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5 04:18
写作核心提示:
读书笔记奖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一、选题要准确
1. 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主题,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保持热情。
2. 选择一个具有时代背景、贴近实际生活的主题,以便让读者产生共鸣。
3. 选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能展现自己的见解,又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二、结构要清晰
1. 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
2. 首段简要介绍读书笔记的背景和主题,引出下文。
3.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观点、自己的见解等。
4.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感悟。
三、内容要充实
1. 引用原文中的经典语句,增强说服力。
2. 结合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观点。
3. 对读书笔记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展现自己的思考。
四、语言要规范
1. 词语运用要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
2. 句子结构要完整,避免出现病句。
3. 语言表达要流畅,避免过于口语化。
五、格式要规范
1. 标题要简洁明了,体现文章主题。
2. 段落分明,段落之间要有适当的过渡。
3. 使用标点符号要规范,如逗号、句号、引号等。
六、
来源:人民日报研究部“研究事儿”公号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领域的全国性大奖,除了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外,还有一个重量级奖项——范敬宜新闻教育奖。
在庆贺第28届中国新闻奖、第15届长江韬奋奖颁奖盛典以及第19个中国记者节之际,第六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工作也圆满落下帷幕。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是由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国家外文局、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在全国新闻教育界和新闻界设立的大奖,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学界业界组成的专家评委会评选、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理事会审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
范敬宜与清华新闻传播教育
范敬宜(1931年—2010年11月13日),系江苏省苏州市人,范仲淹28世孙,是我国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家,曾历任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国家文化部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79年改革开放发轫之初,他在《辽宁日报》做记者时,长年深入基层调研,采写的述评作品《莫把开头当“过头”》于5月13日在《辽宁日报》一版刊登后,5月16日被《人民日报》在头版以较大篇幅予以转载。转载时主题改为“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副题为“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保证生产形式自主权的关键,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肩题是“《辽宁日报》记者评述尊重生产的自主权政策现状时指出”,还加了一个很长的编者按,特别点名表扬了记者范敬宜。这篇名作,当时在全国产生巨大轰动效应。
2002年4月, 范敬宜受聘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上任伊始,他就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确立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理念。自2002年4月至2010年11月,在担任院长的8年时间里,范敬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弘扬“如果有来生,还是作记者”的新闻理想,倡导“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年轻人不要只盯着眼皮底下0.5平方公里,应该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人民情怀和新闻教育理念,提出“要力戒浮躁,新闻要有文化”的新闻教育思想,推动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新闻教育方法创新。他不仅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方向把舵领航,而且还不辞辛苦,亲自编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等教材,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与文化、新闻评论等课程,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引导学生面向主流就业,帮助学生全面快速成长,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培养了一大批获得社会高度评价的新闻传播人才,造就了一支支风华正茂的新闻后备队伍,使年轻的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即以跨越式发展跻身一流,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财富。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由来
范敬宜先生是我国声誉卓著的新闻工作者和卓有建树的新闻教育家。为继承和发扬范敬宜先生的新闻教育思想,激励新闻人以范敬宜为楷模,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2012年,由人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国家外文局、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7家单位共同倡议设立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基金的设立还得到了范敬宜亲属和清华校友赵伟国先生的大力支持。自2013年开始,在全国新闻教育界、新闻界广泛开展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工作。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是我国目前惟一一个面向全国高校新闻学子、教师以及业界人士设立的奖项,其分量和意义非同寻常。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奖项设立、评选标准与原则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目前设有三个奖项,即新闻学子奖、新闻教育良师奖、新闻教育良友奖。新闻学子奖(10名),用于奖励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事业、成绩突出、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新闻教育良师奖(2名),奖励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新闻教育良友奖(1名),奖励长期热心支持新闻传播教育的新闻业界人士。
