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8 20:5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优秀的医类自我鉴定作文,需要展现出你的专业性、反思能力、个人品质和职业素养。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 明确目的和读者 (Clarify Purpose and Audience)"
1. "目的 (Purpose):" 你写这份自我鉴定是为了什么?是申请实习/住院医师岗位、研究生、奖学金,还是年度考核?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你需要侧重表达的内容。例如,申请研究生可能更侧重科研能力和潜力,申请临床岗位则更侧重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 2. "读者 (Audience):" 谁会阅读你的自我鉴定?是导师、招生委员会、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还是上级领导?了解读者期望,使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的语言风格。
"二、 内容结构 (Content Structure)"
一份好的自我鉴定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开头 (Introduction):" 简洁明了地表明写作目的和身份。 可以简要概括你的核心优势或对医学的热爱,吸引读者注意。 例如:“本人XXX,系XX医学院XX专业XX年级学生/XX年住院医师。在过去的XX年中,我系统学习了医学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临床技能,现将个人情况鉴定如下。”
2. "主体 (Body):" 这是自我鉴定的核心部分,需要具体、有深度地展现你自己。 "专业知识与技能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对于普通家庭学生而言,选择医学专业需兼顾就业前景、薪资水平、学习周期及政策导向。以下是结合行业趋势与数据的深度分析及推荐:
普通家庭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时,应遵循 “高薪资、低风险、短周期” 原则。口腔医学(需掌握数字化技术)、智能医学工程(需强化 AI 技能)、医学影像学(需适应技术迭代)是当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既能快速就业又有广阔晋升空间。若追求稳定,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可作为备选,但需接受初期薪资较低的现实。避免盲目追逐热门专业,结合自身兴趣与地域资源,理性决策方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经济回报的平衡。
2019年6月10日,国务院卫健、发改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19〕42号),其中第六条,完善综合监管体系。又分四个条款,强调了加强社会办医综合监管的要求。
第一款是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切实贯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象随机、检查人员随机,检查结果公开)原则,强化监管,促进社会办医健康规范发展。严厉打击医疗机构价格违法行为。强化医保协议管理,实行退出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加大医疗行业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要让严重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真正形成震慑。
第二款是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调行业主管卫健行政部门,要将社会办医纳入医疗质量监测体系,要与公立医院一样,实行同力度、同标准监管。综合运用日常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校验、医师定期考核、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等手段,加强对医疗执业活动的评估和监管。就是,与公立医院实行同质化行业管理,这是社会办医几十年,国家有关部门第一次这样明确提出。
第三款是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建立医疗机构医疗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要将医疗机构和个人的全部违法违规等不良记录公开化、实行联合惩戒。失信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终身限入,无论机构或个人。
第四款是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要求中华医学会等行业组织要同等吸纳社会办医及其医务人员,做到一视同仁。要协助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完善行业标准,开展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等评价,对社会办医行业实行无差别监管。
这份文件,在社会办医历史上,是一份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吹响了要求社会办医从粗放管理、野蛮生长、自由生存向精细管理、规范办院、违法严惩转向的号角。
但是,行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后,以医保严管领路的、各有关部门协同跟进的,对社会办医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空前加强。有关法律进一步严格和细化。2020年《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该法律首次将社会办医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明确其法律地位,实行行业无差别监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被进一步细化,处罚力度加大。2022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修订后的条例强化了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诊疗活动规范的要求,明确了对“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执业”、“虚假宣传”等行为的处罚,罚款金额显著提高(如无证行医罚款上限从1万元提高到10万元)。
