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9 02: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40岁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这能让你的文章更有深度、更真诚、更吸引人:
1. "明确核心主题与个人关联 (Clarify Core Theme & Personal Connection):" "是哪本/哪些书?" 首先要清晰,你围绕的是哪本书或哪几本书的笔记展开。如果是泛指“到40岁为止读过的书”,那需要提炼一个核心主题或范围,比如“40岁回望:成长、责任与自我认知的阅读印记”。 "为何选择这个主题/这些书?" 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或这些书来写。是因为它们在40岁这个人生节点上给了你特别的启发?还是它们标志着你阅读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或者它们与你在40岁时面临的困惑、思考紧密相关? "个人体验是关键:" 作文的核心在于“你”的体验和感悟。避免仅仅罗列书名和内容梗概,要深入挖掘这些书在你40岁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触动了你的内心,改变了你的看法或行为。
2. "深度反思与提炼 (Deep Reflection & Distillation):" "超越内容复述:" 不要把读书笔记写成读书报告。重点在于你的思考、感悟、批判性分析和情感连接。 "结合40岁人生阶段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922
本篇读写的是第八十三回,第八十四回。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一个是“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都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一个是“弱者道之用”,“道之用”就是道发生作用的方式。用弱而不用强,就是因为“反者道之动”,用弱反而能强,反之,用强则反而变弱。第三点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的规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柔弱是“道”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关键。有形的万物生长运行都依据道而运行,但道却是无形虚空的,故而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这一章中,老子重申了道与德的关系:道不仅是无形的,而且还是无言的、无为的,人们不能真正地认识它,人们所能认识的,仅仅是道的德行而已。所以说,德是道的属性。
“反者道之动”。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其实这两种解释是相通的。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而我们周围的事物也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在发挥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顺其自然,任由一切事物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而决不强加干涉,也不强加自己的意志,而是留给万物自由的发展空间。
大道的德行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生长、发展和运行。一旦违背了道的德行,那就会被大道抛弃,这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大道孕育而生成的,这正好照应了老子《道经》开篇所提到的“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的孕育状态来源于无的混沌未开的状态,这正好照应了第一章中老子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道的德行指的就是无的状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