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精心挑选《秋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4 16:48

精心挑选《秋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秋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 - 确保讲话围绕秋季开学这一主题,体现新学期的开始和学校的教育理念。
2. "内容丰富": - 结合秋季的特点,如丰收、凉爽、收获等,融入教育意义。 - 回顾过去一学年的成就和经验,展望新学年的目标和期望。
3. "结构清晰": - 开头:简要介绍开学典礼的意义,表达对新学期的期待。 - 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如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教师责任等。 - 结尾:总结讲话要点,激励师生,提出希望和要求。
4. "语言得体": - 使用正式、庄重的语言,符合校长身份和场合。 - 避免口语化、过于随意或粗俗的词汇。
5. "情感真挚": - 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师的敬意,激发师生的共鸣。 -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6. "内容具体": - 提及具体事例或数据,增强讲话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 对学生的期望要具体可行,避免空洞的口号。
7. "鼓励创新": - 鼓励学生在新学期勇于创新,提出新思路、新

校长王希勤在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勤而行之 日有所进


勤而行之 日有所进

——在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3000多名同学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美丽的园子因你们的到来增添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的亲友、老师和关心你们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级本科生是有着特殊学习经历的一届,你们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疫情中度过。居家学习的日子里,你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收获了成长,却也少了一些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如今,你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美丽的清华园,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我鼓励你们多接触实际、多了解实际,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放飞更绚烂的梦想。


“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也是清华人“务实”特点的真实写照。“行”就是做事,就是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从已有认识出发,经过思考采取行动,再从行动中总结经验,经过省思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行”的能力,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希望同学们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勤而行之、日有所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三点建议。


第一,做事先有方,成事在于有准备。一个人想要把事情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个“大写的人”。做人要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国家为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1935年本科毕业的王遵明学长面对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的旧中国,意识到要免受外敌欺侮、增强国力,就必须要生产钢铁、振兴工业。于是他立志以钢铁报国,赴美学习冶金学,仅用两年半就拿下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自费到美国各大钢铁厂实习考察,为国学习先进技术。怀着“一个科学家没有理由不忠于抚育自己的祖国”的坚定信念,他于1940年毅然回国,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我国急需的钢铁铸造事业中,成功研制出球墨铸铁并将其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被誉为“中国球墨铸铁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飞天揽月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组织力量研究中国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已有成果与未来计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经过专家的多轮反复论证,制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经过近20年的奋斗,中国航天人稳扎稳打、善作善成,圆满完成了绕月探测、落月勘察、采样返回三个递进衔接的阶段性任务,使我国在探月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巨大进步。国家推进宏伟的事业要经过审慎的思考、进行长远的谋划,个人做事也要有谋划、有目标、有策略、有章法。


同学们,希望你们秉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在不懈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第二,做事要有恒,本事要在事上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成大事者,必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黄克智先生每天早上4点半就起床读书看文献,花大力气啃最核心、最难读的文献,一份7页纸的文献曾被他写下了36页密密麻麻的笔记。对所读文献中的每一个公式,他都亲自推导,力求理解透彻,确保准确无误。这些习惯他一坚持就是数十年。正是这种厚积薄发才使他破解了压力容器工程设计的世界难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公认的学术成果。“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只有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


做事不仅要不避于细,而且要不畏于难。唯有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实现青春梦想。7年前,一群清华本科生发起了极富挑战性的“天格计划”,希望通过自行研制并发射纳卫星科学载荷探测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暴现象。然而,圆梦之旅却困难重重。他们曾被专家质疑“卫星是国家层面的事,你们本科生做得了吗?”也曾在首颗载荷交付发射之际烧坏了电路,几乎功亏一篑。但他们不轻言放弃,连续两天不眠不休合力完成抢修,如期实现发射。凭着这种百折不回头的恒心和意志,清华“天格计划”团队成员已将5颗卫星载荷送入太空并取得科学成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追光少年”。


同学们,希望你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做事须省思,万事要求所以然。省思是“行”的延续与升华,是对经验的提炼、对规律的把握、对认识的深化。省思的过程往往需要解放思想、打破成见,在深入学习、亲身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926年下半年,农民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但同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也存在着诸多的非议、责难,甚至是污蔑。1927年1月,毛泽东同志历时32天、徒步700公里,赴湖南5县开展实地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深思熟虑后写下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所见所闻力证农运“好得很”而非“糟得很”,明确贫农是“革命先锋”而非“痞子”,有力驳斥了对农民运动的非议。这次经历也让他认识到动员组织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为他后来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支撑。


通过省思探求规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性认识上升到原理性认识的过程,让我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审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美所追求的情感体验是省思的动力,审美所追求的简约和谐是省思的目标。天地间的正道、真理往往被大师们以符合美的原则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三大定律,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无不体现这种简约和谐之美。“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审美让省思更深刻,让我们在追求至善至美的过程中充盈内心、提升境界。


同学们,希望你们常省思、除偏见、善审美、出真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干事创业,让人生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清华园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希望你们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勤而行之、日有所进,成长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摄影 | 杨艳宾

编辑 | 余晓东 郭玲 赵姝婧

审核 | 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今天,清华“三字班”报到!




