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5 16: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女王的鼻子》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作品背景": - 首先要了解《女王的鼻子》这部作品的作者、出版时间、作品类型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可能涉及的历史事件。
2. "深入阅读文本": - 阅读原著,把握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 - 关注作者在作品中的表达手法,如象征、讽刺、隐喻等。
3. "思考主题和寓意": - 思考作品的主题,如美丑观念、权力与自由、人性善恶等。 - 探讨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寓意,以及它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4. "分析人物形象": -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 - 考虑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传达的思想。
5. "注意结构安排": - 确保作文结构清晰,有引言、正文和结尾。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引出读后感主题。 - 正文部分分点论述,每一点都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撑。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读后感的主旨。
6. "语言表达":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 运用修辞手法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叫《女王的鼻子》,这是一本获得国际大奖的童话作品,作者是英国著名动物小说作家迪克·金·史密斯。在《女王的鼻子》里,一个叫姜戈的叔叔送给十岁小女孩哈莫妮的一件有魔力的礼物,只要哈莫妮用手擦一擦那枚硬币上的女王的鼻子,她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她一共可以实现七个愿望。
开始我以为这本书没什么特别,和之前看过的童话故事《阿拉丁神灯》《七色花》《宝葫芦的秘密》等一样,都是借助一个神奇宝贝,来实现主人公的愿望。但这本小说充满了童趣,文字幽默,插图精美,让我一鼓作气地读完了。故事大意是:哈莫妮是一个热爱动物、有着超凡想象力的孩子。遗憾的是,家里人都讨厌动物,无法满足愿望的哈莫妮恶作剧地将身边的人想象成动物,在她的眼里,爸爸是一只海狮,妈妈是一只矮胖的球胸鸽,姐姐是暹罗猫,老师是一只雌性螳螂,姜戈叔叔是银发灰熊……她叛逆顽皮,行为怪异,家里人无法理解她。“女王的鼻子”不仅让哈莫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还改变了哈莫妮。她渐渐明白亲情的美好、理解的必要、分享的快乐和信任的重要性。
我很喜欢哈莫妮,她可爱天真,借助这枚硬币,她成长了,懂事了,学会关爱他人了。故事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哈莫妮原来第七个愿望是拥有一条拉布拉多犬,可是送她女王的鼻子硬币的姜戈叔叔生了重病,马上要去世了。哈莫妮为了救叔叔,临时更改了她最后一个愿望,使姜戈叔叔起死回生了。最后哈莫妮将这枚给她带来幸运的硬币扔了出去,希望另一个相信魔法的孩子捡到它,并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读完这篇故事,我也好想摸一摸女王的鼻子,感受它的魔力,得到正确的指引,改变一些幼稚的行为,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做一个有爱心、懂分享的好女孩。如果有一天我也拥有了某种超能力,我要用它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相信、追寻魔法吧!
市桥中心小学五(5)班 田泠然
辅导老师 赖桂萍
点评:本文语言朴实,逻辑清晰,中心思想突出,通过本文可见小作者阅读《女王的鼻子》后受益匪浅。
作者:张天笑
近期,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大火,原著小说《坏小孩》《长夜难明》随之走红,原著作者紫金陈在推理小说作家中亦崭露头角。
《化工女王的逆袭》是紫金陈早期创作的一部悬疑推理类小说。小说中,何建生得罪了派出所所长的小舅子,被诬陷拘留后意外死亡。昔年的化工女王甘佳宁为了替丈夫何建生报仇,不惜与仇人同归于尽。一直深爱着甘佳宁的化学博士陈进悄悄回国,准备用自己身患绝症的病体为她复仇,制造了多起谋杀事件。