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理事长和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委会主任,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担任。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每年举办一次。
在评选标准上,始终坚持“面向主流、培养高手”。评奖标准是一个奖项的方向,也是根本性问题。为了培养能够担当国家新闻舆论工作的优秀青年学子,引导教师和社会服务这一目标,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委会把评选标准确定为“面向主流、培养高手”。
6年来,在新闻学子奖评选中,评委会特别注重申请者的价值观、社会担当、新闻实践与创新,力争使获奖者能够在青年学生中起到良好的榜样师范作用。统计表明,在前五届获得“新闻学子奖”的41名学生中,已经有23人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其中有20人就职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国家和国际的重要机构。
设立新闻教育良师奖,旨在奖励那些为培养新闻后备人才呕心沥血、在教书育人上“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在以往获奖者中,既有像方汉奇、宁树藩这样的学界泰斗,也有像李彬、马少华这样几十年耕耘讲台的资深教师,他们都为新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闻良友奖的评选,主要是奖励那些长期热心支持新闻教育的业界人士。在获奖者中,既有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青年报刘万永等中央主流媒体的优秀记者,也有凤凰卫视曹景行等资深媒体人。多年来,他们都持续活跃在国内高校新闻院系的讲台上,带领学生开展教学创新、新闻实践和学术研究。
令人欣喜的是,历经六届评奖,一批批优秀的获奖者脱颖而出,他们在各自的学习、教学和工作岗位上,传承着范敬宜先生的新闻梦、教育梦、中国梦,以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为党和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增光添彩。
在评奖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始终恪守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理事会章程。在奖项申请阶段,采取单位推荐与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申请对象的广泛性。评选组委会对所有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认信息的真实性。聘请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采用无记名方式现场进行投票,提出获奖者建议名单,确保评奖的权威性。将专家评审意见及申请者材料报送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理事会成员审定,形成获奖者名单, 符合评奖的规范性。最后通过人民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网等平台向全社会进行公示,由基金理事会确定最终表彰名单,举行表彰活动并对获奖者进行奖励,使评奖具有公开性。6年来,组委会从未收到任何投诉或举报,这充分体现了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规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范围及社会影响
在评选范围上,始终坚持面向全国高等院校、面向整个新闻界的开放原则。 6年来,通过多种形式,组委会大力宣传奖项的内容、标准和意义,并与全国各新闻院校及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各院校积极参与,严格把关,及时为奖项推荐优秀候选人;新闻界对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关注度和热情日益提升,申请者人数不断增加,所涉及的单位数量也逐年增多。今年是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选的第6个年头,6年来,共有51名学子、13位教师、8位业界人士获此殊荣。通过分每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活动和颁奖盛典,都得到各大媒体特别是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时而广泛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重大的影响,从而激励着众多新闻学子投身新闻事业、全面发展成才,鼓舞着广大新闻教育工作者、新闻业界同仁把更多的热情和智慧投入到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中。近几年来,得益于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立体传播,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所知晓,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也得到来自新闻业界和企业界的持续关注与支持,赞助额逐年增加,为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范敬宜新闻教育奖举办6周年之际,为了记录历年获奖者的风采,组委会还特别编辑出版了一部纪念文集,收录了第一至第五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2013-2017)获奖者的感言和心得,标题即采用范敬宜先生生前所言“如果有来生,还是作记者”。该书以获奖者原汁原味、充满激情的感悟,展现莘莘学子放飞新闻理想的努力、良师益友耕耘三尺讲台的坚守以及业界同仁助推新闻教育的探索,令人感怀,给人启迪。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作为我国新闻教育界的权威性奖项,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将进一步引导新闻学子打好政治根底,立好新闻志向,学好专业知识,全面发展成才;推动新闻学界和业界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
析前五届获奖者单位分布情况,可以发现,41名新闻学子奖获得者分布于全国14所新闻院校,11名新闻教育良师奖获得者来自全国6所新闻院校,7位新闻教育良友奖获得者涵盖了5家新闻单位。
日前
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
“暑假读一本好书”获奖名单出炉
石碣有12名 小学生获奖
石碣中心小学何芯蕾
撷取一等奖
厉害了
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鼓掌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推进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省教育厅举办了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按照活动内容要求,7月1日至8月31日,组织中小学生阅读好书刊、撰写读后感;9月16日前,各地以学校为单位,择优推荐读后感参加省里的征文评选;10月至11月,活动组委会组织专家评选优秀征文;12月公布优秀征文评选结果。
本次活动分别设小学组、初中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老师奖,并评选出先进单位、书香校长若干名。石碣师生在小学组比赛中异军突起,共斩获12个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石碣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何芯蕾的《读〈我的呆萌新朋友〉有感》获一等奖,石碣序伦小学校长邱颜冠获书香校长称号,石碣中心小学、石碣序伦小学获先进单位称号。
自今年6月活动启动以来
各地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师生
积极参与
详细获奖名单往下看
点击大图查看
来源:精彩石碣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