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9 15: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幼儿讲课(或幼儿教育相关活动)的观后感作文,要想写得深刻、真切、有见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观后感的核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反思和感悟。" "区分“看什么”与“想什么”:" 不要仅仅罗列讲座或活动的流程、内容要点,更要深入挖掘这些内容触发了你哪些思考、哪些共鸣,或者让你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疑问或启发。 "“感”是重点:" “观后感”的“感”是情感、感想、感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无论是敬佩、感动、惊讶、困惑,还是受到的启发和冲击。
"2. 精心选择观察和反思的切入点。" "聚焦具体细节:" 不要泛泛而谈。选择一个或几个让你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点来深入剖析。这可以是老师某个特定的教学技巧、某个与幼儿互动的场景、某个教育理念的表达、某个幼儿的反应等。 "小切口,深挖掘:" 选择一个相对小的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阐述它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它体现了什么教育理念,对你有什么启发。
"3.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亮明观点:" 在文章开头或主体
近年来,“儿童立场”这一词时常会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那么,什么是“儿童立场”呢?有的说儿童的想法与观点,也有的说儿童的兴趣与需求?带着这样的思考,暑期,有幸拜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让我对“儿童立场”有了深入、立体的认知。成先生认为儿童立场需要我们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回到儿童最伟大之处去,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中去,回到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游戏方式上去。
《儿童立场》 图说封面
然而,回归当下教育,我们往往无法真正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常常出于成人本位替他们作选择,基于我们的认知经验帮助他们做判断,这些看起来像是推动儿童发展,但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真的是孩子感兴趣的吗?真的是孩子愿意去探究发现的吗?
短短四年的教育生涯,我也尝试基于儿童立场去走近我们的孩子,我交流的主题为“到孩子身边去”,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作阐述:
记得家访时,一个叫涵涵的孩子的异常表现引发了我的思考,她几乎很少说话,在家长连续追问下才能蹦出些许词汇,来园后,她的行为表现让我更为吃惊,她对于集体活动中同伴的接触产生恐惧,喜欢独自一人游戏;对于成人的指令置之不理,随性而为,这都让我陷入无助,也许是为人师的那份执着与热爱,我与家长深入沟通了解,家长的无助竟让我激动落泪。于是,我就笃定要走进涵涵的内心,了解她,包容她!
首先,到孩子身边去观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在初入园的几天里,涵涵频繁出现尿裤子的现象,跟随她进入厕所后竟发现,涵涵一直在男孩子小便池入厕,我想如此反常的行为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产生的,与家长沟通得知家中并未进行性别意识引导孩子正确入厕,成人无意识的行为暗示就会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因此,家园合力,我们共同用图书、动画以及标记认知等方式引导涵涵形成正确的入厕意识,在大约三周时间里,我都坚持陪伴她入厕,当孩子无需我引导能独立正确入厕的那天,我的内心充斥着无尽的喜悦!是呀!到孩子身边观察是多么重要!
其次,到孩子身边去发现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并不断动态变化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走近他们,用心品读,细心发现,看见孩子的兴趣、需要,同时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支持、去助推,去帮助他们建构属于自我意义上的经验。在一次偶然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学习用沙锤表现乐曲结尾部分的节奏,当其他孩子表现生疏时涵涵却显得十分熟练,她认真聆听乐曲,准确表现节奏音型,此时的她仿佛已经是乐曲里那个快乐的小精灵,在后续的音乐体验中我发现涵涵确实对于音乐十分敏感。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与妈妈建议家中可用音乐作为起床、吃饭、游戏、整理等环节的提示,以帮助她养成良好习惯。正是这样靠近孩子的发现,让我站在“儿童中央”,找寻到她的“发光点”,用切合孩子兴趣的方式与他的一日生活相关联,支持他们的自由探索、快乐表达,让他们在这样的体验中获取更好的生长!
最后,我们要到孩子身边去等待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充满着“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辛,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如今,涵涵已经入园将近一年了,细细品来,改变甚多。从独自活动到能跟着老师参加集体活动;从只会说自己的名字到已经能够清楚叫出班级每个同伴的姓名、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从单纯的表现节奏到能够听指令表现音乐节奏、演唱歌曲......很多进步都慢慢发生着!
其实,孩子的“小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组。我们能做的便是走近、触摸一个个“小宇宙”,用心发现、用爱陪伴,去感受这些小宇宙自己的变化、运转方式,静静欣赏这里悄然浮现的闪亮星球。
如同儿童诗《梦中》描写的那般“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
如此简单的话语却将真实、温暖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看来,我们真的要到孩子的队伍中,到孩子的身边去,心在儿童立场,情在儿童立场,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种诗的人,只有这样,才是你和我最闪亮的“儿童立场”。(教育专业组 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宝山幼儿园 蒋倩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观后感:通过昨晚周老师讲的“立德树人,家校共育”线上直播课,让我们家长朋友们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启示:
一、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1.让孩子带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带领我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求助孩子带领我们去超市,去学校,这个东西怎么打开等等,让他们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学会自主的解决问题,不论对错,也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我的孩子经常在家里喊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他的爸爸经常让他要知行合一才行哦!呵呵!)拿碗筷,自己换鞋,帮助妈妈拿衣架等等,不仅能养成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更能学校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感!3.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虽然孩子们现在还很小,但是他们仍然是家庭成员中的一份子。在一些家庭决策中,爸爸妈妈可以主动询问孩子们的意见,说出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家庭里的重要性以及价值感,这样也能增强孩子们以后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责任感!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1.暗示孩子不一般。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寄托!同样也是每个家庭独一无二的小宝贝,让我们的爸爸妈妈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去探索他们美好向上的一面,给予孩子们鼓励和信心,让他们更加有自信与自尊!2.找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和扩大。每一人都喜欢听到鼓励和赞美的,身心愉悦,并为之奋进!孩子们也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爸爸妈妈们多去鼓励,激励,表扬和赞美孩子们的闪光点,并进行扩大发展,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是最棒的!
三.不要给孩子种下学习的限制性信念。1.孩子成长不成你所期望的样子,因为他只会成长你嘴里的样子。这就要求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多从自己做起,多用鼓励、积极,、正面、阳光的语气和语言去跟我们的孩子进行沟通和教导,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长成我们言行合一中优秀的样子!2.你鼓励什么,孩子就会收获什么,你抱怨什么,孩子就会失去什么。这一点同样也是要求我们爸爸妈妈们多鼓励少抱怨,多给予孩子们正面积极的赞美,即使偶有违愿,也要看到阳光的一面,把批评变成表扬,把抱怨变成赞美,不一样的说法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哦!
总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教育。而这堂直播课也给我们处于幼儿阶段的爸爸妈妈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每位爸爸妈妈们都应该受其启迪,以己之力,认真引领,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帮助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健康、快乐的幼儿园小朋友!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