用不仅在于读书,还有社交的属性。举办读书会的目的可能是文化交流,也可能是商业交流。书店举办读书会,大多是通过文化属性吸引读者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引流的目的。那么引流能力的强弱,和读书会的品牌影响力息息相关。比如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市分公司樊城连锁店打造的慧悦读读书会,内蒙古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携手紫丁香之爱公益团体打造的“新华流芳 丁香荟堂”月主题品牌读书会等。浙江新华针对暑期,围绕“百日销售”主题营销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各连锁店在该主题下充分利用总部产品和营销资源,结合本地特点,组织和开展颇有创意的各类活动,如“阅读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全民阅读图书畅品专场、浙版传媒“书香悦读”、战略供货商联合促销、之江新书荐品项目等,都会在暑期旺季推出,让书店增强“文化交流社区”功能。
05
赛事:以比赛提升读者参与积极性
如何调动读者的参与积极性一直都是书店在营销中的核心问题。开展创作比赛活动,成为许多书店在暑期的重要互动活动之一。据皖新传媒文化消费总公司市场运营部总监金岳晴介绍,书店将联合部分重点出版社精选出一批值得推荐的好书,开展“暑期读一本好书”活动,该项活动已经持续多年,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年将继续开展,主要内容为好书展示展销和征文比赛。山东京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将在暑期举办首届“京广杯”明日小作家网络创作大赛、阅读分享会等。湖北红安书城除了店内常规促销打折活动外,也计划开展“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比赛”,动员学生在暑期中将自己所读书籍写一篇读后感,并举办征文比赛。
06
分享会:为读者提供互动服务
暑假期间,面对学生群体推广阅读是书店的职责与使命,也是书店提升销量的好时机。无论是作者见面会还是分享会等形式,都是吸引读者进店、拉动书店销售的好办法。据江西新华文化广场销售主管涂秋红介绍,将在暑假举办少儿类书籍的优惠打折活动,儿童文学作家举办读者见面会,以及少儿读者阅读分享会、好书分享会等活动;此外,书店还会与各个文化机构团体合作,举办各项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以提升书店的人气,从而提升销量。据金岳晴介绍,今年的黄山书会,精选优质出版物进行线上线下展销,集中推出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和文化服务,以合肥为中心、全省联动,立足安徽、辐射全国,打造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会、名家与好书的宣介会、出版与发行界的交流会,把黄山书会打造成为安徽省全民阅读品牌。
内外兼修 4招引流重塑文化社区
在疫情突发之后,书店的客流遭遇巨大危机。不但难现过去各大商圈依靠书店引流的盛况,而且自身的经营模式也被迫改变,尝试更多向线上和店外拓展。为了吸引客流,各地实体书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内外兼修,重塑书店作为文化社区的地位和形象。
07
发券:引流+促销,一举两得
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200多个城市发放了消费券。比如北京在“京范儿(FUN)消费季”活动期间发放122亿元消费券。从7月1日起,规模高达100亿元的全国版消费券开始发放。对于书店,发券同样可以激发消费热情,吸引客流。
据广东江门新华书店副总经理高振荣介绍,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该店除一般的打折让利、满减满赠活动外,计划结合门店的实际情况开展消费券或礼券赠送活动,给予读者最实在的回馈,同时也可以促进二次消费。他说:“5月政府开展消费券活动,拉动销售较为明显,值得借鉴。”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计划向学校、超市、社区等发放代金券,同时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放书目。
江西新华文化广场将在暑假举办微信直播活动、官方抖音直播活动,与江西南昌特有的文旅消费券活动一起进行折扣促销。此外,湖北随州书城、红安书城也计划通过线上发券的形式,将读者引流到店内。
08
直播:线上线下联动吸粉
对于因为防疫而不便出门的读者来说,直播活动的引流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书店纷纷构建线上销售渠道的当下。据河北新华图书连锁公司总经理王新生介绍,受疫情影响,河北新华将在暑期通过各种活动来建立读者因疫情失去的消费信心,各门店也将自主开展相关体验式的活动来吸引读者参与,同时积极名家在线上开展各类直播、社群等活动。
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连锁分公司采购四部经理米良丰认为,在为门店开展荐书直播、微信宣传、社群营销等新媒体营销渠道策划提供更多资源支持的同时,更要为细分社群增加蓄客能力,探索新媒体营销新模式。山东新华在暑期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展了家庭教育、青春文学、童趣故事等不同主题的7.5折促销活动,希望可以达到引流、促销的目的。受疫情影响,安徽各市县新华书店的到店客流出现下滑,因此暑假期间主要通过两方面引流,一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吸引广大读者的参与;二是广泛开展社群、直播等活动,通过线上活动吸引读者到店消费。