作者用直白细腻的笔触、缜密的逻辑思维、高超的专业知识,演绎了精彩的本格推理过程,透过光明社会中的裂缝直击罪恶之源。小说以悲剧手法达成了对现实的另类救赎,以及对人性之善的深切呼唤,读来颇耐人寻味。
多重视角的拼凑式叙事
在以往的推理小说里,作者紫金陈多采用单一视角或双重视角的线性叙事手法,将侧重点放在对案件的推理过程中。而在《化工女王的逆袭》中,他采用了多重视角的拼凑式叙事方式,来还原案件的前因后果及过程。作者从旁观者法官徐增的视角切入,将徐增在法院门前被打作为切口,用寥寥数语勾勒出内陆小县城官场面貌的一隅,对小说主线故事进行背景铺垫。
作为全书的主角,化学博士陈进有着独特的犯罪者视角。作者先让陈进目睹甘佳宁家人遭受的打击报复,在与读者的共情中充实作案动机。然后,将陈进拉回化学博士这一身份中,对其在作案中的设计过程、心理活动进行了详细描写。案件发生后,以王格东为代表的警察群体登场,展现了警方与罪犯的心理博弈。在一波三折的过程中,作者不仅以警方视角完整再现了高智商犯罪手法,也从侧面丰富了陈进的人物形象,令读者深入故事情节之中。
除此,作者还在小说中加入了以甘佳宁为代表的受害人视角、以江平为代表的官僚视角等。在多重视角的交错叙事中,作者完整地还原了系列案件的始末缘由,拼凑出一幅隐伏在表象背后的官场生态图,令读者得以一瞥裂缝中的真相,给人全面而深刻的阅读体验。
反类型人格的设计
小说中,作者运用形象倒置手法,进行了反类型人格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在传统推理小说模式中,作者往往设计高智商的警察与自以为是的罪犯两种形象,故事内容无外乎是警察通过已有线索顺藤摸瓜,罪犯在露出马脚后节节败退,最后被警察一举擒获。而在《化工女王的逆袭》中,作者设计了高智商的罪犯与被牵着鼻子走的警察这一组人物形象。在警员能力参差不齐,以及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高智商罪犯无疑是警方破案的又一大障碍。但以王格东为代表的警员坚持不懈,最终反客为主,取得了案件侦破的主动权。这种反类型人格的设计,令读者体验到不同视角的双向爽感,故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警察代表正义的一方,罪犯代表制造罪恶的一方。小说中,作者设计了一批仗势欺人的地方官员,他们成了群众眼中可恶的一方,归来复仇的陈进则成了为民除害的正义使者。在情理上,地方官员的所作所为令人深恶痛绝,以甘佳宁为代表的受害者则令人同情。而在法理上,陈进这种报复行为是违法的,是非正义的,是要接受制裁的。这种形象倒置手法的运用,在无形中制造了情理与法理上的矛盾冲突,使小说情节更加耐人寻味。
另外,在传统小说中,罪犯形象往往以冷血无情、穷凶极恶为主,而在本书中,作者设计了一个重情重义、甘愿付出的罪犯形象。陈进深爱初恋女友甘佳宁多年,甚至愿意为了她,付出一切去复仇。他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和名声,不惜编造自己是同性恋,虚构出一个不存在的共犯,只为达到保护她家人的目的。而对于老友徐增,陈进深知他的不易,处处为他着想,不愿将他牵连其中。这一反类型人格的设计,无疑给阴云密布的案件注入了一丝人间温情。
裂缝中的人间浮世绘
小说中,故事发生地金山县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政府系统中裙带关系盘根错节。以范长根为例,范家号称“全家公务员,一局三所长”,子女和亲戚则很多都是周边县市的领导,“在县里没有范家办不了的事”。当公安局副局长王格东想依法办案,竟受到多方阻拦而无能为力。
在此背景下,作者设计了以江平、范长根为代表的官僚人物,以徐增、王格东为代表的半官僚人物,以甘佳宁、陈进为代表的反官僚人物。每种典型人物,均有其独特立场。在案件推进中,作者着重表现官僚、反官僚这两种人物的矛盾冲突,并在外围刻画了徐增之类的半官僚人物,以此来展现官场中的人情世故、小人物的复杂心理,对“善与恶的相对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直击罪恶之源的同时,作者又为黑暗保留了最后一丝温暖。陈进以无怨无悔的自我牺牲,表达了对甘佳宁深沉而刻骨的爱。这种情义,显得弥足珍贵。而王格东作为体制中身不由己的一员,混浊的环境并未泯灭他的善良。无论在事前还是事后,他都尽最大努力保全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甘佳宁一家,并伺机惩治作恶的范家。这亦是对人性之善的深切回望。
作为一部悬疑推理类小说,尽管书中还存在着语言过于直白简洁、后期线索爆发式地涌出、对官场的刻画过于片面等问题,但瑕不掩瑜,《化工女王的逆袭》以众多的伏笔、精巧的布局、紧凑的情节见长,在反类型的人物塑造、本格推理的全新演绎等方面,有着不少亮点。
(作者系延边大学中文系学生)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