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5 09: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罗亭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理解作品背景: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对《罗亭》这部作品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概括作品内容:简要概括《罗亭》的主要情节,包括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等,为后续的读后感铺垫。
3. 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如罗亭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成长过程等,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4. 提炼主题思想:从作品中提炼出核心主题,如爱情、友情、人生观、价值观等,并阐述这些主题在作品中的体现。
5. 结合自身感受: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和思考,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对人物命运的同情、对故事情节的喜爱等。
6. 比较与评价:将《罗亭》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如与其他爱情小说、成长小说的比较等。
7.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8.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写作目的;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包括人物分析
撰文:路岐
书香,会带给人难以言语的享受!
【注】经由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会长、著名作家黄玉燕女士的热情推荐,2021年5月14日,上海浦东图书馆网刊发了我的一篇文章:《与书为友,其乐无穷—我读书的一点感受》。现在我转发给朋友们一起分享,敬请期待大家的阅读和指教!路岐。
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如是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书为界,可知兴替。”一本好的书,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能让你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哪里需要改正,并且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点,取长补短;同时,看到他们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样,就可以不断来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加强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如是说。
人们对书籍的热爱和对阅读重要性的深层认识,那就是: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着阅读的乐趣。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所以,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因此,与书为友,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这对于我来说,自己有着更深切的体会。所以,我愿终生与书为友。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在我的心里当时充满着理想和勃勃雄心。那时,正是大跃进的年代,文学艺术的创作气氛相当活跃。加上自小受我父亲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那是在我11、12岁的时候,我父亲因为喜爱阅读,所以,他经常到单位图书馆里借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带回家来看。而他上班的时间里,也就是我的读书时间。有时候,我也会经常将在家看不完的名著偷偷带到学校去看,只要在我父亲下班前放回原处就行。我国伟大作家鲁迅先生。
那时候,我经常被这些中外著名作家的伟大作品,尤其是我国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深深地打动。在这个时期,我国阅读过比较著名的作家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代表作《子夜》(长篇小说)和《林家铺子》(短篇小说),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老舍的《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话剧《茶馆》,张恨水的《啼笑姻缘》,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等人的合集《湖畔》,这是他们对新诗最大的贡献,就是爱情诗的创作。另外,还有现代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日记体小说)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小说)等等。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
茅盾先生。
茅盾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原名《夕阳》。
巴金先生。
巴金《爱情三部曲》收录了具有连贯性的《雾》《雨》《电》三部中篇小说。
除国内作家之外,还有俄罗斯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高尔基:《海燕》、《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普希金的《法甫盖尼.奥涅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契诃夫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死魂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伟大著作。
《静静的顿河》〔苏〕肖洛霍夫 著。
《变色龙: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著。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 著。
那时候,因为我的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在我考上私立新沪中学高中时,因为家里无力支付学校昂贵的学杂费,无奈,我只得退学,闲居在家里。所以,我就有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各种古今中外的名著。在我16岁那年,经提篮桥区劳动局的介绍,被招进上海沪东造船厂舾装车间油漆工段,当了一名学徒工。在这段时期里,我一面当学徒工,另一面在业余时间,就去参加了一些文学讲座听讲(因那时候,还没有现在办文学学习班的形式,只有讲座之类的形式)。同时,我也尝试着写一些作品,比如写短篇小说、诗歌等。为此,我就投稿到上海和企业的工人文艺报刊杂志发表处女作。当时,我还摸索着写出了一部中篇小说:《苦难》(10万字),并交给了沪东船厂宣传部审阅。后来,1959年1月我参军去了。一个偶然机会,1959年7月我正巧到浦东310海军船舶修造厂去送机要文件。于是,我就顺路赶到沪东船厂的宣传部,向他们去要回我写的这部中篇小说。结果,他们说因放在这里很长时间没有人来拿,于是就当作废纸仍掉了。
《女神》是郭沫若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我参军在部队服役里,也经常到部队图书馆里去借书阅读。同时,积极发挥了自己爱好文艺的特长,热情参加战士业余文艺演出队文娱节目的创作。我所创作的节目,如歌词、相声、快板、说唱、表演唱词等作品,也多次获得舰队和直属队的演出奖及创作奖。普希金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
1965年1月我从部队退役回家,被分配进海运单位政治处工作,就有机会阅读大量的马克思列宁著作。因为为了让我早日熟悉工作业务,我们政治处主任,让我利用每天二小时,专门专心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著作。并规定每阅读一篇文章,要写出一篇学习心得笔记。因此,这段时间,我将政治处书柜里的《马克思恩格思全集》、《列宁选集》和《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都认真仔细的进行了系统阅读,并写下了大量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列宁选集》
《毛泽东选集》