09
异业合作:抱团取暖,联合推广
书店客流的减少不仅仅对本身造成了影响,对于那些围绕在书店周围的机构同样影响不小。在这个暑假,抱团取暖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天津图书大厦的阅读推广活动逐步恢复,将与出版社以及各类型机构联系,在暑期推出更多的各类型现场活动,比如联合天津青少年科技中心推出的“津彩阅读·感悟科学·快乐成长”主题系列科普活动已初步启动,活动将通过推荐科普图书、青少年主题演讲、青少年主题绘画创作以及大学科普教授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为青少年普及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广东江门新华书店在面对客流减少的情况下,将按计划适时开放常态性读书活动,另计划与各大培训中心或其他商业机构进行联合推广,抱团取暖,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引导学生和家长等主力消费群体回流门店,尽可能恢复门店的人气与活力。安徽新华也计划与异业资源开展合作,双方相互导流。
10
练好内功:优化陈列,聚焦会员
在努力做好店外引流的同时,练好内功,优化陈列,稳固好现有会员这一基本盘,也十分重要。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新华书店门店经理姜楠认为,疫情正在倒逼实体书店重新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引导和服务读者的基础需求之外,还应发掘与回应读者更高层面的需求,更加主动积极地拥抱时代赋予书店的角色变化,努力实现书店的危机突围和转型升级。暑期该店将深挖以文化服务的形式代替线下销售,作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将目光转向产品的深度策划和运营,如精细化搭建会员制度、更新店面产品陈列、深化主题内容策划、研发系列活动产品等。
无独有偶,内蒙古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在暑期的引流计划,一是优化图书展陈,提高图书动销率和周转率;二是抓住节日营销时机,加强多方合作,拓展新的销售渠道,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利用出版社作家资源开展线上云分享、云直播,为实体书店引流;三是加强社群服务,满足读者需求,利用“两微一抖”平台进行图书推荐,通过微信群进行图书销售;四是线上线下融合,带动实体书店的人流和销售回暖。
记者 /王少波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导语:营销,我们从不陌生,它是企业经营的关键一环。我们也无时无刻被营销所包围,那么什么是营销,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营销的认知。
营销以市场和顾客为载体
有效经营中的营销有两个独特的功能:
1.营销是我们真正理解市场的一个主要手段。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企业没做一个明确的营销动作,对市场的理解一定是比较肤浅的。
2.当我们动用营销这个概念时,就能清楚的知道我们在顾客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
也正是因为营销具有这两个独特的功能,我们讲的就不是销售。营销和销售最大的区别是,在销售中以产品为载体,在做营销时以市场和顾客为载体。一个有营销能力的企业和一个有销售能力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真正创造价值的能力不一样。
比如卖一本书,一本书写出来是完成产品,销售就是把这本书卖出去,但如果这是一个营销,载体就不是这本书,而是市场和顾客。
举个例子,我曾为我从教 30 周年写过一本书,叫《大学的意义》。最需要看这本书的其实是大学老师和大学学生,还有将要考上大学的高中生。如果按照产品的方式,定好了价格、销售渠道、基本的传播就可以销售出去了,但如果做营销,就应该按照市场和顾客的方式来做。
怎么做?首先要看今天大学遇到了什么问题,今天大学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大学老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都不强了,甚至一些大学老师自身都觉得无法感受教学与研究的乐趣,可以想见这样怎么可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来。身为大学老师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还是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美好,这个书了这个问题。
然后再来看什么才是一个好的大学生,除了完成学业之外,拥有思辨能力、懂得爱、能够和别人沟通,拥有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一个好的大学生。
这本书可能就会帮助大学生重新珍惜大学的四年,没读大学的人如果看到大学是这样的,也肯定很向往。最终会得到一个结论,读大学最重要的不是让我们去选择未来的就业,而是我们可以胜任任何的职业和事业。这样这本书就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假设我们把市场和顾客价值作为载体做沟通和设计,这本书还没开始卖大家就开始期待它,这就是营销。
营销的核心在于交换价值
为什么我们常常更在意销售,而忽略了营销,因为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做营销时,要知道营销的核心是交换价值,它是创造交易来满足个人或组织目的的过程。
