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中读书笔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9 11:59

写作《中读书笔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好读书笔记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精耕细作,方得真知——谈读书笔记的写作要点"
阅读,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而读书笔记,则是巩固所学、深化理解、启迪思考的沃土。它不仅是阅读过程中的印记,更是个人成长和知识积累的重要载体。然而,如何写好读书笔记,使其真正发挥效用,而非流于形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以下是在撰写读书笔记时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一、 精心筛选,抓住核心"
一本书的内容往往丰富庞杂,不可能也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全部记录。因此,"首要的任务是学会筛选"。在阅读过程中,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识别出那些关键性的信息,例如:
"核心观点与主旨:" 作者想要表达的最根本的思想是什么?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关键概念与定义:" 书中引入了哪些重要的专业术语或核心概念?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重要论证与例证:" 作者是如何论证其观点的?用了哪些有力的例子、数据或故事来支撑? "引人深思的段落或句子:" 有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产生共鸣或引发疑问? "作者的观点与风格:" 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何特点?他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
筛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入理解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山海经》读后感范文7篇,收藏备用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通过神话的形式,既记载了全国的山水矿藏,又记载了动植物,还记载了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民俗学、地质学等等,可谓汗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1

《山海经》读后感

远古蛮荒世界长什么样子呢?妖魔鬼怪的长相遗传吗?传说里的故事是不是都是骗人的?最近,我阅读了《山海经》这本书,解答了我的许多疑问。这部古代文献不仅是一本地理书,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世界,使我流连忘返。

首先,我惊叹于书中描绘的地理景观。《山海经》中描述了各种奇特的山川、地貌和水域,有些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探索着未知的领域。每一段描述都给我带来了新鲜感,令我有了探险的冲动。

其次,我感叹于书中所描绘的神兽与怪物。从龙、凤凰到千奇百怪的巨兽和神仙,它们可谓是“法力无边”。书中的描述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这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和崇拜。

同时,我也在《山海经》中发现了一些关于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其中描绘的一些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和伏羲创世,启发我对人类起源、生命的意义和命运进行深思,让我思考我们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和探索。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山海经》虽然只有三万字,但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自身的存在有了新的思考。


2

《山海经》读后感

暑假刚开始,妈妈就买回来好几本书,其中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山海经》。妈妈说,看这本书可以了解到神奇的上古世界。文章里有注释还配有生动的图片,真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神话人物,比如说人面兽身的神仙陆吾,猪头人身的测量鼻祖——竖亥。对了,书里还有很多神话故事相信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了,例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天狗吞月》等。

除了奇特的神话人物,这本书还是一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百科全书。里面说到了一些神奇的事物,例如不死树和不死泉,我想,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宝物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长寿了吗?合上书我在默默地思考,如果这些是曾经有过的世界,他们后来又怎么样了呢?不过我又想,这也许就是古人的一些想象,只不过时光流逝,被后人加以夸张的手法,所以就变成今天看到的样子。

《山海经》可真是一本千奇百怪的书!妈妈说,你想要知道书里的所有答案都不在书内,而是在那些好奇里,未知里,未来里……


3

《山海经》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古老的百科全书名叫《山海经》,收获了很多。

《山海经》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比我们常见的小狐狸多八条尾巴的九尾狐,有羽毛美丽、端庄典雅的凤凰,有不知满足、喜欢大吃大喝的饕餮,还有长了四只翅膀、三只尾巴的怪鸟,真是既让我感到好奇,又让我心生畏惧。

读了《山海经》,我发现很多以前就有所耳闻的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它们都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盘古开天辟地,比翼鸟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精卫填海了。

“精卫填海”讲述了炎帝的女儿女娃一次去东海边玩耍时不慎落入海中,化身为精卫鸟,不知疲倦地在山海之间来回飞,衔起树枝石头抛入东海中,只为了能够把海填平。精卫不怕困难,敢于和大自然做斗争,渴望改变自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不停努力。我们国家的科研人员,医护人员就像书中的精卫一样,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她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也要向她学习。我要和精卫一样,不向困难低头!

