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8 09:00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的前半生”的演讲稿,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这能让你的演讲更具吸引力、更真诚、也更有影响力:
1. "明确核心主题与信息 (Define Your Core Theme & Message):" "你想传达什么?" “前半生”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包含太多经历。你需要明确你最想通过这段分享,让听众了解你、理解你,或者从中获得什么启发。是关于成长、奋斗、挫折、爱、失去,还是人生选择的反思?确定一个清晰的核心主题,能让你的演讲更有焦点。 "设定基调:" 你希望演讲的基调是感恩的、励志的、反思的、轻松的,还是带点忧伤的?基调会影响你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2. "精准选择内容与故事 (Select Content & Stories Carefully):" "并非所有经历都适合分享:" “前半生”内容庞杂,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讲出来。你需要精心挑选那些最能支撑你的核心主题、最能引起听众共鸣或反思的故事、事件或转折点。 "故事要有代表性:" 选择那些能体现你性格、价值观转变、重要学习或深刻教训的故事。一个生动的故事往往比一串干巴巴的陈述更能打动人。 "详略得当:" 把最重要的故事讲详细,其他可以一带而过或
我的前半生(自传)连载
作者李明军
第 44 章 变革与牵挂:2023 年的双重挑战
凛冬未尽的 2023 年初,吉林石油报社与油田电视台合并的第三年,办公室窗外的积雪还未消融,而一场更为激烈的“内部风暴”已悄然袭来。随着领导班子换届,王继强社长走马上任,他带着一身雷厉风行的气势,在会议室的白炽灯下宣布了机构整合与竞聘上岗的决定。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同事们攥着文件的手指微微发白,我望着墙上“铁肩担道义”的标语,心跳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这场关乎职业生涯去留的战役,已然打响。
竞聘的日子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些天,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与翻书声交织成紧张的旋律。我将从业多年的采访笔记铺满桌面,反复打磨竞聘演讲稿,回忆着每一次深入油田一线的采访经历,那些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凌晨井架上的星光,都成了我争取岗位的底气。当最终得知自己成功留任时,望着窗外初绽的迎春花,眼眶不禁有些发热,这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新挑战的开端。
王社长推行的编辑流程改革,如同将我推入了一片陌生的水域。从画版样的传统模式,到要求编辑独立完成版面设计、稿件筛选、标题制作的“全能任务”,巨大的转变让我措手不及。更棘手的是,电脑操作的短板成了拦路虎。看着年轻同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我这个 45 岁的“老新闻人”却连拼音都要反复确认。为了突破困境,我摸索出“聊天打字法”——在网络聊天窗口,用笨拙的指法追赶对方的回复速度。那些深夜,客厅的落地钟滴答作响,屏幕蓝光映照着我紧锁的眉头,每当因为打字太慢被对方“冷落”,不服输的劲头就推着我继续练习。半年时光悄然流逝,当我终于能流畅地在电脑上撰写稿件时,窗外的树叶已由绿转黄,而办公桌上那张手写稿纸,成了我与过去告别的纪念。
工作之外,生活的重担同样压得我喘不过气。爱人经营的炸大果子货摊是全家收入的重要来源,每天天不亮,我就要帮着揉面、备料,油锅里腾起的热气模糊了眼镜,却也温暖着平凡的日子。孩子在吉林省石油学校学习。记得某个暴雨倾盆的傍晚,儿子从学校回来,因为一周没回一次家,自然要给儿子改善伙食,等孩子吃完后。我匆匆扒拉几口饭,又要打开电脑处理稿件,台灯的光晕里,爱人默默端来一杯热茶,孩子房间传来背诵课文的声音,这平凡又忙碌的画面,构成了生活最真实的底色。
这一年,最让我难忘的是那篇 5000 多字的长篇通讯。局党委副书记亲自下达任务,要求宣传油田二中(当时称江北中学)的全市优秀教师。作为“强手记者”领命时,我深知责任重大。连续两周,我往返于报社与学校之间,清晨五点跟随老师巡查早自习,深夜十点记录备课场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采访手记。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我对着电脑屏幕反复推敲字句,窗外的雪粒子敲打着玻璃,而笔下流淌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二十载如一日的坚守。文章刊发在《吉林石油报》第四版的那天,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读者的称赞与领导的肯定纷至沓来,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职业的荣光。