比如我去一家企业,陪同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如果继续发展原有业务,可以很快做到世界第一,但我没让它在它最擅长的行业领域内花最大的精力继续发展。因为在回归到市场和顾客价值上来讲这个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就转换了对这个价值的判断,而营销恰恰是能做价值判断最重要的经营环节,它本身是交换价值。
所以在做营销时,一定要创造一种可能,就是让人们非常容易看到企业在满足他的需求,这时企业在营销上就占有了主动权。每个行业的价值点都不太一样,但企业在做营销时必须创造一种可能,让企业的顾客觉得企业在帮他满足欲望,这是营销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比较可惜的地方在于,很多企业大部分时候都在做销售,而没在做营销。很多非常好的资源在价值上没能得到认同,反而被浪费了。
营销的基本逻辑就是做三件事
营销到底干什么?我差不多花了二十年时间,不断看各式各样的企业、各行各业的人,最后我发现营销其实真正要做的只有三件事。
1.做合适的事情:理解消费者
有时候我比较担心企业自认为自己代表消费者。举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参加一个微波炉产品团队的设计讨论。
我和他们说:「这个微波炉的面板太难看了,上面写着蒸鱼、解冻、煮粥、煮饭分别多少分钟,能不能像手机一样,让它正面只有一个按键,这样特别漂亮。」
设计师们就告诉我:「你就是把自己当成消费者了,需要用微波炉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蒸鱼多少分钟,不知道解冻多少分钟,你肯定是不怎么用微波炉的人,因为你经常自己做菜,所以就搞得清楚是几分钟。」
他们这次教育给了我很大帮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消费者,其实我们不是。
我们在谈营销时一定要理解消费者,从理解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去教育他。比如做共享电动汽车概念,因为市场空间足够去做就好了,愿意尝试新东西的人给他就好了,不需要广泛去教育消费者说企业要怎么改变这件事。
不要告知消费者,而是要理解消费者。不要教育消费者,而是企业要向消费者学习。当一个企业讲一定要去教育谁,一定要如何做出改变,这绝对不是在做营销。
如果要理解消费者就必须回到市场,因为市场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消费者的期望,而不是行业的规则。
所有没有和我们发生关联的人将要和我们发生关联,这就是在做营销。在这件事上,一定要给自己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怎么和自己还没发生关联的人去将要发生关联,营销就是做这件事。
我们的错误在于:
1)把竞争对手的变化误解为市场变化;
2)把营销创新误解为市场的变化。
在市场中一定不要关注对手,也不要关注太多营销的创新。因为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同事一定会关心对手。我自己在很多企业做交流和工作时,问他消费者要什么,他不太清楚,但是问他主要对手在做什么,他一定很清楚。
我曾经开玩笑,很多公司的市场部应该叫同行或对手分析部,根本不是市场部,对手或者同行做什么其实不影响企业的价值交换。一直以来,我陪同企业在做它整个市场和增长时从来都不慌忙,因为根本不用管对手在做什么,我们只需要设计和市场和消费者要交换什么,这才是关键的。在实现顾客价值的那一点上企业能够有所作为,那么这一点就是企业营销的生存空间。
理论上,做营销是非常简单的,其实就是四个基本面:
1)产品:理解产品要回到产品本身而不是价格
2)渠道:企业与渠道的结合能力至关重要
3)消费者:对自己的顾客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
4)广告:广告的效用必须是有效的覆盖
这有点类似于 4P,但不完全是。因为在 4P 里,消费者这个概念比较强调顾客,这里在整体分析它时更强调消费者,因为营销是和未发生关联的人做价值沟通。当企业已经拥有顾客时核心是做服务,要把这个概念区分好。如果已经有顾客就一定要做服务,让顾客和你有深度的联结,他就不会离开你。所以营销与服务分别承担了不同的功能。
今天,对消费者的理解中,有三个观点要记住:
1)要注意个体消费者和群体消费者之间的平衡。因为消费者个性化的能力越来越强。
2)数据只能判断趋势,不能代表选择。现在很多人在做营销和消费者理解时都拿数据,我不反对这些,只能告诉大家数据代表趋势,但不能代表选择。
3)要通过与消费者沟通去不断验证你的判断。
当你能做这些时,在消费者层面就可以找到深刻的理解。
营销的产品和渠道这两个面,我会在日后的文章中单独和大家讨论。营销基本面的最后一个面是广告。有人问我今天做广告是不是可以减少或者调整,在这里也有两个变化要注意:
1)以前的广告是告知,今天广告要形成共识。这是今天或以前广告最大的区别,以前告知就好了,比如在央视做广告,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企业很厉害,因为我们通过告知就可以下判断。今天在电视台做广告只能完成告知,还缺少共识。
2)今天在广告上需要运用新媒介,不能只用传统媒介。
2.营销本身是行动而非概念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行动?因为很多企业在营销上更愿意提理念或概念,但又不能落实。举个例子,很多企业都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本来这对企业是很有帮助的事,但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这只是理念,还看不到行动。所以在营销上就必须改变理念表达的方式,必须是一个行动表达的方式。
如果是行动表达的方式,应该怎么做?