《山海经》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它就像天空和海洋,深不可测。我今后也会更加喜爱中国文化,去探寻更加精彩的世界!



4

《山海经》读后感

暑假时我读过一本名叫《山海经》的神话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古代的传说, 记载了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古代神兽, 比如像鸟头蛇尾的旋龟,虎身人脸的陆吾,还有长得像猪并且有大獠牙的当康。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名叫《龟驮息壤》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上古时期经常发生洪水,天神鲧为了拯救百姓,一心就想治水。他听说天帝的宝库里有一件名叫息壤的宝贝,它只要接触到土壤就会变大。鲧就把息壤借来后筑成了一座大坝。鲧死后,他的儿子禹继承他的遗志,并得到旋龟和应龙的帮助,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成功治理了洪水。

读了这则故事我想到的是, 大禹的父亲鲧他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来治水,可惜失败了。大禹接过鲧的意志并总结了之前的经验,集思广益,终于用新的方法成功治理的水患。

我们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咱们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环境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全力为整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通过一代代人不断的努力,咱们的祖国才能建设的更加美好。

作为一名新时代好少年,迎接我们的是一条充满红日之光的大道,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牢记使命,做祖国的栋梁。


5

《山海经》读后感

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叫《山海经》。里面集结了许多家喻户晓、趣味盎然的神话故事。读后,我不由地对中国辉煌的传统文化赞叹不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女娲以自己的身体为模板创造了人类,但未曾料想人类世界发生灭世灾难,她不忍生灵受灾,不畏艰辛,用五色石块填补了天空的裂缝,保护了人类的居住环境,维护了宇宙的秩序。女娲用行动告诉我,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和奉献之心,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就能够创造出奇迹。

这个故事还蕴含着关于人性和团结的思考。女娲成功补天不仅仅是女娲一人的努力,还是许许多多的人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的成果。这启示我,要学会珍惜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山海经》不仅仅是一部神奇的动物图鉴,也不仅仅是一部神话故事小说集,更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宝库。这本书十分值得阅读!


6

《山海经》读后感

曾经听爸爸说起过,有一本秦始皇焚书抗儒都不舍得烧掉的书,有一本鲁迅爷爷梦寐以求的书,有一本陶渊明用古诗称赞的书,这本书就是《山海经》。暑假里我也得到了这本书,一拿到手就停不下来了。

《山海经》分《山经》和《海经》,一共十八卷。它包含了地理、历史、神话等很多知识。我们听说过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都是来自于这本书。《山经》里介绍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山,包含了山里的动物和植物。我记得南山经有12座山,东山经有14座山,西山经有16座山,北山经有7座山,一共有四十八座山。《海经》除了介绍我们的神话人物和他们的英勇故事,也讲述了国外的一些奇异风貌。

书里面介绍的飞禽走兽也很神奇,都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有白鹿、帝江、毕方、相柳……大禹治水里面大禹杀了相柳,相柳是一种九头蛇,有剧毒、生命力旺盛,只有把最中间的头砍下来才能结束它的生命,而且其他的八个头无论砍多少次都可以再长出来的。

书里面介绍的灵草植物也很稀奇,不仅没看见过,有些名字也很优美,比如沙棠、丹粟、葶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种树,在昆仑开明北面,叫“不死树”。吃了不死树所炼制的丹药可以长生不死。而据说不死树是掌握在西王母的手中,因此上古许多大神包括伏羲、后羿等都曾前往昆仑上向西王母讨要不死药。

读完整本书,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上古时期,古代的人想象力非常丰富,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没有现在先进,但是非常有趣,能接触到那么多神奇的动植物,这真是一本奇妙的书!


