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7 06:14
写作核心提示:
以下是一篇关于竞选团支书演讲稿大学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竞选团支书演讲稿大学作文注意事项"
竞选团支书是大学生活中一次难得的机会,它不仅能够锻炼个人的能力,还能够为同学们服务,为班级的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写好竞选团支书演讲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撰写演讲稿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主题,突出优势"
演讲稿的主题应该是明确的,即表达你竞选团支书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例如:
"热情和能力:" 表达你对团支部工作的热情,以及你具备的能力,例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 "服务意识:" 展现你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以及你愿意为班级建设付出的决心。 "个人经历:" 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例如参加过的活动、担任过的职务等,来证明你的能力和经验。
"二、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演讲稿的结构应该清晰,逻辑严谨,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开头:" 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并表达竞选团支书的意愿。可以采用一些吸引人的开场白,例如引用名言、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等。 "主体:" 详细阐述你的优势、服务计划和工作思路。可以分点阐述,例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活动策划
大家好!
我非常感谢大家能够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的想法和理念。我是XXX,现在是大二的一名学生。今天,我站在这里,满怀热情地想要向大家表达我竞选团支书的决心和承诺。
大学团支书竞选演讲稿:用行动塑造未来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经历。我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我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坚定的信念,有毅力和决心,我们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在我看来,成为一名团支书是我实现梦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作为团支书,我将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我将坚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班级、为学校、为我们的团队做出更多的贡献。我将倾听每一个人的声音,关注每一个人的需求,尽我所能去解决问题,帮助大家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作为一名团支书,我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我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始终坚信,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敬畏之心,才能把工作做好。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大学团支书竞选演讲稿:用行动塑造未来
第二,我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我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我们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合作和更高效的成果。我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发挥团队的优势,共同实现我们的目标。
第三,我有很好的领导能力。我认为,领导力并不仅仅是指挥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激发团队的潜力,引导大家共同前进。我将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潜力,激发大家的创造力,让我们的团队更加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果我有幸成为团支书,我将全力以赴地履行我的职责。我将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我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让我们的团队更加有活力和创造力;我将积极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为我们的团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大学团支书竞选演讲稿:用行动塑造未来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一句话:“让我们一起用行动塑造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新华社重庆7月20日电 题:掏心窝子、干出样子,成一家子——重庆一位社区书记的基层社会治理感悟
新华社记者周凯、梁文雅、王如歌
走进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一栋栋居民楼干净整洁,花草盆景点缀其间,居民三三两两围坐着“摆龙门阵”,仿佛来到了一座新建小区。然而,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环境脏乱、矛盾重重、人人嫌弃的老旧小区。谈起社区的蝶变,居民们总会归功于“整整书记”——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
这是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党委书记谢兰(7月19日摄,视频截图)。新华社记者 赵小帅 摄
邢家桥社区人口有1.1万多人,其中安置房488套、安置户1422人。这些安置房建于1992年,曾是当地居民向往的“新村”。但是,近30年过去了,房屋漏水、墙体脱落、缺物业管理、生活配套设施差等问题日益严重,有的房屋已无法住人,群众反映强烈。
“上厕所要打伞,怕被楼上渗漏的粪水浇头,做饭时怕墙渣掉进锅里。”家住一楼的71岁居民曾凡玉老人对记者说。
看着越来越破旧的小区直着急,谢兰多次向上级争取老旧社区改造项目支持,2017年两江新区将邢家桥社区安置房综合整治列入民生实事。可让谢兰没想到的是,这项民心工程却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
“这么破的房子能改造好吗?”“搞面子工程有什么用?”……担心改造治标不治本的居民占了大多数,大家都希望政府对该片区进行拆迁和补偿。但经评估,这些安置房并非危房,也不具备拆迁条件。
怎么办?谢兰试图给居民们做思想工作,结果遇到的是居民的质疑。“有人说我想借改造工程发财,骂什么的都有。”谢兰说。
为了群众的安居梦,谢兰和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气馁,挨家挨户走访,听取居民诉求,有的家庭走访了上百次。终于,居民态度开始转变了。2018年年底,邢家桥社区整治试点楼幢开工,样板间让居民看到了希望,几个月后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的居民在楼下休憩(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2020年初,随着整治项目完工,邢家桥社区居民陆续搬回了新居。墙体坚实、厨房厕所干净敞亮、新增了停车场……居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个个眉开眼笑。搬家时,谢兰为每户家庭拍了张全家福照片,让他们的幸福笑容定格。从此,居民们给谢兰取了个外号叫“整整书记”,意思是把群众的事“整巴适”。
这张拼版照片的上图为7月19日拍摄的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改造后的居民楼(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下图为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改造前的居民楼(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邢家桥社区还构建了网格化党建管理模式,“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协同发力,调动党员、居民、社会组织等参与基层治理,“婆婆陪聊队”“小二服务队”等群众自治小组达到13个,居民们互助互帮,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7月1日,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谢兰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更加坚定了我心中的信念——牢记入党初心,为人民谋幸福,把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谢兰说。
在谢兰看来,群众的小事也是社区的大事。邢家桥社区建立社情民意台账,按照小事当天办、急事当月办、难事当年见效的原则,及时在小区公示,回应群众关切。
“建议增加健身器材”“建议单边规划停车位”……在邢家桥社区“回音壁”上,群众意见每一条都标注了落实情况、整改状态、联络人等。记者看到,在已完成事项后面,都标注着“电话回访:满意”。
这是7月19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邢家桥社区拍摄的收集群众意见的“回音壁”。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小区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书记的追求,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厘米……基层干部这样介绍谢兰。新征程上,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谢兰这样的社区书记重任在肩。
坐在装修一新的家里,曾凡玉老人说:“真没想到破房子竟然变成了新房子。党员干部为我们办实事,我们能不拥护党吗?”(参与采写:刘晶瑶、侯伟利)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