1972年6月,我从市工交“五七”干校被组织安排去支援安徽上海“小三线”军工单位工作。在这段时期,我除为从事宣传工作继续需要阅读大量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之外,我在机关里,因我没有午睡的习惯。所以,除了出差到上海开会或探亲,或者下基层调研或者去蹲点,以及我在1980年至1984年就读山西大学中文系函授课程之外,只要是在机关里,我无论是单身时在机关有宿舍,还是家属来皖南后在红旗厂有宿舍时,无论天热还是天冷,我都会利用中午这段午休时间(即夏天是两小时,冬天是一小时)时间,在机关的办公室或图书馆里,不是查资料,就是阅读书籍,并认真做卡片摘录,或是做读书笔记。因此,就在这十五年多的时间里,我写出或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手稿或写作的原始资料,并在回到上海后陆续编写成著作正式出版了。这本《聆听乐圣——路岐纪实、传记文集》,是我的第二本专著,1999年12月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如作为中文系毕业作品,我写出了我国音乐家冼星海的传记文学——《聆听乐圣——路岐纪实、传记文集》,于1999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我为了学习、研究自学理论和方法,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从我国历代名人的有关读书、学习的论著中,摘选了具有启发、借鉴意义的论述,制作成为卡片资料。后来,我的这些卡片资料,被当时的副局长顾龙贵看到了。于是,他就对我说,这些卡片资料,你一个人看,也只是你一个人受益。如果将它打印出来,让大家都能看到,不是对大家都受益吗?于是,在1984年,我就根据这个局领导的建议和意见,将这些卡片资料打印并最终编撰完成为了《名人读书精论译注》,并于2010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
我的第一本诗集《爱的承诺》,1998年5月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并由四川《星星》诗刊主编白航作序。
1986年10月,我从安徽皖南上海小三线调回上海海运系统工作。在这段时期,我仍坚持阅读各种书籍,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并多次在全国文学征文比赛中获奖。在这段时期,我出版的著作有:《爱的承诺——路岐抒情诗文选集》等文学作品集11部;《皖南觅踪——上海小三线建设纪事》等小三线建设史著作4部。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构思并着手创作出了第一部上海小三线题材的长篇小说《杜鹃花正红》。这部长篇小说全文于2020年11月26日起至2021年1月16日止,获得了读者点击率112,276人次。目前,正在写作长篇小说:《为了生死兄弟》(暂名),已接近完成小说的百分之五十。
这本《心路》诗集,是我第二本诗歌专集,也是我第三本专著。2004年5月由香港语丝出版社出版。
这本《演讲艺术的魅力——演讲者素质修养论纲》,是我第四本专著。2010年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行为举止文明得体。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态的平和,精神的慰籍。如果有人问你世界上最香的东西是什么,你会怎么呢?我认为,世界上最香的东西,不是饭菜,不是香水,而是“书的墨香”。书香,会带给人难以言语的享受!
这本《名人读书精论译注》,是我第五本专著。2010年7月第一次印刷,2015年2月第二次印刷。
读一本好书,能使人飞到一个绚丽神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和李白一起望庐山瀑布,和巴金一起观海上日出,和冰心一起感悟人生……与书为友的过程,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就曾经借着月光读书,在楼顶读书,在老板的皮鞭下读书。由于对读书的痴迷,终于把他造就成为世界文学的巨匠。正如高尔基自己所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这本《难以抹去的青春痕迹——我与上海“小三线”》,是我第七本专著,2016年3月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读书,还会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平和的心态,精神的慰籍。经典诗句,让我们充满智慧;童话故事,让我们浮想联翩;历史巨著,让我们博古通今;科学书籍,让我们思维缜密……朋友们,请与书为友吧!请捧起你心爱的书籍,在温馨安静的环境里,享受着阅读的快乐。愿书籍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让我们的人生走向更精彩的未来吧!2019年8月天津社科院出版的《皖南觅踪——上海小三线建设纪事》。
路 岐2021年5月7日
敬业成就价值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世界上每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而每一件事物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去实现自身价值。丝丝甘霖通过滋润大地万物实现价值;灼灼阳光,用不断散发着光和热实现着它的价值;郁郁苍松用片片清凉实现价值…….同样,每一个人生来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也各有不同。通过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那如何在工作中实现价值呢?我想《致加西亚的信》中的罗文中尉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美国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信》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西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急需要与手握重兵却藏身古巴深山的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将军的具体位置,这时有人向总统推荐了中尉罗文。罗文听了总统的命令,没有说话,接过总统给加西亚的信,开始了送信的任务。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过了重重 ,最终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正是因为这一封信,美国取得战争的胜利。
罗文中尉用让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总统交给他的任务,他在为国家利益奋不顾身的时候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推而广之,我们要想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必须要有他的这种敬业精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丢失这种精神,但我认为即使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敬业精神仍然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十分必要。只有用敬业精神才能成就自身价值!
敬业精神就是事业心。许多人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工具,而不是可以为之终身奋斗不懈的事业。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机关单位都不乏这种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种人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成就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他们人生迟暮回想往事的时候注定会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悔恨。相反,有敬业精神的人必定有强烈的事业心,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工作奉献青春和激情。以工作为乐,以工作为荣。无论大事小事都能毫无怨言,全心全意的对待,并且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从而“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样的人终能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敬业精神是一种奋斗进取的心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而人的生命就像早晨的露水,珍贵也短暂。匆匆几十年于浩瀚宇宙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出精彩,成就一番事业?那就需要奋斗!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光阴;人生,最璀璨的莫过于事业;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奋斗。生命有限,而奋斗是无限的。用无限的奋斗去拓展生命的宽度,让生命不因短暂而遗憾,只因奋斗而精彩。屠格涅夫在《罗亭》中说:“我们生命虽然短暂而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的;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们人生中无上的快乐。”这样,在年老回首之时才能骄傲的说:“这个世界我来过,并用奋斗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平凡的。平凡的经历,平凡的岗位。但平凡不等于碌碌无为。天山之巅贫瘠寒冷的土地却可以孕育出绮丽绚烂的雪莲。我们也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前提就是要以敬业精神去奉献,去奋斗,去创造!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一滴滴的水方能组成辽阔的海洋,而一件件平凡的事也能组成伟大的人生,世人皆是凡乎俗子,而世人中的伟人就是通过无数平凡的小成功形成的。所以,作为平凡大多数的我们,只有珍惜每一次工作的机会,用敬业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