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计划小学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29 19:42

计划小学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计划小学生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作文计划: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同学们,大家好!写作文是不是有时候让你觉得有点儿难?好像拿起笔,脑袋里空空的,不知道写什么好,或者写出来的作文东拉西扯,没有重点。其实啊,写好作文,就像盖房子一样,首先得有个好的“设计图”,这个“设计图”就是我们写作文前的小小计划。一个好的作文计划,能让我们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那么,计划作文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就像老师布置任务一样,作文题目会告诉你很多信息。我们第一步就要“读题”,看清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内容?是写人、记事、写景还是状物?有没有规定字数?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比如,题目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就不能写《我的妈妈》或者《美丽的公园》。把题目和要求弄清楚,就像知道了要去哪里玩,才能出发嘛!
"第二,打开思路,收集材料。" 明确了要写什么,下一步就是怎么写。这时候,我们可以像一个小侦探,打开思路,去回忆和收集相关的“证据”(也就是材料)。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要写的人,他/她有什么特点?(比如:爱帮助人、爱看书、很调皮) 我要记的一

小学生新学期计划表,你做好了吗?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开学已有一周了,老师们提醒:很多孩子因为没有及时进入状态跟上新学期的节奏,导致后面学习越发吃力。其实,开学第一周对孩子的意义在于切换状态、做好新学年衔接,制定学期规划,因此,家长不妨在开学初陪孩子一起制作一份科学合理的新学期规划,帮孩子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并高效学习是非常有必要。

现状:家长和孩子未意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开学已有一周,新学期,学校、家长和孩子要如何三方合力,最终实现孩子优质成长和进步?东莞市伊顿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孔秦辉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不妨从孩子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表开始。

孔秦辉指出,很多孩子跟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开学时间一到,帮孩子收拾好学习用具后就送孩子开学了,除了必要的学习用具外,准备工作中缺少了很重要的学习生活计划表,以致影响了学习效率,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家长重视的问题,“学习计划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孩子学习生活的科学规划,一个好的学习计划能帮助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孩子们,顺利进入学习额轨道,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和倦怠,对自己应该且即将要做的事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对自我成长有阶段性的总结,最终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不过,孔秦辉特别提醒,对于还不能完全自控的小学孩子来说,独立制定学习计划表的能力还不足,需要家长和孩子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来共同完成。

3表1计算,亲子制作动起来

新学期计划表,要如何制定才能科学合理?从内容上看,可以用三个表格和一个计算来概括。

首先,制定计划表格要先对孩子的学习和娱乐生活时间进行计算。孔秦辉认为,要先了解孩子的上学放学时间,再根据孩子和家庭安排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做时间规划。比如放学后几点到家,家庭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以及户外玩耍的时间需要多久等,都需要家长了解清楚。放学后是先户外玩耍还是先做完作业后再户外玩耍,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孩子的想法来确定顺序。

其次,计划表应该包括三个内容——家务、学习和奖励。“很多家长可能会在制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学习和户外玩耍,但在我看来,鼓励孩子坚持做家务很重要。”孔秦辉说,再制定计划表时应该将家务计划纳入其中,比如每天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洗碗、晾衣服、擦桌子以及扫地等都可以,“这是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只有孩子具备了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谈得上对社会、对人民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家务事的处理,也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能力。”

学习是很多家长重点“画圈”的内容。在作业计划表中明确约定,当天的家庭作业由孩子对照作业登记本,在合适的时间内完成并自我检查;在此基础上,家长还不妨和孩子约定好,每天要把当天所学内容掌握,比如当天所学课文的生字词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点等;同时阅读时间每天不能低于半个小时,阅读的书目可以请老师推荐,也可以是家长帮助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选择。需要提醒的是,在定制计划表时,如果孩子希望可以自己支配一定的时间去做喜欢的事,应该支持孩子,并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聪明的脑袋固然重要,强健的体魄也不可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必要的体育活动也是需要的,因此,计划制订时也要考虑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间,运动锻炼的时间每天可保持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提醒:学习计划要目标少,可执行度高

在制定计划表和执行计划表之间,很有可能会出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现象。孔秦辉分析,很多家长在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表时,容易把目标定得过大,导致执行起来不太容易落地。“3至10岁的孩子,是学习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一定要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订计划,家长引导时不要显得太主动,以免孩子起逆反心理。为计划目标要订得相对较少,这样可执行度才高。”

孔秦辉还提醒家长,孩子是学习计划的执行者,家长则是监督者,定期检查孩子完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孩子调整学习计划;一定要在孩子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给一点“甜头”,也就是奖励,“大人都需要绩效考核激励,何况孩子呢。”

此外,若是计划执行不下去,责任也并非全在孩子。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经双方同意应及时修改。

文字:覃凤春

摄影:郑志波

编辑:李世英

如何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计划

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计划,需兼顾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孩子的参与感,避免成人化的“任务清单”,重点通过“目标引导—时间管理—习惯养成”三步法,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规划与执行。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准备阶段:让孩子“参与”而非“被动接受”

1. 从“兴趣&问题”切入,明确计划目标

  • 结合孩子需求:先和孩子聊一聊“最近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如“数学计算总出错”“背课文很慢”)或“想提升什么能力?”(如“想每周读1本故事书”“学会自己检查作业”),用具体问题替代抽象目标(如不说“提高成绩”,而说“每天练习10道口算题,减少计算错误”)。
  • 可视化目标:用画图、表格或“目标卡片”记录(如低年级孩子画“星星任务图”,完成一项贴一颗星),让目标更直观。例如:本周小目标: ✅ 每天独立检查数学作业(圈出错误) ✅ 睡前读20分钟《成语故事》 ✅ 周三、周五放学后整理书包

