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9 04: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地理科目的自我鉴定作文,需要展现出你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实践能力的体现以及个人素养的反思。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优秀的自我鉴定:
"一、 明确自我鉴定的目的和对象:"
"目的:" 这篇自我鉴定是为了总结你在地理学习方面的表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它可以是学期末、学年结束,或者针对某个地理项目、竞赛后的反思。 "对象:" 主要是写给老师看的,但也可能是写给自己的,用于自我激励和规划。
"二、 内容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谨:"
"开头:" 简要介绍你写这篇自我鉴定的背景和目的,可以概括你在地理学习方面的整体感受。 "主体:" 这是自我鉴定的核心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知识掌握情况:" 回顾你在地理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知识,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并说明你对其的理解程度。 "学习方法与技能:" 反思你在地理学习中使用了哪些学习方法,例如地图阅读、数据分析、野外考察、小组合作等。说明哪些方法对你帮助最大,哪些方法需要改进。同时,也可以谈谈你在地理学习中培养的哪些技能,例如空间思维能力、地理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http://bzdt.ch.mnr.gov.cn/
标准地图服务(一)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和发布的标准地图服务系统,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种比例尺和专题地图,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标准地图服务(二)在这里,无论是宏观的全国地形地貌概况,还是微观的各地详细地理信息,都能一应俱全地找到。标准地图服务(三)从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到城市、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全面且精准的数据为各类专业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https://beijing.tianditu.gov.cn/bzdt/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城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从繁华的中心城区到广阔的郊区,从复杂的交通网络到众多的名胜古迹,详细精确的地图数据为城市的管理、规划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https://tianjin.tianditu.gov.cn/static/html/bzmap.html
天津市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当地的行政区划、交通网络和自然地理特征,是进行区域分析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研究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还是分析市区的交通流量分布,都能提供直观且精准的地理参照。http://shanghai.tianditu.gov.cn/map/views/standardMap.html
上海市的标准地图以其精细的地理数据和城市规划信息而闻名。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地图不仅涵盖了复杂的交通系统、众多的高楼大厦和商业区域,还包含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信息,为城市研究、经济分析和旅游规划等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http://yuditu.com/bzdt/
重庆市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行政区划和交通情况。重庆以其独特的山城地貌著称,地图上清晰地展现了山脉、河流与城市建筑的相互关系,是研究重庆城市特点和发展脉络的关键资源,也为当地的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http://hebei.tianditu.gov.cn/bzdt/
河北省的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环渤海的沿海地带到太行山脉的山区,从省会石家庄的城市规划到各地级市的行政区划,详细的地图数据为区域分析和协同发展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http://zrzyt.shanxi.gov.cn/zwgk/bzdt/sxsdt/
山西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行政区划。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图上不仅有太行山、吕梁山等自然地理要素,还标注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为研究山西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直观的地理背景。http://zrzy.nmg.gov.cn/bsfw/bzdt/
内蒙古自治区的标准地图涵盖了广阔的草原、沙漠和山脉。地图直观地呈现了不同草场的分布、沙漠的范围以及山脉的走势,为研究生态环境、开展资源开发和进行草原保护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旅游规划和牧业管理等带来了便利。http://liaoning.tianditu.gov.cn/standardmap/index.html
辽宁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工业布局和交通网络。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各大工业城市的分布、主要交通干线的走向以及沿海港口的位置,为研究辽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交通规划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https://jilin.tianditu.gov.cn/liquor-viewer/standardMap.do?type=1
吉林省的标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白山脉的壮丽风光、松花江的流域范围以及肥沃的黑土地分布等都在地图上得到精准呈现,为农业规划、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提供了有力依据。http://hlsm.mnr.gov.cn/ggfw/bzdtfw/
黑龙江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行政区划。黑龙江以其广袤的森林、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湿地资源而闻名,地图上这些自然地理要素与城市乡村的布局相互映衬,为研究生态农业、林业发展和湿地保护等提供了全面的地理视角,也为寒地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地理数据。http://zrzy.jiangsu.gov.cn/jsbzdt/index.html
