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关于创城的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9 12:12

推荐《关于创城的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创城”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使文章更深刻、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 "明确“创城”的具体背景和内容:" "了解“创城”全称:" 首先要清楚你所写的“创城”是指哪个城市创建的什么类型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不同的“创城”有不同的侧重点。 "理解核心目标:" 弄明白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升城市环境、市民素质、文明程度,还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等。
2. "定位“心得体会”的侧重点:" "我是谁?" 明确你的身份。你是普通市民、学生、社区居民,还是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不同的身份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感受。 "我看到了什么?" 描述在“创城”过程中或之后,你观察到的城市环境、设施、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变化。 "我做了什么?" 如果你自己参与了“创城”活动(如捡垃圾、宣传、志愿服务等),要具体写出你的行动和付出。 "我感受到了什么?" 描述这些变化或行动给你带来的内心感受,如自豪感、责任感、喜悦、困惑、思考等。 "我学到了什么?

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摘编(一)

来源:人民日报

日前,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举办。为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引领带动各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高质量发展,特摘编广东省深圳市、浙江省宁波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青岛市在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编者

山东省济南市

创出一条路蝶变一座城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走出了一条永不止步、勇攀高峰的新时代文明创建之路。

一、突出全员导向抓创建,全市上下汇聚强大合力,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文明城市创建是系统工程,济南始终坚持高点起步、高位推动,注重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统筹谋划“一盘棋”布局。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3年一个周期制定创建规划,每年一个主题实施提升行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百件实事。将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纳入济南市“十四五”规划,作出全面部署。责任落实“一竿子”到底。对标对表文明城市创建体系,层层分解指标、逐级压实责任,市、区县、街镇、村居四级联动、全域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近60万人次党员干部扎根基层,1.6万余个社区网格、4.2万余名网格员实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标准管理,推动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全民参与“一张网”覆盖。充分发挥“我爱泉城”智慧创建总平台作用,实现民意一键通达、活动一键参与,线上线下一体联动。建强用好56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泉城义警”“市民巡访团”等1.1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伍、142万志愿者活跃在创城一线,带动1000万泉城市民踊跃参与,创城已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自愿追求。

二、突出问题导向抓创建,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自豪感越来越强

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持续解决城市顽疾、补齐治理短板的过程。济南紧盯薄弱环节,加大整治力度,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强力治乱,深入开展拆违拆临、杆线入地、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拆违拆临超1亿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000余万平方米,实行“行走城管 路长制”,精细精致管理城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强力治脏,首创城市家具一体化综合保洁作业管理模式,主次道路机扫率、洒水率达到100%,人居环境更加整洁。强力治堵,“两横三纵”空中走廊成环成网,济南地铁快步进入“换乘时代”,“万里黄河第一隧”建成通车。创新开展“路口革命”,104个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向社会开放,文明交通的济南模式在全国推广。

三、突出生态导向抓创建,环境质量取得根本好转,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守护济南“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风貌,坚决打好蓝天、青山、碧水、名泉保卫战,连续打响雪野湖、佛慧山、千佛山、大明湖周边违建整治“四场战役”,实现了还湖于民、还山于民、还景于民。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坚持铁腕治霾,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降低41.2%,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千园之城雏形初现,126座青山入城,新建394座城市公园、街头游园,建绿复绿近600万平方米,实现了推窗见绿色、出门入公园、画里来休闲。千眼甘泉竞相喷涌,72名泉欢腾跳跃,“月牙飞瀑”胜景再现,趵突泉水位创历史之最。实施泉水直饮工程,旅游景区建成泉水直饮点100余处,10万余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尽享甘泉。

四、突出发展导向抓创建,城市能级实现跨越提升,人民群众的成就感越来越强

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第一名,这3年也是济南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去年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增速列全国20强城市第一位。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实现新突破。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水平编制“1 4 16 N”规划体系,全面铺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高端前沿产业,一座798平方公里的绿色智慧宜居新城正在强势崛起。

五、突出民生导向抓创建,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济南着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生活更殷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标准建成105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社会事业更普惠。2020年新增城镇就业16.3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92所,在全国率先实现“零择校”“零择班”,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标率均达100%。生命财产更安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积极应对今年降水超历史极限的严峻形势,做到低洼地区、危旧房屋“无积水、不淹房”。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济南”,在全国城市安全综合排名及社会秩序安全单项排名中均位居副省级以上城市前列。

山东省青岛市

擦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自2005年入选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至今,文明城市一直是青岛人民倍加珍视和呵护的“金字招牌”。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岛,对青岛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等重要指示要求,赋予了新时代文明创建新的使命和内涵。青岛牢记总书记厚望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创建,深入推进全民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展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风采。