7

《山海经》读后感

在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时代,曾有奇人,在一次次挥笔中,将整个华夏的奇闻异事绘入一书之中。那些看似荒谬可笑的生物、神奇隐秘的传说,在一本《山海经》中交织出一幅精彩的画卷。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丰富而神秘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书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山川、水域、神怪、动物等各种自然和神话元素的描述,如巨兽、龙、凤凰、神仙等。这些描述常常带有超自然的色彩,给人以传奇之意与神秘之感。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如伏羲创世、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

其中,有两种奇异的动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种是比翼鸟,每只鸟只长了一只翅膀,所以两只鸟必须并在一起才能飞得起来;还有一种叫相柳,它长了九个头,可以同时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它到过的地方都被掘成了沼泽和溪谷。真的是十分神奇了!

书页在指尖翻飞,而我仿佛穿越了古今。《山海经》不再是一部晦涩难懂、令人避而远之的“高端”古籍,而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神奇世界,让人感受到那蕴含着丰富中国文化和奇幻想象力的远古世界的魅力。


红楼梦读书笔记||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文/简

此回主要是写宝玉与宝钗、黛玉等一众姊妹们搬进大观园居住后发生的故事,内容比较杂,重点是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慢慢发生了变化。

1.故事梗概

元春省亲后传口谕,让宝钗等去园中居住,命宝玉一起进去读书。宝玉进园后,十分快乐,但不久就有了心事。茗烟为讨好宝玉,给他找来了一些禁书看。一天,宝玉坐在桃花底下看《会真记》,黛玉来了,两人便一起看。看完后宝玉用书中的话自比张生,把黛玉比作崔莺莺,黛玉恼了,宝玉赶紧赔不是。这时,袭人有事来找宝玉,宝玉走了,黛玉回房的路上,听见十二个女孩子正在唱《牡丹亭》,黛玉听得痴了,不由心痛神痴,落下泪来。

2.主要情节及点评

1)周氏为儿子谋职。周氏是贾芹的母亲,为给儿子谋事做,亲自来求凤姐,凤姐答应了,想出了一个主意。她给王夫人说,这些小和尚小道士不要打发走,而是该送到家庙铁槛寺去,让人看管,如果娘娘出来时可以随叫随到。王夫人觉得有理,就告诉了贾政,贾政也觉得有道理,就让人叫贾琏来。当时贾琏正在家里吃饭,一听就要走,凤姐一把拉住他,说如果是小和尚的事,就让贾芹去管,贾琏说贾芸找了他几次了,自己都答应了,你又来夺,凤姐说以后园子里种花草树木时再让贾芸管吧。贾琏只得依她。贾政果然是说小和尚的事,贾琏便借机推荐了由贾芹去管。贾琏回来告诉了凤姐,凤姐便让人告诉了周氏。贾芹连忙来谢贾琏夫妇。凤姐又央求贾琏,让贾芹先支取了三个月的供给。

周氏谋事这一节与后面的贾芸谋事一起对照着看很有意思,由此可见贾琏夫妇是实权派,两人从管事上捞到了不少好处。妙在作者没写贾芹怎么谢贾琏夫妇,但却写了他领了三个月的月银后,“随手拈一块,撂与掌秤的人,叫他们吃茶罢”,可见贾芹很会做事,出手也大方。作者此写,真是神来一笔。通过这个情节,也可见贾府内部管理不精细,为后面坐吃山空埋下了隐患。

2)贾政戒子。元春下令“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玉在贾母处知道后,欢喜异常,不过听说父亲叫他,吓得魂飞魄散,贾母好生安慰,并吩咐两个老嬷嬷“好生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宝玉来到父亲这边,王夫人的丫鬟金钏给宝玉开玩笑,说嘴上刚擦了胭脂,你这会儿吃不吃?贾政告诫宝玉,“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答应。王夫人拉宝玉坐下,聊些闲话,说到让袭人记得给他吃药,贾政觉得“袭人”这名字起得“刁钻”,王夫人想用老太太糊弄过去,贾政知道一定是宝玉的事,又训诫一番,才呵退了他。