江苏省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网络。作为经济强省,江苏的地图上密集标注了各大城市的发展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区、交通枢纽以及水系分布等信息,为研究经济发展趋势、城市间协同合作和交通优化等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同时也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重要的地理参考。https://zhejiang.tianditu.gov.cn/standard
浙江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城市布局。从沿海的宁波、温州等港口城市,到内陆的杭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地图上清晰地呈现了城市与自然地理的融合关系,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智慧城市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开发等提供了精准的地理信息,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https://zrzyt.ah.gov.cn/ztlm/ahsbzdtfw/index.html
安徽省的标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安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地图上标注了长江、淮河等主要河流的流经区域,以及皖南山区、皖北平原等地形地貌特征,为农业种植规划、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提供了直观依据,同时也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提供了地理数据支撑。http://bzdt.fjmap.net/
福建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城市规划。福建多山的地形特点、沿海的港口布局以及武夷山等著名旅游景区都在地图上得到精准呈现,为研究山区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以及生态旅游规划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助力福建在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http://bnr.jiangxi.gov.cn/col/col45382/index.html
江西省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城市规划。江西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如鄱阳湖)和广袤的山地丘陵而著称,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湖泊、河流的分布范围以及城市在山水之间的布局,为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红色旅游开发和绿色产业发展等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数据支持,也为研究南方丘陵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案例参考。http://bzdt.shandongmap.cn/home
山东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和交通网络。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地图上呈现出沿海港口的繁荣、鲁中南山地丘陵的风光以及贯穿全省的交通大动脉,为海洋强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和交通一体化发展等提供了全面的地理信息保障,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带来了便利。http://www.hncehui.cn/plus/view.php?aid=7534
河南省的标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河南的农业发展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原粮仓”,地图上清晰地展示了广袤的平原地区、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以及不断发展的城市新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提供了详实的地理数据,也为人口大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参考。https://hubei.tianditu.gov.cn/standardMap
湖北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城市布局。湖北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地图上标注了沿江城市带的分布、荆楚大地的地理风貌以及三峡等著名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为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大省建设等提供了关键的地理信息支持,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素材。https://hunan.tianditu.gov.cn/TDTHN/tjxz/index.html
湖南省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城市规划。湖南以其多山的地形、丰富的水资源(如洞庭湖)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知名,地图上精准呈现了山脉、河流与城市乡村的布局关系,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制造业发展以及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等提供了直观的地理参照,也为研究南方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等提供了实践案例。http://nr.gd.gov.cn/map/bzdt/
广东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网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强省,广东的地图上密集分布着珠三角城市群、沿海港口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为研究外向型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提供了海量的地理信息,也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数据支撑。https://www.gismap.com.cn/webmap/index.html#/webmap/index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标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广西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地图上展现了广西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风光、北部湾的港口群以及西江黄金水道等地理要素,为建设壮美广西、推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精准的地理依据,也为民族地区发展和边境合作等带来了便利。http://hism.mnr.gov.cn/sjkf/bzdt/index.html