而远方姐姐的境况,始终是我心头最柔软的牵挂。姐姐的一生,布满了艰辛的纹路。当年母亲被子宫肌瘤缠身,无力操持家务,年仅小学五年级的她,便咬着牙放下课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顾四个兄弟的重担。当我们陆续走进校园、踏入职场,开启各自的人生篇章时,她却错过了求学的黄金岁月。后来,她响应号召下乡到郊区生产队,在田间地头挥洒青春;返城进入粮库工作,本以为生活终于能步入正轨,命运却再次跟她开了残酷的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血栓,让她的健康急转直下。
姐姐的家境也着实困窘。姐夫在三岔河运输社上班,作为大集体工人,微薄的工资要撑起整个家。彼时两个外甥老大在卫校读书,老二在大学读书、生活费的压力如巨石般沉重。想起姐姐为这个家的无私付出,想起她过早花白的鬓角,我总是红了眼眶。即便工作忙得脚不沾地,每隔几个月,我都要抽出时间,踏上前往三岔河的路途。那趟熟悉的车程,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推开姐姐家斑驳的房门,看到她日渐佝偻的身影,心里满是酸涩与心疼。陪她唠唠家常,把新备的药品仔细交代用法,临走前悄悄在她枕头下塞些钱——这些举动,是我对她多年付出的微薄回报,也是血脉相连的深情牵挂。
2023 年,是在键盘敲击声、油锅沸腾声、笔尖摩挲声中度过的一年。生活与工作的齿轮紧密咬合,推着我不断向前。那些挑灯夜战的疲惫、帮助亲人的欣慰、完成任务的自豪,都成了岁月馈赠的勋章,镌刻在人生的扉页上。(未完待续)
我的前半生(自传)连载
作者李明军
第五十章 岁月酿甜 家暖情长
2009年的夏天,阳光如同熔化的金色蜜糖,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地上,也为我们家镀上了一层璀璨的幸福光晕。在时光长河中静静流淌了六年的爱情,终于在这一年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儿子与儿媳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8月16日这个被我们全家精心圈起的日子,空气中浮动着喜悦的因子,炽热的风裹挟着蝉鸣,都成了这场盛典的伴奏。
儿子和儿媳是校园里自由恋爱走到一起的,这份纯粹的感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介绍人。为此,在婚礼筹备时,我特意了我的朋友——油田总机厂的宣传部长赵国臣担任证婚人。赵部长平日里妙语连珠,又极具感染力,由他来见证孩子们的幸福时刻再合适不过。
婚礼的举办地——江北宁江区的京都大酒店,一大早就被喧闹的人声与喜庆的色彩填满。酒店外,巨大的红色拱门宛如一道燃烧的云霞,缀满了粉白相间的玫瑰与百合,馥郁的花香随着微风飘散,引得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赞叹。长长的红地毯从酒店大门蜿蜒至大厅,两侧整齐排列的金色花柱上缠绕着闪烁的彩灯,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是撒了一地的星辰。迎宾处,签到桌前宾客们排起长队,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喜庆的氛围几乎要冲破天际。
宴会厅内更是人头攒动,水晶吊灯散发出柔和而璀璨的光,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梦如幻。背景墙上,儿子和儿媳的巨幅婚纱照占据了最醒目的位置,照片里他们依偎在一起,眼中流转的爱意仿佛要溢出画面。能容纳数百人的大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前来道贺的亲友,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热切地交谈着,等待着婚礼仪式的开始。
当婚礼进行曲悠扬奏响,儿子牵着儿媳的手缓缓走来。他们的步伐坚定而轻盈,每一步都像是在编织未来的美好生活。交换戒指后,赵国臣部长走上台前,他身着笔挺的西装,手持发言稿,眼神中满是郑重与祝福。“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这对因爱携手的年轻人证婚......”他的声音浑厚有力,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儿子与儿媳相识相知的美好,赞颂着他们对爱情的坚守,言语间既有对新人的殷切期许,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调侃。每一句证词都直抵人心,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将婚礼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人群中,年近九十的老岳母被搀扶着坐在前排,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欣慰与惊叹。她拉着身旁亲友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婚礼,可从没见过哪家结婚能有这么多人!”她望向舞台上的外孙子和外孙媳妇,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我这姑爷,为人处事就是没得说,待人诚恳又踏实,看着外孙子这么幸福,这场面这么热闹,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老岳母的话语里满是骄傲与满意,引得周围亲友纷纷点头附和,欢声笑语再次在大厅里回荡。
