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7-29 23: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能让你的作文更清晰、更深入、更有感染力:
1. "明确中心思想/感受 (Identify the Core Message/Feeling):"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充满温情、关于爱、传承和智慧的故事。你需要先思考,这本书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是爷爷的爱和手艺?是约瑟夫的纯真?是布料的珍贵和循环利用?还是故事所传递的温暖氛围? "注意:" 避免泛泛而谈,要选择一个或几个你感受最深、最想表达的观点作为你读后感的核心。
2. "简要介绍书籍基本信息 (Briefly Introduce the Book):" 开头可以简单提及书名《爷爷一定有办法》,以及它大概的故事情节(比如:爷爷用一块布缝制小毯子,随着约瑟夫长大,毯子一次次被改小,最后变成一个小包,最后变成纽扣)。"注意:" 介绍情节是为了引出你的感受,不要过多复述,点到为止,重点是自然过渡到你的思考和感受。
3. "结合具体情节和细节进行阐述 (Elaborate with Specific Examples and Details):" 这是读后感的关键部分。你需要回忆书中的具体场景、对话、动作或
郭庆霞,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冯爱虎工作坊成员,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雁塔区航天小学语文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等组织的评优赛教、观摩研讨等活动。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藏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美好的憧憬与期待,也许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亦或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个妈妈。我常常在思考,我能通过的我的教学和陪伴为学生和孩子带来什么。当我走进绘本的世界时,我发现,或许我能借助绘本,去唤醒他们天使般的童心。这份童心一定包含着对“真”的认同、对“美”的感知、对“善”的拥抱。
唤醒何尝不是一种教育与陪伴呢?唤醒教育理论是由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大师雅斯贝所提出的。唤醒教育就是通过主体间有意义的对话,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解放其束缚的心灵,使人的生命力、价值观、创造力得到全面的觉醒,从而使人能够自由自觉地建构完美生命和心灵的教育。
经典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无疑就是这样一部能够唤醒童心,引导读者追寻真善美的绘本。这部绘本的作者是菲比吉尔曼。《爷爷一定有办法》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老爷爷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这样评价这部绘本“这一定是一个人人都读得懂,也听得懂的故事。”然而却又不仅如此。几年前我就已经读过这部绘本,觉得自己读懂也听懂了。可是,当前几天我再次翻开时,才发现这块“普通的蓝布料”并不普通。细细品味,让我拥有了更多惊喜。
几天前,儿子拿着一本《爷爷一定有办法》让我讲故事。之前给两个孩子讲过这部绘本。但当时就是原封不动的读。我思考了吗?好像没有。我带给孩子什么了吗?好像更没有。所以这一次,我决定给孩子们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源于我这段时间在工作坊,接触了一些绘本,也阅读了关于绘本的理论书籍,让我对绘本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源于松居直老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提到,当你给孩子读优秀图画书的时候,你就拥有了把书中出色的内容作为自己的东西转达给孩子的特权。这些让我对绘本更多了一份尊重,不敢再以怠慢之姿去对待我手中的绘本。
翻开书,两个孩子坐在我的两旁。我开始为他们诵读。平日里觉得特别认真动情地去读好奇怪。可是这次很想认真的去读。边读我边思考,我发现之前阅读时,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字和主图上。却忽略了图片下方的小老鼠们,粗心的我!却也更让我发觉绘本的不简单。读过之后,我问女儿豌豆:“除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你还看到了什么?”孩子的观察总是很细微。她告诉我,她还看到了一群小老鼠,它们应该是一家。我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于是,我再一次翻开这本书:“豌豆,这一遍我们来讲一讲小老鼠们的故事,好吗?由你来讲!”这一遍,豌豆变成了讲绘本的人。虽然她的语言还很稚嫩,有时候还会磕磕巴巴。但她细致的观察已经很让我欣喜。讲完后我问豌豆,小老鼠的布料是怎么来的?豌豆说:“因为爷爷给约瑟做的东西越来越小,剪下的布料更多了。这些布料不光对约瑟有用,还对小老鼠有用。妈妈你看!他们的小家里有蓝布料做成的窗帘,桌布,就和我们的家一样!”听到这里,我更感受到绘本的不简单。这部绘本中的场景看似普通,却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幸福的生活,快乐的笑容,温暖的眼神……让孩子读后感受到其中的真善美,也让他们用童真的眼睛去欣赏绘本。一块布料、一颗纽扣、一只老鼠、一段故事,就这样留在了他们的童心里。
而对于我来说,也再一次沉浸在这个普通而感人的故事中。“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绘本不单单是“文+图”,而应该是“文Í图”。确实如此。在《爷爷一定有办法》这部绘本中,我在图片中看到了屋顶朴实的瓦片、路上普通的石头,看到了爷爷慈祥的微笑、家庭美好的时光,甚至看到了我之前忽略的约瑟的妹妹、可爱的老鼠……所有的场景是那样普通,就如同在你我身边一样,却带给我别样的温暖,唤醒我别样的回忆。在每个孩子心中,爷爷或者长辈都是“无所不能”的。我也想起了我的爷爷。他是一个木匠,小时候家里的小板凳,小玩具,全是他亲手制作的。那个时候,我也时常觉得,遇到任何问题,爷爷都一定有办法。转眼间,我已为人父母,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但是那份慈爱与陪伴却永远留在心里,等待着被唤醒……
同样精彩的还有这部绘本的文字。这部绘本文字重复且富有节奏感。“爷爷一定有办法”、“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类似的文字贯穿整部绘本,而最独特之处还在于结尾,当扣子丢失后,约瑟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就像梅子涵所评价的:这个“结尾”让故事绝处逢生,有了轻巧而诗意的告别。但这个奇妙的故事其实已经在告别之前写了出来,让你读到了,于是结尾也是开头。相互连接,像画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圆,回味无穷地团团转着。”
团团转着的何止是文字和故事,还有我们的一颗童心。这个故事唤醒了孩子们对真善美的感知,也唤醒了成人对真善美的回忆。这不正是绘本的魔力吗?在绘本面前,我们都是孩子,我们的童心都将被唤醒,从而更真切的去感受这美好的世界!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映象网邓州讯(记者 燕天举 通讯员 索淑玉)7月27日,邓州湍河街道丽景泓都社区全民阅读创建书香社区活动。
此次活动的开展,意在让居民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快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提升居民素质。社区内儿童代表、社区党员及部分居民参加此次活动。
在活动中,首先特小朋友代表上台讲故事,两个小朋友分别和大家分享了《淘气包马小跳》和《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读后感,孩子们用自己稚嫩且富有独特风格的语言讲出自己的感悟。通过小朋友的积极参与,激发大家看书学习的兴趣。
其次,到北京路学校的两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董卿《朗读者》中许镜清-巴金《灯》和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诗《繁星》,通过分享文学知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鼓励社区居民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共同进步。然后,社区居民进行了相互交流,仔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个人读书登记表,并互相推荐好书供大家参考,相互交流着读书感想和感悟。
居民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区支部书记于旭东说: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大家在温馨安静的环境里共享阅读的快乐,社区将持续开展好书交换活动、读书心得展评等系列读书活动,推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深入开展,让书香飘满社区。”
活动最后,党员捐款捐物,为社区留守儿童王飞阳和宋文萌以及李庄社区贫困户张辉家两名就读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们送去了书包、书本和文具用品,体现党的关心,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在丽景泓都社区蔚然成风,让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让贫困群众与我们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