医保飞检、多部门联动执法,等,常态化、体制化、制度化。监管部门对民营医院、专科医疗机构等开展不预先通知的突击检查,医保、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骗保、虚假广告、过度医疗等行为。力度之大、覆盖之广空前。
针对行业的专项治理行动也频繁且常态化,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民营医院骗保”、“医疗乱象”等,针对社会办医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查处。
监管手段全面升级。推行信息化与信用监管,全国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医师护士电子证照全面推行,实现诊疗行为全程可追溯。部分省份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严重违法的社会办医机构和个人纳入信用惩戒体系。
强化社会监督机制。鼓励患者和公众通过举报平台(如12315、12320)投诉医疗违规行为,部分典型案例通过媒体曝光,形成舆论压力。
对比2019年前,对严重违规行为的处罚从“警告整改”逐步升级为“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甚至“移送司法机关”。医保领域对骗保的罚款比例从2-5倍提高到5倍以上。医保违法有奖举报更是让医院如坐针毡。
此后,社会办医违法违规被处罚案例大大增加。
百度搜索“民营医院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基本都是2019年以后的。
号角早已吹响,无论从医疗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角度要求,还是从医保基金捉襟见肘必须收紧支付的角度要求,要淘汰一批医院(当然基本上是社会办医)是肯定的。对象首先就是那些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民营医院。
我们可以申诉平等待遇、一视同仁,可以要求无差别执法。但总不能要求我违法了也不能处罚,因为别人也没有处罚。说实话,大部分处罚还真是不冤的,毕竟,我们有违规违法在先。
所以,在申诉公平执法或请求一视同仁政策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加强行业自律,力争不违规违法,至少,不可恶意或故意违规违法。否则,你被扫进死局可能还真申不了冤也无冤可申。
社会办医,眼下最可能也最常见踩坑犯浑的地方主要有两方面:医保和执业。
医保,是社会办医者头顶杀气最重的一把剑,没有之一。5年来,我屈指梳理,就我了解到的、认识的投资人的被处罚(停保3个月以上)的民营医院就有100多家(我们自己就有5家、次之多),直接关停的有8、9家,直接损失达十几甚至几十个亿;被抓的老板和相关人员达10多位。敬告各位同仁,真的儿戏不得了。作为投资人、管理者,你可以不懂医,但必须懂医保,至少要知道医保的红线在哪,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踩红线!否则,你想要医保的钱,医保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其次,医疗执业。医疗执业,人命关天,当然重要。2022年3月1日,新的《医师法》替代《执业医师法》,无论从法律地位,还是法条严肃性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内容涵盖方面,《医师法》更为详细和全面,不仅涵盖了医师的注册、执业、变更等基本流程,还明确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医师法》对医师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谁能想到,好好的医生当着,怎么就被抓判刑17年!湘雅二院刘翔峰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可不是拿着刀杀人的,而是在病人信任、同事支持之下,用手术刀名正言顺伤害的人。看来执业与犯罪也只有一步之遥。
行业法规,有很多,《医师法》只是其一,还请大家要学法、懂法、守法。剑在头顶,只是我们没有抬头。
除此以外,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可能触碰的法律红线还有很多方面。概括起来有财务资金、营销广告、税务、供应链、生产安全等。哪方面,都可能是你投资人、管理者头顶的一把剑,不小心被刺,非死即伤。
不要以为医院是你自己的,资金来往可以随心所欲,真还不行。一旦有事,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偷漏税等,一套就牢。社会办医的先驱、一位十分成功的社会办医者、齐齐哈尔XX医院L院长就被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虚开发票诸罪全部套住,判刑12年;
营销宣传方面,涉及虚假广告、单方面让利之医保违法、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
民营医院供应链是利润的一条重要来源渠道。帐外现金返利就是埋在你身边的一颗不定时炸弹,每一家医院几乎都有一颗。一旦引爆,就是商业受贿和偷逃税;
医院消防、环保、院感,等都涉及生产安全。不要以为,生产安全是企业和厂家的事,每年因生产安全触犯刑律的医院和相关人员也不在少数。我的一位朋友院长(法人代表又是第一管理责任人)就因医院失火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入了刑。
有一次,与一位检察官和一位资深的刑辩律师在一起,谈及当下民营企业家的难处,社会上常说,民营企业家都走在通往监狱的路上。此话也不能说太绝对,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企业出了问题,一抓一个准,如果有人举报,那也一查一个准。所以,没有进监狱的,可能要归功于运气了。因为,沙滩上走路,能够不湿鞋的,基本没有。
全体社会办医同行,在这个行业严管的号角早已吹响、不善之剑已经祭出的当下,我们真的不能事不关己了。沉下心来,哪怕请一位专门律师,做一个专项法务审计,也甚有必要。好好梳理一遍自己医院在以上各方面的各项潜在风险,马上进行自纠自改,让自己真正硬气起来。然后再与地方有关部门的不友好政策与行为计较,以求度过这个社会办医的严冬季节。
行业低谷、气候恶劣,能够活下来甚至逆势崛起的,都是那些修炼内功、行稳求精、守正创新的企业。
2025.6.19
专栏作者:钱培鑫
职务:原:浙江和康医疗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浙江省社区研究会会长温州医科大学杭州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养结合模式创新探讨》授课人荣誉:2018年,获”2018年度十大风云杭商成就奖“荣誉称号 。2018年,获“2018中国医疗集团最具影响力人物50强”称号 。2020年,入选“2020风云浙商30强” 。专著:《变动欧洲中的医院——外部压力与内部变革》《社区植入式医养结合:理论、模式及应用——以和康医疗集团为例》《医路逐梦——浙江社会办医纪实》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