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搞定《大学校长新生讲话》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9 11:59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校长在新生讲话时应注意事项的作文:
"大学校长新生讲话:传递期望与启迪未来的艺术"
每年秋季,当校园里迎来一张张充满朝气与憧憬的笑脸,大学校长便肩负起一项重要使命——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发表讲话。这篇讲话不仅是欢迎辞,更是大学精神、校史校情、未来展望以及对学子们人生启迪的重要载体。一篇成功的新生讲话,能够迅速拉近校长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奋斗热情。因此,撰写和准备这篇讲话稿时,校长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明确核心主旨,传递大学精神"
讲话的核心应围绕大学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展开。校长需要清晰地阐述这所大学所代表的精神特质是什么?例如,是追求真理的严谨,是勇于创新的活力,是服务社会的担当,还是多元包容的胸怀?将这些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生动、易于理解的语言,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大学的灵魂所在。主旨要鲜明、积极向上,能够给新生树立一个正向的榜样和期望。
"二、 内容充实,兼具信息性与启发性"
讲话内容应避免空泛和说教。一方面,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学科、丰富的资源(图书馆、实验室、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以及重要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学术诚信方面)。这些信息能帮助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我在长沙上大学|开学典礼盛况,校长书记深情寄语,共启新生新篇章
近日,长沙各大高校陆续举行开学典礼,标志着新学期的正式开始。在庄严而热烈的典礼上,校长和书记们纷纷发表寄语,为新生们上了生动而深刻的“大学第一课”。
湖南大学
△段献忠讲话 来源: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南校区田径场举行。校长段献忠深情寄语新同学:勤学创新,志存高远。
他结合学校寄送给本科生的《芯片简史》一书,与同学们交流如何抓好大学学习。他指出,一流大学的学生要为从事改变世界的发明和创新工作而努力学习,立志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他强调,同学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奋发图强,完成历史使命。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重视通识课程学习,多阅读通识著作,为一生的事业发展打好宽厚的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
△刘仲华讲话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在致辞中向2024级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和祝贺。他对全体新生提出殷切期望:要树立远大理想,答好人生航向的选择题;要磨砺专业技能,答好素质提升的填空题;要锤炼坚韧品性,答好面挫跃阻的加分题;要修炼健康身心,答好美好生活的基础题。
刘仲华鼓励同学们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仇怡讲话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仇怡在致辞中向全体新生表示欢迎和祝贺。她以《善学》为题,提出学习贵在有恒、有思、力行。她希望同学们珍惜光阴,做勤学不息的“知之者”;研精覃思,做常学常新的“好之者”;躬身实践,做真学真干的“乐之者”。她期待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林大青年。
湖南工商大学
△陈晓红讲话 来源: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校党委书记陈晓红,以答好三个命题勉励全体2024级新生。她希望同学们答好爱国三问,汇聚赤诚报国的先锋力量;答好融合命题,汇聚创新突破的先锋力量;答好成长之卷,汇聚顽强奋斗的先锋力量。她寄语全体新生在湖南工商大学这个好赛道上跑出属于青春的最好成绩。
长沙学院
△杨小云讲话 来源:长沙学院
长沙学院党委书记杨小云以“以青春之歌 奏响时代强音”为题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全体新同学要树牢“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要锻造“刚健有为”的身心体魄;要适应“数智社会”的快速变革。他勉励同学们践行“力学笃行”的长大校训,以“崇德求真,实干担当”的长大精神,筑牢成长根基。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钟锦涵 整理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北大校长龚旗煌在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跑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接力棒——在北京大学202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2024年开学典礼,热烈欢迎4408名本科新生、6936名硕士新生、3867名博士新生,以及来自109个国家的1741名留学生同学进入北大!首先,我代表学校,祝贺大家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同学们,从现在起,“北大人”这个光荣称号将伴随大家一生,你们将肩负起服务国家、造福世界的责任。正如中文系谢冕先生所说,“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这种力量,就源于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我国3000多名“两院”院士中,有614名在北大学习、工作过,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以及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北大校友,都为人民幸福、国家发展、世界的和谐繁荣写下了奋斗不息的青春赞歌。今天的北大,传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基因,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一批引领性、突破性的学术成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着先锋作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时指出,“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今天,我不禁想起40多年前的情景: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学们这般年纪,我们这一代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到那时,同学们已经走出校园、挥洒青春,新时代的北大新青年,就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壮丽篇章。接下来的几年里,你们在北大的学习时光,就是在为将来的接力奔跑积蓄力量。要跑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接力棒,同学们就要从现在做起,持续积累、不断进步。在这里,我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作为一名北大人,就要有北大魂、中国魂,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塑造自己,树立远大志向。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2位北大校友,他们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民族自立自强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刚刚离开我们的老学长、“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曾说:“一个民族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必须要有自信,必须要有伟大的科学家和重大的发明来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和自信心。”不久前,我到青海看望校友时,见到了你们的几位学长,他们选择扎根西部、奉献基层,在“两弹一星”元勋们奋战过的土地上,传承北大人心系人民、报国为怀的荣光,令我非常感动。再过不久,新中国将迎来75周年华诞。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入学,是值得大家铭记一生的。作为北大学生,一定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你们的领域勤奋耕耘、刻苦钻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求学,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待,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仅要传承已知,更要敢于开掘新知、探索未知,勇于突破已有的思维框架,形成自主的见解,解锁世界的奥秘。上个月,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荣获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在过去20多年里,他和团队一直致力于“细胞重编程”研究。在这一领域,英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均作出了诺贝尔奖级的成果。邓宏魁教授进一步发展了化学小分子技术,相比传统方法更加简便、精准、可控,极大增强了临床应用性,突破了再生医学发展中的底层技术“瓶颈”,他也被同行称作“干细胞领域的魔法师”。他曾说:“这么多年,我的好奇心没有变、激情没有变,我觉得做科学,这是比较重要的。”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热爱,正是大家不断创新、取得突破所需要的宝贵品质。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影响下,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大规模应用,知识的获取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希望大家主动适应新科技带来的新范式,注重对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既要打牢基础,做到专业精深,也要广泛涉猎,拥有广博学识,还要开阔国际视野,学习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进入北大是你们勤奋学习的阶段性成果,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今后的路还很长。在北大,每一位同学都很优秀,这是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有利条件,但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变化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未来,你们的人生之路不尽相同,但只要不懈奋斗,每一条路都各有精彩。北大是兼容并包的,学校鼓励大家多元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只要你们在所热爱的领域坚持不懈地努力,提高自身、超越自我,就会绽放出自己的独特光彩。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是人生之路行稳致远的关键。今年7月,北大师生赴新疆喀什地区展开科考实践,登顶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这些老师同学多数不是专业的登山队员,但他们顽强拼搏、奋勇向上,成功抵达了雪山之巅。“德才均备、体魄健全”是北大的育人理念,希望大家在完成好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磨砺意志。未来的征途中,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同样至关重要。前不久,北大学生辩论队获得华语辩论世界杯总冠军。这支队伍由来自7个院系的同学组成,他们通过无数次的讨论与磨合,坦诚沟通、取长补短,最终在赛场上默契配合,摘得桂冠。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友爱互助、乐于奉献,以“小我”成就“大我”,把青春的音符谱写成交相辉映的协奏曲。同学们,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在最灿烂的青春岁月,你们踏入了北大校园,传承着一代代北大人的光荣与梦想。我衷心祝愿同学们心怀与国家同向同行的远大理想,探索充满新知的前沿领域,保持昂扬向上的信心斗志,跑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接力棒,在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上写就青春的华彩篇章!谢谢大家!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排版&责编 | 戴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