收藏!清华2023秋季学期校历+计划表




在依旧热烈的初秋,和清华相遇


校长王希勤在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自强为学 厚德立业

自强为学 厚德立业

——在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清华园迎来了9000多名研究生新同学。你们是清华园里为学立业的新生力量。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你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清华这座学术殿堂。无论是瞄准学术前沿,还是投身科技攻关,无论是传承冷门绝学,还是解决现实问题,清华园都为你们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希望你们珍惜韶华、不负时代,勤学实干、奋发有为,努力成长为担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主力军。


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学业之路,要对“学”“业”有新的认识。为“学”就是要深刻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架构与形态,不断提升认知能力,传承和创造知识。立“业”就是要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以聪明才智服务国家和社会。准确把握为“学”与立“业”,对于同学们正确认识与处理“继承与创新”“独立与合作”“理论与应用”等关系至关重要


为“学”须自强,重在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为学首先要处理好自我创造与向他人和前人学习的关系。《墨子》中说,“知,传受之,闻也;方不㢓,说也;身观焉,亲也。”意思是知识有三类:闻知、说知、亲知。做学问首先要懂得把深入学习和调查研究获得的闻知,与亲身实践获得的亲知经过反复辨析领悟统一起来,再经过思考和推理获得说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在这方面是我们的表率。他一生精研中国古典建筑专著《营造法式》。为解读这本“天书”,他走过十五省二百多个县,实地调查古建筑两千余处,又历时多年创作出了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系统编写的建筑史著作《中国建筑史》,“填补了没有中国人写中国建筑史的空白”。


为学还要不断打破自身成见、实现自我革命。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颠覆了牛顿力学的时间空间观念,以光速不变为前提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物理学的一次深刻革命。可是爱因斯坦没有固守已有成果,他深知狭义相对论不能解决加速度体系的问题,而加速度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因此仅有狭义相对论是不够的。经过十年的努力,通过与数学家深度合作,他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自强,就是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同学们,希望你们自强不息、孜孜以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努力提升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人类知识体系的边界。


立“业”须厚德,重在解决问题、服务人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立业首先要有为民情怀,以国家为先、人民至上。我国著名桥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学长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毅然回到祖国,决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主持修建多座现代化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设计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他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立业还要胸怀宽广、团结他人,共同攻坚克难,成就更大的事业。新中国最美奋斗者、两院院士刘永坦学长,为了筑牢祖国的“海防长城”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的“雷达铁军”。这支铁军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以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斗志,共同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联手战胜了从理论到软件、硬件必须进行彻底返工等重大挫折。如今,刘永坦院士带队研发的新体制雷达,已经广泛部署成为我国海防事业的“火眼金睛”。在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说,“这份殊荣不单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厚德,就是具有包容万物的胸怀,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按人心正道办事。同学们,希望你们厚德载物、担当大任,在团结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学”“业”须会通,重在博采众长、取精用宏。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综合,仅靠单一学科往往无法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综合运用。立业要会聚多学科知识,懂得博采众长。“蛟龙号”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其研制涉及力学、材料、信息、海洋、地质、环境等多个学科,汇集了上百家科研单位的力量。2012年6月,“蛟龙号”成功下潜突破7000米深度,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深海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必将促进与深海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大发展。


学问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升华。为学要搜集多领域的实践资料,懂得取精用宏,并回到行业中接受检验。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上世纪70年代在计算机工厂劳动时,意识到计算机作为新的工具必将大范围地应用到数学研究中来。他从丰富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汲取智慧,把中国传统数学思想概括为机械化思想,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开创了用计算机高效自动解决数学问题的先河。“吴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控制论、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设计制造等多个高技术领域的核心问题,在国际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研究与应用的高潮,也推开了中国人工智能走向世界的大门。


业以学为基因,学以业为果实。行业经验经过提炼转化成学问才更有生命力,理论知识通过广泛应用才能更好造福人民。同学们,希望你们广泛涉猎、融会贯通,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敏锐把握学科变革的机遇,做出原创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同学们,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希望你们自强为学、厚德立业,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人文日新的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奋勇争先!




摄影 | 孙波

编辑 | 郭玲 赵姝婧

审核 | 许亮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你好,新同学!




校党委书记邱勇为2023级本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求索热爱,他用10年奔向清华!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