一、持续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公德氛围,共建共享更加和谐的城市

青岛深受齐鲁文化熏陶,青岛人民素有崇德向善、急公好义的传统美德,涌现出“微尘”“红飘带”等一大批感动中国的城市名片,以及许振超、宁允展、唐嘉陵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今年国庆期间,交警李涌同志执勤时英勇牺牲,他的事迹感动了亿万网友。青岛高举价值引领旗帜,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成立全国首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学院,推动5000余个文明实践中心全域覆盖,“邻居节”等创新经验从青岛走向全国,167万志愿者群体托起“爱心青岛”品牌,无数平凡的“青岛好人”温暖感动人心。今天的青岛,道德底蕴愈加深厚,文明风尚厚积成势,爱心善举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二、持续深化“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共建共享更加宜居的城市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创建的主体。青岛始终把“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行动指南,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让每一位市民在点滴中感受变化,在变化中体验幸福。聚焦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加快城市路网建设,济青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通车,地铁运营里程持续增长,滚动推进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城市出行“动脉”日益畅通。聚焦群众居住更加暖心,今年新启动棚户区改造9000套、老旧小区改造216个,推动背街小巷全面美丽蝶变。聚焦群众生活更加舒心,优化配置科教文卫等公共资源,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加快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三、持续彰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色风貌,共建共享更加美丽的城市

青岛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山、海、城”相拥的独特自然禀赋,全民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持续保持在300天以上,青岛的天更蓝了;严格落实湾长制、河长制,持续打造美丽海湾和海岸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98.8%,青岛的水更清了;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广大市民踊跃植树护林,青岛的山更绿了;加快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充分挖掘里院文化,组织修缮13.6万平方米历史建筑,青岛的城更有韵味了。

四、持续激发“海纳百川、开放创新”的发展活力,共建共享更加宜业的城市

作为首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青岛一直是激情创业、成就梦想的城市,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啤等世界品牌,享有“工匠之城”“帆船之都”“电影之都”的美誉。青岛以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融汇世界,聚焦集群化、数字化、高端化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四新”经济;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新创业热土,给更多的人才带来了发展机会,越来越多人选择与青岛一起奋斗、共同成长,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90万户、人才突破230万。青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重大活动,成为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窗口”,激励着青岛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进新时代。

五、持续巩固“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创建格局,共建共享更加高效的城市

青岛创建文明城市16年来,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创城作为重要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强化组织领导,实现齐抓共管,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更加高效、更具实效。青岛加强市级统筹和顶层设计,既顶格协调、高位推动,又层层发动、上下联动,基层党组织和网格员作用充分彰显,全民创建的机制愈发健全。开展“建言青岛美美与共”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活动,设立“回音壁”“问政青岛”等栏目,全民监督的渠道愈发通畅。公共文明引导员、市民巡访队伍遍布交通路口、窗口单位,全民参与的形式愈发丰富,人人参与、众志成城的创建氛围日益浓厚,不断凝聚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同德同向的文明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7日 10 版)

「第八十四期」“创城”——从你我做起

为了响应乌鲁木齐市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乌铁检察院与2017年8月10日下午举办了今年的第四期道德讲堂,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创城——从你我做起”。

自从2011年乌鲁木齐市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奋斗目标,特别是在2014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来,通过驻乌单位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乌鲁木齐市现已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委的两次年度测试,今年“创城”已进入了关键年、攻坚年和决胜年。作为驻乌单位,我们乌鲁木齐铁路运输检察院有责任、有义务为乌市的“创城”工作添砖加瓦;作为工作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位检察干警,我们同样有责任、有义务为了这座城市能够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道德讲堂上全体干警一起演唱了《红绿灯》这首“创城”歌曲

在学模范的环节,我们学习了博州的两位道德模范

在讲堂上,干警们学习了“创城”测评应知应会的知识

通过对“创城”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年轻干警为我们分享了“创城”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表态发言。

他们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乌鲁木齐创建文明城市的殷切希望,对自己在“创城”工作中所能做到的也表明了态度:只要我们每一位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创城”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年乌鲁木齐市就一定能够顺利的通过测试,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光荣称号。

最后,政治处王立波主任对我院干警在“创城”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

我们乌铁检察院作为驻乌单位,在“创城”活动中应该积极响应乌鲁木齐市的号召,为“创城”工作的有序顺利推进贡献力量;作为每一位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城市的检察干警也应该积极响号召,通过自己和家人每一个文明行为的落实,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光添彩

图/琚光华

文/左锋

编辑/嘎豆

审核/王立波 宋迎智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