海南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作为国际旅游岛,地图上不仅有迷人的海滩、椰林等海滨风光,还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区的范围标注,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等提供了全面的地理信息支持,也为游客出行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参考。http://scsm.mnr.gov.cn/StandMaps/standMaps.html
四川省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城市布局。四川以其复杂的地形(如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地图上清晰地呈现了山脉的分布、河流的走向以及城市在不同地理单元的布局,为研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和生态屏障保护等提供了关键的地理数据,也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提供了地理信息保障。https://zrzy.guizhou.gov.cn/wzgb/zwgk/zdlyxxgk/dlxxgl/dtfw/bzdt1/index.html
贵州省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城市规划。贵州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闻名,地图上精准标注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域、城市在山地间的布局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情况,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及山地旅游开发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支持,也为研究高原山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提供了实践样本。https://yunnan.tianditu.gov.cn/MapResource
云南省的标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云南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云南以其多样的民族风情、高山峡谷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著称,地图上呈现出不同民族聚居区域、高黎贡山等重要山脉的走势以及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范围,为旅滇计划实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了详实的地理数据,也为边境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等带来了便利。http://zrzyt.xizang.gov.cn/fw/zyxz/202004/t20200430_139102.html
西藏自治区拥有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标准地图在国家级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中有相应资源。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雄伟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广袤的高原湖泊以及不同地区的民族聚居情况等,为研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支持,也为高原旅游和宗教文化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http://snsm.mnr.gov.cn/Information/BiaoZhunDiTuPage/1131
陕西省的标准地图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山脉、河流和城市布局。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省份,地图上不仅有秦岭等山脉的壮丽景观、黄河等河流的流经区域,还标注了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脉络和众多考古遗址分布情况,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能源资源开发和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也为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数据支撑。https://gansu.tianditu.gov.cn/gsstdmap/startpg/index.html
甘肃省的地图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甘肃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图上呈现出黄土高原、祁连山脉等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河西走廊等重要的交通通道和农业灌溉区域,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西走廊经济带建设以及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提供了直观的地理参照,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带来了地理数据支持。http://qinghai.tianditu.gov.cn/qhbzmap/
青海省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山脉、湖泊和自然景观。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地图上清晰地标注了“三江源”地区的范围、青海湖的广阔水域以及柴达木盆地的地理风貌,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以及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等提供了精准的地理信息,也为研究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和盐湖资源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数据。https://ningxia.tianditu.gov.cn/tuji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图资源详细展示了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和自然景观。