婚后的日子,如同春日里缓缓流淌的溪流,平静而温暖。儿媳的到来为这个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她十分懂事,或许是因为她的母亲在她16岁时就离世,让她格外珍惜家庭的温暖。她把这里当作自己真正的家,把我和老伴当成亲生父母般孝顺。清晨,总能看到她系着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香气四溢的早餐驱散了晨起的困倦;傍晚,她会陪我们坐在沙发上,耐心倾听我们唠叨陈年往事,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让整个屋子都充满了生机。
儿媳在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作为街道的办事员,她每天都要面对繁杂琐碎的事务:调解邻里纠纷时,她化身“知心姐姐”,用温柔的话语化解矛盾;组织社区活动时,她又成了“全能策划”,从场地布置到人员安排,事事都考虑得细致入微。居民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办公室墙上挂满的锦旗,就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褒奖。
而我的儿子,在社区担任保安,工作时间黑白颠倒。但即便晚间值班的疲惫还未消退,白天的他依然干劲十足地前往江南的局长楼前摆摊。炎炎夏日,毒辣的阳光像火舌般舔舐着大地,柏油路面升腾起滚滚热浪,儿子的脸被晒得通红,脖颈后的皮肤更是一层层剥落,最后变得黝黑发亮。他却只是笑着说:“黑点好,显得健康!”可我知道,那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的衣衫,还有他偷偷涂抹晒伤药膏的背影,都藏着数不清的辛苦。到了寒冬,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里,北风如同刀子般割在脸上。儿子的摊位前,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双脚踩在冰冷的地面上,没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他只能不停地跺脚,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双手也被冻得通红发紫,布满了冻疮。但只要有顾客前来,他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详细地介绍着玻璃水和汽车隔垫的优点。
儿媳只要赶上休班,就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摆摊的行列。她会提前熬好驱寒的姜茶,用保温瓶装着带到摊位;也会细心地为儿子戴上厚厚的手套和围巾。两人并肩而立,在寒风中相互依偎,时不时低声交流着,商量着如何吸引顾客。有时遇到雨雪天气,他们就撑起大大的雨棚,在棚下坚守,雨水顺着棚顶滑落,打湿了裤脚,却浇不灭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与此同时,我的爱人也在为这个家默默付出。她选择给别人当保姆,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她就已经洗漱完毕,简单扒拉几口早餐,匆匆赶去第一户雇主家。在那里,她要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准备一日三餐,常常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好不容易结束上午的工作,她顾不上休息,随便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下午的工作同样琐碎繁重,有时遇到难缠的活儿,回到家时早已疲惫不堪,可她从不抱怨,只是笑着说:“多挣点钱,咱们家的日子就能更好些。”
因为儿子的摊位离我工作的吉林油田新闻中心很近,每天中午,我都会准时出现在食堂。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我总会精心挑选儿子爱吃的菜品,仔仔细细地打包好,再用保温袋裹得严严实实。穿过几条街道,顶着烈日或是寒风,将这份带着爱意的午餐送到儿子手中。每次看到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听他说一句“还是爸爸带来的饭香”,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与温情中悄然流逝。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从前紧巴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家里添置了新的家具,餐桌上的饭菜也更加丰盛多样。春节临近时,家中的年味愈发浓郁。儿子儿媳早早地就开始置办年货,大红的春联、喜庆的窗花、各式各样的糖果零食,把家里堆得满满当当。侄女和弟弟也从远方赶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厨房里飘出的香气、客厅里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还有窗外绽放的绚丽烟花,共同勾勒出一幅最温暖的团圆画卷。
回首这段时光,我深深感悟到,家是幸福的港湾,是爱与温暖的源泉。家人间相互扶持、彼此理解,即便生活满是艰辛,也能被幸福填满。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便能越过越好。未来或许还有风雨,但只要我们心在一起,定能无畏前行,让这份幸福延续下去。(未完待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