从贾政戒子这段情节看,父子两人关系过于紧张,这也是父权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而贾母又过于溺爱孙子宝玉,所以贾府的家庭教育是严重缺失和畸形的,贾府后代子孙不成器,很大程度上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3)入住大观园。宝玉回到贾母那里,见到黛玉,便问她想住哪个地方,黛玉说看好了潇湘馆,宝玉说和我想的一样,“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

贾政看好了日子,让人来回贾母,说二月二十二日是好日子,可以搬进去。“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4)宝玉的四季即事诗。入住大观园后,宝玉“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到也十分快乐。”他为此还写了春夜、夏夜、秋夜、冬夜即事诗,自是有一些“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下来到处称颂,宝玉很是得意。

这四首诗中嵌入了很多丫鬟的名字,还有居所名,可见作者也是有其用意的,读者要细细体会。

5)宝黛共读西厢。此乃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渐渐有了心事。“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他的贴身小厮茗烟便给他找了一些“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宝玉一下子看得入了迷。三月中旬的一天,宝玉正在沁芳闸桥边的桃花底下的一块石头上看《会真记》,这是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掛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说赶紧把落花扫了撂进水里去,黛玉说放水中不好,“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赶紧符合说好,黛玉看到他的书就问他看的什么书,宝玉赶紧藏起来说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不信,让他拿出来给自己看,宝玉说你不告诉别人,说着就把书给了黛玉。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过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这里面有两个思考点:一是黛玉葬花是行为艺术,给读者带来的美感。二是黛玉的土葬观念,应该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入土为安”理念。

6)妙词通戏语。宝玉看黛玉看完了书,就问黛玉好不好看,黛玉说,“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不料黛玉却恼了,说宝玉“欺负”她,要告诉“舅舅舅母去”,说着眼圈也红了,宝玉赶紧赔礼道歉,“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黛玉这才破涕为笑。正在这时,袭人来找宝玉,说是大老爷身体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宝玉赶紧跟着袭人走了。

7)艳曲惊芳心。黛玉准备回房,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听见十二个女孩子正在演习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感到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里面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这正是《牡丹亭》里的唱词,一时之间,黛玉又想到古诗词和刚才看到的《西厢记》里的相关句子,“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此回中,宝黛的情感萌动,较之前已有所不同。

3.其他需思考的内容

1)《红楼梦》是世情小说,揭示的道理与现在并无二致,比如凤姐为给贾芹找事做,想到把小和尚小道士放在家庙里,这就是“因人设岗”,现代职场中也比比皆是,可见作者笔力之深厚。很多读者关注的只是家长里短,而忽略了类似这样的地方,其实这才是《红楼梦》真正的价值之所在。

2)宝玉见贾政的情节,还有一个很细微的细节,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那就是宝玉到门口时,“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由此可见,赵姨娘作为一个妾,地位之低微,真可以说是低到尘土里,虽然生育了一女一子,自己的子女有资格坐在那里,而自己却要站在门口给二公子贾宝玉掀门帘。受作者描写的影响,读者大都嫌弃赵姨娘,但细思细品,我们也应该看到,赵姨娘其实是一个可怜人,读者也应该给予一份同情,体谅到她的卑微和不易。

3)关于林黛玉还有几句话说,一个是贾赦生病,别的姑娘都去问安,按说林黛玉也应该去,因为贾赦是她的舅舅,可是她却没去,不知道作者此写是因为要表现她独特的个性,还是疏忽了。如果是有意为之,也符合她为人处世的性格,也为她后来的不幸埋下了伏笔。另一个对她和宝玉共读西厢,却又因一句玩笑话而生气,有些读者觉得她“既…又…”,粗看可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但我觉得作者之所以如此写,应该是想表达一种少女怀春但却自尊自重的性格。并且宝玉赔礼道歉时说的话,也是在暗示黛玉后来应该真的是做了“一品夫人”,只不过不是“病老归西”,而是“病亡归西”罢了。

初于2025.6.9晚

订于2025.6.10晚


图片来自于网络,致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