2. 梳理时间,预留“弹性空间”

  • 盘点可利用时间:和孩子一起列出“固定时间”(上学、睡觉、吃饭)和“自由时间”(放学后、周末),用彩色笔在时间表上标注,避免把时间排太满(建议自由时间中学习占比不超过50%,预留玩耍、休息时间)。
  • 参考“黄金时段”:根据孩子状态安排任务,例如:
    • 早晨(记忆力好):背古诗、单词
    • 放学后1小时(注意力集中):完成书面作业
    • 睡前(放松时段):阅读、亲子聊天

二、制定阶段:用“孩子视角”设计计划内容

1. 任务拆解:把“大目标”变成“小步骤”

  • “阶梯式”任务设计:将复杂任务拆分成简单动作,降低执行难度。例如“预习语文课文”可拆分为:读课文2遍,圈出生字(5分钟)给生字注拼音,查字典理解1个词语(10分钟)带着“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的问题,第二天问老师(1分钟)
  • 用“数量”代替“时间”:避免“学习1小时”,改用“完成2道数学题”“读3页书”等具体量,让孩子明确“做到什么程度算完成”,减少敷衍。

2. 加入“自主选择”与“趣味元素”

  • 给孩子决策权:在计划框架内留选择空间,例如“每天完成1项课外任务,可选:①画一幅画 ②拼30片拼图 ③背2首古诗”,让孩子感到“计划是自己的”。
  • 游戏化激励:设计“闯关”“积分”机制,例如:完成当日计划积1分,积满5分兑换1次奖励(如看动画片、买小文具)周末用“计划复盘表”回顾完成情况,贴贴纸或画“笑脸”,强化成就感。

3. 明确“规则”与“求助信号”

  • 提前约定特殊情况:告诉孩子“如果当天生病或有急事,计划可以暂停,第二天补上”,避免因偶尔中断而放弃整体计划。
  • 教孩子“遇到困难怎么办”:列出求助步骤:①自己先尝试(如查字典、再读题)→②标记问题(画“?”)→③找家长/老师帮忙,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执行阶段:家长“引导而非监督”,培养独立性

1. 初期陪伴示范,逐步放手

  • 前2周“共同执行”: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计划中的任务(如“你读课文时,妈妈也读自己的书”),用行动示范“专注”,但不盯着孩子做事(避免说“快点!别玩笔!”,而是提醒“现在到数学时间了,看看计划表下一步做什么?”)。
  • 用“提问”代替“指挥”:当孩子忘记计划时,引导回忆而非直接安排,例如:“计划表上写了放学后先做什么呀?”“如果现在玩玩具,作业什么时候完成呢?”,让孩子主动思考后果。

2. 定期复盘,让孩子“主导”调整计划

  • 每日/每周小结:用5分钟和孩子回顾计划完成情况,重点问“今天哪个任务做得最开心?”“哪里遇到困难了?怎么解决的?”,如果任务太难(如“每天背5个单词总记不住”),和孩子商量调整(改为“每天背2个,周末复习”)。
  • 允许“不完美”:如果某天没完成计划,不指责,而是一起分析原因(如“今天作业太多,下次可以把阅读时间调到明天吗?”),让孩子明白计划是“灵活的工具”,而非“必须遵守的命令”。

四、不同年级参考模板(简化版)

低年级(1-2年级):图文结合,任务简单

 每日小计划(示例)  
▸ 16:30-17:00 写语文生字(每个字描红2遍)  
▸ 17:00-17:10 休息(吃水果、远眺)  
▸ 17:10-17:40 做数学口算(10道题,自己检查)  
▸ 19:30-19:50 亲子阅读(孩子选书,轮流读)  
▸ 20:00 自己整理书包(对照课程表收课本)  
✨ 完成所有任务,贴1颗星星!  

中年级(3-4年级):加入自主管理任务

 本周计划(示例)  
【学习】  
- 每天17:00-17:30 独立完成作业(用“三色笔”:做题蓝笔、检查红笔、订正绿笔)  
- 周三、周六各练1篇钢笔字(15分钟)  
【习惯】  
- 每天睡前整理书桌(5分钟)  
- 每周五总结“错题本”(把本周数学错题抄1遍,写错误原因)  
【奖励】  
- 完成90%任务,周末去公园骑车1小时  

关键原则:让计划“服务孩子”,而非“约束孩子”

  1. 不追求“完美计划”: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计划任务不宜超过3-4项/天,重点培养“按计划做事”的意识,而非完成多少内容。
  2. 家长少干预,多鼓励:当孩子主动执行计划时(如“今天自己记得检查作业了!”),具体表扬细节,强化积极性;避免用“你必须按计划做”“不完成就惩罚”,否则会让孩子抵触。
  3. 长期坚持,形成习惯:计划执行初期(1-2个月)可能会反复,家长需耐心引导,等孩子感受到“按计划做事更轻松”(如“提前背好课文,上课问题不紧张了”),自主动力会自然增强。
通过让孩子“参与制定—尝试执行—调整优化”的过程,自主学习计划会从“家长的要求”变成“自己的习惯”,最终培养出“我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的核心能力。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