以星巴克为例,它是真正了解消费者并通过满足消费者个体的价值瞬间需求在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最佳典范。
它在我们繁忙的生活里给了一个属于我们的第三空间,这个它提的理念。它不只提了这个理念,它还通过营销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第三空间是怎么来的。
它没有把咖啡馆开在星级酒店里,反而开在机场、商务中心和飞机上(联合航空公司成为唯一指定咖啡供应商)。为什么会开在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我们都没有自己的空间,比如在机场候机,最郁闷的就是没有自己的地方,到商场去最郁闷的也是没有自己的地方。所以当星巴克告诉我们要给我们第三空间时,它就用了一杯咖啡做载体。
正是因为它做了这个营销策划,就让我们在没有自己空间的地方突然感到原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一个熟悉的咖啡味道,一个人与人之间最轻松的交往,一个不受任何干扰的可以写作业、看书的地方,当它把这个做完之后,星巴克就成为了全球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我们在做营销时一定不要只提一个概念,一定要让顾客真正触摸到,这取决于你是否知道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西门子一度生产了世界上最耐用的电话。它不断研发,投入非常多的研发费用,它能生产出一部待机时间长,质量非常高的手机。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导致 13 个小时才能生产一部移动电话,但消费者等不起。消费者觉得我在待机上差不多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快速拿到、漂亮、轻便,能代表时尚,所以手机不是一个工业产品,而应该是一个时尚产品。
当手机从工业产品变成时尚产品时,消费者的理解就完全变了。这种改变使西门子意识到成功已经需要新的因素:潮流和成本。到了 2000 年,它已经能每 7 秒钟生产一部移动电话,但它还是特别坚持质量和待机概念。可这些东西都没法在产品中转换出来,如果要转换出来,这个手机一定会比较笨重,最后它反而因为对消费者的理解不够被淘汰。
我举这两个例子实际上是想说,在营销中一定要非常注意行动和理解消费者,因为我们的行动和消费者之间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三点:
第一,我们有些时候过度理解了消费者。如果过度给消费者东西,会影响到服务,成本也会变得非常高。
第二,一定要有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让消费者知道你理解了他。
第三,要真正知道消费者最基本的需求或者叫本质的需求是什么。就像手机这个产品,西门子没有理解消费者本质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3.营销是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诠释对于消费者的理解
一是从市场中了解消费者,二是从产品角度让消费者知道你了解他,这两个维度一定要同时去做。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让一个企业做调研,把一个产品所有的功能做了一次目录,给消费者去打勾。最后发现能用到的功能只有 5%,另外 95% 消费者是没有感觉的。这其实是成本的巨大浪费。为什么企业百分之百呈现消费者只需要的 5%?
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1)企业根本没和消费者沟通,所以别人不知道那 95%;
2)企业想当然认为这 95% 是消费者要的。
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向巴黎的香水学习,顾客要的只是巴黎的香水的 5%,就是香水本身,但它会给顾客 95% 应用上完全没有的东西却在情感上有用的东西那就是情感功能。所有的美好都是通过这 95% 给我们的。
我请教做香水的厂家,最重要的是做空气还是做水?我被告知最重要的是做空气,不是做水。水是应用功能,空气是情感功能。如果不能把空气的部分做出来就没法把水的功能做出来,因为每一次水的消耗都是消费者美好的感觉,这就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让消费者理解你。
以上就是营销的基本逻辑。营销就是做三件事情,理解消费者,然后去行动,能够从产品与市场两个维度和消费者沟通。我们要理解消费者,回归到营销的四个基本面。(本文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