宁夏以其独特的黄河灌溉农业、贺兰山脉等地理要素和浓郁的回族文化风情而著称,地图上精准呈现了城市在黄河沿岸的布局、引黄灌区的范围以及沙漠与绿洲的分布关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以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等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支持,也为民族地区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https://xinjiang.tianditu.gov.cn/main/bzdt.html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标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对于研究新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天山山脉的壮丽冰川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无垠沙海,从北疆的广袤草原到南疆的绿洲城市,地图上全面呈现了新疆独特的地理风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关键的地理数据,也为研究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依据。http://zrzy.xjbt.gov.cn/bzdtfw/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标准地图涵盖了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和自然景观。兵团在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使命使其地图具有独特的价值,地图上标注了兵团各垦区的分布、绿洲农业的布局以及生态保护区域等信息,为兵团的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履行国家生态屏障职责等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数据支持,也为研究兵团在新疆发展稳定中的特殊作用等提供了地理信息参考。【学术争鸣】
作者:张志敏(《金石研究》执行主编)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西北岸,最早发现于2020年7月5日,首次见载于侯光良《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一书,然并未进行正确的释文和深入的考证。202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仝涛先生《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一文,正式向大众公布了“采药昆仑”石刻。该石刻的发现,“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问题,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印证了任乃宏先生《定位“古昆仑山”》一文的考证结果,意义非凡。这也引来一些质疑。而疑伪论者质疑的关键点来源于仝涛对于该刻铭纪年的释读。今在仝文的基础上,笔者试对刻铭文字做进一步的补充释读,期以引起正确的讨论。
图①:《里耶秦简(壹)》编号为214的简牍
由于千百年来的风化,加之人为及自然的破坏,摩崖石刻文字的判读很容易出现偏差,尤其在没有传世文献可参校的情况之下。以该摩崖之“丗七”二字为例,笔者初看到仝先生公布的图版和摹本时,也不假思索认为是“廿六”,但后来看到相对清晰的图版后才发现,“丗”字之所以被误判为“廿”,一是“丗”中间的竖笔字口由于风化像石头裂纹,二是图版拍摄的角度及光线原因,导致“丗”中间的竖笔不清晰。同样关于“七”字,笔者曾认为由于横笔正中上下方的石面残泐,以致横画上之点画及下方二撇画影影绰绰,想当然从字形结构合理性的角度判断是“六”字。但仔细观察相对清晰的图版,横笔正中间的竖笔清晰可见,且线条规整,其宽度与其他字的线条宽度等同,显然并未残泐,是“七”字无疑。颇值一提的是,《里耶秦简(壹)》编号为214的简牍(图①),与“田翳采药昆仑”仅差四年,二者书写风格非常相似,如“丗”“三”“年”“月”“以”等字,尤其“十”字横笔弯曲之写法与“七”字一致,可见时风。综之,该石刻正确的纪年应是“丗七年”,即公元前210年。检饶尚宽先生《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秦始皇丗七年三月戊寅朔,故“三月己卯”即三月初二日。按以咸阳到扎陵湖的距离推算,五大夫田翳从咸阳出发西行的时间当在丗六年。此时间也正与始皇帝晚年恶言死,热衷寻求仙药的记载相吻合。《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载:三十五年,“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在该刻铭四个月之后,秋七月丙寅,始皇帝病死于沙丘平台。
“五大=”三字,并非合文,而是重文。“五大=”即“五大大”,用作“五大夫”。秦琅琊台及泰山刻石亦如此写法。关于“大”与“夫”二字的问题,明人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一载:“《金石录》曰:秦琅琊台刻石在今密州,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然残缺。熙宁中,子瞻所摹刻也。从臣姓名,‘五大夫’作‘五大大’,泰山篆亦如此。或曰古大与夫同,恐不然。余家所藏古器款识,有用大夫始鼎及秦权铭黔首大安,皆用大字,盖古人简质,凡字点画相近及首同者,多假借用之,东汉时碑刻尚多如此。”
图②:辨别字形,石刻中的“臣”字应为“田”字。
“田”字,人率多误释为“臣”,非是。之所以将“田”释作“臣”,主要原因是将“田”字右上角之石面断茬小豁口,误当作“臣”字上面一笔之残痕,且因图版光线原因认为“田”字右下没有包口。仔细观察,“田”字之“口”是完全合围的,里面“十”之竖笔也呈贯穿状(图②)。“田翳”即刻铭中五大夫之姓名,其或是东方之齐人。关于“田翳采药昆仑”石刻的性质,人谓以“臣翳”判断,或是纪功之用,此论有误。从石刻内容看,很明显是纪事,乃五大夫田翳的个人行为,是田翳以第一人称进行陈述,故石刻中前面先直书其名“田翳”,后文则省称“翳”。要而言之,“田翳采药昆仑”石刻与始皇帝率领群臣到各地巡游所立纪功石刻的性质迥然有别。有人以泰山、琅琊诸石之书法风格来质疑“田翳采药昆仑”石刻之伪,存在逻辑上的错误。
“支”字,被释作“士”。从石刻残留笔画来看,“士”没有这种写法,应是“支”字,用作“伎”或“技”,方伎、方技二词同义,文献中常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汉书·艺文志》载:“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刻铭中的“一”字,暂不确。
综上,“田翳采药昆仑”石刻之释文应为:
皇帝/使五/大=(夫)田翳/将方支(伎、技)/采药昆/陯,翳以/丗七年三月/己卯车到/此。翳/前□可/一百五十/里。
图③:“琅邪献昆陯五杏药”简
另外,在“田翳采药昆仑”石刻真伪的讨论中,《里耶秦简》:“琅邪献昆陯五杏药”简(图③)被牵涉其中。有论者谓《里耶秦简》“昆陯”之写法可旁证“田翳采药昆陯”石刻;亦有论者谓“田翳采药昆仑”石刻之“昆陯”二字,由《里耶秦简》抄袭而来。按该简中之“陯”字,似应作“隃”,因二者字形相似,才被误释作“陯”。【《里耶秦简(肆)》尚未正式出版,目前还看不到第十二层“琅邪献昆陯五杏药”简的高清图版,是“陯”是“隃”,尚不能完全定论。】“隃”字从阜俞声,乃“嵛”之古字,二者实为一字。故“昆隃”即“昆嵛”,应该与今山东胶东半岛之昆嵛山有关联(待考)。昆嵛山地近琅琊郡,如此“琅邪献昆隃五杏药”之文意了然。隃、陯二字均见于《说文》,然嵛(嵛)与仑(崘)皆不载于《说文》,而仑(崘)也是在北宋时才补入《说文》的新附字。故隃乃嵛(嵛)之古字,《里耶秦简》即如此写,而陯为仑(崘)的古字,“田翳采药昆仑”石刻亦印证之。
秦“田翳采药昆仑”石刻,将其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后秦汉时代重大的考古发现亦不为过。遗憾的是,该石刻甫一公布,即招来漫天的非议。纵观其文本内容、书法风格以及凿刻方式均无可置疑。之所以引起争议,其中“廿六年”这个错误的释读成为疑伪者质疑的起因和关键所在,可见科学审慎公布调查结果的重要性。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2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